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人家这马拴 , 多特别 !”一个软软太原口音的男声吸引我留住脚步。只见三四名男女围拢在清真大寺后墙,依墙栽立着两根拴马桩,对面是古色古韵的琵琶老店客栈。拴马桩高约 1.8 米 ,桩头是胡人造像浮雕组合,居中一胡人骑猛狮,左侧一胡人脖子架一小孩,右侧一胡人站立像,形相异趣,惟妙惟肖。两根小小拴马桩传递着远古的苍凉、古朴与凝重,还原了农耕时代的文明与祥和。
我注意到,拴马桩中间墙上镶嵌着一块棕底白字的铭文 , 是介绍拴马桩的。“黄土高原上的华表、地面上的兵马俑、石雕艺术中的奇葩”,诗意的导语吸引我往下看。“拴马桩也叫拴马石、望桩、样桩、看桩等。大同千年历史上,一直是马上民族聚集的地方,匈奴、鲜卑、契丹、蒙古……他们定居后,将原始的拴马桩美化成了精美的石雕艺术品。汉唐文化其实是胡汉文化的交融,多少年又是多少年,草原文化与麦粟文化,最终融合在羊肉泡馍里,留存在胡瓜、胡桃、胡豆、胡椒、胡葱、胡蒜、胡萝卜、胡饼、胡麻里,铭刻在拴马桩上。”琵琶老店客栈选取“胡人驭狮”造型的拴马桩,其用意大概是宣扬胡人的勇武精神和民族大融合形成的大同多元文化吧。
拴马桩是以骡马为交通工具时代,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它是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也是商旅活动带动下的一种文化延伸,被人们称为“百姓人家的华表”。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常栽立在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及审美的装饰功能。没有生命的石头被美化成生命显达安乐的象征。
拴马桩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其形状浑然一体 , 外形以四棱为主 , 结构上可分为桩头、桩颈、桩体、桩基四个部分。桩头为圆 , 桩体为方 , 象征天圆地方 , 也寓意直曲相间 , 刚柔相济 , 从而使冷冰冰、硬邦邦的石头变得活生生、热腾腾了。其形状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一般通高 2-3 米,寬厚相当,约 22-30 厘米不等。有栽在地上的,有镶在墙里的。桩头是石雕的主要精彩部位,造型多样,雕饰繁多。主要有似人桩、狮子桩、猴桩、灯桩、四不像桩等。似人桩或骑兽或背剑或弹琴,造型精巧,或谐或憨;狮子是佛教中的“瑞兽”,狮子桩占拴马桩的 80%,外观大气,强悍威猛;猴桩或嬉戏或品桃或怒目,灵动稚拙,情趣横生。在普普通通的青石上,民间艺术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拴马桩石刻既成为民间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又成为乡土文化中亮丽的风景线。
大同自古以来位于传统的汉族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接壤过渡地带,曾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包含汉文化、以鲜卑文化为主的草原文化、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域外文化等多元文化,并体现在了民间艺术作品中。《魏书·释老志》中讲鲜卑有“铸象卜君”之俗。《南齐书·魏虏传》中说,突厥有立石人志功和将送葬者雕像立于墓旁的习俗。今明堂公园“北魏艺术博物馆”的展柜中,陈列有团莲兽面人物纹石雕棺床、双鸟莲花忍冬纹砖、铭文砖、各种石器皿和兵马俑等墓葬出土文物,足见北魏时期石雕盛行,技艺精湛,堪称“雕塑之都”。旧日古城内的皇族宗亲、达官显贵、商贾客栈等,哪家没有拴马桩、上马石、饮马槽之类的物件,我曾走过路过见过竟熟视无睹,今日已成稀罕的历史文物了。
后来,我在鼓楼东街店铺门前见有几个拴马桩、上马石、饮马槽,有的已残破了。其中一个饮马槽保存尚好,侧面雕有云纹边,中间是“四季保平安”字样。其实,饮马槽应置于水井旁,现在变成装饰街区的摆设了。听金安客栈女老板说,这些都是政府派人从农村抢救回来的。有了这些民间艺术品的装点,古街区才变得有了些许生气和历史的温度。
拴马桩的来历无从考究 , 但拴马桩的得名却很神话。相传,在新疆吐鲁番市胜金庄乡西南 10公里处的火焰山上 , 有一石柱 , 巍然屹立 , 形同木柱 , 人 称 拴马桩。据说,唐玄奘西去印度取经路过此处,曾把白龙马拴在石柱上,拴马桩由此而得名。印度在穆罕默德时代,有个圣人名叫艾力,来到火焰山,也曾把马拴在此石柱上。以后,人们就把这根石柱叫阿特巴格拉霍加木,意为拴马桩,以示纪念。
此外,拴马桩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成吉思汗与塔塔尔征战时,大败,从呼伦湖北撤退,塔塔尔人紧追不舍。天快黑了,成吉思汗一行到了湖的北岸,岸边是陡崖,成吉思汗发现崖前 30 余米处有一不规则石柱露出冰面,便令手下人向西撤退,引开追兵。他和一随从下马,从蒙古袍上扯下羊皮,包在马蹄上,然后在湖中冰上的石柱后隐蔽起来,躲过了追兵。成吉思汗遂双手合掌,面对石柱道:“湖中柱石,救我一命,待成大业后再行拜祭。”石雕拴马桩也因此而形成。现在游人还能看到,在呼伦湖中竖立着一块不规则的长方形石柱,相传就是那根救命的柱石。
“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无论拴马桩的得名多神话,传说多美丽,但毕竟物换星移几度秋。如今拴马桩的实用功能没有了,豪门望族作为望柱的精神柱也不存在了,马帮、茶马古道亦成为了历史。但它作为乡土文化沃土绽放的奇葩异卉,仍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观赏性,它的艺术价值永不会褪色。但愿在古城内能够见到更多形态各异的新旧拴马桩的精品力作,让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传承永续。
我注意到,拴马桩中间墙上镶嵌着一块棕底白字的铭文 , 是介绍拴马桩的。“黄土高原上的华表、地面上的兵马俑、石雕艺术中的奇葩”,诗意的导语吸引我往下看。“拴马桩也叫拴马石、望桩、样桩、看桩等。大同千年历史上,一直是马上民族聚集的地方,匈奴、鲜卑、契丹、蒙古……他们定居后,将原始的拴马桩美化成了精美的石雕艺术品。汉唐文化其实是胡汉文化的交融,多少年又是多少年,草原文化与麦粟文化,最终融合在羊肉泡馍里,留存在胡瓜、胡桃、胡豆、胡椒、胡葱、胡蒜、胡萝卜、胡饼、胡麻里,铭刻在拴马桩上。”琵琶老店客栈选取“胡人驭狮”造型的拴马桩,其用意大概是宣扬胡人的勇武精神和民族大融合形成的大同多元文化吧。
拴马桩是以骡马为交通工具时代,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它是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也是商旅活动带动下的一种文化延伸,被人们称为“百姓人家的华表”。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常栽立在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及审美的装饰功能。没有生命的石头被美化成生命显达安乐的象征。
拴马桩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其形状浑然一体 , 外形以四棱为主 , 结构上可分为桩头、桩颈、桩体、桩基四个部分。桩头为圆 , 桩体为方 , 象征天圆地方 , 也寓意直曲相间 , 刚柔相济 , 从而使冷冰冰、硬邦邦的石头变得活生生、热腾腾了。其形状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一般通高 2-3 米,寬厚相当,约 22-30 厘米不等。有栽在地上的,有镶在墙里的。桩头是石雕的主要精彩部位,造型多样,雕饰繁多。主要有似人桩、狮子桩、猴桩、灯桩、四不像桩等。似人桩或骑兽或背剑或弹琴,造型精巧,或谐或憨;狮子是佛教中的“瑞兽”,狮子桩占拴马桩的 80%,外观大气,强悍威猛;猴桩或嬉戏或品桃或怒目,灵动稚拙,情趣横生。在普普通通的青石上,民间艺术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拴马桩石刻既成为民间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又成为乡土文化中亮丽的风景线。
大同自古以来位于传统的汉族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接壤过渡地带,曾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包含汉文化、以鲜卑文化为主的草原文化、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域外文化等多元文化,并体现在了民间艺术作品中。《魏书·释老志》中讲鲜卑有“铸象卜君”之俗。《南齐书·魏虏传》中说,突厥有立石人志功和将送葬者雕像立于墓旁的习俗。今明堂公园“北魏艺术博物馆”的展柜中,陈列有团莲兽面人物纹石雕棺床、双鸟莲花忍冬纹砖、铭文砖、各种石器皿和兵马俑等墓葬出土文物,足见北魏时期石雕盛行,技艺精湛,堪称“雕塑之都”。旧日古城内的皇族宗亲、达官显贵、商贾客栈等,哪家没有拴马桩、上马石、饮马槽之类的物件,我曾走过路过见过竟熟视无睹,今日已成稀罕的历史文物了。
后来,我在鼓楼东街店铺门前见有几个拴马桩、上马石、饮马槽,有的已残破了。其中一个饮马槽保存尚好,侧面雕有云纹边,中间是“四季保平安”字样。其实,饮马槽应置于水井旁,现在变成装饰街区的摆设了。听金安客栈女老板说,这些都是政府派人从农村抢救回来的。有了这些民间艺术品的装点,古街区才变得有了些许生气和历史的温度。
拴马桩的来历无从考究 , 但拴马桩的得名却很神话。相传,在新疆吐鲁番市胜金庄乡西南 10公里处的火焰山上 , 有一石柱 , 巍然屹立 , 形同木柱 , 人 称 拴马桩。据说,唐玄奘西去印度取经路过此处,曾把白龙马拴在石柱上,拴马桩由此而得名。印度在穆罕默德时代,有个圣人名叫艾力,来到火焰山,也曾把马拴在此石柱上。以后,人们就把这根石柱叫阿特巴格拉霍加木,意为拴马桩,以示纪念。
此外,拴马桩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成吉思汗与塔塔尔征战时,大败,从呼伦湖北撤退,塔塔尔人紧追不舍。天快黑了,成吉思汗一行到了湖的北岸,岸边是陡崖,成吉思汗发现崖前 30 余米处有一不规则石柱露出冰面,便令手下人向西撤退,引开追兵。他和一随从下马,从蒙古袍上扯下羊皮,包在马蹄上,然后在湖中冰上的石柱后隐蔽起来,躲过了追兵。成吉思汗遂双手合掌,面对石柱道:“湖中柱石,救我一命,待成大业后再行拜祭。”石雕拴马桩也因此而形成。现在游人还能看到,在呼伦湖中竖立着一块不规则的长方形石柱,相传就是那根救命的柱石。
“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无论拴马桩的得名多神话,传说多美丽,但毕竟物换星移几度秋。如今拴马桩的实用功能没有了,豪门望族作为望柱的精神柱也不存在了,马帮、茶马古道亦成为了历史。但它作为乡土文化沃土绽放的奇葩异卉,仍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观赏性,它的艺术价值永不会褪色。但愿在古城内能够见到更多形态各异的新旧拴马桩的精品力作,让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传承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