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如何面对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促使全体学生获得良好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这是当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课题。虽然目前处于实验阶段,但一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分层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體学生,开发学生潜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高中 数学 个性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理念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施教、分层测试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的机制,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分层教学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它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教学论专家认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教学过程展开的动力,两者如果处于比较协调的情况下,教学过程便能顺利展开,学生的学习质量就能有效提高;反之,当两者之间的矛盾统一性被破坏时,教学过程就不能有效展开,学生的发展就会受阻,各种类型的学业不良就会发生。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存在差异。根据教学原则中“可接受原则”,由于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差异,不同层次学生乐意接受或只能接受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
为了解决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与参差不齐的学生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要有差异,因学定教,因材施教,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总之,分层教学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对学生发展有利,符合学生愿望,实施分层教学是必要而又可行的。实施分层教学是手段,促进学生发展是目的。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作法
实施分层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价。
(一)学生分层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占15%、70%、15%,学生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为了减少显性分层的负面心理效应,老师可与每个学生个别联系,不予公布。学生分层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隐性分层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评价作用。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融为一体,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质诸方面考虑,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学习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目标分层适宜低起点、多层次、有弹性。
根据分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备课,每节课不是备三个教案,而是在一个教案里分三个层次,主要体现在目标、例题、练习、作业的分层。
(三)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是分层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
1、按课型确定分层
新授课的教学内容不必明显分层,A、B、C三层学生都应掌握章节的基本概念、例题、基本运算、基本技能。对低层学生要求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解、提问、练习、辅导、评讲,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掌握教学基本内容;对中高层学生则要求在教师启导点拨后自主学习、理解、掌握。
2、学习内容精心预设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是在数学课堂上,在生活中,他们也在不断地积累数学知识和经验,因此,只有尽可能地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心中有数,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我通过对学生的课前测查了解到已经有部分学生知道了圆面积公式。面对这一事实,我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案:对未知计算公式的学生,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对已知道计算公式的学生,该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确认并追溯公式的来源。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在推导、验证公式时又出现了多样性,有的学生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有的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有的转化成三角形、梯形……这样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各有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加上教师从旁点拔与指导,使一部分学生能脱颖而出。
3、课堂作业分层设计
课堂作业的要求分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分的多少等,而且也包括质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在具体操作中,我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同一练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只要求作一般解答,对学优生的要求则不但要解答是什么,更要解答为什么。如:二年级上册的《儿童乐园》试一试中,对一般学生只要求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对学优生则还要求写出表示几个几。另一种是布置有层次的习题,教师不仅精心设计基本题,而且设计一定数量的弹性题,全体学生在完成基本题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做弹性题。如:《有几块积木》中练一练,“填一填”,让学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学优生还可根据加法算式画出相应的图,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分层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越贴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效果越显著,分层有“度”,递进有“量”。实施分层教学,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由过去的“学”适应“教”改变为“教”适应“学”;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控制、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大面积提高。面对两极分化严重、人数过多的班,实施分层教学确实有一定困难。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调整教学节奏和进程,突破因分层教学而导致的时空的紧张及不足;能够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至于怎样完善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为教师减负;作为教师应怎样强化与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这些都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春霞. 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下实现因材施教[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9(12)
[2]翁洁. 谈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09(13)
【关键词】高中 数学 个性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理念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施教、分层测试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的机制,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分层教学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它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教学论专家认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教学过程展开的动力,两者如果处于比较协调的情况下,教学过程便能顺利展开,学生的学习质量就能有效提高;反之,当两者之间的矛盾统一性被破坏时,教学过程就不能有效展开,学生的发展就会受阻,各种类型的学业不良就会发生。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存在差异。根据教学原则中“可接受原则”,由于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差异,不同层次学生乐意接受或只能接受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
为了解决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与参差不齐的学生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要有差异,因学定教,因材施教,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总之,分层教学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对学生发展有利,符合学生愿望,实施分层教学是必要而又可行的。实施分层教学是手段,促进学生发展是目的。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作法
实施分层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价。
(一)学生分层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占15%、70%、15%,学生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为了减少显性分层的负面心理效应,老师可与每个学生个别联系,不予公布。学生分层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隐性分层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评价作用。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融为一体,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质诸方面考虑,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学习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目标分层适宜低起点、多层次、有弹性。
根据分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备课,每节课不是备三个教案,而是在一个教案里分三个层次,主要体现在目标、例题、练习、作业的分层。
(三)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是分层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
1、按课型确定分层
新授课的教学内容不必明显分层,A、B、C三层学生都应掌握章节的基本概念、例题、基本运算、基本技能。对低层学生要求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解、提问、练习、辅导、评讲,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掌握教学基本内容;对中高层学生则要求在教师启导点拨后自主学习、理解、掌握。
2、学习内容精心预设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是在数学课堂上,在生活中,他们也在不断地积累数学知识和经验,因此,只有尽可能地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心中有数,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我通过对学生的课前测查了解到已经有部分学生知道了圆面积公式。面对这一事实,我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案:对未知计算公式的学生,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对已知道计算公式的学生,该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确认并追溯公式的来源。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在推导、验证公式时又出现了多样性,有的学生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有的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有的转化成三角形、梯形……这样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各有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加上教师从旁点拔与指导,使一部分学生能脱颖而出。
3、课堂作业分层设计
课堂作业的要求分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分的多少等,而且也包括质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在具体操作中,我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同一练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只要求作一般解答,对学优生的要求则不但要解答是什么,更要解答为什么。如:二年级上册的《儿童乐园》试一试中,对一般学生只要求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对学优生则还要求写出表示几个几。另一种是布置有层次的习题,教师不仅精心设计基本题,而且设计一定数量的弹性题,全体学生在完成基本题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做弹性题。如:《有几块积木》中练一练,“填一填”,让学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学优生还可根据加法算式画出相应的图,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分层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越贴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效果越显著,分层有“度”,递进有“量”。实施分层教学,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由过去的“学”适应“教”改变为“教”适应“学”;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控制、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大面积提高。面对两极分化严重、人数过多的班,实施分层教学确实有一定困难。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调整教学节奏和进程,突破因分层教学而导致的时空的紧张及不足;能够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至于怎样完善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为教师减负;作为教师应怎样强化与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这些都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春霞. 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下实现因材施教[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9(12)
[2]翁洁. 谈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