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不同时期的初中体育田径教材的指导思想、权重和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初中体育田径教材的发展建议,以期重新重视田径教材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以达到更好地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教材;发展;变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25-02
田径教材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所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对促进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田径教材内容虽然繁多,但基础却简易,无论在哪个年龄段、无论条件设施,跑、跳、投永远是发展学生体能的最佳方式与方法。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田径教材的作用,关注其质量问题。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田径教材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今后田径教材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学校体育田径教材指导思想的变化
从各个时期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对田径运动地位的认识:
1.1956年第一个教学大纲中:“体操、田径、游戏,对于初、高中学生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2.1961年教学大纲中指出:“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编教材,从体操、田径、武术、游戏(包括球类)各类运动中选择教材。各年级的教材各有重点,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但对于必须反复用来锻炼身体的教材,仍应保持一定的重复。”
3.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正处于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时期,虽然还受到前期体育军事化的影响,没有直接提出对田径教学的关注,但提出了“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和“要打破以运动竞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各项体育教材,都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为准则。锻炼身体效果好,又方便教学的重点教材,要反复出现,逐步提高要求。”
4.1987年教学大纲是从十年制改为中小学都是六年制的过渡性大纲,既有十年制的内容,又有中小学各六年制的内容。对于田径运动的价值有了比较准确的表述:“……是初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授课时数占据首位,作为初中学生的田径教学内容,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一些基本技术,更好地锻炼学生身体。因此,既要教学各项运动的基本技术,加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从初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锻炼价值和教育作用。”“为了克服有的学生感到田径教学内容枯燥和怕苦、怕累等思想,要加强教育,并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形式多样和带有竞赛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争取教学的最佳效果。”
5.2000年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是在新课标推出前不久颁发的,与课程标准的理念已经相当接近。指出了:“田径是初级中学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包括走和跑、跳跃、投掷等人体的基本活动……与竞技项目有相似之处,但与竞技体育不同的是,学校体育主要是用田径的手段和文化内涵教育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田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田径项目的形式出现,主要是学习田径项目的初步技术,动作要求不高,不必过分追求技术细节,但是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技术是必要的,因为掌握必要的技术是发展能力所必须的,也是学生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跑、跳跃、投掷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必须重视田径教学,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锲而不舍、战胜自我和对手的精神。”
6.2001年和2011年两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一种以学习目标为纲的全新编排体系,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构与表述,它们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如在2011年版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可以看到:“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这段文字对田径教学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如果我们对照2000年教学大纲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对各项运动教学的引领性,这就是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引领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学校体育田径教材的权重变化
1956年大纲中田径教材占有24课时,占总课时68节中的35%。1961年大纲中,田径教材仅有16~18课时,占总课时的23.5%~28%。1978年大纲中田径教材占总课时的26%~28%,1989年占总课时的16%~18%。2000年大纲中田径教材更降低到15%,虽然说2000年大纲把田径教材列入必修教材,占据了必修课时总时数中相当大的比例,但选修课时中田径所占的比例却可能小到为零,这一事实多少可以反映出田径教材在大纲中地位的日趋下降。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体质下降,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的教学不重视最基础的、对发展体能最有效的田径教材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三、学校体育田径教材的内容变化
1,从1956年大纲到1987年大纲,教材内容是始终围绕着竞技运动体系编排的,所出现的项目、内容都是从训练学角度来选择的,如跑的辅助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跑的距离(60米、50米、100米、400米、5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等)、跑的内容(站立式起跑、蹲踞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弯道跑、终点冲刺等)、跑的方法(重复跑、定时跑、定距跑、跑走交替、变速跑等),这些教学手段均采自运动训练学。如果从跑的考核项目来看,1956年大纲中对初一年级的学生男生是500米,女生是400米,即使到了初三年级,男生跑的距离才是800米,女生则是500米。而到了1987年,跑的距离已经增加到了男生1500米,女生增加到了800米。跳跃项目的教学内容也是如此,1956年大纲中只有跨越式跳高和蹲踞式跳远,1961年大纲中出现了滚式跳高、剪式跳高和挺身式跳远,1987年大纲更是与时俱进地出现了背越式跳高。投掷教材的变化同样说明问题,1956年大纲中选用了手榴弹和铅球,重量比较适合少年,手榴弹是250克到500克,铅球是3千克开始到男生4千克,女生3千克。到1978年大纲中已经提高到了铅球从初一年级起男女都用4千克的铅球,而我们知道,女子直到奥运会比赛也只用4千克重的铅球,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的竞技化多严重。 2,从2000年教学大纲到2011年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开始注意到了与发展体能、运动能力的相关,提出了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所采用的手段,虽然仍旧有来自运动训练学的内容,但已经加入了大量的以发展运动能力和健身能力为主的内容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如抛掷各种不同类型的投掷物、使用健身器材、快速跳绳、两人三足跑、多人多足跑、定向越野等)。特别是自2000年起,教材开始关注了发展体能和健身能力的教学目标,使田径教材从根本上转变成为一项全面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手段。
四、学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发展建议
1,调整田径教学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健康为重心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同样田径教学本身就具有达成课程目标的这种特性。因此,我们应以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对田径教学进行改革。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打破竞技体育教学的束缚,紧紧围绕自身特性,促使学生学会利用田径运动作为健身手段,发挥其特性与优势,使田径运动更好地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服务。
2,增加田径教材的权重,保证田径教学质量
课程标准指出:水平四阶段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并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并建议通过多种练习发展位移速度和有氧耐力。可以看出田径运动以其特有优势对于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和体能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教学占有比重较大,否则,没有一定的课时数作为根本保证,一切都是空的。为此,体育教师要因地制定地制订田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保证教材内容的执行,提高田径教学质量。
3,拓展田径教学的内容,挖掘田径教学的内涵
田径教材在内容选编、设计理念、使用价值等方面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以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田径运动中陶冶情操,弘扬个性,发挥各自的专长,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田径文化的特征及田径运动欣赏等内容;又如跳远教材,除急行跳远外,还可以用助板跳远,助跑踏上高台向前跳远,越过一定高度的跳远,还可以在不同地形中助跑跳远等;再如引入定向运动、跑酷、一级方程式(组合障碍跑)等时尚的运动项目。
4.设计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田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田径教学的思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使教学方式多样化,适当地为学生增加田径运动的娱乐性,体现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争取教学的最佳效果。如在学习跑的内容时,可以用合作跑、追逐跑、让距跑、躲闪跑、听信号跑、图形跑、领头跑、接力跑、定距超越跑、校园定向跑等来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又如在田径教学中增加一些体育游戏,可以适当地放宽游戏要求,使田径运动更具趣味性等。
5.改进田径器材,符合学生的活动需求
课程标准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当前田径器材多数存在专业化、成人化和竞技化的身影,不适宜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厌学的情绪。为此,必须研制一些适合初中生身心特点、品种多样、简便实用、新颖安全的田径器材,且具有一定田径专业性来统合选择设计和开发研制器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体育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教材;发展;变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25-02
田径教材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所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对促进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田径教材内容虽然繁多,但基础却简易,无论在哪个年龄段、无论条件设施,跑、跳、投永远是发展学生体能的最佳方式与方法。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田径教材的作用,关注其质量问题。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田径教材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今后田径教材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学校体育田径教材指导思想的变化
从各个时期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对田径运动地位的认识:
1.1956年第一个教学大纲中:“体操、田径、游戏,对于初、高中学生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2.1961年教学大纲中指出:“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编教材,从体操、田径、武术、游戏(包括球类)各类运动中选择教材。各年级的教材各有重点,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但对于必须反复用来锻炼身体的教材,仍应保持一定的重复。”
3.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正处于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时期,虽然还受到前期体育军事化的影响,没有直接提出对田径教学的关注,但提出了“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和“要打破以运动竞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各项体育教材,都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为准则。锻炼身体效果好,又方便教学的重点教材,要反复出现,逐步提高要求。”
4.1987年教学大纲是从十年制改为中小学都是六年制的过渡性大纲,既有十年制的内容,又有中小学各六年制的内容。对于田径运动的价值有了比较准确的表述:“……是初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授课时数占据首位,作为初中学生的田径教学内容,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一些基本技术,更好地锻炼学生身体。因此,既要教学各项运动的基本技术,加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从初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锻炼价值和教育作用。”“为了克服有的学生感到田径教学内容枯燥和怕苦、怕累等思想,要加强教育,并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形式多样和带有竞赛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争取教学的最佳效果。”
5.2000年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是在新课标推出前不久颁发的,与课程标准的理念已经相当接近。指出了:“田径是初级中学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包括走和跑、跳跃、投掷等人体的基本活动……与竞技项目有相似之处,但与竞技体育不同的是,学校体育主要是用田径的手段和文化内涵教育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田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田径项目的形式出现,主要是学习田径项目的初步技术,动作要求不高,不必过分追求技术细节,但是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技术是必要的,因为掌握必要的技术是发展能力所必须的,也是学生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跑、跳跃、投掷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必须重视田径教学,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锲而不舍、战胜自我和对手的精神。”
6.2001年和2011年两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一种以学习目标为纲的全新编排体系,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构与表述,它们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如在2011年版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可以看到:“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这段文字对田径教学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如果我们对照2000年教学大纲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对各项运动教学的引领性,这就是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引领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学校体育田径教材的权重变化
1956年大纲中田径教材占有24课时,占总课时68节中的35%。1961年大纲中,田径教材仅有16~18课时,占总课时的23.5%~28%。1978年大纲中田径教材占总课时的26%~28%,1989年占总课时的16%~18%。2000年大纲中田径教材更降低到15%,虽然说2000年大纲把田径教材列入必修教材,占据了必修课时总时数中相当大的比例,但选修课时中田径所占的比例却可能小到为零,这一事实多少可以反映出田径教材在大纲中地位的日趋下降。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体质下降,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的教学不重视最基础的、对发展体能最有效的田径教材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三、学校体育田径教材的内容变化
1,从1956年大纲到1987年大纲,教材内容是始终围绕着竞技运动体系编排的,所出现的项目、内容都是从训练学角度来选择的,如跑的辅助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跑的距离(60米、50米、100米、400米、5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等)、跑的内容(站立式起跑、蹲踞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弯道跑、终点冲刺等)、跑的方法(重复跑、定时跑、定距跑、跑走交替、变速跑等),这些教学手段均采自运动训练学。如果从跑的考核项目来看,1956年大纲中对初一年级的学生男生是500米,女生是400米,即使到了初三年级,男生跑的距离才是800米,女生则是500米。而到了1987年,跑的距离已经增加到了男生1500米,女生增加到了800米。跳跃项目的教学内容也是如此,1956年大纲中只有跨越式跳高和蹲踞式跳远,1961年大纲中出现了滚式跳高、剪式跳高和挺身式跳远,1987年大纲更是与时俱进地出现了背越式跳高。投掷教材的变化同样说明问题,1956年大纲中选用了手榴弹和铅球,重量比较适合少年,手榴弹是250克到500克,铅球是3千克开始到男生4千克,女生3千克。到1978年大纲中已经提高到了铅球从初一年级起男女都用4千克的铅球,而我们知道,女子直到奥运会比赛也只用4千克重的铅球,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的竞技化多严重。 2,从2000年教学大纲到2011年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开始注意到了与发展体能、运动能力的相关,提出了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所采用的手段,虽然仍旧有来自运动训练学的内容,但已经加入了大量的以发展运动能力和健身能力为主的内容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如抛掷各种不同类型的投掷物、使用健身器材、快速跳绳、两人三足跑、多人多足跑、定向越野等)。特别是自2000年起,教材开始关注了发展体能和健身能力的教学目标,使田径教材从根本上转变成为一项全面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手段。
四、学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发展建议
1,调整田径教学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健康为重心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同样田径教学本身就具有达成课程目标的这种特性。因此,我们应以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对田径教学进行改革。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打破竞技体育教学的束缚,紧紧围绕自身特性,促使学生学会利用田径运动作为健身手段,发挥其特性与优势,使田径运动更好地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服务。
2,增加田径教材的权重,保证田径教学质量
课程标准指出:水平四阶段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并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并建议通过多种练习发展位移速度和有氧耐力。可以看出田径运动以其特有优势对于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和体能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教学占有比重较大,否则,没有一定的课时数作为根本保证,一切都是空的。为此,体育教师要因地制定地制订田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保证教材内容的执行,提高田径教学质量。
3,拓展田径教学的内容,挖掘田径教学的内涵
田径教材在内容选编、设计理念、使用价值等方面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以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田径运动中陶冶情操,弘扬个性,发挥各自的专长,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田径文化的特征及田径运动欣赏等内容;又如跳远教材,除急行跳远外,还可以用助板跳远,助跑踏上高台向前跳远,越过一定高度的跳远,还可以在不同地形中助跑跳远等;再如引入定向运动、跑酷、一级方程式(组合障碍跑)等时尚的运动项目。
4.设计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田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田径教学的思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使教学方式多样化,适当地为学生增加田径运动的娱乐性,体现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争取教学的最佳效果。如在学习跑的内容时,可以用合作跑、追逐跑、让距跑、躲闪跑、听信号跑、图形跑、领头跑、接力跑、定距超越跑、校园定向跑等来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又如在田径教学中增加一些体育游戏,可以适当地放宽游戏要求,使田径运动更具趣味性等。
5.改进田径器材,符合学生的活动需求
课程标准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当前田径器材多数存在专业化、成人化和竞技化的身影,不适宜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厌学的情绪。为此,必须研制一些适合初中生身心特点、品种多样、简便实用、新颖安全的田径器材,且具有一定田径专业性来统合选择设计和开发研制器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体育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