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X线摄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患者行X线摄片检查,B组患者行CT扫描检查,C组患者行X线摄片结合CT扫描检查,比较三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A组(X线摄片检查)检出椎间孔异常、韧带钙化、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真空的检出率分别是3.8%、11.5%、19.2%、0、3.8%,B组(CT扫描)的检出率是7.7%、7.7%、3.8%、23.1%、38.5%,C组(两者结合)的检出率为38.5%、34.6%、34.6%、57.7%、46.2%,C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X线摄片结合CT扫描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大于单纯的使用CT或X线摄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X线摄片;CT扫描;颈椎病;诊断
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症,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是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症、颈椎骨关节炎、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其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是其常见疾病之一。有数据显示[1],颈椎病的发病率随着人类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上升。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处于劳损状态,造成患者的局部肌肉、韧带以及关节囊的损伤,从而引发局部水肿,导致炎症的发生,使患者的颈椎脊髓、神经根受到压迫,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由于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十分的复杂,其诊断比较困难,因此,对于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其中以X线摄片检查与CT扫描检查最为广泛[2]。近年来,我院对颈椎病患者采用X线摄片结合CT扫描诊断,诊断效果较好,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26例。A组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为26~62岁,平均年龄为(35.6±3.1)岁,病程为3~48个月,平均病程为(24.3±3.1)个月;B组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为27~63岁,平均年龄为(35.8±3.2)岁,病程为3~49个月,平均病程为(24.8±3.2)个月;C组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为28~64岁,平均年龄为(36.8±3.3)岁,病程为2~50个月,平均病程为(25.8±3.3)个月;所有患者来医院就诊时都有恶心呕吐、颈肩不适等症状。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方法
A组患者采用X线摄片检查,X线摄片对患者的正面、侧面、双斜位进行检查;B组患者采用CT扫描检查,CT扫描时患者体位采取仰卧位,使用飞利浦的16排CT机对患者的颈椎间空隙及椎体进行扫描,层厚为2~5mm,每个椎间盘为3~5层,层距为2~5mm。C组患者采用X线摄片结合CT扫描检查,其检查方法参照A组和B组进行。
1.3观察指标
从椎间孔异常、韧带钙化、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真空方面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A组检出椎间孔异常、韧带钙化、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真空的检出率分别是3.8%、11.5%、19.2%、0、3.8%,B组的检出率是7.7%、7.7%、3.8%、23.1%、38.5%,C组的检出率为38.5%、34.6%、34.6%、57.7%、46.2%,C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详见表1。
表1比较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n;%;χ±s;)
注: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颈椎病是由于患者的颈椎发生骨质增生,韧带增厚从而使颈部的神经、血管等受到压迫,进而导致患者产生一列的活动障碍症状。其临床症状主要为[3-4]:①患者经常伴有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感到僵硬,活动受到限制;②有时患者会感到下肢无力,行走时不稳,双脚麻木;③患者的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拿东西的时候感觉没有力气,甚至拿在手里的东西会掉落下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喜欢长时间低头操作电脑或者玩手机,躺在床上看书或者看电视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造成颈椎损伤的原因之一,使颈部的肌肉一直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从而造成伤害。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颈椎病患者正愈发的年轻化,其发病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不单只是中老人群的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通常把颈椎病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食管压迫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还有混合型。这几种类型的颈椎病其临床症状虽然有细微差别,但也比较类似,而且其临床症状又和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比较接近,所以,如果单靠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其诊断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误差,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于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检查与CT扫描检查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X线摄片可以把颈椎的全部面貌很好的显示出来,因为X线摄片的分辨率十分高,所涉及的幅度也非常的广泛,所以能够观察到患者的椎体是否出现了骨质增生,骨质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及患者的生理曲度是否消失等,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颈椎病做出正确的诊断[5]。而CT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多层次的特点,能够诊断出一些X线摄片无法诊断的疾病,能很明确的显示患者颈椎的各个部位,对于一些还没显现出临床症状的颈椎病也能诊断出来,对于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其诊断十分的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患者的颈椎扫描,并通过分析得出数据[6]。因此,两者联合使用,形成了一种互补,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X线摄片检查)检出椎间孔异常、韧带钙化、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真空的检出率分別是3.8%、11.5%、19.2%、0、3.8%,B组(CT扫描)的检出率是7.7%、7.7%、3.8%、23.1%、38.5%,C组(两者结合)的检出率为38.5%、34.6%、34.6%、57.7%、46.2%,C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综上所述,X线摄片结合CT扫描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大于单纯的使用CT或X线摄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新.X线摄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9):1549-1550.
[2]方波.X线摄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4,26(2):38-39,24.
[3]马成云,龚静山.252例颈椎病的X线特征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6):89-90.
[4]徐凯,王伯源,白德波等.X线摄片诊断颈椎病的影像特点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1,02(9):55-56.
[5]何涌,鲁显志,曾阳东等.颈部CT血管成像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3):360-364.
[6]任蓬程.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12(24):113-114.
关键词:X线摄片;CT扫描;颈椎病;诊断
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症,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是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症、颈椎骨关节炎、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其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是其常见疾病之一。有数据显示[1],颈椎病的发病率随着人类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上升。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处于劳损状态,造成患者的局部肌肉、韧带以及关节囊的损伤,从而引发局部水肿,导致炎症的发生,使患者的颈椎脊髓、神经根受到压迫,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由于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十分的复杂,其诊断比较困难,因此,对于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其中以X线摄片检查与CT扫描检查最为广泛[2]。近年来,我院对颈椎病患者采用X线摄片结合CT扫描诊断,诊断效果较好,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26例。A组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为26~62岁,平均年龄为(35.6±3.1)岁,病程为3~48个月,平均病程为(24.3±3.1)个月;B组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为27~63岁,平均年龄为(35.8±3.2)岁,病程为3~49个月,平均病程为(24.8±3.2)个月;C组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为28~64岁,平均年龄为(36.8±3.3)岁,病程为2~50个月,平均病程为(25.8±3.3)个月;所有患者来医院就诊时都有恶心呕吐、颈肩不适等症状。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方法
A组患者采用X线摄片检查,X线摄片对患者的正面、侧面、双斜位进行检查;B组患者采用CT扫描检查,CT扫描时患者体位采取仰卧位,使用飞利浦的16排CT机对患者的颈椎间空隙及椎体进行扫描,层厚为2~5mm,每个椎间盘为3~5层,层距为2~5mm。C组患者采用X线摄片结合CT扫描检查,其检查方法参照A组和B组进行。
1.3观察指标
从椎间孔异常、韧带钙化、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真空方面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A组检出椎间孔异常、韧带钙化、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真空的检出率分别是3.8%、11.5%、19.2%、0、3.8%,B组的检出率是7.7%、7.7%、3.8%、23.1%、38.5%,C组的检出率为38.5%、34.6%、34.6%、57.7%、46.2%,C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详见表1。
表1比较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n;%;χ±s;)
注: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颈椎病是由于患者的颈椎发生骨质增生,韧带增厚从而使颈部的神经、血管等受到压迫,进而导致患者产生一列的活动障碍症状。其临床症状主要为[3-4]:①患者经常伴有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感到僵硬,活动受到限制;②有时患者会感到下肢无力,行走时不稳,双脚麻木;③患者的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拿东西的时候感觉没有力气,甚至拿在手里的东西会掉落下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喜欢长时间低头操作电脑或者玩手机,躺在床上看书或者看电视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造成颈椎损伤的原因之一,使颈部的肌肉一直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从而造成伤害。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颈椎病患者正愈发的年轻化,其发病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不单只是中老人群的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通常把颈椎病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食管压迫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还有混合型。这几种类型的颈椎病其临床症状虽然有细微差别,但也比较类似,而且其临床症状又和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比较接近,所以,如果单靠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其诊断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误差,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于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检查与CT扫描检查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X线摄片可以把颈椎的全部面貌很好的显示出来,因为X线摄片的分辨率十分高,所涉及的幅度也非常的广泛,所以能够观察到患者的椎体是否出现了骨质增生,骨质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及患者的生理曲度是否消失等,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颈椎病做出正确的诊断[5]。而CT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多层次的特点,能够诊断出一些X线摄片无法诊断的疾病,能很明确的显示患者颈椎的各个部位,对于一些还没显现出临床症状的颈椎病也能诊断出来,对于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其诊断十分的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患者的颈椎扫描,并通过分析得出数据[6]。因此,两者联合使用,形成了一种互补,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X线摄片检查)检出椎间孔异常、韧带钙化、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真空的检出率分別是3.8%、11.5%、19.2%、0、3.8%,B组(CT扫描)的检出率是7.7%、7.7%、3.8%、23.1%、38.5%,C组(两者结合)的检出率为38.5%、34.6%、34.6%、57.7%、46.2%,C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综上所述,X线摄片结合CT扫描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大于单纯的使用CT或X线摄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新.X线摄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9):1549-1550.
[2]方波.X线摄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4,26(2):38-39,24.
[3]马成云,龚静山.252例颈椎病的X线特征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6):89-90.
[4]徐凯,王伯源,白德波等.X线摄片诊断颈椎病的影像特点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1,02(9):55-56.
[5]何涌,鲁显志,曾阳东等.颈部CT血管成像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3):360-364.
[6]任蓬程.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12(2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