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启东市在江苏全省率先完成了一场涉及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攻坚战。6月2日,江苏省委调研组在启东就该市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调研后认为,启东市镇综合配套改革的经验为全省即将开展的乡镇改革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据了解,启东市委在对该市的大兴、兆民两个镇先行展开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从2004年11月27日起,全市22个乡镇全面铺开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到2005年2月中旬,该市24个乡镇全部建立起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新型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据统计,启东市24个乡镇的原行政人员和事业站所人员编制数共有2144人,这次改革新核定编制数1263人,精简41.1%。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机构通过改革,领导干部职数精简减少了87名,精简40.3%,同时实行交叉任职。全市乡镇机关行政人员比改革前的在册人数减少222名,精简24.3%。事业站所人员比改革前的在册人数减少572人,精简43.7%。同时有575名行政、事业人员申办提前退休、提前退养、离岗退养和辞职创业。据启东市财政部门匡算,全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每年乡镇一级减少财政开支1000万元以上。
这一奇迹是在短短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的。中共启东市委书记沈振新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贯彻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关键就是改革和创新乡镇管理体制,充分释放和激发乡镇的发展活力,加快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被“逼”出来的一场变革
2004年上半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一道绕不过的难题摆在了市委领导面前:改革前,全市农村一年农业税等各种收费9000多万元,而从2005年起,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全省全部免除农业税。乡镇可支配的收入减少了,机构庞杂,历史包袱沉重、人员过多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一些乡镇内设机构十多个,条块分割,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和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势在必行。
酝酿的过程是思想解放的过程。2004年8月,市委书记沈振新亲自带领市委办、组织、宣传、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一行9人前往全国先行乡镇改革的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考察学习。市四套班子在学习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讨论时一致认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应早改革早主动。市里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启东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5个专业工作组,并在24个乡镇建立驻镇(乡)工作组。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的政策法规,启东市先后出台了《中共启东市委关于启东市镇(乡)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意见》等7个有关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文件。编印了《镇(乡)综合配套改革操作手册》,规范设计了18项工作100多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将每一阶段的工作要求、日程安排、操作要领、注意事项都认真细化,建立作战指挥图。从2004年11月27日起,全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全面展开。
公推直选:3万多群众代表选出信得过的当家人
12月3日,是启东市公推直选乡镇党委成员初步候选人的第一天。上午9时,在吕四港镇东皇山村的民主推荐点上格外热闹,一场由全村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企业单位负责人和离退休老干部参加的直选吕四港镇党委委员初步候选人的选举即将举行。
这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吕四港镇报名参选者非常踊跃。根据规定,参选者要符合以下条件:中共正式党员、大专以上学历、本镇机关干部(含事业站所人员),担任中层正职干部或现任村党组织书记2年以上,年龄35岁以下。报名名单,经驻镇(乡)工作组资格审查后提交市委组织部审定,按姓氏笔画在乡镇机关和各行政村推荐点张榜公布。
截止12月6日上午,启东22个乡镇民主推荐乡镇党委成员初步候选人全部结束。这次公推直选,全市共设立389个推荐点,应参加人数42315人,实际参加投票的有34231人,参与公推率达80.9%。全市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初步候选人报名人员共337人,经组织部门资格审查,共有334人符合报名条件参加了全市22个乡镇的民主推荐,其中原来非领导班子成员的报名人员有35人。在这次公推直选的民主推荐中有274名入围,其中乡镇一般干部有10名(村党支部书记1名)入围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考察对象,原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中有40名未入围候选人。
12月8日,启东市委常委会根据全市各地民主推荐得票情况研究确定的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初步候选人考察对象在22个乡镇的389个民主推荐点上张榜公布。
差额直选党委书记和三套领导班子成员
12月13日,中共启东市寅阳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寅阳宾馆举行。来自全镇各地的172名党员代表赶来为差额直选寅阳镇党委领导班子投上神圣庄严的一票。12月12日和13日,全市22个乡镇分别召开了党员代表大会,听取审议和通过了乡镇党委和纪委工作报告,并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启东市委有关文件精神,从党委书记、副书记到党委委员都实行差额直选。
同以往相比较,这次乡镇党代会选举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全部实行差额选举,党委委员差额比例不低于30%,党委副书记差额比例一般在30%以上,党委书记差额比例为50%,即实行二选一;二是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全部由乡镇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三是在投票选举之前,全体党委委员候选人要作自我介绍,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候选人都要发表竞职演说,大会代表现场质询,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接着,12月17日和18日,启东市按照有关法律规定,22个乡镇都召开了乡镇人代会议,差额选举产生出新一届乡镇人大、政府领导班子。
竞争上岗,大幅裁员波澜不惊
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事业单位人员竞争上岗是矛盾聚集的焦点。
大兴镇、兆民镇两家试点单位的经验在启东面上推开后,从2004年12月20日开始,启东市22个乡镇机关、事业机构一般工作人员和“四办一所一中心”副主任、财政所正副所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竞争上岗工作全面启动。通过公开公平地组织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竞争上岗,启东市原1926名乡镇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中,708人被精简分流,占总数的36.8%。其中办理正常退休的2名,离岗退养91人,提前退休484人,辞职创业47人,落聘待岗分流84人。
启东市在改革中坚持“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一是给精简分流人员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及时发放分流人员的补偿金,并偿还拖欠的工资、医药费、差旅费和集资款等。二是把解决精简分流人员就业作为人事改革的一项内容来抓。根据分流人员的特长,市委和各乡镇党委积极鼓励多渠道安排就业,对落选的9名原乡镇正职领导干部,安排他们进市级机关担任非领导职务;对落选的15名原镇(乡)副职领导干部,根据本人意愿,照顾安排回原籍所在乡镇工作;对7名落岗的行政人员,异地安置到缺编的乡镇工作;对84名落聘的事业人员,积极帮助他们创造条件,再次就业,自主创业。目前落聘的事业人员中已有34人被推荐到民营企业工作,7人参与村干部竞职,12人参与居委会干部竞职,31人创办了农技服务、会计事务等股份制、合伙制企业。
24个乡镇四“斧”瘦身
中国乡镇存在多少年来的庞大的机构在启东市通过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就这样被四“斧”瘦身:
改革乡镇领导体制。根据核定的领导职数,实行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党委书记兼任镇(乡)长,常务副镇(乡)长、人大主席、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分别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党政办、经济发展办、政法综治办、社会事务办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分别由党委副书记或副镇(乡)长兼任。党外干部被选为乡镇副职领导的,所在乡镇相应增加领导职数。党政交叉任职后,24个乡镇领导职数精简减少了87名,乡镇平均领导职数由10.4人减少到6.7人。
改革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公推直选产生。即由党员、群众代表推荐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党代会选举产生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委员全部通过群众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差额选举产生。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依法选举产生镇(乡)长,补选镇(乡)人大主席、副主席和副镇(乡)长。在启东,24个乡镇216名党委委员在经过第一轮3万多名党员和群众代表公推直选后,经组织部门考察,市委研究确定后再从各乡镇党代会议上由党代表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出来的。改革后,全市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从40.1岁降低到39.1岁,35岁以下年轻同志的占比由20.2%提高到27.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由90.6%提高到96.4%。
改革乡镇行政机构。撤并乡镇内设机构是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原来乡镇所设的数十个部门和办公室,通过这次改革被撤并为“四办一所”,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政法综治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和财政所。实行定编、定员、定岗、定职。通过竞争上岗,镇(乡)中层领导职务和行政非领导职务实行聘任制,事业一般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聘任(用)期限第一轮为3年,以后每轮2年。“四办”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由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四办”副主任、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财政所正副所长以及工作人员,按核定的职数编制和岗位性质,通过竞争择优产生。
改革乡镇事业站所。乡镇事业站所改革按照政事分离、事企分开的原则,行政执法职能原则上划归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职能由乡镇政府承担,公益性服务职能由乡镇事业单位承担,经营性服务职能走向市场。在综合设置机构上,启东市合并农经、农技、水利、农机、畜牧兽医、渔技等事业站所,建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承担原机关事业站所的涉农职能。原企业服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所,由经济发展办公室管理;原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管理服务站、文化站,由社会事务办公室管理。
以先行改革的试点单位大兴镇综合配套改革为例:全机关行政及事业干部由原来的97名削减为52名,精简了近一半,其中领导班子成员由原来的18名精简至10名,原有镇“六大办公室”和事业上的“七站八所”合并为“四办一所一中心”。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单位兆民镇党委、人大、政府原有领导班子17名,通过公推直选,现有领导班子人员9名,减少了47%;镇机关原有在编人员67名,通过办理退养、提前退休、竞职竞岗、分流解聘23名,其中行政6名,事业17名,分别精简了19.4%和41.7%。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交叉任职,全面分工,“四办一所一中心”的工作人员全部到位。
启东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积极探索,调动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密切了干部群众的联系,凝聚了党心民心,增强了党的执政基础。启东市委书记沈振新感慨地说:“启东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成功的主要经验是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领导的核心作用,坚持依靠群众,阳光操作,依法办事,规范程序。同时,最重要的一条是以人为本,过细工作,有情操作。”
改革带来了发展契机
针对大兴镇庙港村蔬菜种植户龚平反映的兴修该村中心路的事,大兴镇党委书记、镇长钱永兴与副镇长张正兵多次察看这条中心路并广泛听取了村民们的意见,当即决定2005年全镇兴建农村公路的总里程由原来的12.4公里增加到19.9公里,实现农村公路村村全覆盖。钱永兴坦言,改革让大兴镇机关面貌焕然一新,“四办一所一中心”新机构已正常运行,人员已全部到位。改革给大兴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该镇目前在谈项目就有6个,总投资额超3亿元。
天汾镇党委书记、镇长崔林江感慨地说:“这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党委书记与镇长兼职,感到压力更重。新的一年中,我将带领全体机关干部团结广大群众全力做大做强天汾电动工具产业这一国内著名品牌。”该镇在2005年春节举办的第六届启东天汾科技五金交易会上,来自五省一市的183家参展企业在天汾国际电动工具商贸城设租360个摊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多名客商洽谈订货。交易会上,电动工具交易额达20亿元,成为规模最大、成交额最多的一次电动工具大型交易会。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转变了政府职能,办事效率提高了。据62岁的海复镇老干部支部副书记陆鼎新介绍,过去镇领导成员就有18人,汇报工作往往找好几个领导,等领导找齐了,没有两三天时间,工作布置不下去。这次改革后的党委班子只有7名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兼镇长,新一届党委、人大、政府班子交叉任职,责任更明确,分工不再重叠,解决问题比以前快多了。
兆民镇党委书记、镇长尹陈飞深深感到改革带来的变化,他说:“经过这次改革,领导职数减少了,但责任更明确,凝聚力也加强了。以前,副镇长一般不是党委委员,党委开党委的会,政府开政府的会,有时还要开党委扩大会。现在一个党委会就能解决问题。过去,书记很多精力放在协调班子成员关系上,现在则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和重要问题的决策上。”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公推直选”之后,乡镇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凝聚力明显增强,全市各地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现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喜人态势。据了解,在完成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启东市不失时机地为2005年经济建设的跨越发展抢抓当前。今年1-5月,全市实现了预算内财政收入6.37亿元,全部工业产值187.67亿元,工业技改投入完成实物工作量28.4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5%、27.12%和37.3%。农村二次改水、镇(乡)村公路建设,农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全面展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跨越发展的新态势。
据了解,启东市委在对该市的大兴、兆民两个镇先行展开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从2004年11月27日起,全市22个乡镇全面铺开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到2005年2月中旬,该市24个乡镇全部建立起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新型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据统计,启东市24个乡镇的原行政人员和事业站所人员编制数共有2144人,这次改革新核定编制数1263人,精简41.1%。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机构通过改革,领导干部职数精简减少了87名,精简40.3%,同时实行交叉任职。全市乡镇机关行政人员比改革前的在册人数减少222名,精简24.3%。事业站所人员比改革前的在册人数减少572人,精简43.7%。同时有575名行政、事业人员申办提前退休、提前退养、离岗退养和辞职创业。据启东市财政部门匡算,全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每年乡镇一级减少财政开支1000万元以上。
这一奇迹是在短短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的。中共启东市委书记沈振新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贯彻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关键就是改革和创新乡镇管理体制,充分释放和激发乡镇的发展活力,加快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被“逼”出来的一场变革
2004年上半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一道绕不过的难题摆在了市委领导面前:改革前,全市农村一年农业税等各种收费9000多万元,而从2005年起,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全省全部免除农业税。乡镇可支配的收入减少了,机构庞杂,历史包袱沉重、人员过多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一些乡镇内设机构十多个,条块分割,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和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势在必行。
酝酿的过程是思想解放的过程。2004年8月,市委书记沈振新亲自带领市委办、组织、宣传、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一行9人前往全国先行乡镇改革的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考察学习。市四套班子在学习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讨论时一致认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应早改革早主动。市里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启东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5个专业工作组,并在24个乡镇建立驻镇(乡)工作组。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的政策法规,启东市先后出台了《中共启东市委关于启东市镇(乡)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意见》等7个有关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文件。编印了《镇(乡)综合配套改革操作手册》,规范设计了18项工作100多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将每一阶段的工作要求、日程安排、操作要领、注意事项都认真细化,建立作战指挥图。从2004年11月27日起,全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全面展开。
公推直选:3万多群众代表选出信得过的当家人
12月3日,是启东市公推直选乡镇党委成员初步候选人的第一天。上午9时,在吕四港镇东皇山村的民主推荐点上格外热闹,一场由全村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企业单位负责人和离退休老干部参加的直选吕四港镇党委委员初步候选人的选举即将举行。
这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吕四港镇报名参选者非常踊跃。根据规定,参选者要符合以下条件:中共正式党员、大专以上学历、本镇机关干部(含事业站所人员),担任中层正职干部或现任村党组织书记2年以上,年龄35岁以下。报名名单,经驻镇(乡)工作组资格审查后提交市委组织部审定,按姓氏笔画在乡镇机关和各行政村推荐点张榜公布。
截止12月6日上午,启东22个乡镇民主推荐乡镇党委成员初步候选人全部结束。这次公推直选,全市共设立389个推荐点,应参加人数42315人,实际参加投票的有34231人,参与公推率达80.9%。全市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初步候选人报名人员共337人,经组织部门资格审查,共有334人符合报名条件参加了全市22个乡镇的民主推荐,其中原来非领导班子成员的报名人员有35人。在这次公推直选的民主推荐中有274名入围,其中乡镇一般干部有10名(村党支部书记1名)入围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考察对象,原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中有40名未入围候选人。
12月8日,启东市委常委会根据全市各地民主推荐得票情况研究确定的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初步候选人考察对象在22个乡镇的389个民主推荐点上张榜公布。
差额直选党委书记和三套领导班子成员
12月13日,中共启东市寅阳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寅阳宾馆举行。来自全镇各地的172名党员代表赶来为差额直选寅阳镇党委领导班子投上神圣庄严的一票。12月12日和13日,全市22个乡镇分别召开了党员代表大会,听取审议和通过了乡镇党委和纪委工作报告,并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启东市委有关文件精神,从党委书记、副书记到党委委员都实行差额直选。
同以往相比较,这次乡镇党代会选举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全部实行差额选举,党委委员差额比例不低于30%,党委副书记差额比例一般在30%以上,党委书记差额比例为50%,即实行二选一;二是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全部由乡镇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三是在投票选举之前,全体党委委员候选人要作自我介绍,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候选人都要发表竞职演说,大会代表现场质询,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接着,12月17日和18日,启东市按照有关法律规定,22个乡镇都召开了乡镇人代会议,差额选举产生出新一届乡镇人大、政府领导班子。
竞争上岗,大幅裁员波澜不惊
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事业单位人员竞争上岗是矛盾聚集的焦点。
大兴镇、兆民镇两家试点单位的经验在启东面上推开后,从2004年12月20日开始,启东市22个乡镇机关、事业机构一般工作人员和“四办一所一中心”副主任、财政所正副所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竞争上岗工作全面启动。通过公开公平地组织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竞争上岗,启东市原1926名乡镇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中,708人被精简分流,占总数的36.8%。其中办理正常退休的2名,离岗退养91人,提前退休484人,辞职创业47人,落聘待岗分流84人。
启东市在改革中坚持“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一是给精简分流人员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及时发放分流人员的补偿金,并偿还拖欠的工资、医药费、差旅费和集资款等。二是把解决精简分流人员就业作为人事改革的一项内容来抓。根据分流人员的特长,市委和各乡镇党委积极鼓励多渠道安排就业,对落选的9名原乡镇正职领导干部,安排他们进市级机关担任非领导职务;对落选的15名原镇(乡)副职领导干部,根据本人意愿,照顾安排回原籍所在乡镇工作;对7名落岗的行政人员,异地安置到缺编的乡镇工作;对84名落聘的事业人员,积极帮助他们创造条件,再次就业,自主创业。目前落聘的事业人员中已有34人被推荐到民营企业工作,7人参与村干部竞职,12人参与居委会干部竞职,31人创办了农技服务、会计事务等股份制、合伙制企业。
24个乡镇四“斧”瘦身
中国乡镇存在多少年来的庞大的机构在启东市通过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就这样被四“斧”瘦身:
改革乡镇领导体制。根据核定的领导职数,实行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党委书记兼任镇(乡)长,常务副镇(乡)长、人大主席、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分别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党政办、经济发展办、政法综治办、社会事务办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分别由党委副书记或副镇(乡)长兼任。党外干部被选为乡镇副职领导的,所在乡镇相应增加领导职数。党政交叉任职后,24个乡镇领导职数精简减少了87名,乡镇平均领导职数由10.4人减少到6.7人。
改革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公推直选产生。即由党员、群众代表推荐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党代会选举产生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委员全部通过群众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差额选举产生。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依法选举产生镇(乡)长,补选镇(乡)人大主席、副主席和副镇(乡)长。在启东,24个乡镇216名党委委员在经过第一轮3万多名党员和群众代表公推直选后,经组织部门考察,市委研究确定后再从各乡镇党代会议上由党代表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出来的。改革后,全市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从40.1岁降低到39.1岁,35岁以下年轻同志的占比由20.2%提高到27.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由90.6%提高到96.4%。
改革乡镇行政机构。撤并乡镇内设机构是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原来乡镇所设的数十个部门和办公室,通过这次改革被撤并为“四办一所”,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政法综治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和财政所。实行定编、定员、定岗、定职。通过竞争上岗,镇(乡)中层领导职务和行政非领导职务实行聘任制,事业一般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聘任(用)期限第一轮为3年,以后每轮2年。“四办”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由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四办”副主任、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财政所正副所长以及工作人员,按核定的职数编制和岗位性质,通过竞争择优产生。
改革乡镇事业站所。乡镇事业站所改革按照政事分离、事企分开的原则,行政执法职能原则上划归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职能由乡镇政府承担,公益性服务职能由乡镇事业单位承担,经营性服务职能走向市场。在综合设置机构上,启东市合并农经、农技、水利、农机、畜牧兽医、渔技等事业站所,建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承担原机关事业站所的涉农职能。原企业服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所,由经济发展办公室管理;原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管理服务站、文化站,由社会事务办公室管理。
以先行改革的试点单位大兴镇综合配套改革为例:全机关行政及事业干部由原来的97名削减为52名,精简了近一半,其中领导班子成员由原来的18名精简至10名,原有镇“六大办公室”和事业上的“七站八所”合并为“四办一所一中心”。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单位兆民镇党委、人大、政府原有领导班子17名,通过公推直选,现有领导班子人员9名,减少了47%;镇机关原有在编人员67名,通过办理退养、提前退休、竞职竞岗、分流解聘23名,其中行政6名,事业17名,分别精简了19.4%和41.7%。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交叉任职,全面分工,“四办一所一中心”的工作人员全部到位。
启东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积极探索,调动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密切了干部群众的联系,凝聚了党心民心,增强了党的执政基础。启东市委书记沈振新感慨地说:“启东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成功的主要经验是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领导的核心作用,坚持依靠群众,阳光操作,依法办事,规范程序。同时,最重要的一条是以人为本,过细工作,有情操作。”
改革带来了发展契机
针对大兴镇庙港村蔬菜种植户龚平反映的兴修该村中心路的事,大兴镇党委书记、镇长钱永兴与副镇长张正兵多次察看这条中心路并广泛听取了村民们的意见,当即决定2005年全镇兴建农村公路的总里程由原来的12.4公里增加到19.9公里,实现农村公路村村全覆盖。钱永兴坦言,改革让大兴镇机关面貌焕然一新,“四办一所一中心”新机构已正常运行,人员已全部到位。改革给大兴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该镇目前在谈项目就有6个,总投资额超3亿元。
天汾镇党委书记、镇长崔林江感慨地说:“这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党委书记与镇长兼职,感到压力更重。新的一年中,我将带领全体机关干部团结广大群众全力做大做强天汾电动工具产业这一国内著名品牌。”该镇在2005年春节举办的第六届启东天汾科技五金交易会上,来自五省一市的183家参展企业在天汾国际电动工具商贸城设租360个摊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多名客商洽谈订货。交易会上,电动工具交易额达20亿元,成为规模最大、成交额最多的一次电动工具大型交易会。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转变了政府职能,办事效率提高了。据62岁的海复镇老干部支部副书记陆鼎新介绍,过去镇领导成员就有18人,汇报工作往往找好几个领导,等领导找齐了,没有两三天时间,工作布置不下去。这次改革后的党委班子只有7名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兼镇长,新一届党委、人大、政府班子交叉任职,责任更明确,分工不再重叠,解决问题比以前快多了。
兆民镇党委书记、镇长尹陈飞深深感到改革带来的变化,他说:“经过这次改革,领导职数减少了,但责任更明确,凝聚力也加强了。以前,副镇长一般不是党委委员,党委开党委的会,政府开政府的会,有时还要开党委扩大会。现在一个党委会就能解决问题。过去,书记很多精力放在协调班子成员关系上,现在则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和重要问题的决策上。”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公推直选”之后,乡镇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凝聚力明显增强,全市各地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现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喜人态势。据了解,在完成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启东市不失时机地为2005年经济建设的跨越发展抢抓当前。今年1-5月,全市实现了预算内财政收入6.37亿元,全部工业产值187.67亿元,工业技改投入完成实物工作量28.4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5%、27.12%和37.3%。农村二次改水、镇(乡)村公路建设,农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全面展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跨越发展的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