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本管理观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我国科学化管理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给我国诸多的社会管理实践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但是,人本管理观在公安队伍建设中的运用仍欠缺研究。论文以人本管理观为视角,针对反恐背景下新疆公安民警生存状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合当前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特别是针对与以人为本理念相悖,不尊重基层民警意愿,侵害到他们合法权益的行为,就如何以人本管理观促进新疆公安队伍建设发展为加强对民警的权利的重视和人格尊严的保护,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人本管理 新疆民警 生存状态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警察学院2015年度校级重点课题《反恐背景下新疆公安民警生存状态调研》(2015JYSKZD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镝,新疆警察学院公安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公安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D63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216
有效的管理是一个组织能够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管理之父”费雷德里克·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明确指出“管理就是要确切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指导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新疆自“7.5”严重暴恐事件以来,应急处突、预警响应的高风险战备状态使新疆民警长期处于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以及身体状况差的生存状况,民警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的受到了挫伤,给新疆公安队伍的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影响,以致引起民警内部工作效能的滞后。如何在当前反恐背景下改善新疆民警生存状态,真正体现人本管理的思想,激发广大干警的工作实效和潜能,切实履行公安队伍为新疆社会稳定保驾护航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本次调查共回收443份有效问卷,基本涵盖新疆南、北、东疆三大地域,各个警种、各个年龄段以及新疆主要民族,问卷带有一定代表性。
一、新疆公安民警生存状态情况分析
从工作时间来看,调研显示,新疆公安民警工作时间长,加班、超时工作已成为常态,基层民警平均每天要工作10至15个小时,平均3周才能休息一天。从培训状况来看,新疆公安民警有强烈的获得专业培训的需求,但民警对目前已经获得的培训方式、方法和内容并不满意。从职业认知看,新疆基层民警当前存在的职业疑虑和偏差,虽然因为热爱公安工作而进入公安队伍的人员比例达到受调研人数的59.1%,对公安工作感兴趣的人达到84.7%,但是却有45%的人有离开公安队伍的想法,72%的人对于如果有第二次择业机会是否还会选择做警察处于犹豫状态,其中25.9%的人明确表示不愿意再做警察。从工作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来看,本次调研对象中的107位单身民警,其中93%的人认为自己目前的单身与工作太忙有关系, 112位离异民警中, 88.4%人认为工作太忙与自己利益存在一定关系。从工作压力来看,86.7%的被调研民警认为工作压力很大。从健康状况来看,95.5%的民警患有不同程度疾病。
二、以人本观改善新疆民警生存状态对公安队伍管理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求和动机是构成行为动力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需求支配的,作为管理者必须清醒的看到只有切实落实人本观的思想,根据民警的需求特点进行管理,才能调动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完成公安使命。
(一)可以有效调解基层战斗力不足,缓解公安民警工作任务与效率的矛盾冲突
自维稳战斗打响以来,新疆民警长期超时、超负荷工作,身体严重透支,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一些地区和部门甚至出现民警因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繁重的工作任务也给民警正常的家庭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这些问题不及时干预、解决,就会使民警在工作中出勤不出力,出力不出潜力,出力不出效益。在公安机关内部,由于民警的个人情绪和需求困难无法释放和解决,同事间没有时间交流、理解,合作协调不到位,也会导致工作中互相推诿、人际关系紧张,办事效率不高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公安工作的整体效率。因此管理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管理,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结合每个民警的能力和需求,适度调整民警的情感和心理,做好人性开发和引导工作,使民警感觉到被重视、被尊重和爱护,从而提高自主意识,受到激发和鼓励,自觉增强工作兴趣,充分发挥民警们的创造潜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工作效能。
(二)可以有效调整基层公安民警心理状态,适应复杂工作环境
警察也是普通人,他们的生理与精神随压力同样也是有极限的。作为一种压力密集型职业,沉重的工作量、颇具危险性的工作任务、不尽人意的警民关系,再加上生活中的变故、身体疾病及家庭问题等等都对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构成直接威胁。人的心理承受超过了限度,就会导致心理问题诱发各种生理疾病。如今面对复杂的反恐重任和高质量的警务要求,大多数民警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而每天还要面对各种各样复杂多变的工作形式和各型各色的工作对象,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态,正常的警务工作是难以承担下来的,更不要说遇到复杂工作时,就会措手不及。针对公安民警职业风险高、工作负荷重、身心压力大、生活无规律等影响民警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管理者应着实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落实从优待警的方针, 提高民警心理健康水平,缓解民警心理压力,使之能够正常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务,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潜力,使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更加凝聚,这也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三)可以有效提高基层民警公安职业的认同感,提高公安工作的忠诚度
警察职业认同是指民警在长期的公安工作过程中,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性。即民警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暴力袭警事件,奔跑式执法,投降式执法甚至发展到下跪式执法,无休止的值班加班、停休以及民警们极易引发的“过劳死”,已经严重挫伤了广大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严重影响了整个警察队伍的士气和稳定,也严重危及到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一旦民警在工作中产生对职业认同的疑惑,便会影响到民警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管理者想要让忠诚、廉洁、奉献的信念在这个群体中扎根直至影响到公安队伍中的每个人,就需要把能导致削弱这些理想信念的危险因素排除在外,从情感层面上施加影响,来领导组织管理公安队伍。要真正做到以名誉、光荣和职责作为号召,争当英雄,还要“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真正体现出人民警察崇高的献身和牺牲精神,以及对公安事业的忠诚。 (四)可以有效挖掘基层民警的潜能,增强公安事业发展的后劲
目前我国警力配置水平大约是西方国家平均水平的1/3。在新疆基层工作的民警的工作情形还要差一些。民警的工作已经临近所能,薪酬、福利、岗位吸引力已无法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在现有管理体制、地方财政状况等条件下,大规模增加或调整公安队伍并不现实,解决后备之需还在于挖掘每个基层民警的潜力。
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以制度安排与机制调整为手段,科学整合警力资源,完善、人员的逐步优化,充分释放民警的工作的积极性,挖掘工作潜力,保障有力的治安管控力量,把公安工作的发展过程变为最大限度发挥民警聪明才智的过程,增强公安事业发展的后劲。
三、科学实施公安队伍人本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人本观把“尊重人格、合乎人性、保障人权”贯彻到公安队伍管理的全过程, 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组织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以民警的根本利益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保护作为价值追求的先进管理理论。作为上级领导和管理者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新疆民警的生存状况不利于当前维稳工作的需要,我们应该尽快从组织层面上进行调适,依法用警、加大经费投入、制定休假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加强从优待警的力度,真正将关爱惠及每一个民警,保证民警得到必要的休整,加强民警健康管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以人为本”激发“以民为本”的工作原则
近年来,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新疆广大公安民警、武警官兵整体防控、全天巡逻,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广泛行动起来,一张张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安全网,在天山南北铺展开来。要想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大局,除了依靠公安机关维稳力量还需要发动更为广泛的群众力量,而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才是打好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础。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新疆,人人都是反恐维稳的生力军,在这支生力军中,往往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的就是我们基层民警,只有广大基层民警感受到权利被重视,人格被尊重,体会到来自组织的人文关怀,才更有归属感,形成向心力、凝聚力,“以人为本”激发“以民为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原则,将“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价值观、世界观、职业认同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化为同一个目标和任务,带着对职业的崇高认识把这种工作热情和激情贯穿在日常,怀着对人民群众的真实感情,去凝聚更多的群众力量一起消灭暴恐、保卫家园;促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参与到安全保卫工作当中,所以各级组织要在对每个部门的每个岗位所需警力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现有警力进行合理调配,最大限度地开发警力资源,以有限的投人谋取最好的效益,使公安事业在人性化的理念下得到良性的持续发展。
(二)让人本化管理体现以警为本,从优待警的人性关怀
新疆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集中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始终把严厉打击暴恐活动作为当前斗争的重点。本就警力匮乏的公安队伍应对更为紧张的工作联动状态,可是民警们的生存状况堪忧,过去不计成本,不惜牺牲民警休息时间的做法对他们造成的侵害,大大影响了公安队伍的稳定和战斗力的提高。如何调动每个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以警为本,从优待警的人性关怀?首先应利用管理手段,依托民警权益保护法的研讨、制定,先行在公安机关内部确立民警执法权益保护和健康保障管理制度。明确保护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群体的正当执法权、生命健康权、经济保障权的实施落实。树立科学用警,向管理要警力,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谓的牺牲,减轻民警的“劳动强度”。 要解决目前对伤亡民警的优抚标准偏低的问题,让英雄不再“流血又流泪”, 取消经济补偿以薪代休,落实休假制度,针对侦查部门、一线维稳民警等工作特殊、工作的延续性无法割裂开的岗位,适当调整工作和休息时间。打破公安干警工作“朝九晚五”八小时工作制 ,根据工作性质建立弹性工作机制,合理搭配,安排工作、休息时间。确因侦查办案、专项行动和突击性工作必须加班的应给予补休,对民警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值班、值勤的应给予高于工资两倍的补贴。建立民警身体健康保障体系, 加强对民警的健康教育,提高民警自我保健能力;,加强所队体育设施建设, 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培训、晋升等时间,对民警进行全面体检,尤其是南北疆偏远地区民警规定3-5年必须到地、州、市一级医院进行体检制度,及早排查身体病情。加大亲情关爱:由上级部门统一组织亲属,亲子休假旅游,和谐家庭关系,增进夫妻子女间的亲情关爱。建立安抚、慰问制度,建立警察公益组织针对警员子女的教育、婚姻及家庭以至个人的问题、贷款与补助金、警察合作、退休警务人员及警察人员家属的就业、社交康乐体育活动、葬硷安排、度假活动给与指导和帮助,关怀和探望。
(三)文明执法,文明育警,真正塑造新时期人民警察职业形象
公安民警具有国家法律赋予的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职责,而公安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民警的工作效率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这就要求公安民警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作保证。
因此,公安民警必须形成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毋庸讳言,公安机关也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丑象,存在个别执法不严、办事不公甚至违法违纪等痼疾,造成了群众与警察的对立情绪,抹杀了公安民警为社会安定团结做出的巨大努力和无私奉献。只要我们从根本上做到了“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警察的形象便自然高大,社会各界对我们便自然信赖有加。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文明执法,文明育警:
1. 提升政治素质加强宗旨教育,凝聚职业忠诚度: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为了坚决打掉“三股势力”的嚣张气焰,筑牢新疆社会团结稳定的根基,新疆公安砥砺前行。政治素质是民警综合素质的核心和基础。要经常性的灌输警察职业道德规范,时时刻刻强调政治纪律,加强宗旨教育,开展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注重宣传身边的熟悉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组织宣讲团的形式,深入基层,用身边的英雄感染民警永葆政治本色,忠于公安事业。 2.业务素质精良,科学规划职业发展,执法综合水平上台阶:
我们知道权力越大,影响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公安队伍自身也要有自律,要提升自己的职业自觉,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警察的业务能力,业务素质,业务规范的提升,本身也是保护民警正常履职的必要条件,精良的业务素质也会让相关的利益冲突方很难从行为当中找出瑕疵,对工作顺利的开展提供保障。所以在职民警要自觉通过职业培训、晋升、自学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调试自己的心理,合理确定职业目标,充满动力和活力,使自己的执法综合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3.健康的身体素质为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从社会影响来看,如果说警察群体的自身安全都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保护的话,那么这支队伍的执法权威、职业荣誉、集体战斗力就无从体现。健康是人类最大的幸福。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只有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才是真正的健康。新疆的维稳,是持久战,作为基层民警,必须要深刻认识了解到这一点,由于警察这个职业的特殊,就更应该保持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对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占有绝对优势,运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也只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为自身和家庭的和谐带来最大的精神和物质保障。
4.以文化素质为根本,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基层民警在社会公众面前威信不高,形象不高大,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经常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有一定的原因在于一些警察素质偏低,业务水平较差,工作中,执法犯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公安机关的声誉,影响了自身的形象。因此,人民警察必须加强自我素质的修养,正确的自我定位,有意识的锻炼培养自我文化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以知识的丰富作为内部力量强大的根本,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之,只有正确对待民警作为个体出现的生存状况的问题,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矫治,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当前新疆维稳工作警力保障的需要,才能调动警察的工作热情,才能显现出基层民警的综合素质,使得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2015年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疆公安60年发展综述.出版信息不详.
[2]王绪君.管理学原理(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振声.警察心理学.中国人民公女大学出版社.2010.
[4]赵健.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思考.人民公安.2002(1).
[5]唐建军.公安队伍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上海公安研究.1999(4).
关键词 人本管理 新疆民警 生存状态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警察学院2015年度校级重点课题《反恐背景下新疆公安民警生存状态调研》(2015JYSKZD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镝,新疆警察学院公安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公安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D63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216
有效的管理是一个组织能够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管理之父”费雷德里克·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明确指出“管理就是要确切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指导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新疆自“7.5”严重暴恐事件以来,应急处突、预警响应的高风险战备状态使新疆民警长期处于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以及身体状况差的生存状况,民警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的受到了挫伤,给新疆公安队伍的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影响,以致引起民警内部工作效能的滞后。如何在当前反恐背景下改善新疆民警生存状态,真正体现人本管理的思想,激发广大干警的工作实效和潜能,切实履行公安队伍为新疆社会稳定保驾护航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本次调查共回收443份有效问卷,基本涵盖新疆南、北、东疆三大地域,各个警种、各个年龄段以及新疆主要民族,问卷带有一定代表性。
一、新疆公安民警生存状态情况分析
从工作时间来看,调研显示,新疆公安民警工作时间长,加班、超时工作已成为常态,基层民警平均每天要工作10至15个小时,平均3周才能休息一天。从培训状况来看,新疆公安民警有强烈的获得专业培训的需求,但民警对目前已经获得的培训方式、方法和内容并不满意。从职业认知看,新疆基层民警当前存在的职业疑虑和偏差,虽然因为热爱公安工作而进入公安队伍的人员比例达到受调研人数的59.1%,对公安工作感兴趣的人达到84.7%,但是却有45%的人有离开公安队伍的想法,72%的人对于如果有第二次择业机会是否还会选择做警察处于犹豫状态,其中25.9%的人明确表示不愿意再做警察。从工作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来看,本次调研对象中的107位单身民警,其中93%的人认为自己目前的单身与工作太忙有关系, 112位离异民警中, 88.4%人认为工作太忙与自己利益存在一定关系。从工作压力来看,86.7%的被调研民警认为工作压力很大。从健康状况来看,95.5%的民警患有不同程度疾病。
二、以人本观改善新疆民警生存状态对公安队伍管理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求和动机是构成行为动力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需求支配的,作为管理者必须清醒的看到只有切实落实人本观的思想,根据民警的需求特点进行管理,才能调动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完成公安使命。
(一)可以有效调解基层战斗力不足,缓解公安民警工作任务与效率的矛盾冲突
自维稳战斗打响以来,新疆民警长期超时、超负荷工作,身体严重透支,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一些地区和部门甚至出现民警因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繁重的工作任务也给民警正常的家庭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这些问题不及时干预、解决,就会使民警在工作中出勤不出力,出力不出潜力,出力不出效益。在公安机关内部,由于民警的个人情绪和需求困难无法释放和解决,同事间没有时间交流、理解,合作协调不到位,也会导致工作中互相推诿、人际关系紧张,办事效率不高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公安工作的整体效率。因此管理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管理,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结合每个民警的能力和需求,适度调整民警的情感和心理,做好人性开发和引导工作,使民警感觉到被重视、被尊重和爱护,从而提高自主意识,受到激发和鼓励,自觉增强工作兴趣,充分发挥民警们的创造潜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工作效能。
(二)可以有效调整基层公安民警心理状态,适应复杂工作环境
警察也是普通人,他们的生理与精神随压力同样也是有极限的。作为一种压力密集型职业,沉重的工作量、颇具危险性的工作任务、不尽人意的警民关系,再加上生活中的变故、身体疾病及家庭问题等等都对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构成直接威胁。人的心理承受超过了限度,就会导致心理问题诱发各种生理疾病。如今面对复杂的反恐重任和高质量的警务要求,大多数民警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而每天还要面对各种各样复杂多变的工作形式和各型各色的工作对象,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态,正常的警务工作是难以承担下来的,更不要说遇到复杂工作时,就会措手不及。针对公安民警职业风险高、工作负荷重、身心压力大、生活无规律等影响民警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管理者应着实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落实从优待警的方针, 提高民警心理健康水平,缓解民警心理压力,使之能够正常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务,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潜力,使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更加凝聚,这也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三)可以有效提高基层民警公安职业的认同感,提高公安工作的忠诚度
警察职业认同是指民警在长期的公安工作过程中,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性。即民警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暴力袭警事件,奔跑式执法,投降式执法甚至发展到下跪式执法,无休止的值班加班、停休以及民警们极易引发的“过劳死”,已经严重挫伤了广大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严重影响了整个警察队伍的士气和稳定,也严重危及到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一旦民警在工作中产生对职业认同的疑惑,便会影响到民警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管理者想要让忠诚、廉洁、奉献的信念在这个群体中扎根直至影响到公安队伍中的每个人,就需要把能导致削弱这些理想信念的危险因素排除在外,从情感层面上施加影响,来领导组织管理公安队伍。要真正做到以名誉、光荣和职责作为号召,争当英雄,还要“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真正体现出人民警察崇高的献身和牺牲精神,以及对公安事业的忠诚。 (四)可以有效挖掘基层民警的潜能,增强公安事业发展的后劲
目前我国警力配置水平大约是西方国家平均水平的1/3。在新疆基层工作的民警的工作情形还要差一些。民警的工作已经临近所能,薪酬、福利、岗位吸引力已无法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在现有管理体制、地方财政状况等条件下,大规模增加或调整公安队伍并不现实,解决后备之需还在于挖掘每个基层民警的潜力。
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以制度安排与机制调整为手段,科学整合警力资源,完善、人员的逐步优化,充分释放民警的工作的积极性,挖掘工作潜力,保障有力的治安管控力量,把公安工作的发展过程变为最大限度发挥民警聪明才智的过程,增强公安事业发展的后劲。
三、科学实施公安队伍人本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人本观把“尊重人格、合乎人性、保障人权”贯彻到公安队伍管理的全过程, 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组织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以民警的根本利益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保护作为价值追求的先进管理理论。作为上级领导和管理者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新疆民警的生存状况不利于当前维稳工作的需要,我们应该尽快从组织层面上进行调适,依法用警、加大经费投入、制定休假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加强从优待警的力度,真正将关爱惠及每一个民警,保证民警得到必要的休整,加强民警健康管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以人为本”激发“以民为本”的工作原则
近年来,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新疆广大公安民警、武警官兵整体防控、全天巡逻,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广泛行动起来,一张张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安全网,在天山南北铺展开来。要想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大局,除了依靠公安机关维稳力量还需要发动更为广泛的群众力量,而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才是打好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础。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新疆,人人都是反恐维稳的生力军,在这支生力军中,往往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的就是我们基层民警,只有广大基层民警感受到权利被重视,人格被尊重,体会到来自组织的人文关怀,才更有归属感,形成向心力、凝聚力,“以人为本”激发“以民为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原则,将“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价值观、世界观、职业认同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化为同一个目标和任务,带着对职业的崇高认识把这种工作热情和激情贯穿在日常,怀着对人民群众的真实感情,去凝聚更多的群众力量一起消灭暴恐、保卫家园;促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参与到安全保卫工作当中,所以各级组织要在对每个部门的每个岗位所需警力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现有警力进行合理调配,最大限度地开发警力资源,以有限的投人谋取最好的效益,使公安事业在人性化的理念下得到良性的持续发展。
(二)让人本化管理体现以警为本,从优待警的人性关怀
新疆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集中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始终把严厉打击暴恐活动作为当前斗争的重点。本就警力匮乏的公安队伍应对更为紧张的工作联动状态,可是民警们的生存状况堪忧,过去不计成本,不惜牺牲民警休息时间的做法对他们造成的侵害,大大影响了公安队伍的稳定和战斗力的提高。如何调动每个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以警为本,从优待警的人性关怀?首先应利用管理手段,依托民警权益保护法的研讨、制定,先行在公安机关内部确立民警执法权益保护和健康保障管理制度。明确保护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群体的正当执法权、生命健康权、经济保障权的实施落实。树立科学用警,向管理要警力,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谓的牺牲,减轻民警的“劳动强度”。 要解决目前对伤亡民警的优抚标准偏低的问题,让英雄不再“流血又流泪”, 取消经济补偿以薪代休,落实休假制度,针对侦查部门、一线维稳民警等工作特殊、工作的延续性无法割裂开的岗位,适当调整工作和休息时间。打破公安干警工作“朝九晚五”八小时工作制 ,根据工作性质建立弹性工作机制,合理搭配,安排工作、休息时间。确因侦查办案、专项行动和突击性工作必须加班的应给予补休,对民警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值班、值勤的应给予高于工资两倍的补贴。建立民警身体健康保障体系, 加强对民警的健康教育,提高民警自我保健能力;,加强所队体育设施建设, 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培训、晋升等时间,对民警进行全面体检,尤其是南北疆偏远地区民警规定3-5年必须到地、州、市一级医院进行体检制度,及早排查身体病情。加大亲情关爱:由上级部门统一组织亲属,亲子休假旅游,和谐家庭关系,增进夫妻子女间的亲情关爱。建立安抚、慰问制度,建立警察公益组织针对警员子女的教育、婚姻及家庭以至个人的问题、贷款与补助金、警察合作、退休警务人员及警察人员家属的就业、社交康乐体育活动、葬硷安排、度假活动给与指导和帮助,关怀和探望。
(三)文明执法,文明育警,真正塑造新时期人民警察职业形象
公安民警具有国家法律赋予的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职责,而公安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民警的工作效率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这就要求公安民警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作保证。
因此,公安民警必须形成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毋庸讳言,公安机关也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丑象,存在个别执法不严、办事不公甚至违法违纪等痼疾,造成了群众与警察的对立情绪,抹杀了公安民警为社会安定团结做出的巨大努力和无私奉献。只要我们从根本上做到了“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警察的形象便自然高大,社会各界对我们便自然信赖有加。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文明执法,文明育警:
1. 提升政治素质加强宗旨教育,凝聚职业忠诚度: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为了坚决打掉“三股势力”的嚣张气焰,筑牢新疆社会团结稳定的根基,新疆公安砥砺前行。政治素质是民警综合素质的核心和基础。要经常性的灌输警察职业道德规范,时时刻刻强调政治纪律,加强宗旨教育,开展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注重宣传身边的熟悉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组织宣讲团的形式,深入基层,用身边的英雄感染民警永葆政治本色,忠于公安事业。 2.业务素质精良,科学规划职业发展,执法综合水平上台阶:
我们知道权力越大,影响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公安队伍自身也要有自律,要提升自己的职业自觉,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警察的业务能力,业务素质,业务规范的提升,本身也是保护民警正常履职的必要条件,精良的业务素质也会让相关的利益冲突方很难从行为当中找出瑕疵,对工作顺利的开展提供保障。所以在职民警要自觉通过职业培训、晋升、自学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调试自己的心理,合理确定职业目标,充满动力和活力,使自己的执法综合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3.健康的身体素质为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从社会影响来看,如果说警察群体的自身安全都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保护的话,那么这支队伍的执法权威、职业荣誉、集体战斗力就无从体现。健康是人类最大的幸福。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只有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才是真正的健康。新疆的维稳,是持久战,作为基层民警,必须要深刻认识了解到这一点,由于警察这个职业的特殊,就更应该保持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对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占有绝对优势,运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也只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为自身和家庭的和谐带来最大的精神和物质保障。
4.以文化素质为根本,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基层民警在社会公众面前威信不高,形象不高大,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经常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有一定的原因在于一些警察素质偏低,业务水平较差,工作中,执法犯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公安机关的声誉,影响了自身的形象。因此,人民警察必须加强自我素质的修养,正确的自我定位,有意识的锻炼培养自我文化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以知识的丰富作为内部力量强大的根本,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之,只有正确对待民警作为个体出现的生存状况的问题,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矫治,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当前新疆维稳工作警力保障的需要,才能调动警察的工作热情,才能显现出基层民警的综合素质,使得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2015年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疆公安60年发展综述.出版信息不详.
[2]王绪君.管理学原理(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振声.警察心理学.中国人民公女大学出版社.2010.
[4]赵健.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思考.人民公安.2002(1).
[5]唐建军.公安队伍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上海公安研究.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