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评教作为一项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经过十多年来的实践,许多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教育领域学者纷纷展开了回顾反思性的调查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改善学生评教制度,更有效地反映高校教师实际的教学质量。本文选取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视角,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对学生评教的具体指标设计进行分析讨论,梳理出受师生关注的五大方面和若干关注点,为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建构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评教;指标设计
学生评教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被越来越多的高校作为一项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所采用,并已逐渐成为大多数高校的一项常规性制度。与此同时,随着实践的深入,相关的调查研究也相继展开,以探究学生评教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但现存的大量研究通常只是措施实施者开展的,多基于理论视角,少有针对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实证研究。即使在实证性调研分析中,研究者也往往只是针对评教认同度或是评教影响因素等整体性的问题进行分析,而缺少对具体评教指标的研究,但这一点却是教学管理者在评教指标设计中最关心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复旦大学“改良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课题组在2011年11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向全校师生发放了“关于复旦大学本科课程评教指标体系调查问卷”,共收到教师反馈816份和学生反馈1160份。在问卷中,课题组通过开放式问题收集师生对评教指标设置的看法和意见。同时又在教师问卷中,请教师对从2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中选取的20项评教指标进行重要性评价。在具体分析时,首先对师生在开放式问题中的文字回答进行归纳分类,其次对20项评教指标重要性进行统计排序,最后综合两个方面的分析结果,来提取师生对评教指标的具体关注点,为今后的评教指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师生开放式意见的归纳分析
我们在归纳前未设定归纳的逻辑框架,而是通过逐条分解,归纳出一系列观测点,再进一步将观测点归纳成子类和大类。本文选取与评教指标直接相关的教学实施、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水平、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效果等5个大类22个子类,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展开讨论。
1. 教学实施大类
在教学实施大类中,师生对“教学内容设计”子类 给予较多关注,共有132位教师与132位学生提及,占整个“教学实施”大类教师频数的70.21%,学生频数的49.43%,可见师生一致认为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师生对于“学业评价和反馈”子类的关注度有较大差异,只有5.9%的教师关注到这个问题,而有35.2%的学生关注这个问题,约是教师关注度的6倍。这一点也反映了当前教师对学生作业和考试的反馈方面的不足,但这恰恰又是学生非常关注的。
2. 教学态度大类
在教学态度大类中,有7位教师和55位学生笼统地提到“教学态度”而未具体阐述。在其余有具体指向的条目中,“认真、有责任心”和“关注尊重学生”这2个子类的关注度较高。从频数上看,教师比学生更关注“关注尊重学生”,而学生则更在乎教师是否“认真,有责任心”。
表1 师生对教学实施各子类的关注频数
表2 师生对教学态度各子类的关注频数
3. 教学能力水平大类
在教学能力水平大类中,有5位教师和42位学生笼统地提到“教学水平、能力”而未具体阐述。在其余有具体指向的条目中,教师提及最多的两个子类依次是“学术科研水平”、“表达清晰”;学生提及最多的两个子类依次是“讲课幽默”、“表达清晰”。“其他”子类中包括了师生们提到的“板书”、“采用先进教学技术”等零散的观测点。
表3 师生对教学能力水平各子类的关注频数
4. 教学方法与手段大类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大类中,有40位教师和50位学生笼统地提到“教学方法与手段”而未具体阐述。在其余有具体指向的条目中,“师生互动交流”子类在师生中均占首要地位。“其他”子类中包括了师生提到的“课堂讨论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照本宣科”、“因人施教”等零散观测点。
表4 师生对教学方法与手段各子类的关注频数
5. 教学效果大类
在教学效果大类中,师生对“学生主体感受”子类关注度最高。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相比具体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提高”和“启发学生思考探索”等子类,让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总体的感受评价更易于操作,容易评判。
师生对于“能力提高”子类的关注百分比差异较大,教师关注百分比约为学生的3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教师往往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相一致,但“能力提高”比较抽象化,有时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无法立时体现,因此,学生更关注自己是否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点,通过课程的学习是否引起了自己的进一步思考等。
表5 师生对教学效果各子类的关注频数
6. 师生对5大类的关注程度
综合5个大类中的师生关注频数,根据关注度百分比排序后发现,教师最关注的是“教学效果”大类,其中对“教学效果”大类的关注超过了4成,对“教学实施”大类的关注次之,二者相差超过10个百分点。“教学效果”在教师心目中具有显著重要性。
学生最关注的是“教学实施”大类,其次是“教学效果”与“教学方法与手段”2个大类,但三者百分比相差无几。可以说,“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同等重要性。
表6 师生对5大类的关注程度
二、对20项评教指标重要性评价分析
课题组从2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评教指标各块内容大项,如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教师个人特质等常用指标中选取20项评教指标。按照“A.非常重要、B.较重要、C.一般、D.不太重要、E.不重要”,用李克特量表法,请教师对指标进行重要性评价。
根据“A.非常重要”的选择频数从高到低排序,再根据“A.非常重要”+“B.较重要”2项的选择频数从高到低排序,然后综合两次排列结果,有9项指标两次进入前十,另有2项指标一次进入前十。我们根据师生开放式意见分析中得到的评价指标大类与子类关注点对其进行归纳(见表7)。结果可以发现,这11项指标涵盖了教学实施、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水平、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与手段这5个大类,并涉及其中的10个子类。 表7 前十指标的大类和子类归纳
三、结论
综合问卷师生开放式意见和20项指标重要性评价两方面的分析,首先得出结论:师生对教学实施、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这5个大类均有所关注。因此可以认为,在学生评教的指标设计中,应该兼顾这5个关注点。而在对师生开放式意见的归纳分析中,我们发现师生对各大类的关注程度有所不同:在教师心目中,“教学效果”大类具有显著重要性,而在学生心目中“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具有同等重要性,这就意味着在设计指标
时,可进一步讨论如何对不同大类的指标设置不同权重。
其次,将师生在开放式意见中关注程度较高的子类,以及重要性进入前十的指标所属子类一并列出(见表8),我们发现,“教学实施”大类中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学业评价和反馈”2个子类;“教学效果”大类中的“认真、有责任心”、“关注尊重学生”2个子类;“教学能力水平”大类中的“表达清晰”、“学术科研水平”2个子类;“教学方法与手段”大类中的“师生互动交流”1个子类;“教学效果”大类中的“学生主体感受”、“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2个子类,共9个子类受师生关注的程度和认可度较高。
表8 师生开放式意见中关注度高的子类和重要性进入前十的指标所属子类
注:“*”为在开放式意见中受师生关注度较高,以及在指标评价中被教师认为重要的子类。灰底部分是有2项以上“*”的子类。
再次,对在开放式意见中师生关注百分比均在各子类接近或超过半数的2个子类:“教学内容设计”(教师70.21%,学生49.44%)和“学生主体感受”(师50.38%,生56.89%)作进一步分析。(1)“教学内容设计”子类中,师生的关注点集中在3个观测点:难易程度设置、前沿性学术性、课程设计条理性。其中,教师最关注的是“难易程度设置”(占子类的21.2%);其次是“前沿性学术性”(占子类的16.7%)。学生最关注的是“课程设计条理性”(占子类的31.1%);其次是“难易程度设置”(占子类的9.9%)。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对于学生而言,“前沿性学术性”这点比较难以直观判断,而授课教师则比较清楚。相对地,学生对课程内容安排是否具有条理性这点则比较容易判断。(2)“学生主体感受”子类中,师生的关注集中在2个观测点:是否有收获、是否感兴趣。其中,教师更关注“是否有收获”(占子类的48.09%),而学生则偏重于“是否感兴趣”(占子类的41.40%)。
从这些发现中,我们认识到在研究型大学中,师生对于“学生评教指标设置如何能体现教师真实教学情况和水平”这一问题的总体想法一致,双方均认为需在教学实施、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水平、教学方法与手段5大类进行全方位的指标设计。但师生对这些大类的关注程度又不尽相同,教师重点关注教学效果,而学生则在教学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效果等大类上有同等的关注度。这说明,教师注重教学的结果,而学生则同样注重教学的过程。学生作为评教的主体,评教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因此学生群体的感受与需求则更应该为评教设计者所重视,在今后的评教指标设计中,应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评教设计。
[本文系2011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制度(FD)的系统建构”的子课题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文和平]
关键词:学生评教;指标设计
学生评教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被越来越多的高校作为一项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所采用,并已逐渐成为大多数高校的一项常规性制度。与此同时,随着实践的深入,相关的调查研究也相继展开,以探究学生评教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但现存的大量研究通常只是措施实施者开展的,多基于理论视角,少有针对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实证研究。即使在实证性调研分析中,研究者也往往只是针对评教认同度或是评教影响因素等整体性的问题进行分析,而缺少对具体评教指标的研究,但这一点却是教学管理者在评教指标设计中最关心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复旦大学“改良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课题组在2011年11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向全校师生发放了“关于复旦大学本科课程评教指标体系调查问卷”,共收到教师反馈816份和学生反馈1160份。在问卷中,课题组通过开放式问题收集师生对评教指标设置的看法和意见。同时又在教师问卷中,请教师对从2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中选取的20项评教指标进行重要性评价。在具体分析时,首先对师生在开放式问题中的文字回答进行归纳分类,其次对20项评教指标重要性进行统计排序,最后综合两个方面的分析结果,来提取师生对评教指标的具体关注点,为今后的评教指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师生开放式意见的归纳分析
我们在归纳前未设定归纳的逻辑框架,而是通过逐条分解,归纳出一系列观测点,再进一步将观测点归纳成子类和大类。本文选取与评教指标直接相关的教学实施、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水平、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效果等5个大类22个子类,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展开讨论。
1. 教学实施大类
在教学实施大类中,师生对“教学内容设计”子类 给予较多关注,共有132位教师与132位学生提及,占整个“教学实施”大类教师频数的70.21%,学生频数的49.43%,可见师生一致认为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师生对于“学业评价和反馈”子类的关注度有较大差异,只有5.9%的教师关注到这个问题,而有35.2%的学生关注这个问题,约是教师关注度的6倍。这一点也反映了当前教师对学生作业和考试的反馈方面的不足,但这恰恰又是学生非常关注的。
2. 教学态度大类
在教学态度大类中,有7位教师和55位学生笼统地提到“教学态度”而未具体阐述。在其余有具体指向的条目中,“认真、有责任心”和“关注尊重学生”这2个子类的关注度较高。从频数上看,教师比学生更关注“关注尊重学生”,而学生则更在乎教师是否“认真,有责任心”。
表1 师生对教学实施各子类的关注频数
表2 师生对教学态度各子类的关注频数
3. 教学能力水平大类
在教学能力水平大类中,有5位教师和42位学生笼统地提到“教学水平、能力”而未具体阐述。在其余有具体指向的条目中,教师提及最多的两个子类依次是“学术科研水平”、“表达清晰”;学生提及最多的两个子类依次是“讲课幽默”、“表达清晰”。“其他”子类中包括了师生们提到的“板书”、“采用先进教学技术”等零散的观测点。
表3 师生对教学能力水平各子类的关注频数
4. 教学方法与手段大类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大类中,有40位教师和50位学生笼统地提到“教学方法与手段”而未具体阐述。在其余有具体指向的条目中,“师生互动交流”子类在师生中均占首要地位。“其他”子类中包括了师生提到的“课堂讨论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照本宣科”、“因人施教”等零散观测点。
表4 师生对教学方法与手段各子类的关注频数
5. 教学效果大类
在教学效果大类中,师生对“学生主体感受”子类关注度最高。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相比具体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提高”和“启发学生思考探索”等子类,让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总体的感受评价更易于操作,容易评判。
师生对于“能力提高”子类的关注百分比差异较大,教师关注百分比约为学生的3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教师往往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相一致,但“能力提高”比较抽象化,有时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无法立时体现,因此,学生更关注自己是否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点,通过课程的学习是否引起了自己的进一步思考等。
表5 师生对教学效果各子类的关注频数
6. 师生对5大类的关注程度
综合5个大类中的师生关注频数,根据关注度百分比排序后发现,教师最关注的是“教学效果”大类,其中对“教学效果”大类的关注超过了4成,对“教学实施”大类的关注次之,二者相差超过10个百分点。“教学效果”在教师心目中具有显著重要性。
学生最关注的是“教学实施”大类,其次是“教学效果”与“教学方法与手段”2个大类,但三者百分比相差无几。可以说,“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同等重要性。
表6 师生对5大类的关注程度
二、对20项评教指标重要性评价分析
课题组从2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评教指标各块内容大项,如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教师个人特质等常用指标中选取20项评教指标。按照“A.非常重要、B.较重要、C.一般、D.不太重要、E.不重要”,用李克特量表法,请教师对指标进行重要性评价。
根据“A.非常重要”的选择频数从高到低排序,再根据“A.非常重要”+“B.较重要”2项的选择频数从高到低排序,然后综合两次排列结果,有9项指标两次进入前十,另有2项指标一次进入前十。我们根据师生开放式意见分析中得到的评价指标大类与子类关注点对其进行归纳(见表7)。结果可以发现,这11项指标涵盖了教学实施、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水平、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与手段这5个大类,并涉及其中的10个子类。 表7 前十指标的大类和子类归纳
三、结论
综合问卷师生开放式意见和20项指标重要性评价两方面的分析,首先得出结论:师生对教学实施、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这5个大类均有所关注。因此可以认为,在学生评教的指标设计中,应该兼顾这5个关注点。而在对师生开放式意见的归纳分析中,我们发现师生对各大类的关注程度有所不同:在教师心目中,“教学效果”大类具有显著重要性,而在学生心目中“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具有同等重要性,这就意味着在设计指标
时,可进一步讨论如何对不同大类的指标设置不同权重。
其次,将师生在开放式意见中关注程度较高的子类,以及重要性进入前十的指标所属子类一并列出(见表8),我们发现,“教学实施”大类中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学业评价和反馈”2个子类;“教学效果”大类中的“认真、有责任心”、“关注尊重学生”2个子类;“教学能力水平”大类中的“表达清晰”、“学术科研水平”2个子类;“教学方法与手段”大类中的“师生互动交流”1个子类;“教学效果”大类中的“学生主体感受”、“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2个子类,共9个子类受师生关注的程度和认可度较高。
表8 师生开放式意见中关注度高的子类和重要性进入前十的指标所属子类
注:“*”为在开放式意见中受师生关注度较高,以及在指标评价中被教师认为重要的子类。灰底部分是有2项以上“*”的子类。
再次,对在开放式意见中师生关注百分比均在各子类接近或超过半数的2个子类:“教学内容设计”(教师70.21%,学生49.44%)和“学生主体感受”(师50.38%,生56.89%)作进一步分析。(1)“教学内容设计”子类中,师生的关注点集中在3个观测点:难易程度设置、前沿性学术性、课程设计条理性。其中,教师最关注的是“难易程度设置”(占子类的21.2%);其次是“前沿性学术性”(占子类的16.7%)。学生最关注的是“课程设计条理性”(占子类的31.1%);其次是“难易程度设置”(占子类的9.9%)。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对于学生而言,“前沿性学术性”这点比较难以直观判断,而授课教师则比较清楚。相对地,学生对课程内容安排是否具有条理性这点则比较容易判断。(2)“学生主体感受”子类中,师生的关注集中在2个观测点:是否有收获、是否感兴趣。其中,教师更关注“是否有收获”(占子类的48.09%),而学生则偏重于“是否感兴趣”(占子类的41.40%)。
从这些发现中,我们认识到在研究型大学中,师生对于“学生评教指标设置如何能体现教师真实教学情况和水平”这一问题的总体想法一致,双方均认为需在教学实施、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水平、教学方法与手段5大类进行全方位的指标设计。但师生对这些大类的关注程度又不尽相同,教师重点关注教学效果,而学生则在教学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效果等大类上有同等的关注度。这说明,教师注重教学的结果,而学生则同样注重教学的过程。学生作为评教的主体,评教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因此学生群体的感受与需求则更应该为评教设计者所重视,在今后的评教指标设计中,应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评教设计。
[本文系2011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制度(FD)的系统建构”的子课题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