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县实施教学案教学以来,语文教师备课出现浅层化,对文本的解读趋向于表面化,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审读教材、深读教材、解读教材的能力。无论什么样的课改,与文本对话、与学生的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时代对话,都是教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取舍教材应具备的能力。
我县组织骨干教师编制了初中语文教学案,好多教师面对成型的教学案无所适从,干脆就直接拿着现成的教学案上课,语文课从此失去了应有的趣味,变成了对答案,变成了机械式的问答,教师也失去了自我。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拥有了教学案,而失去了对教材的审读、深读、解读,失去了自我的教学风格,失去了对学情的应有的把握。
首先,教师要借助二次备课来钻研教材。其实,我们在从事任何教学活动之前,都要对教材进行“裸读”。即抛开所有的资料,阅读教材,走进教材,对教材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能够根据学情准确把握教材的切入点,在平淡无奇的文字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这样,把我们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和教学案相结合,让教学案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结合本班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案进行有机整合,就如同我们在熟读《唐诗三百首》后去写首诗,是匠心独运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如沐春风,是一种别样的享受。听海,似波涛汹涌迎面而来;看山,方悟深山听蛙鸣的道理。只有“入乎其中”的与文本的对话,理解作者在特定时代特定场景下的情感,才能体悟作者融入到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而后方能走出文本,在广阔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重新审视作品,愚钝的心才会开悟,模糊的视野才会更加清晰。
其次,教师要借助二次备课把薄教材读厚,能做到旁征博引。俗语说:“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变成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抑或是潺潺泛着波光的河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再如王崧舟老师在全国首届中华古诗文经典教学观摩会讲《长相思》,引起了轰动,被专家誉为当代小语界的经典之作。王老师说,其实谁都不知道,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上课之前,连教案也没有。而后,王老师在教学反思中披露,自己曾经为这节课苦苦琢磨了三个月时间,这三个月他一直试图在古诗文教学上有所突破,做了大量的阅读,仅读书笔记做了数万字,研究了纳兰性德的生平。我们想想王老师仅仅为了一节课就做了如此大量的准备工作,算不算厚积薄发,是不是旁征博引,这样的教学肯定由原来的必然王国逐渐走向自由王国。
我们阅读任何文本,都会想象与之相同的文本,这样既可唤醒自己的教学,也会唤醒学生的回忆,能做到这一地步,好多文本学生无需我们的指导也能明白。例如我们读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自然会联想“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阅读《斑羚飞渡》,自然就会想起《狼》、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篇。
第三,教师要借助二次备课发现教材中诱发学生想象的地方。我们教师只有对教材有自我的见解、独到的理解,并对教学设计烂熟于胸,课堂上才能挥洒自如,如庖丁解牛般做到游刃有余,从而使自我的课堂散发出特有的魅力。例如刘亮程的句子:“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诗人眼里的开花,似清风徐来,似美妙童话,似言犹在耳。又如鲍尔吉·原野的句子:“没有什么生物比蝴蝶更了解空气。透明的空气在蝴蝶看来,像海浪一样,是浩浩荡荡的。”用通感,把人对空气的感受转嫁给蝴蝶,用蝴蝶来感受空气,把空气想象成浩浩荡荡的“海浪”,实在是平中出奇。还有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比颜色、线条、声音等更全面、更丰富,也更准确、更深刻,更有利于智慧的发展。
最后,教师要借助二次备课整合教材,整合教材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整合教材的目的是把教材的教育功能释放,甚至放大,更显语文教学的特殊之处。例如第二册第一单元,在单篇课文的教学完成之后,还可进一步延长其价值里程,进行单元整合阅读,开展“个性与环境”的课题研究,思考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环境对个性的影响?思考作者几次见到方仲永的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鲁迅在三味书屋多年好奇心依然强烈,外界的条件会不会影响个性的发展?
②苦难与挫折对于人成长与发展有何意义?把《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我”和《丑小鸭》中“丑小鸭”的经历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我们从这些学生的学习材料上来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不是随手可以拈来的东西,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展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不是解放了教师,相反是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钻教材、合理取舍教材依然是我们教师重中之重的任务。
我县组织骨干教师编制了初中语文教学案,好多教师面对成型的教学案无所适从,干脆就直接拿着现成的教学案上课,语文课从此失去了应有的趣味,变成了对答案,变成了机械式的问答,教师也失去了自我。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拥有了教学案,而失去了对教材的审读、深读、解读,失去了自我的教学风格,失去了对学情的应有的把握。
首先,教师要借助二次备课来钻研教材。其实,我们在从事任何教学活动之前,都要对教材进行“裸读”。即抛开所有的资料,阅读教材,走进教材,对教材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能够根据学情准确把握教材的切入点,在平淡无奇的文字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这样,把我们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和教学案相结合,让教学案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结合本班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案进行有机整合,就如同我们在熟读《唐诗三百首》后去写首诗,是匠心独运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如沐春风,是一种别样的享受。听海,似波涛汹涌迎面而来;看山,方悟深山听蛙鸣的道理。只有“入乎其中”的与文本的对话,理解作者在特定时代特定场景下的情感,才能体悟作者融入到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而后方能走出文本,在广阔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重新审视作品,愚钝的心才会开悟,模糊的视野才会更加清晰。
其次,教师要借助二次备课把薄教材读厚,能做到旁征博引。俗语说:“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变成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抑或是潺潺泛着波光的河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再如王崧舟老师在全国首届中华古诗文经典教学观摩会讲《长相思》,引起了轰动,被专家誉为当代小语界的经典之作。王老师说,其实谁都不知道,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上课之前,连教案也没有。而后,王老师在教学反思中披露,自己曾经为这节课苦苦琢磨了三个月时间,这三个月他一直试图在古诗文教学上有所突破,做了大量的阅读,仅读书笔记做了数万字,研究了纳兰性德的生平。我们想想王老师仅仅为了一节课就做了如此大量的准备工作,算不算厚积薄发,是不是旁征博引,这样的教学肯定由原来的必然王国逐渐走向自由王国。
我们阅读任何文本,都会想象与之相同的文本,这样既可唤醒自己的教学,也会唤醒学生的回忆,能做到这一地步,好多文本学生无需我们的指导也能明白。例如我们读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自然会联想“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阅读《斑羚飞渡》,自然就会想起《狼》、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篇。
第三,教师要借助二次备课发现教材中诱发学生想象的地方。我们教师只有对教材有自我的见解、独到的理解,并对教学设计烂熟于胸,课堂上才能挥洒自如,如庖丁解牛般做到游刃有余,从而使自我的课堂散发出特有的魅力。例如刘亮程的句子:“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诗人眼里的开花,似清风徐来,似美妙童话,似言犹在耳。又如鲍尔吉·原野的句子:“没有什么生物比蝴蝶更了解空气。透明的空气在蝴蝶看来,像海浪一样,是浩浩荡荡的。”用通感,把人对空气的感受转嫁给蝴蝶,用蝴蝶来感受空气,把空气想象成浩浩荡荡的“海浪”,实在是平中出奇。还有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比颜色、线条、声音等更全面、更丰富,也更准确、更深刻,更有利于智慧的发展。
最后,教师要借助二次备课整合教材,整合教材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整合教材的目的是把教材的教育功能释放,甚至放大,更显语文教学的特殊之处。例如第二册第一单元,在单篇课文的教学完成之后,还可进一步延长其价值里程,进行单元整合阅读,开展“个性与环境”的课题研究,思考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环境对个性的影响?思考作者几次见到方仲永的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鲁迅在三味书屋多年好奇心依然强烈,外界的条件会不会影响个性的发展?
②苦难与挫折对于人成长与发展有何意义?把《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我”和《丑小鸭》中“丑小鸭”的经历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我们从这些学生的学习材料上来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不是随手可以拈来的东西,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展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不是解放了教师,相反是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钻教材、合理取舍教材依然是我们教师重中之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