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些年的教研活动中不难发现:2013年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认同,并开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但是由于对苏教版新教材的解读因人而异,致使不少数学课偏离教学目标。不断追求课堂氛围和数学教学生动化这一理念,使不少数学课失去原本应有的“数学味”。不加分析地过多采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的综合学习方式,致使不少数学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不成预设的教学任务,甚至偏离教学目的……在理念更新的同时,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关注。
课堂教学正确有效是广大一线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有效教学是教师促进学生知识增长等教学行为,是促使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体现。无论课标改到哪里,教材更新到什么程度,有效的数学教学都是教师的不断追求。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做到有效教学呢?
1.用好教材
新课标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提倡先分析教材再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1)研究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基础和关键。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具体实施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认真研读,领会教材编写的结构和意图,了解教材基本内容,把握教材提供的数学活动,分析教材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
(2)“用好教材”讲究把数学教材用得有序合理,贴切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源于教材又不完全束缚于教材,根据教学需要针对新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补充,从而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并不是换换例题、换换习题,而是用心研讨,使教材更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实在而流畅。
(3)“用好教材”并不是摒弃教材或者随心所欲地改变教学内容,使原本简单问题复杂化。教师要以发展、认真的态度把握新教材、研究新教材,使每一节课都真实有效。
2.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苏教版新教材把知识的切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放在一定情境中展开。然而,有的教师仅追求表面效果,把场面设计得热闹、生动,往往将数学课上成语文课,失去数学课的原本味道,影响数学教学质量。有效数学教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情境,又该如何搭建呢?
(1)情境创设应明确这节课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而且要灵活、明确,及时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情境创设作为课堂教学潮流。
(2)情境内容应该贴切学生的现实生活。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当今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4)情境形式要有针对性。课堂情境表现形式应该是各式各样的。情境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而变化。
侧重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防止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创设了很多复杂的教学情境,人为地降低了思维要求。
3.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兴趣
对于没有兴趣的教学活动,也要充满激情地学习,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4.合理处理教与学关系,达到教学真正有效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互补的学习活动,是动态的交互性较强的交流过程,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教学既要有组织和计划,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版本全程参加学习,应该真实贴近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变化,按照学生发展的事实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5.怎样合理处理教与学关系
首先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学生营造熟悉的学习氛围。
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思维,有了有价值的想法,而教师给他的则不是肯定和满足的感觉,学生的积极思维就会逐渐消磨殆尽,这样培养学生显然是失败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方法,如果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上无法进一步探究,则留到课后或其他时间讨论。而在课堂中能探索发现的就需要及时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发现是有价值的,老师很重视。时间一久,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就会不断开发出来。
其次,给学生的学留以足够空间
数学教学是一个有目标和计划性的活动。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清楚、合适的安排,但同时这种安排应该是有弹性的、有交互性的。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课堂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过程,要合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学有成效。
要让小学数学教育成为有效教学的一面旗帜,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细心做事,全方位评价学生学习,达到真正的“有效”。
课堂教学正确有效是广大一线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有效教学是教师促进学生知识增长等教学行为,是促使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体现。无论课标改到哪里,教材更新到什么程度,有效的数学教学都是教师的不断追求。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做到有效教学呢?
1.用好教材
新课标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提倡先分析教材再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1)研究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基础和关键。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具体实施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认真研读,领会教材编写的结构和意图,了解教材基本内容,把握教材提供的数学活动,分析教材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
(2)“用好教材”讲究把数学教材用得有序合理,贴切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源于教材又不完全束缚于教材,根据教学需要针对新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补充,从而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并不是换换例题、换换习题,而是用心研讨,使教材更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实在而流畅。
(3)“用好教材”并不是摒弃教材或者随心所欲地改变教学内容,使原本简单问题复杂化。教师要以发展、认真的态度把握新教材、研究新教材,使每一节课都真实有效。
2.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苏教版新教材把知识的切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放在一定情境中展开。然而,有的教师仅追求表面效果,把场面设计得热闹、生动,往往将数学课上成语文课,失去数学课的原本味道,影响数学教学质量。有效数学教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情境,又该如何搭建呢?
(1)情境创设应明确这节课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而且要灵活、明确,及时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情境创设作为课堂教学潮流。
(2)情境内容应该贴切学生的现实生活。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当今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4)情境形式要有针对性。课堂情境表现形式应该是各式各样的。情境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而变化。
侧重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防止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创设了很多复杂的教学情境,人为地降低了思维要求。
3.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兴趣
对于没有兴趣的教学活动,也要充满激情地学习,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4.合理处理教与学关系,达到教学真正有效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互补的学习活动,是动态的交互性较强的交流过程,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教学既要有组织和计划,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版本全程参加学习,应该真实贴近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变化,按照学生发展的事实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5.怎样合理处理教与学关系
首先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学生营造熟悉的学习氛围。
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思维,有了有价值的想法,而教师给他的则不是肯定和满足的感觉,学生的积极思维就会逐渐消磨殆尽,这样培养学生显然是失败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方法,如果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上无法进一步探究,则留到课后或其他时间讨论。而在课堂中能探索发现的就需要及时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发现是有价值的,老师很重视。时间一久,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就会不断开发出来。
其次,给学生的学留以足够空间
数学教学是一个有目标和计划性的活动。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清楚、合适的安排,但同时这种安排应该是有弹性的、有交互性的。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课堂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过程,要合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学有成效。
要让小学数学教育成为有效教学的一面旗帜,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细心做事,全方位评价学生学习,达到真正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