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品德课上似乎成为一种时尚。它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新课标精神提倡的一种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它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是学生通向良好学习习惯桥梁的有效途径。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他们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也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学生汇报,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这些不禁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究竟小组合作学习目的何在?因此,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实处,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通向良好学习习惯的桥梁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
1.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小组里,每个成员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其中需要有主持人1名,记录员1名,检查员1名,发言人若干名。其中,“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发言人”要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合作成果。担当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发言人的角色要轮流互当,让每个人都在每次的小组活动中体验到不同的角色。
2.成员在合作中相互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孩子们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小组中的各位成员之间是一种相互帮助、同舟共济和荣辱与共的关系,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其他成员的学习负有一定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帮助,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成功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成功。所以,小组成员之间要通过互助友爱获得相应的进步和发展。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监控
虽然是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教师一定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对一些“弱势”的组员进行帮助与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品德课的内容十分宽泛,它涉及古今中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与学生生活相关,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的内容它都涉及。因此课前及时地收集和整理好资料非常重要。
1.设立资料收集登记本
教师可以利用预备课和每个单元的导读让学生知道这个学期有哪些方面的信息。并且让他们在小组里成立一个资料收集登记本,为每个单元需要收集的资料列一个表格,让他们在平时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留心观察、收集资料作好准备。
2.让学生在鼓励中成长
学生收集好资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整理后,在课堂上发言。教师必须做出适当的点评,点评应作肯定和鼓励为主,同时,应该以商量的语气指出学生的不足,使学生感受到收集的成功与快乐,让学生在鼓励中成长!例如,在资料交流的时候,让小组成员在前台汇报,大家评议,选出1—3个优胜组的方式,让资料多、丰富的小组自然胜出,胜出的小组每个成员会获得1—3颗红花,他的小组成员也会很感激他。对按要求收集了资料的同学(必须是书面材料)每次给予一朵红花的奖励。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明显提高了,逐渐也养成了和他人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3.适时运用竞赛调动学生收集资料的积极性
好胜是小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特征,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竞赛中,学生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可以抓住他们这种心理,适时运用竞赛,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也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竞赛中的题目必须是通过课外查资料才能知道的内容,并根据这些内容在教学中组织各种比赛。由于竞赛的激烈,学生自然产生了紧迫感、危机感,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主动内驱力,学生因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调动了他们收集资料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
1.认真倾听是前提
“听”是人们一切语言活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是人们获得信息、探求新知识的主要渠道。所以,新课程赋于我们一种新的使命——学会倾听。因此,在别人发言之前,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倾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就是评价互动的任务驱动,它主要指向生生之间,在发言之前,明确了要求,有同学发言过后,组长马上要问:“谁还有补充?”“谁还想再来说说?”学生在回答之前,就必须对自己刚才听到的材料进行加工,然后提取有用的信息,或者具体或者概括,或者赞同或者反对,或者补充,有针对性的做出回答。
2.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是关键
我们知道,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仅是优等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
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可以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讨论评议,认清美丑;还可以自编一些讨论题,让学生分清是非,辩明真伪。
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让小组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
[3]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1.8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
一、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
1.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小组里,每个成员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其中需要有主持人1名,记录员1名,检查员1名,发言人若干名。其中,“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发言人”要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合作成果。担当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发言人的角色要轮流互当,让每个人都在每次的小组活动中体验到不同的角色。
2.成员在合作中相互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孩子们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小组中的各位成员之间是一种相互帮助、同舟共济和荣辱与共的关系,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其他成员的学习负有一定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帮助,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成功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成功。所以,小组成员之间要通过互助友爱获得相应的进步和发展。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监控
虽然是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教师一定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对一些“弱势”的组员进行帮助与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品德课的内容十分宽泛,它涉及古今中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与学生生活相关,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的内容它都涉及。因此课前及时地收集和整理好资料非常重要。
1.设立资料收集登记本
教师可以利用预备课和每个单元的导读让学生知道这个学期有哪些方面的信息。并且让他们在小组里成立一个资料收集登记本,为每个单元需要收集的资料列一个表格,让他们在平时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留心观察、收集资料作好准备。
2.让学生在鼓励中成长
学生收集好资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整理后,在课堂上发言。教师必须做出适当的点评,点评应作肯定和鼓励为主,同时,应该以商量的语气指出学生的不足,使学生感受到收集的成功与快乐,让学生在鼓励中成长!例如,在资料交流的时候,让小组成员在前台汇报,大家评议,选出1—3个优胜组的方式,让资料多、丰富的小组自然胜出,胜出的小组每个成员会获得1—3颗红花,他的小组成员也会很感激他。对按要求收集了资料的同学(必须是书面材料)每次给予一朵红花的奖励。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明显提高了,逐渐也养成了和他人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3.适时运用竞赛调动学生收集资料的积极性
好胜是小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特征,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竞赛中,学生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可以抓住他们这种心理,适时运用竞赛,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也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竞赛中的题目必须是通过课外查资料才能知道的内容,并根据这些内容在教学中组织各种比赛。由于竞赛的激烈,学生自然产生了紧迫感、危机感,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主动内驱力,学生因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调动了他们收集资料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
1.认真倾听是前提
“听”是人们一切语言活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是人们获得信息、探求新知识的主要渠道。所以,新课程赋于我们一种新的使命——学会倾听。因此,在别人发言之前,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倾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就是评价互动的任务驱动,它主要指向生生之间,在发言之前,明确了要求,有同学发言过后,组长马上要问:“谁还有补充?”“谁还想再来说说?”学生在回答之前,就必须对自己刚才听到的材料进行加工,然后提取有用的信息,或者具体或者概括,或者赞同或者反对,或者补充,有针对性的做出回答。
2.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是关键
我们知道,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仅是优等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
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可以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讨论评议,认清美丑;还可以自编一些讨论题,让学生分清是非,辩明真伪。
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让小组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
[3]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1.8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