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劳务派遣用工的个案研究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o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劳务派遣制度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确定的新的用工形式,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为了满足人员不足也在运用这一用工形式,但这一制度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难免存在不足。本文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其中问题,并提出高等院校完善劳务派遣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劳务派遣;建议
  劳务派遣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一种用工形式,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将劳动者安排到用工单位(被派遣单位)的一种用工方式。随着高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日益增长的用人需求和主管部门下达的编制指标数缩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使得不少高校开始加大劳务派遣用工力度,以解决人员短缺的状况。虽然劳务派遣人员与用工单位不直接存在法律上的劳动关系,但随着这部分人员数量的增加,如何加以管理便成了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意图以一个案研究当前高等院校劳务派遣用工问题,以期“管窥一斑”。
  S学院是一所地方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相对较小。目前劳务派遣员工48人,虽派遣用工规模不大,但就一个体量较小的高校而言,对其研究仍有一定代表性。
  一、S校劳务派遣员工现状及特点
  (一)劳务派遣员工现状
  目前该校的劳务派遣员工主要分布在后勤、图书馆、实验室和各教学单位的管理部门,按照岗位划分可分为工勤岗、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其中,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占62.5%,管理岗位人员占10.4%,工勤岗位人员占27.1%。从年龄结构上看,平均年龄为35.8岁,其中40岁以下青年人员占72.9%,41~50岁人员占10.4%,50岁以上人员占16.7%。从学历结构上看,在所派遣员工中,具有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27.1%,具有本科学历的占29.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43.8%。
  (二)劳务派遣员工的特点
  1.用工岗位形式多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S校劳务派遣员工主要分布在图书馆、教学实验室、二级教学单位以及后勤等部门,其中绝大多数人员都是处于比较重要的岗位上,这些人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已经打破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岗位界限,这种实践表明,高等院校劳务派遣用工的范围在实践中已经突破现有的法律规定,这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现实自身发展需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高等院校实行劳务派遣人员数量增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解决岗位编制不足的问题。
  2.人员学历层次较高。
  从S校劳务派遣员工的学历结构可以看出,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所占比例较小,大多数派遣员工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这一比例达73%,其中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占43.8%,那些学历层次较低或者无学历人员多在后勤等不是特别重要的岗位上。这表明S校劳务派遣员工的学历层次比较高,特别是那些在专业技术岗和一般管理岗的员工普遍接受过国民系列高等教育,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他们的能力和学识水平并不比编制内正式员工低。
  3.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
  从年龄情况上看,S校劳务派遣员工除部分工勤岗位员工以外,多为40岁以下青年人,占全部人员的72.9%,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他们有着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条件,能够较好的完成所在岗位的工作。当然,劳务派遣人员年龄年轻化,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加大。事实证明,这些员工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基本能做到勤恳尽职,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编制不足带来的人员短缺问题。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经验欠缺
  《劳动合同法》确立劳务派遣制度至今,还不到十年的时间,在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由于该制度的设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用工单位减少不必要的劳动纠纷,降低用人成本,使劳动关系更加灵活,因而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追捧。而当前国内高校劳务派遣制度的实践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实践中明显经验不足并且失范,如何更好的规范这一用人制度,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课题。
  (二)派遣人员存在心理失衡
  由于劳务派遣人员并非用工单位正式编制内员工,是否具有“编制”成为劳务派遣人员心理失衡的最大症结。在学校内部,这些人员与编制内正式教职工都不可避免的产生工作上的交往,而在实践中,“劳务派遣员工在福利待遇、同工同酬、权利和尊严、培训和发展的机会等方面与普通劳动合同员工差异明显,导致其心理契约严重受损,”[1]心理契约受损最直接的心理反应是“歧视感”和“不公平感”。
  (三)职业生涯受到约束
  高等院校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编制”成为事业单位区别于企业单位的重要关键词。在事业单位工作,编制的有无在一般人看来是极其重要的。劳务派遣人员,并未与高校建立直接的劳动关系,然而高校目前的职称晋升、干部任免等事关职业发展和个人前途的重大事项,在政策上都明确要求在编在岗,也就把那些编外人员排除在外。因而,劳务派遣人员如果不能跳槽或进编的话,其职业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如果高校不能给这部分人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势必会导致这部分人员稳定性差,流动性强,给管理造成不便。
  三、完善劳务派遣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规范制度,把好进口关
  虽然劳务派遣员工并非高校的正式教职员工,但由于这部分人员数量逐渐增多,必然关乎着学院相关各项工作的进行,因此在人员的选拔上完全按照有关法律规范的要求,委托劳务派遣公司实行公开招聘,在网上发布招聘公告,并对招聘的原则、程序和有关条件做出明确的要求。在招考过程中应该充分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具体人才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岗位需要,做到宁缺勿滥,严格把好劳务派遣员工的进口关。
  (二)营造良好环境,彰显人文关怀
  为了稳定劳务派遣员工,高校应该积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充分显现人文关怀。这就需要完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第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政策为劳务派遣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解除其后顾之忧;第二,根据岗位类别、学历层次、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派遣员工的工资待遇,并根据其工作表现予以适当浮动和奖励,以激励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第三,支持劳务派遣员工加入学院工会,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对于党员同志,要求他们参加到党组织中的各项活动中,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院对他们的关怀和肯定。总之,应该努力促进这部分人员内心的平衡,促使他们更加安心的工作 。
  (三)人性化管理,支持个人诉求
  劳务派遣员工更为关注个人前途和职业发展问题,为了满足这些员工的正常诉求和进步的希望,学校不会妨碍或组织这些人的发展,允许他们参加其他单位或社会组织的招聘考试以谋取更好的职业。对于那些素质好、学历层次较高的员工,允许他们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通过公平竞争成为正式在编职工;对于那些达到职称晋升条件的人员学院积极配合其参加有关机构组织的职称评审,学校也努力为这部分人探索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模式,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机会;促进稳定,减少流动。这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学院在劳务派遣员工管理上的人性化特征。
  总之,作为高等院校应该努力为劳务派遣员工创造兼容并包,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关爱,让他们能适当张扬个性,积极发挥自己的才华,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獻:
  [1]邓力源、唐代盛等.劳务派遣员工心理契约特征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劳动,2015(10):62-68.
  作者简介:吴广(1970-),天津武清人,天津美术学院人事处处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柯桥印染企业对于地区生产总值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部分印染企业价排污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加大三类污水治理,并做好地下水保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引入先进技术用于污水处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效菌;一体化工艺;降雨径流;地下水保护;新技术;经济效益  前言  2015年,柯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11亿元,其中印染企业贡献突出。但印染企业偷漏排污水,对附近居民造成
期刊
【摘 要】 高校师资队伍合理的结构将会有效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本文从经历过扩招后的江苏省重点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现状着眼,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师比、博士化率、职称结构、高层次人才结构等多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力求客观准确地为江苏重点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师资队伍;结构比较;研究  现代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指出,系统的结构对系统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一个系统能否发挥
期刊
【摘 要】世界史学科在高校历史学科中成为薄弱学科,思想上出现重视中国史轻视世界史,师资比重倾向于中国史方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世界史学科存在的问题尤显突出。如何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因地制宜地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的学科建设之路迫在眉睫。地处滇西的保山学院应该结合自身的地缘优势,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世界历史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世界史学科建设。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世界史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所任班级学生为例,研讨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关键词】严格;真诚;细致;灵活  1.严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班主任,笔者深感责任重大: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又要关心她们的身心发展,因为她们几乎都是全日制的在校住读生,又是初中后生源,用“全方位管理”来概括一点也不为过,若不严格管理,就会出现漏洞,学生就会随之松懈散漫,犹如一盘散沙,难以凝聚、塑
期刊
【摘 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近几年来,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海内外兴起了一股国学热的浪潮。从民间、学界到政府、海外,展现出无意识的文化自觉,各种复兴传统文化的现象不断涌现。为响应中央的号召,北京市昌平区在中小学展开了国学教育,通过调查分析昌平区小学经典诵读现状,发现问题,同时,借鉴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的方式,设计出一套真正适合小
期刊
【摘 要】“校企融合”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是我国高职教育的新阶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以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西建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试点班”为例,探讨“岗位对接培养”合作实践方式。  【关键词】工程检测;校企融合;岗位对接培养  工程检测是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安全,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对与建筑物有关的地基、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室内环境和建筑节能等环
期刊
[Abstract]Recen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have given rise to blended learning classrooms. An flipped classroom is a specific type of blended learning design that uses technology to move lectures out
期刊
【摘 要】普通磨床设结构计能提供基本可靠的安全保护手段,但当实习学生出现违章和违规操作时,极易导致恶性事故。本校工程训练中心大力开展创建特色工种活动。磨工实习教师把实际生产中的零件作为实习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加工工艺和安全操作易出现的同题,最终解决同题。有效降低了实习教学安全隐患,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摘 要】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梅日更召周边,保留着独具蒙古族特色的民间信俗---梅日更召信俗(X-85)。该民间信俗是佛教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在本地区扎根融入蒙古族信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佛教文化从印度诞生,在中国昌盛,最后传播于蒙古,梅日更召信俗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虽然当前梅日更召信俗的传播范围还不算广博,但在世界佛教文化传播体系中,应该有她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兵团新闻联播》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节目定位、节目内容、节目主持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兵团新闻联播》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对策。使《兵团新闻联播》这一兵团卫视的权威性新闻节目得到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新闻联播;权威性;内容分析;主持人;发展对策  一、《兵团新闻联播》定位分析  1.兵团是新疆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