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地理通识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地理素养及公民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方位“通识”的课程理念,以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遥感区域”建设为例,论述了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网站开发与教学管理建设,并对课程的发展作了规划与设想。
关键词:地理;通识课程;遥感图像;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科生;综合素质
地理学是一门以地球表层与“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1],关注并理解地理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不仅成为公众议题,也成为现代公民素质之一。地理通识课程对于传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相关知识与理论,提升当代大学生地理素养及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2]。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国内高等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未来教师人才,更需要传承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教育。本文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的学科优势,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遥感技术,开设了“遥感区域”通识课程,以期推动大学地理通识课程的快速、优化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多方位“通识”的课程理念
1.普及——提升大学生地理素质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于地球空间上的一个点,且无时无刻不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属于特定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如图1所示)。这种系统具有时间上的动态变化——过去、现在、将来,空间上的尺度效应——地方、区域、全球,以及人地相关作用的特征——区域性、综合性、风险性、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等。大学地理通识教育应当传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相关知识与区域认知方法,培养与提升当代大学生地理素质。
大学地理通识课程在国内外都有开设,课程的通识侧重于地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等,强调拓宽学生视野,课程设置上彻底打通专业界限,形成
图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强调不同类型、不同年级的通识课程体系[3]。表1列举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开设的适合全校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公选课,呈现出多样、覆盖面较广和系统性强的特点。表2列举了国内部分高校开设的地理通识课程,呈现出学校专业优势与学生地理素质需求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地理通识课程培养与提高大学生地理素养与综合素质成为国内外高校地理教学的共识[4-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地图、遥感图像不再神秘,Google Earth等工具也成为人们获取日常生活所需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应用遥感图像认识与理解我们生存的地理空间就从可能变为现实。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结合遥感科学技术与区域认识的通识课程——遥感区域。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理念是把遥感图像作为继文字、地图之后,最直观的地理学第三语言。图2表明信息技术发展与区域认知扩展结合形成的双驱动力,可快速提升大学生的地理素质。
表1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适合全校公共选修的基本课程
注:资料来源于作者2011年访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期间的实地考察
表2 中国部分高校开设的地理通识课程
注:资料来源于国内相关高校教务网页信息
2.打通——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如何使地理通识课程不流于形式,不成为简单的专业知识普及,而是真正打通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这成为地理通识教育乃至通识教育共同探讨的难点问题。“遥感区域”通识课程力图从三个方面打通壁垒,实现真正的通识:一是在内
图2 大学生地理素质提升双驱动关系
容设计上聚焦区域,打破专业知识壁垒。虽然选课学生专业知识背景差异较大,但其生存的地理区域却是人人关注的对象。二是把遥感图像贯穿于整个综合区域认识过程,Google Earth、遥感图像成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共同通识工具。三是注重互动教学,不仅不同专业背景学生之间,而且学生与教师之间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模式壁垒,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共识。
3.通览——提升大学生全球与国家意识
大学地理通识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全球与国家意识。在全球变化和全球化时代,人地关系也在发生重大变化,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都跨越了国家及地域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运转。地理通识教育应当把这一变化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站在全球与国家的角度来思考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遥感区域”在课程设计上也牢牢地把握了这一点,加强应用遥感图像对全球问题的通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全球变化导致极端灾害事件增多,人类活动加剧灾情的科学理念和大国的责任,使学生获得从全球视角来看区域问题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全球和国家意识。
4.共享——师生互动,共同成长
地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正是这种综合性产生的凝聚力,使选课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产生了共同成长的可能。专业背景差异大,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学科知识的交流碰撞极易产生新思维的火花,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教师也不再只是传统模式中的以教为主,也应通过与多学科背景的学生互动,实现共同成长。遥感区域课程在课程环节设计上,以共享为理念,以区域遥感景观光学模型为基础,通过提问、演讲、讨论、辩论、会谈、笔谈等多种形式来展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碰撞和互动,实现共同成长。
二、地理通识课程基础
大学地理通识教育应当建立在高水平的地理教育基础之上,有相应的课程、教材建设以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支撑。
回顾“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可以为高校通识课程建设提供良好基础。就地理学专业而言,先后建设成了24门地理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形成了12支地理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其中自然地理4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4支,区域地理教学1支,地理教学3支。从国家层面看,优质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是建设高质量通识课程的基础,优质教学团队建设是保障通识课程质量的核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2005年入选了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区域地理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7]。这为“遥感区域”地理通识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课程雏形脱胎于“中国地理”课程中的“从太空看中国”部分,而“世界地理”、“乡土地理”等系列区域地理课程,从不同尺度为“遥感区域”课程的教学案例提供借鉴[8]。 三、“遥感区域”通识课程建设
1.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
基于上述的理念与背景,整合多方面的资源,“遥感区域”的课程目标设置为:面向全校的文科学生与对地理熟悉或爱好的理工科学生,使学生能够应用遥感影像认知区域地表特征以及开发利用,普及遥感图像信息区域识别技术,学会初步的遥感地学分析,进行国情教育。课程性质为本科生公共选修课中的通识课,设置为1学分的小学分课程。
课程体系分为逐层递进的三大板块(表3):一是应用遥感影像认识区域地表结构、特征以及开发利用,掌握遥感图像信息区域识别技术,并学会初步的遥感地学分析。二是应用遥感影像快速跟踪国情的地域变化,提升现代化信息分析能力,深化并提升公民素质。三是应用遥感影像快速跟踪全球的地域变化,扩展区域分析视野,深化并提升全球化和全球变化意识。
表3 “遥感区域”课程内容体系
2.课程网站与教学管理
课程网站是实现多专业、多年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方便快捷的互动交流的最有效平台。“遥感区域”课程网站与课程建设同时展开。课程网站的结构与功能设计体现课程要求。网站结构划分为课程简介、课程资源、学生实践与课程论坛四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再进行细化。网站功能主要包括浏览、信息查询等静态功能和课程通知公告的上传下达、作业提交、在线讨论以及资源共享的动态功能。
网站特色在于:一是以模块化思想来实现,便于随课程要求的增加进行功能扩展。二是选择成熟的程序来实现动态功能,功能完整且用户界面友好。在课程实践中,除了课堂教学,课程网站为实现课后交流与沟通,体现“交流通识”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本课程学生来源复杂多样、重在“通识”的理念特点,最终采取课程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要求分组分工协作,从相同起点——自己家乡出发,运用相同工具——Google Earth软件,进行一次遥感旅游的讲演报告。最终报告会展现出由于多专业、多年级的因素所演化出来的精彩纷呈的旅游路线与内容设计结果。此种差异不仅使所有选课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学习多角度看问题,同时其中部分内容与思路对后续课程改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成绩评定重点考核5个方面,其中:基本内容占30%,遥感图像占40%,思路占10%、讲演表达占10%和创新性占10%。前2项主要考核对区域的理解和遥感图像获取、识别和应用,是课程内容考核的主体;后3项主要考核综合分析、表达和提升能力。课程考核不仅考察了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一次展示,通过个性化的点评帮助学生提升。
四、课程规划设想
通识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十二五”期间,“遥感区域”课程的规划设想主要有4个方面。
1.教学安排。因为本课程为小学分课程,只占用10个教学周数,所以设想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每学期多轮教学的尝试。而且每次至少有30%的内容进行调整与更新,不做简单重复。使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更加灵活。
2.教学辅助。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完全实现核心功能,丰富网站内容,宣传并扩大课程的影响力。优化网站结构体系,增强网站稳定性,实现更为便捷的师生使用体验。
3.教材建设。规划出版与课程配套的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一部,建设电子教材,以适应网络化教学时代的需要。
4.教学目标。扩大课程规模,使更多学生受益。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9],要实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资源共享课。因此本课程要进行视频公开课建设,逐步建成面向全国开放的公开课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受众。
在这4个规划设想中,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学团队的建设。通识课程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必然要求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上投入更多精力和配置更多资源。
地理是启迪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伟大科学,地理教育是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环境教育、全球化教育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好素质教育[10]。积极开展并建设大学地理通识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地理素养及公民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每位大学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张兰生. 地理学ABC[A]//方修琦. 区域地理论从——地理教育与地理教师[C].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8.
[2] WALFORD, R. and P. HAGGETT. Geography and geographical education: some specula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 Geography, 1995,80(1): 3-13.
[3] 唐瑞, 于洋. 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的比较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8(1):34-38.
[4] 北京大学通选课专栏[EB/OL]. Available:http://dean.pku. edu.cn/txkzl/txkzl_main.htm.
[5] 2011-2012第二学期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开课信息[EB/OL]. Available:http://www.jwc.ecnu.edu.cn/webroot/index.asp.
[6] Lloyd, W. J. Integrating GIS into the undergraduate learning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Geography, 2001, 100(5): 158-163.
[7] 王静爱,苏筠,贾慧聪. 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的教学理念与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07(6):17- 22.
[8] 王静爱,吴殿廷等. 区域地理课程体系设计与实现[J]. 高等理科教育,2003(1):10-16
[9]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 教高[2011]6.
[10] 王树生. 自觉提高素养,争取持续发展[A]//方修琦. 区域地理论从——地理教育与地理教师[C].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38
[项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优质公共选修课程建设项目(10-01-11)]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关键词:地理;通识课程;遥感图像;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科生;综合素质
地理学是一门以地球表层与“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1],关注并理解地理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不仅成为公众议题,也成为现代公民素质之一。地理通识课程对于传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相关知识与理论,提升当代大学生地理素养及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2]。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国内高等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未来教师人才,更需要传承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教育。本文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的学科优势,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遥感技术,开设了“遥感区域”通识课程,以期推动大学地理通识课程的快速、优化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多方位“通识”的课程理念
1.普及——提升大学生地理素质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于地球空间上的一个点,且无时无刻不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属于特定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如图1所示)。这种系统具有时间上的动态变化——过去、现在、将来,空间上的尺度效应——地方、区域、全球,以及人地相关作用的特征——区域性、综合性、风险性、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等。大学地理通识教育应当传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相关知识与区域认知方法,培养与提升当代大学生地理素质。
大学地理通识课程在国内外都有开设,课程的通识侧重于地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等,强调拓宽学生视野,课程设置上彻底打通专业界限,形成
图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强调不同类型、不同年级的通识课程体系[3]。表1列举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开设的适合全校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公选课,呈现出多样、覆盖面较广和系统性强的特点。表2列举了国内部分高校开设的地理通识课程,呈现出学校专业优势与学生地理素质需求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地理通识课程培养与提高大学生地理素养与综合素质成为国内外高校地理教学的共识[4-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地图、遥感图像不再神秘,Google Earth等工具也成为人们获取日常生活所需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应用遥感图像认识与理解我们生存的地理空间就从可能变为现实。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结合遥感科学技术与区域认识的通识课程——遥感区域。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理念是把遥感图像作为继文字、地图之后,最直观的地理学第三语言。图2表明信息技术发展与区域认知扩展结合形成的双驱动力,可快速提升大学生的地理素质。
表1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适合全校公共选修的基本课程
注:资料来源于作者2011年访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期间的实地考察
表2 中国部分高校开设的地理通识课程
注:资料来源于国内相关高校教务网页信息
2.打通——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如何使地理通识课程不流于形式,不成为简单的专业知识普及,而是真正打通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这成为地理通识教育乃至通识教育共同探讨的难点问题。“遥感区域”通识课程力图从三个方面打通壁垒,实现真正的通识:一是在内
图2 大学生地理素质提升双驱动关系
容设计上聚焦区域,打破专业知识壁垒。虽然选课学生专业知识背景差异较大,但其生存的地理区域却是人人关注的对象。二是把遥感图像贯穿于整个综合区域认识过程,Google Earth、遥感图像成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共同通识工具。三是注重互动教学,不仅不同专业背景学生之间,而且学生与教师之间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模式壁垒,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共识。
3.通览——提升大学生全球与国家意识
大学地理通识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全球与国家意识。在全球变化和全球化时代,人地关系也在发生重大变化,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都跨越了国家及地域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运转。地理通识教育应当把这一变化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站在全球与国家的角度来思考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遥感区域”在课程设计上也牢牢地把握了这一点,加强应用遥感图像对全球问题的通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全球变化导致极端灾害事件增多,人类活动加剧灾情的科学理念和大国的责任,使学生获得从全球视角来看区域问题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全球和国家意识。
4.共享——师生互动,共同成长
地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正是这种综合性产生的凝聚力,使选课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产生了共同成长的可能。专业背景差异大,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学科知识的交流碰撞极易产生新思维的火花,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教师也不再只是传统模式中的以教为主,也应通过与多学科背景的学生互动,实现共同成长。遥感区域课程在课程环节设计上,以共享为理念,以区域遥感景观光学模型为基础,通过提问、演讲、讨论、辩论、会谈、笔谈等多种形式来展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碰撞和互动,实现共同成长。
二、地理通识课程基础
大学地理通识教育应当建立在高水平的地理教育基础之上,有相应的课程、教材建设以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支撑。
回顾“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可以为高校通识课程建设提供良好基础。就地理学专业而言,先后建设成了24门地理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形成了12支地理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其中自然地理4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4支,区域地理教学1支,地理教学3支。从国家层面看,优质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是建设高质量通识课程的基础,优质教学团队建设是保障通识课程质量的核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2005年入选了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区域地理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7]。这为“遥感区域”地理通识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课程雏形脱胎于“中国地理”课程中的“从太空看中国”部分,而“世界地理”、“乡土地理”等系列区域地理课程,从不同尺度为“遥感区域”课程的教学案例提供借鉴[8]。 三、“遥感区域”通识课程建设
1.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
基于上述的理念与背景,整合多方面的资源,“遥感区域”的课程目标设置为:面向全校的文科学生与对地理熟悉或爱好的理工科学生,使学生能够应用遥感影像认知区域地表特征以及开发利用,普及遥感图像信息区域识别技术,学会初步的遥感地学分析,进行国情教育。课程性质为本科生公共选修课中的通识课,设置为1学分的小学分课程。
课程体系分为逐层递进的三大板块(表3):一是应用遥感影像认识区域地表结构、特征以及开发利用,掌握遥感图像信息区域识别技术,并学会初步的遥感地学分析。二是应用遥感影像快速跟踪国情的地域变化,提升现代化信息分析能力,深化并提升公民素质。三是应用遥感影像快速跟踪全球的地域变化,扩展区域分析视野,深化并提升全球化和全球变化意识。
表3 “遥感区域”课程内容体系
2.课程网站与教学管理
课程网站是实现多专业、多年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方便快捷的互动交流的最有效平台。“遥感区域”课程网站与课程建设同时展开。课程网站的结构与功能设计体现课程要求。网站结构划分为课程简介、课程资源、学生实践与课程论坛四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再进行细化。网站功能主要包括浏览、信息查询等静态功能和课程通知公告的上传下达、作业提交、在线讨论以及资源共享的动态功能。
网站特色在于:一是以模块化思想来实现,便于随课程要求的增加进行功能扩展。二是选择成熟的程序来实现动态功能,功能完整且用户界面友好。在课程实践中,除了课堂教学,课程网站为实现课后交流与沟通,体现“交流通识”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本课程学生来源复杂多样、重在“通识”的理念特点,最终采取课程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要求分组分工协作,从相同起点——自己家乡出发,运用相同工具——Google Earth软件,进行一次遥感旅游的讲演报告。最终报告会展现出由于多专业、多年级的因素所演化出来的精彩纷呈的旅游路线与内容设计结果。此种差异不仅使所有选课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学习多角度看问题,同时其中部分内容与思路对后续课程改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成绩评定重点考核5个方面,其中:基本内容占30%,遥感图像占40%,思路占10%、讲演表达占10%和创新性占10%。前2项主要考核对区域的理解和遥感图像获取、识别和应用,是课程内容考核的主体;后3项主要考核综合分析、表达和提升能力。课程考核不仅考察了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一次展示,通过个性化的点评帮助学生提升。
四、课程规划设想
通识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十二五”期间,“遥感区域”课程的规划设想主要有4个方面。
1.教学安排。因为本课程为小学分课程,只占用10个教学周数,所以设想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每学期多轮教学的尝试。而且每次至少有30%的内容进行调整与更新,不做简单重复。使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更加灵活。
2.教学辅助。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完全实现核心功能,丰富网站内容,宣传并扩大课程的影响力。优化网站结构体系,增强网站稳定性,实现更为便捷的师生使用体验。
3.教材建设。规划出版与课程配套的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一部,建设电子教材,以适应网络化教学时代的需要。
4.教学目标。扩大课程规模,使更多学生受益。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9],要实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资源共享课。因此本课程要进行视频公开课建设,逐步建成面向全国开放的公开课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受众。
在这4个规划设想中,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学团队的建设。通识课程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必然要求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上投入更多精力和配置更多资源。
地理是启迪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伟大科学,地理教育是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环境教育、全球化教育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好素质教育[10]。积极开展并建设大学地理通识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地理素养及公民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每位大学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张兰生. 地理学ABC[A]//方修琦. 区域地理论从——地理教育与地理教师[C].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8.
[2] WALFORD, R. and P. HAGGETT. Geography and geographical education: some specula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 Geography, 1995,80(1): 3-13.
[3] 唐瑞, 于洋. 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的比较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8(1):34-38.
[4] 北京大学通选课专栏[EB/OL]. Available:http://dean.pku. edu.cn/txkzl/txkzl_main.htm.
[5] 2011-2012第二学期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开课信息[EB/OL]. Available:http://www.jwc.ecnu.edu.cn/webroot/index.asp.
[6] Lloyd, W. J. Integrating GIS into the undergraduate learning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Geography, 2001, 100(5): 158-163.
[7] 王静爱,苏筠,贾慧聪. 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的教学理念与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07(6):17- 22.
[8] 王静爱,吴殿廷等. 区域地理课程体系设计与实现[J]. 高等理科教育,2003(1):10-16
[9]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 教高[2011]6.
[10] 王树生. 自觉提高素养,争取持续发展[A]//方修琦. 区域地理论从——地理教育与地理教师[C].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38
[项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优质公共选修课程建设项目(10-01-11)]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