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次徜徉在云冈石窟,我都会感到面前矗立着许多厚重而无形的门——时间之门,透过门缝,喧囂与安宁、沧桑与繁华、新友与故交……皆入眼眸。当我好奇地窥视并一扇扇推开这些无形的时间之门后,扑面而来的,不止有1500多年前北魏王朝留下的历史,更有当代人书写的精彩故事。
我要讲的,就是被时间之门阻隔的一个关于云冈石窟并不遥远的故事。
1973年9月15日,法兰西共和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参观云冈石窟。那是一个下着蒙蒙秋雨的日子,云冈石窟所在的武周山一如往常寂静,但因为一位外国元首的造访,群山顿时于寂静中生出几份欢腾,并呈现了历史的厚重底蕴。自那时起,这座恢宏的东方艺术宝库,开始引起世人更大的关注。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留在塞北大同的一座石雕艺术宝库,到蓬皮杜访华的1973年,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了。历经1500多个春秋变换,东西绵延1公里的洞窟群无声地诉说着历史沧桑,也展现着北魏王朝当年的皇家气象。唐代《续高僧传》记载:“云冈石窟龛之大者,举高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循着古人的记述可以想见,当年的云冈石窟该有多么恢宏!
“天教微雨为清尘,来看云冈万佛身。”这是文史大家郭沫若先生1964年7月游览云冈石窟时写下的诗句,正应了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的天气。细雨中,他从编号第20的洞窟开始,由西向东参观,与今天景区设置的由东向西的参观顺序相反。
第20窟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的标志,也是大同的标志。这尊13.7米高的大佛,宽肩厚背,鼻梁高挺,有着明显的欧罗巴人的面部特征。经过15个世纪的悠长时光,大佛保存几乎完好,芸芸众生从它面前走过,留下的无不是惊叹和赞美。当这样一尊伟大的造像映入蓬皮杜的眼眸时,他一定会细细瞻仰寻思,不管来访之前是否了解云冈的石刻艺术,与面前的大佛相对,内心都会涌起强烈的震撼——震撼于造像的恢宏与磅礴,更震撼于中国历史上那个叫“北魏”的王朝所创造的辉煌艺术。
从第20窟向东,武周山的崖壁上满布着大大小小的洞窟,简直就是石雕艺术的长廊,更是北魏历史的回溯。其中,第18窟主尊身上的千佛袈裟为稀世之作,令人叫绝;第17窟主尊交脚弥勒菩萨为云冈石窟同类造像之最高;第12窟“佛籁洞”堪称石壁上最华美的视觉盛宴;第6窟内矗立着云冈石窟最高大的中心塔柱,雕刻繁复,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公元5世纪前后风格迥然的雕刻,无一不是北魏王朝瑰丽气象的呈现,令蓬皮杜叹为观止!
云冈石窟编号第16窟的主尊,被认为象征着北魏第四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凝望这尊造像,清秀而含蓄的面庞,少了佛祖的威严,似乎更像尘世中的一位英俊少年。拓跋濬13岁即位,在位13年,正是他执政期间,下令开凿了云冈石窟,才使连绵起伏的武周山脱胎出一座伟大的石窟艺术宝库。经过1500多年的时光“重塑”,这尊造像胸部以下风化严重,但胸部以上几乎保存完好,尤其是胸前硕大的飘带,一如当年飘逸、空灵。
细雨涤尘,微风从武周山的山麓吹过,带来了别样的清凉。就在蓬皮杜沉浸于16窟主尊所蕴含的北魏历史时,周总理指着造像胸前的飘带风趣地说:“领带不是你们西方人的发明,我们中国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了!”不知翻译如何用法语将周总理的话转述给蓬皮杜,但法兰西的总统一定会被中国总理的幽默所感染,耸耸肩,点头称赞,并随着周围人的欢笑也发出愉悦的笑声吧。
有一张照片定格下了蓬皮杜在第5窟参观的情景。第5窟开凿于北魏王朝鼎盛期,是云冈现存最大的一个穹顶窟,窟外是大清顺治年间建造的四层木结构楼阁,窟内有最高大的坐佛(高17.4米)。置身其间,蓬皮杜被大佛的旷古雄姿深深震撼,频频点头称奇。若是他听说这尊主像代表着北魏的又一位帝王时,一定会对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到不可思议吧。
按照行程安排,蓬皮杜在云冈石窟大约参观了一小时左右,对云冈伟大的石刻艺术赞不绝口。与历经1500多年风雨的云冈石窟相比,一个小时的参观,不过眨眼的瞬间,但武周山下,这个来自法兰西的高大身影已被永久定格。
面对记者,充满艺术气质的蓬皮杜感喟道:“我们在大同看到的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古老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而云冈石窟毫无疑问是世界艺术的高峰之一,它表明你们的创造精神,是贵国文化遗产对世界最优良的贡献之一。”这样的感喟,是给云冈石窟的,也是给塞北大同和生活于此的人民的。当蓬皮杜的赞叹引发人们热烈的掌声和欢笑时,栖息在云冈洞窟内的鸟儿也一定会被感染到。它们扇动着翅膀,箭一般飞向苍穹,为雨后的云冈增添了几抹灵动。
时间遗忘着一切,也记忆着一切,而一座城市的变迁,便是时间的造就!
如今,说起蓬皮杜,大同民众可谓妇孺皆知,很多人依然津津乐道当年那场盛况空前的欢迎仪式。那时,大同的不少小学生参加了欢迎蓬皮杜的仪式,手举花环,笑脸洋溢,而今,他们皆已是花甲之年了,但留在脑海中的记忆却挥之不去。对云冈石窟而言,每年的9月15日都有着别样的意义,跨越了几十载春秋,蓬皮杜和周总理的身影,似乎依然在人们眼前浮现。
就是在陪同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时,面对来自20多个国家的180余名记者,周总理对石窟的修复保护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用三年时间把云冈石窟修好,一定要把这座人类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同时,周总理不无风趣地对蓬皮杜说:“三年后,请总统和各位再来参观。”
2017年10月,在蓬皮杜总统访华44周年之际,他的儿子阿兰·蓬皮杜携夫人来大同参观考察,不仅重走40多年前父亲在中国塞北走过的路,也带来了加深中法两国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谊的心愿。40年,眨眼一瞬,古都大同早已今非昔比,恐怕借助照片,阿兰·蓬皮杜也很难找到40多年前大同的旧影了吧,而云冈石窟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深秋的云冈,花草已显凋零,但武周山下的寒泉,却在淙淙流淌中勃发着生机。阿兰·蓬皮杜百感交集地畅游了让他父亲当年感到无比震撼的东方石窟艺术宝库,并在画家李藻华先生创作的《周总理与法国总统蓬皮杜在云冈石窟》的油画前凝思良久,仿佛回到了1973年9月15日那个意义非凡的日子。他感慨道:“我的父母非常钟情于艺术,在我3岁的时候,就带着我去博物馆……”这番话大约回答了当年蓬皮杜为何选择来云冈石窟参观的原因吧。
而今,走过1500多年风雨,云冈石窟依然雄踞塞北大同的武周山下,以瑰丽磅礴之美,接纳着世界各地游人的瞻仰与朝觐。他们中间,有不少远道而来的法国游客,一片惊叹、一张留影、一番静默……赞叹之情从眼眸和心底透出。法国游客是否知晓当年他们的总统访问中国的那次难忘之行?是否知晓总统先生曾在云冈石窟流连忘返?想必知道吧,也大概听说过总统先生面对伟大的石窟艺术宝库发出的那份感喟。
斗转星移间,那感喟早已成为云冈历史的一部分,像武周山上镌刻的石窟艺术一样,供世人永久回味。
选自《大同日报》
我要讲的,就是被时间之门阻隔的一个关于云冈石窟并不遥远的故事。
1973年9月15日,法兰西共和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参观云冈石窟。那是一个下着蒙蒙秋雨的日子,云冈石窟所在的武周山一如往常寂静,但因为一位外国元首的造访,群山顿时于寂静中生出几份欢腾,并呈现了历史的厚重底蕴。自那时起,这座恢宏的东方艺术宝库,开始引起世人更大的关注。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留在塞北大同的一座石雕艺术宝库,到蓬皮杜访华的1973年,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了。历经1500多个春秋变换,东西绵延1公里的洞窟群无声地诉说着历史沧桑,也展现着北魏王朝当年的皇家气象。唐代《续高僧传》记载:“云冈石窟龛之大者,举高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循着古人的记述可以想见,当年的云冈石窟该有多么恢宏!
“天教微雨为清尘,来看云冈万佛身。”这是文史大家郭沫若先生1964年7月游览云冈石窟时写下的诗句,正应了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的天气。细雨中,他从编号第20的洞窟开始,由西向东参观,与今天景区设置的由东向西的参观顺序相反。
第20窟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的标志,也是大同的标志。这尊13.7米高的大佛,宽肩厚背,鼻梁高挺,有着明显的欧罗巴人的面部特征。经过15个世纪的悠长时光,大佛保存几乎完好,芸芸众生从它面前走过,留下的无不是惊叹和赞美。当这样一尊伟大的造像映入蓬皮杜的眼眸时,他一定会细细瞻仰寻思,不管来访之前是否了解云冈的石刻艺术,与面前的大佛相对,内心都会涌起强烈的震撼——震撼于造像的恢宏与磅礴,更震撼于中国历史上那个叫“北魏”的王朝所创造的辉煌艺术。
从第20窟向东,武周山的崖壁上满布着大大小小的洞窟,简直就是石雕艺术的长廊,更是北魏历史的回溯。其中,第18窟主尊身上的千佛袈裟为稀世之作,令人叫绝;第17窟主尊交脚弥勒菩萨为云冈石窟同类造像之最高;第12窟“佛籁洞”堪称石壁上最华美的视觉盛宴;第6窟内矗立着云冈石窟最高大的中心塔柱,雕刻繁复,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公元5世纪前后风格迥然的雕刻,无一不是北魏王朝瑰丽气象的呈现,令蓬皮杜叹为观止!
云冈石窟编号第16窟的主尊,被认为象征着北魏第四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凝望这尊造像,清秀而含蓄的面庞,少了佛祖的威严,似乎更像尘世中的一位英俊少年。拓跋濬13岁即位,在位13年,正是他执政期间,下令开凿了云冈石窟,才使连绵起伏的武周山脱胎出一座伟大的石窟艺术宝库。经过1500多年的时光“重塑”,这尊造像胸部以下风化严重,但胸部以上几乎保存完好,尤其是胸前硕大的飘带,一如当年飘逸、空灵。
细雨涤尘,微风从武周山的山麓吹过,带来了别样的清凉。就在蓬皮杜沉浸于16窟主尊所蕴含的北魏历史时,周总理指着造像胸前的飘带风趣地说:“领带不是你们西方人的发明,我们中国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了!”不知翻译如何用法语将周总理的话转述给蓬皮杜,但法兰西的总统一定会被中国总理的幽默所感染,耸耸肩,点头称赞,并随着周围人的欢笑也发出愉悦的笑声吧。
有一张照片定格下了蓬皮杜在第5窟参观的情景。第5窟开凿于北魏王朝鼎盛期,是云冈现存最大的一个穹顶窟,窟外是大清顺治年间建造的四层木结构楼阁,窟内有最高大的坐佛(高17.4米)。置身其间,蓬皮杜被大佛的旷古雄姿深深震撼,频频点头称奇。若是他听说这尊主像代表着北魏的又一位帝王时,一定会对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到不可思议吧。
按照行程安排,蓬皮杜在云冈石窟大约参观了一小时左右,对云冈伟大的石刻艺术赞不绝口。与历经1500多年风雨的云冈石窟相比,一个小时的参观,不过眨眼的瞬间,但武周山下,这个来自法兰西的高大身影已被永久定格。
面对记者,充满艺术气质的蓬皮杜感喟道:“我们在大同看到的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古老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而云冈石窟毫无疑问是世界艺术的高峰之一,它表明你们的创造精神,是贵国文化遗产对世界最优良的贡献之一。”这样的感喟,是给云冈石窟的,也是给塞北大同和生活于此的人民的。当蓬皮杜的赞叹引发人们热烈的掌声和欢笑时,栖息在云冈洞窟内的鸟儿也一定会被感染到。它们扇动着翅膀,箭一般飞向苍穹,为雨后的云冈增添了几抹灵动。
时间遗忘着一切,也记忆着一切,而一座城市的变迁,便是时间的造就!
如今,说起蓬皮杜,大同民众可谓妇孺皆知,很多人依然津津乐道当年那场盛况空前的欢迎仪式。那时,大同的不少小学生参加了欢迎蓬皮杜的仪式,手举花环,笑脸洋溢,而今,他们皆已是花甲之年了,但留在脑海中的记忆却挥之不去。对云冈石窟而言,每年的9月15日都有着别样的意义,跨越了几十载春秋,蓬皮杜和周总理的身影,似乎依然在人们眼前浮现。
就是在陪同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时,面对来自20多个国家的180余名记者,周总理对石窟的修复保护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用三年时间把云冈石窟修好,一定要把这座人类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同时,周总理不无风趣地对蓬皮杜说:“三年后,请总统和各位再来参观。”
2017年10月,在蓬皮杜总统访华44周年之际,他的儿子阿兰·蓬皮杜携夫人来大同参观考察,不仅重走40多年前父亲在中国塞北走过的路,也带来了加深中法两国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谊的心愿。40年,眨眼一瞬,古都大同早已今非昔比,恐怕借助照片,阿兰·蓬皮杜也很难找到40多年前大同的旧影了吧,而云冈石窟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深秋的云冈,花草已显凋零,但武周山下的寒泉,却在淙淙流淌中勃发着生机。阿兰·蓬皮杜百感交集地畅游了让他父亲当年感到无比震撼的东方石窟艺术宝库,并在画家李藻华先生创作的《周总理与法国总统蓬皮杜在云冈石窟》的油画前凝思良久,仿佛回到了1973年9月15日那个意义非凡的日子。他感慨道:“我的父母非常钟情于艺术,在我3岁的时候,就带着我去博物馆……”这番话大约回答了当年蓬皮杜为何选择来云冈石窟参观的原因吧。
而今,走过1500多年风雨,云冈石窟依然雄踞塞北大同的武周山下,以瑰丽磅礴之美,接纳着世界各地游人的瞻仰与朝觐。他们中间,有不少远道而来的法国游客,一片惊叹、一张留影、一番静默……赞叹之情从眼眸和心底透出。法国游客是否知晓当年他们的总统访问中国的那次难忘之行?是否知晓总统先生曾在云冈石窟流连忘返?想必知道吧,也大概听说过总统先生面对伟大的石窟艺术宝库发出的那份感喟。
斗转星移间,那感喟早已成为云冈历史的一部分,像武周山上镌刻的石窟艺术一样,供世人永久回味。
选自《大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