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月18日,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石人子乡东黑沟山坡上,来自国内20多位考古专家学者站在编为11号的墓坑沿上,看着2米8深坑内的一具女性人骨架,他们震惊了!此次发掘在国内考古界引起了强烈的争论,这里来究竟是月氏人文化?还是匈奴人文化?或者是其他游牧民族的文化呢?
蒲类海的诱惑
巴里坤曾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要冲,从隋唐起,中原往返西域的商队、驼铃声不绝于耳。
如今耸立在城南关的地藏寺、仙姑庙和满、汉两城的古城墙,虽已年久失修,但那古老巍峨的建筑,威严的气魄依然存在。它好象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巴里坤昔日的辉煌。
穿越时空的隧道,让我们回到4亿多年前的巴里坤,那时候的巴里坤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人说,人类就是从海洋走向陆地的。而巴里坤经过大自然的神来之笔,经历了古海洋沉淀、褶皱隆升、剥蚀夷平、断块抬升和现代侵蚀,形成了“山盆相间的地貌景观”,把巴里坤塑造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巴里坤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殷商到两汉,先后有塞种、呼揭、乌孙、匈奴、汉等在巴里坤拓荒种地,牧放牲畜。唐王朝大军在今大河乡东部,筑城修水渠屯田。元、明两代,蒙古族游牧于巴里坤草原。
这一切,构成了对王建新教授极富具大的诱惑力,大月氏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他们的迁徙引发了古代欧亚大陆历史的重大改变,不仅在中亚地区遗留下大量与印欧语系相关的古代语言和文字遗存,显赫一时的王朝,在这些古代语言文字的使用和传播方面,都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对古代月氏人及其文化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热门课题。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根据《史记》、《汉书》等可靠文献记载,曾经生存于中国境内的古代民族,怎么能让他们留下的文化和信息永远成为千古之谜呢?那么,去哪里寻找月氏?《史记》和《汉书》中明确记载,月氏居于“敦煌、祁连间”。《后汉书·西羌传》、《史记正义》中,均认为:月氏居敦煌以东,祁连山以西;敦煌郡在今沙州,祁连山在甘州(今张掖)西南。奇怪的是,文献中指正的地区找不到任何游牧民族生存的信息。
唐代颜师古的说法似乎柳暗花明。他在为《汉书·霍去病传》作注时写到:“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并明确指出:祁连、敦煌间应指“祁连山以东,焞煌以西。”
猎手们都知道,要想找到猎物就一定要到它们喜欢的地方去。找人、寻物亦是如此。
月氏是一个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喜欢“逐水草而居”的习性世人皆知。牲畜要吃草吧,人畜要喝水吧。所以,没有水草的戈壁地区不可能有游牧民族生存。王建新不容辩驳地指出。
据此,找寻游牧民族的考古学面貌浮出水面:沿山分布,低海拔、山南坡,水草旺盛……
启开被岁月尘封的游牧民族
1984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疆考古队对邵家遗址堆(当地人称邵家鄂博)进行过发掘整理,经发掘石堆下面是一处石结构居住遗址,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半地穴式,残墙砌石高为2米,残墙厚达2米,分为由主室和附室组成。主室居南,二室室内面积达117平方米,主、附室中间有门道相连,附室向东开有一门,并有进出斜坡门道。清理时发现,该遗址曾有多次居住迹象,最后毁于大火。出土文物有陶器、铜器、骨器、石器和炭化小麦粒,另又出土了17具体骨架,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人骨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特征。
祁连天山与汉南山古代地名的确认,锁定了古文献记载中月氏人的活动地域。六年来,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专家学者们不仅跑遍了河西走廊地区,还从天山东部的伊吾到天山西端的伊犁跑了几个来回。在伊犁河谷地区进行的大小规模发掘与试发掘中,众多发现就像一个草原民族热闹的大集市,乌孙、匈奴、突厥……,当然也一定有月氏。
在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对同时期的匈奴文化、乌孙文化,已经有了不少专著与论述,那么,只要卡住年代和地域,不是匈奴和乌孙的东西,就应该是月氏的。
石人子乡遗址分布有广泛的保存完整的岩画区、墓葬区、建筑遗址区。岩画区内的岩画分布较广,并内容丰富,较完整的记录了该遗址区生活过的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过程。岩画单人狩猎图、围猎图、放牧图,母系、父系时代的生殖崇拜、赛马、搬迁及服饰都较完整的记录在了岩石上,是研究游牧民族发展、迁移、变化较好的历史佐证。较集中区有上千幅岩画,有一块高1.3米、长3米有余的卧牛石上刻满了岩画,十分壮观,大大小小的动物上百头(只)。
这里究竟埋葬着是哪一个谜一样的历史民族。今年6月有份,王建新教授率20多名考古博士、硕士研究生来到石人子乡东黑沟工地。经过前期对这里进行全面的绘图之后,于7月2日正式对一处高台遗址进行开始发掘。
这里有三座高台。一座在山上,两座在坡下,呈品字形,实际是以等腰三角形分布,非常规则,而从山上的一座高台到山下的两座高台直线距离是4公里。同时又在它的周边发掘了9个古墓,一个多月后又发掘了另处5 个古墓,共计15个。在近两个月的发掘过程中,不断出现陶器、铜器、石器、铁器等的文物,还有马骨架、人骨架等。在编为01号墓葬、11号墓葬出土的两具女性骨架,均是木棺,而都是头部呈东西方向。根据目前出土的物品,王建新教授认为,这些古遗址距今2200年前后,可能是游牧民族匈奴人的聚落中心。
石人子乡东黑沟古代遗址中发掘出的人骨,虽然还没有做DNA鉴定,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哪个游牧民族,但被岁月尘封的游牧民族消失迷雾的神秘面纱已经撩开。
兰州湾子重新定位
王建新教授说,石人子乡东黑沟古代遗址的发掘,这座遗址的发掘,使得兰州湾子究竟定位成墓葬还是居住遗址,要重新进行考证了。
“此次发掘对研究游牧民族的发展、变化、迁徙将起到整体揭密的作用,为今后遗址的长期发掘、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将古代月氏人文化和匈奴人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推进了重要的一步。”他认为这个遗址是以军事为主,具有隐秘性。
据了解,西北大学考古队在王建新教授的带领下在西北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史前人类遗址调查工作,最后集中在新疆阿尔泰山脉及天山东部山脉至甘肃西北部马鬃山区的草原地带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工作,共发现石建筑高台,石围建筑遗址,长方形、正方形结构墓葬,静态剪影岩画区等共同文化特征的遗址达280余处。主要分布东天山南北两侧和马鬃山山区。其中东天山北侧最为集中,遗址数量较多。
无疑,石人子乡东黑沟古代遗址的发掘,在中国对史前游牧民族遗址群组合式的发掘整理工作这是首次,新疆考古研究所对新疆境内的许多点都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工作。1984年对兰州弯子的发掘整理工作只是对邵家鄂博进行了发掘,由于当时发掘条件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和种种原因,发掘报告到现在也不够详尽。这次发掘整理工作,就是填补对游牧民族史前遗址群、高台、墓葬整体文化现象的发掘整理的空白。
王建新教授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与自治区文物管理局达成共识,做一个5年发掘计划,5 年完不成,就做10年,或者一直做下去。
蒲类海的诱惑
巴里坤曾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要冲,从隋唐起,中原往返西域的商队、驼铃声不绝于耳。
如今耸立在城南关的地藏寺、仙姑庙和满、汉两城的古城墙,虽已年久失修,但那古老巍峨的建筑,威严的气魄依然存在。它好象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巴里坤昔日的辉煌。
穿越时空的隧道,让我们回到4亿多年前的巴里坤,那时候的巴里坤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人说,人类就是从海洋走向陆地的。而巴里坤经过大自然的神来之笔,经历了古海洋沉淀、褶皱隆升、剥蚀夷平、断块抬升和现代侵蚀,形成了“山盆相间的地貌景观”,把巴里坤塑造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巴里坤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殷商到两汉,先后有塞种、呼揭、乌孙、匈奴、汉等在巴里坤拓荒种地,牧放牲畜。唐王朝大军在今大河乡东部,筑城修水渠屯田。元、明两代,蒙古族游牧于巴里坤草原。
这一切,构成了对王建新教授极富具大的诱惑力,大月氏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他们的迁徙引发了古代欧亚大陆历史的重大改变,不仅在中亚地区遗留下大量与印欧语系相关的古代语言和文字遗存,显赫一时的王朝,在这些古代语言文字的使用和传播方面,都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对古代月氏人及其文化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热门课题。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根据《史记》、《汉书》等可靠文献记载,曾经生存于中国境内的古代民族,怎么能让他们留下的文化和信息永远成为千古之谜呢?那么,去哪里寻找月氏?《史记》和《汉书》中明确记载,月氏居于“敦煌、祁连间”。《后汉书·西羌传》、《史记正义》中,均认为:月氏居敦煌以东,祁连山以西;敦煌郡在今沙州,祁连山在甘州(今张掖)西南。奇怪的是,文献中指正的地区找不到任何游牧民族生存的信息。
唐代颜师古的说法似乎柳暗花明。他在为《汉书·霍去病传》作注时写到:“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并明确指出:祁连、敦煌间应指“祁连山以东,焞煌以西。”
猎手们都知道,要想找到猎物就一定要到它们喜欢的地方去。找人、寻物亦是如此。
月氏是一个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喜欢“逐水草而居”的习性世人皆知。牲畜要吃草吧,人畜要喝水吧。所以,没有水草的戈壁地区不可能有游牧民族生存。王建新不容辩驳地指出。
据此,找寻游牧民族的考古学面貌浮出水面:沿山分布,低海拔、山南坡,水草旺盛……
启开被岁月尘封的游牧民族
1984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疆考古队对邵家遗址堆(当地人称邵家鄂博)进行过发掘整理,经发掘石堆下面是一处石结构居住遗址,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半地穴式,残墙砌石高为2米,残墙厚达2米,分为由主室和附室组成。主室居南,二室室内面积达117平方米,主、附室中间有门道相连,附室向东开有一门,并有进出斜坡门道。清理时发现,该遗址曾有多次居住迹象,最后毁于大火。出土文物有陶器、铜器、骨器、石器和炭化小麦粒,另又出土了17具体骨架,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人骨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特征。
祁连天山与汉南山古代地名的确认,锁定了古文献记载中月氏人的活动地域。六年来,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专家学者们不仅跑遍了河西走廊地区,还从天山东部的伊吾到天山西端的伊犁跑了几个来回。在伊犁河谷地区进行的大小规模发掘与试发掘中,众多发现就像一个草原民族热闹的大集市,乌孙、匈奴、突厥……,当然也一定有月氏。
在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对同时期的匈奴文化、乌孙文化,已经有了不少专著与论述,那么,只要卡住年代和地域,不是匈奴和乌孙的东西,就应该是月氏的。
石人子乡遗址分布有广泛的保存完整的岩画区、墓葬区、建筑遗址区。岩画区内的岩画分布较广,并内容丰富,较完整的记录了该遗址区生活过的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过程。岩画单人狩猎图、围猎图、放牧图,母系、父系时代的生殖崇拜、赛马、搬迁及服饰都较完整的记录在了岩石上,是研究游牧民族发展、迁移、变化较好的历史佐证。较集中区有上千幅岩画,有一块高1.3米、长3米有余的卧牛石上刻满了岩画,十分壮观,大大小小的动物上百头(只)。
这里究竟埋葬着是哪一个谜一样的历史民族。今年6月有份,王建新教授率20多名考古博士、硕士研究生来到石人子乡东黑沟工地。经过前期对这里进行全面的绘图之后,于7月2日正式对一处高台遗址进行开始发掘。
这里有三座高台。一座在山上,两座在坡下,呈品字形,实际是以等腰三角形分布,非常规则,而从山上的一座高台到山下的两座高台直线距离是4公里。同时又在它的周边发掘了9个古墓,一个多月后又发掘了另处5 个古墓,共计15个。在近两个月的发掘过程中,不断出现陶器、铜器、石器、铁器等的文物,还有马骨架、人骨架等。在编为01号墓葬、11号墓葬出土的两具女性骨架,均是木棺,而都是头部呈东西方向。根据目前出土的物品,王建新教授认为,这些古遗址距今2200年前后,可能是游牧民族匈奴人的聚落中心。
石人子乡东黑沟古代遗址中发掘出的人骨,虽然还没有做DNA鉴定,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哪个游牧民族,但被岁月尘封的游牧民族消失迷雾的神秘面纱已经撩开。
兰州湾子重新定位
王建新教授说,石人子乡东黑沟古代遗址的发掘,这座遗址的发掘,使得兰州湾子究竟定位成墓葬还是居住遗址,要重新进行考证了。
“此次发掘对研究游牧民族的发展、变化、迁徙将起到整体揭密的作用,为今后遗址的长期发掘、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将古代月氏人文化和匈奴人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推进了重要的一步。”他认为这个遗址是以军事为主,具有隐秘性。
据了解,西北大学考古队在王建新教授的带领下在西北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史前人类遗址调查工作,最后集中在新疆阿尔泰山脉及天山东部山脉至甘肃西北部马鬃山区的草原地带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工作,共发现石建筑高台,石围建筑遗址,长方形、正方形结构墓葬,静态剪影岩画区等共同文化特征的遗址达280余处。主要分布东天山南北两侧和马鬃山山区。其中东天山北侧最为集中,遗址数量较多。
无疑,石人子乡东黑沟古代遗址的发掘,在中国对史前游牧民族遗址群组合式的发掘整理工作这是首次,新疆考古研究所对新疆境内的许多点都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工作。1984年对兰州弯子的发掘整理工作只是对邵家鄂博进行了发掘,由于当时发掘条件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和种种原因,发掘报告到现在也不够详尽。这次发掘整理工作,就是填补对游牧民族史前遗址群、高台、墓葬整体文化现象的发掘整理的空白。
王建新教授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与自治区文物管理局达成共识,做一个5年发掘计划,5 年完不成,就做10年,或者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