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发生原因,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在于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缺陷,表现为长期的代谢紊乱,严重者身体机能可能发生系统性障碍和衰竭。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常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由于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及延误进食等原因容易发生低血糖,若未及时发现并治疗,则造成患者神经机能不可逆受损,严重者甚至死亡[1]。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发生的原因,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内分泌科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40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8-88歲,病程5-20年。合并肺部感染10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肾病7例,脑血管病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例,冠心病4例。入院时血糖水平最高为2.75mmol/L,最低血糖水平为1.02mmol/L,有不同程度饥饿、心慌、头晕、乏力、疲劳等低血糖症状,采取供糖措施后低血糖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 护理措施
2.1分析发生原因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存在生理功能下降,且经过长期治疗,可能因肝肾功能不全导致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不能正常代谢排出,易导致血糖降低,或未按医嘱量使用胰岛素致使剂量过大发生低血糖。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患者较为多发,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紧张、焦虑、饥饿、心悸、出汗,血糖下降越快,则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越严重;同时该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精神以及心智活动轻度受损,表现为思维混乱,反应迟钝以及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会表现为呼吸循环衰竭以及昏迷等。因此,给予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2护理干预措施
2.2.1病情观察 医护人员交接班时,应详细了解并记录患者病情,明确患者的心理状态、药物使用、饮食以及运动情况,并对患者的精神活动情况进行观察。老年患者常因各项功能衰退,可能会发生低血糖情况,尤其是夜间突然发作,不及时发现,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在值班时,尤其是夜间,要加强病房巡视,了解并重视患者主诉,尤其是年龄大、诊断糖尿病血糖不稳定、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加强血糖水平的监测,方便及时发现患者的具体症状,防止出现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情况,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性[2]。
2.2.2 心理指导 糖尿病需长期服药,有些老年人由于独居或退休后心情忧郁,加上病情反复,容易把自己当成子女的累赘,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时也不愿意麻烦家人。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人沟通,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嘱在家人陪伴下积极配合治疗。
2.2.3 血糖监测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血糖监测是疾病治疗以及调整降糖药的重要指标。因此,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正确操作血糖仪的方法,并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对患者用药及饮食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老年患者因感知能力下降,不能及时发现低血糖,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一旦确诊低血糖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2.2.4 饮食指导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措施。按照患者的体重和每日的运动强度,正确计算所需日均总热量;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个性化定制饮食处方,合理搭配主副食;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用,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每餐必须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纤维素。这三种不同的营养成分要按比例搭配,以较好地促进葡萄糖吸收、胰岛素分泌,又让饮食富有营养。因此,医护人员要指导家属和患者正确计算食品热量,学会制定食谱和交换食品的方法[3]。
2.2.5 药物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所用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服用方式、合理计量、起效及效力维持时间,重点讲解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关系,并反复告知患者及家属私自加量或减量及不合理配伍可能出现的严重性。各类并发症患者在降糖的同时往往服用其他药物,应重点考察各类药物配伍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由专业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制成表格,方便患者携带,强调遵医嘱用药。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并监测血糖,逐步调整至合适的剂量。
2.2.6 合理运动 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状况一般较成年人差,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性别、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锻炼的方案,并督促其长期坚持适量运动。运动时间一般在用餐后1h左右,运动持续时间以30min为宜,每周3~5次,不可在空腹状态下运动;若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则运动一定要避开胰岛素和降糖药的高峰作用时间;运动的形式要适宜,如散步、打太极拳以及体操等有氧运动。总之,老年人的运动要量力而行,小量开始,持之以恒,缓慢递增。
3 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干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低血糖事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使满意度得到提升。
4 讨论
低血糖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较常见,它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甚至威胁生命。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性内容,为此,开展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4]。只有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密切配合,了解低血糖发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就可以预防或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荣瑞英.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 医学信息,2013,26(6):557-558.
[2] 李阳溪.糖尿病低血糖致精神症状发作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884.
[3]李慧芹,康小可.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80 - 81.
[4]熊学勤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 西部医学,2013,25(7):1095-1097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在于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缺陷,表现为长期的代谢紊乱,严重者身体机能可能发生系统性障碍和衰竭。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常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由于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及延误进食等原因容易发生低血糖,若未及时发现并治疗,则造成患者神经机能不可逆受损,严重者甚至死亡[1]。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发生的原因,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内分泌科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40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8-88歲,病程5-20年。合并肺部感染10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肾病7例,脑血管病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例,冠心病4例。入院时血糖水平最高为2.75mmol/L,最低血糖水平为1.02mmol/L,有不同程度饥饿、心慌、头晕、乏力、疲劳等低血糖症状,采取供糖措施后低血糖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 护理措施
2.1分析发生原因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存在生理功能下降,且经过长期治疗,可能因肝肾功能不全导致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不能正常代谢排出,易导致血糖降低,或未按医嘱量使用胰岛素致使剂量过大发生低血糖。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患者较为多发,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紧张、焦虑、饥饿、心悸、出汗,血糖下降越快,则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越严重;同时该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精神以及心智活动轻度受损,表现为思维混乱,反应迟钝以及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会表现为呼吸循环衰竭以及昏迷等。因此,给予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2护理干预措施
2.2.1病情观察 医护人员交接班时,应详细了解并记录患者病情,明确患者的心理状态、药物使用、饮食以及运动情况,并对患者的精神活动情况进行观察。老年患者常因各项功能衰退,可能会发生低血糖情况,尤其是夜间突然发作,不及时发现,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在值班时,尤其是夜间,要加强病房巡视,了解并重视患者主诉,尤其是年龄大、诊断糖尿病血糖不稳定、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加强血糖水平的监测,方便及时发现患者的具体症状,防止出现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情况,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性[2]。
2.2.2 心理指导 糖尿病需长期服药,有些老年人由于独居或退休后心情忧郁,加上病情反复,容易把自己当成子女的累赘,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时也不愿意麻烦家人。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人沟通,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嘱在家人陪伴下积极配合治疗。
2.2.3 血糖监测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血糖监测是疾病治疗以及调整降糖药的重要指标。因此,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正确操作血糖仪的方法,并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对患者用药及饮食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老年患者因感知能力下降,不能及时发现低血糖,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一旦确诊低血糖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2.2.4 饮食指导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措施。按照患者的体重和每日的运动强度,正确计算所需日均总热量;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个性化定制饮食处方,合理搭配主副食;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用,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每餐必须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纤维素。这三种不同的营养成分要按比例搭配,以较好地促进葡萄糖吸收、胰岛素分泌,又让饮食富有营养。因此,医护人员要指导家属和患者正确计算食品热量,学会制定食谱和交换食品的方法[3]。
2.2.5 药物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所用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服用方式、合理计量、起效及效力维持时间,重点讲解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关系,并反复告知患者及家属私自加量或减量及不合理配伍可能出现的严重性。各类并发症患者在降糖的同时往往服用其他药物,应重点考察各类药物配伍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由专业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制成表格,方便患者携带,强调遵医嘱用药。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并监测血糖,逐步调整至合适的剂量。
2.2.6 合理运动 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状况一般较成年人差,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性别、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锻炼的方案,并督促其长期坚持适量运动。运动时间一般在用餐后1h左右,运动持续时间以30min为宜,每周3~5次,不可在空腹状态下运动;若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则运动一定要避开胰岛素和降糖药的高峰作用时间;运动的形式要适宜,如散步、打太极拳以及体操等有氧运动。总之,老年人的运动要量力而行,小量开始,持之以恒,缓慢递增。
3 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干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低血糖事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使满意度得到提升。
4 讨论
低血糖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较常见,它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甚至威胁生命。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性内容,为此,开展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4]。只有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密切配合,了解低血糖发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就可以预防或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荣瑞英.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 医学信息,2013,26(6):557-558.
[2] 李阳溪.糖尿病低血糖致精神症状发作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884.
[3]李慧芹,康小可.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80 - 81.
[4]熊学勤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 西部医学,2013,25(7):1095-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