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责任社会化,首先是一个过程,一个在社会化的会计环境下围绕会计目标多元化、会计资料使用者多样化、失真会计资料危害的大众化的过程;其次,就是会计责任主体所负的会计责任突破了传统的框架,即不再只对企业管理者负责,对企业本身负责,而越来越多地要向国家管理部门、社会公众负责。本文主要介绍会计责任社会化作为一个过程的具体表现。
一、会计目标的多元化
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特定企业财务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直接目标。在市场经济下,会计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目标不同,会计信息系统侧重点也不同,从而诱导出不同的经济行为,影响到市场上各种行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同时,随着外界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会计信息系统不断调整,进而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正。
会计目标体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而会计目标的形成与发展却不是主观随意的,必须受制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并随其发展而不断发展,也就是说会计目标具有可变性,能根据外界环境和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最早出现的是独资企业,其会计目标主要是反映资产状况、计算收益和纳税、关注资产;合伙企业出现后,会计目标更关注收益计算与分配;随着现代公司的出现,两权分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会计目标突出受托人的受托责任;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投资的普及,会计目标又转向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二、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多样化
随着现代公司受托责任的广义化与用户决策的多元化,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报告使用者,即资源受托人,不再局限于财务资源的直接提供者——投资者和债权人,而是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有关部门等。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构成的多样化,他们所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比如:政府最关心的是税收和征缴情况;债权人最关注其债权是否能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一般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自己投人的资产是否能保值或增值;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关注股票的价值和公司的业绩;经营者关心公司业绩的增加是否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等。同时他们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也随着企业组织形式及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而变化,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越来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及时性。
过去,信息使用者往往以财务报告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评价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影响着他们所作出的各种决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注重未来预期信息,表现在:一方面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有些甚至毫无用处;另一方面,许多与企业未来发展休戚相关的经济业务如衍生性金融工具、信息技术资产、人力资源价值等都未能在财务报告中得到有效地充分披露,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正在日益削弱。同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使用者越来越认为分部信息与企业整体信息同等重要,表现在按行业提供的分部信息能深入说明一个企业的机会风险,给投资者提供企业横向之间的有用信息;按地区提供的分部信息能够分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各个企业的机会和风险,给投资者提供企业纵向之间的有效信息;而对于债权人最为关心的法律实体提供的分部信息,则给债权人提供了法律实体的财务和经营活动信息。
三、失真会计资料危害的大众化
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危害是连续性的,因为会计信息是在经济活动中由会计系统提供,以会计基础资料为依据,经过计算、整理、编制后,供财政、税务等部门或使用者进行投资决策、控制分析、评价的经济资料。一旦社会充斥着会计信息的制假、造假行为,就会给单位本身、投资者、债权人等社会公众及国家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首先,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事业单位通过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账外账或者私设小金库等,不仅破坏了会计工作中的原始记录的健全和完整,而且使得计量验收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内部价格和各种定额无法真实发挥作用,严重弱化了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而事业单位的会计造假,产生了大量的小金库,严重地导致了腐败的产生、经济犯罪的发生、干群关系的紧张。其次,投资者和债权人是通过对其进行预测和分析来进行决策,一旦失真,错误的预测与分析结果肯定会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误导,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做出的投资决策,从而严重损害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最后,会计信息失真,使单位有关会计核算资料严重扭曲,造成国民收入增长或者超量分配的假象,如果将透过假象看到的投资和消费的过快增长或者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等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决策基础就必然失去可信度,从而形成社会资源浪费的潜在危险,给国家和社会构成严重损失。失真的会计资料不再只影响内部管理者的决策,而更多地指向国家管理的宏观决策以及社会公众的投资决策,其危害性越来越外化。
四、会计责任对象的扩大化
会计责任是要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这是由失真的会计信息的危害性决定的,可见,会计责任的对象就指向了失真会计信息的危害对象。
会计责任的对象主要包括三类: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会计信息与国家政府部门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管理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的职能密切相关;企业管理者,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人流、物流、价值流、信息流,构成了企业管理的四大循环,由于价值流是企业流程的主流,作为信息系统的会计和价值管理的财务管理构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管理者只有掌握真实的会计资料,才能抓住决策信息的主要来源,使企业决策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之上;社会公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日益发达,社会公众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关注度较高,由于信息使用者范围广泛而模糊以及信息来源的间接性,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揭示程度一般较高,方方面面的信息需求者甚至希望从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中得到一切他们所关注的东西。
除以上几个表现外,会计责任社会化还必然引起审计责任的社会化,因为审计是对会计的监督,审计审的就是会计,是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而审计责任的社会化反过来也会影响会计责任的社会化。
一、会计目标的多元化
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特定企业财务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直接目标。在市场经济下,会计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目标不同,会计信息系统侧重点也不同,从而诱导出不同的经济行为,影响到市场上各种行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同时,随着外界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会计信息系统不断调整,进而对会计目标进行修正。
会计目标体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而会计目标的形成与发展却不是主观随意的,必须受制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并随其发展而不断发展,也就是说会计目标具有可变性,能根据外界环境和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最早出现的是独资企业,其会计目标主要是反映资产状况、计算收益和纳税、关注资产;合伙企业出现后,会计目标更关注收益计算与分配;随着现代公司的出现,两权分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会计目标突出受托人的受托责任;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投资的普及,会计目标又转向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二、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多样化
随着现代公司受托责任的广义化与用户决策的多元化,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报告使用者,即资源受托人,不再局限于财务资源的直接提供者——投资者和债权人,而是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有关部门等。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构成的多样化,他们所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比如:政府最关心的是税收和征缴情况;债权人最关注其债权是否能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一般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自己投人的资产是否能保值或增值;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关注股票的价值和公司的业绩;经营者关心公司业绩的增加是否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等。同时他们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也随着企业组织形式及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而变化,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越来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及时性。
过去,信息使用者往往以财务报告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评价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影响着他们所作出的各种决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注重未来预期信息,表现在:一方面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有些甚至毫无用处;另一方面,许多与企业未来发展休戚相关的经济业务如衍生性金融工具、信息技术资产、人力资源价值等都未能在财务报告中得到有效地充分披露,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正在日益削弱。同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使用者越来越认为分部信息与企业整体信息同等重要,表现在按行业提供的分部信息能深入说明一个企业的机会风险,给投资者提供企业横向之间的有用信息;按地区提供的分部信息能够分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各个企业的机会和风险,给投资者提供企业纵向之间的有效信息;而对于债权人最为关心的法律实体提供的分部信息,则给债权人提供了法律实体的财务和经营活动信息。
三、失真会计资料危害的大众化
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危害是连续性的,因为会计信息是在经济活动中由会计系统提供,以会计基础资料为依据,经过计算、整理、编制后,供财政、税务等部门或使用者进行投资决策、控制分析、评价的经济资料。一旦社会充斥着会计信息的制假、造假行为,就会给单位本身、投资者、债权人等社会公众及国家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首先,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事业单位通过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账外账或者私设小金库等,不仅破坏了会计工作中的原始记录的健全和完整,而且使得计量验收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内部价格和各种定额无法真实发挥作用,严重弱化了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而事业单位的会计造假,产生了大量的小金库,严重地导致了腐败的产生、经济犯罪的发生、干群关系的紧张。其次,投资者和债权人是通过对其进行预测和分析来进行决策,一旦失真,错误的预测与分析结果肯定会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误导,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做出的投资决策,从而严重损害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最后,会计信息失真,使单位有关会计核算资料严重扭曲,造成国民收入增长或者超量分配的假象,如果将透过假象看到的投资和消费的过快增长或者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等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决策基础就必然失去可信度,从而形成社会资源浪费的潜在危险,给国家和社会构成严重损失。失真的会计资料不再只影响内部管理者的决策,而更多地指向国家管理的宏观决策以及社会公众的投资决策,其危害性越来越外化。
四、会计责任对象的扩大化
会计责任是要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这是由失真的会计信息的危害性决定的,可见,会计责任的对象就指向了失真会计信息的危害对象。
会计责任的对象主要包括三类: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会计信息与国家政府部门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管理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的职能密切相关;企业管理者,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人流、物流、价值流、信息流,构成了企业管理的四大循环,由于价值流是企业流程的主流,作为信息系统的会计和价值管理的财务管理构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管理者只有掌握真实的会计资料,才能抓住决策信息的主要来源,使企业决策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之上;社会公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日益发达,社会公众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关注度较高,由于信息使用者范围广泛而模糊以及信息来源的间接性,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揭示程度一般较高,方方面面的信息需求者甚至希望从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中得到一切他们所关注的东西。
除以上几个表现外,会计责任社会化还必然引起审计责任的社会化,因为审计是对会计的监督,审计审的就是会计,是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而审计责任的社会化反过来也会影响会计责任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