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译本存在的合理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4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解构主义者认为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是开放的,任何文本都没有终极意义,强调译者的创造性。该文借助解构主义翻译观,以“意义的不确定性”为理论依据对《老人与海》的四个中文译本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力图展现多译本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解构主义理论的译学意义。
  关键词: 《老人与海》 中文译本 合理性 译学意义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翻译理论开始涌入国门,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该派理论的局限性:首先,语言学派过分强调语言的共性,忽略了语言间的差异;其次,该派理论增强了二元对立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突出其中的一元。
  90年代以来,德里达的解构翻译思想被陆续介绍到中国;该思想消解了作者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绝对权威,否认原文文本存在终极意义,还重新定义了原文和译文的关系,提出译文是对原文的改写和补充,译文不仅让原文继续生存,而且让原文活得更好。此外,德里达还坚持认为任何文本都是既可译又不可译,绝对忠实的翻译是一项无法偿还的债务。这些反传统的观念为中国翻译界吹来了一股清新的学术研究之风,促使人们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反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原文、作者、译本和译者。
  美国当代作家海明威的小说The Old and the Sea是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一朵奇葩,于1952年在美国问世,凭此力作海明威1953年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赢得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The Old and the Sea的第一个中译本由香港中一出版社出版,译者为张爱玲女士。次年,大陆最早的《老人与海》问世,连载于《译林》,译者为资深编辑、翻译家海观。此后,《老人与海》的新译本相继在两岸三地出现,2007年1月,黄源深先生翻译的《老人与海》与读者见面。本文借助解构主义翻译观,以“意义的不确定性”为理论依据对《老人与海》的四个中译本(以下简称海译,张译,吴译,黄译)进行分析,力图展现多译本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解构主义理论的译学意义。
  二、意义不确定性与多译本存在的合理性
  在改造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差异”一词的基础上,德里达提出了“延异”(Différance)这一概念。在他眼中,语义就其实质而言,只是一种不断变异与延迟到来的游戏。语言符号的意义不过是在文本中暂时得以确定,但随着不断产生的空间上的差异和时间上的延衍,意义也在不断变化,因而任何语言都没有终极和固定的意义。因此,德里达阐述了自己全新的译学意义观:原文文本身并不完善和统一,存在多重意义,任何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都不能穷尽其可能的意义,即使权威或完美的译本也不可能因穷尽原文的意义而使原文封闭起来。[3](P76—77)
  1995年,国内发表了第一篇研究德里达解构翻译思想的文章;二十多年来,关于解构翻译思想的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学者把德里达的思想等同于美国“耶鲁学派”的思想;混淆德里达与瓦特·本杰明的翻译思想;德里达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也遭到重重误解。很多学者撰文批判德氏的观点,认为解构主义就是一种“什么都可以”的理论,用到翻译上就是“怎么翻译都可以接受”。这样的解说只是一种曲解,并未把握解构主义的真谛。事实上,绝对意义上的自由嬉戏并非德里达之本意,因为他强调语言的两面特征,即意义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4]德里达只是通过延异说强调了过去被忽略的意义的不确定性以及在场的缺席,他的理论反驳将文本的意义看作是静止的、孤立的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未主张翻译可以脱离原文,而是强调要用一种辩证的、动态的、开放的和发展的视角来看待翻译。
  根据德里达的观点,意义随着历史的进程及环境的变化不断地留下踪迹。人们所理解的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意义,而是一种处在永无止境运动中的意思的踪迹。如果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并且在具体的语境这些含义又能够并存,译者就会被“意义的嬉戏”所迷惑,进而作出不同的意义阐释。正是这些各异或不尽相同的阐释赋予了原文文本新的生命与活力;与此同时,不同的译文文本之间也会产生一种相互关联,也正是这种关联性让作为个体的原文文本得到了滋养和补充。以下两个例子就是这一观点在《老人与海》中译本中的具体表现:
  1.If they don’t travel too fast I will get into them.[1](P19)
  海译:要不是他们跑得太快,我会捉住它们的。[6](P51)
  张译:假使它们游得不太快,我就可以下手了。[2](P25)
  吴译:要不是它们游得这么快,我倒要赶到它们中间去。[7](P28)
  黄译:要不是它们游得那么快,我会冲到鱼群里面去。[8](P43)
  在《美国传统英语词典(双解)》中,动词“get”有“追求、获得、赶上、到达”之意,尽管四位译者具体的解读不同,但都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老人当时的心态,因为这位乐观的老人已经连续84天没有逮到一条鱼了,此刻的他既信心十足又迫不及待。海译表达老人的胸有成竹;张译表达了老人的迫不及待;吴译表达了老人的老当益壮;黄源深先生则是用了一个“冲”字,既表达了老人的老当益壮的心态,又显示了他迫不及待的心情。
  2.I wonder if he has any plans or if he is just as desperate as I am?[1](P25)
  海译:我不知道他有没有什么主意,还是跟我一样没有一点办法呢?[6](P67)
  张译:不知道它究竟可有什么计划,还是它和我一样地拼命?[2](P34)
  吴译:不知道它有没有什么打算,还是跟我一样,不顾死活?[7](P36)
  黄译:不知道这是计谋呢,还是像我一样已经绝望了呢?[8](P57)
  四位译者对文本中两个核心词汇plans和desperate的阐释不尽相同,plan的释义比较简单,黄源深先生将plans翻译为计谋,突出老人与鱼的对立,其余三位译者的理解都大同小异。而四位译者对形容词desperate的理解却不尽相同,在美国传统英语词典(双解)中,desperate有“不顾一切的,拼死的,绝望的,极想得到的”等含义,几位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基本上把这几种含义都阐释出来了,海观先生根据前文中提到的信息:“I can do nothing with him and he can do nothing with me,he thought.”[1](P24)把desperate阐释“没有一点办法”,鱼和老人一样,此时此刻没有一点办法,只是一味地拖着船走了,而老人则是无奈地被拖着走。这样的翻译完全合情合理。然而张译和吴译的解读是鱼和老人一样不顾死活,两位的翻译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老人在后文中表达了自己要奋战到最后一刻的决心:“I’ll stay with you until I am dead.”[1](P28)
  三、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The Old Man and the Sea被称为一部女性角色缺失、全力彰显男性的小说,但它的第一个中译本却是由女作家张爱玲执笔完成的,所以张译有些地方把海明威的男子气概给弱化了,如:“It was a man must do.”[1](P12)张译:“活着总是要干的。”[2](P16)显然,这是一个涉及译者主体性的话题,在此一笔带过。作为一篇短小的杰作,The Old Man and the Sea集中体现了海明威独特的语言风格:遣词简短,较少使用形容词,动词丰富而准确;句式简洁、短小,多用简单句或并列句;叙述朴实、客观、有力;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文本却被译者阐释得色彩斑斓,和而不同。不难看出,意义的不确定性使译文的多样性成为可能,并让原文得到滋养和补充。The Old and the Sea这本当世的经典之作虽然已经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由海明威盖棺定论,但是在译者的笔下它必将一次又一次散发出新生的活力。
  
  参考文献:
  [1]Hemingway,Ernest.The Old Man and the Sea[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3-69.
  [2]海明威著.张爱玲译.老人与海[M].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9:4-34.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74-77.
  [4]Davis,Kathleen.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30.
  [5]陈永国.翻译与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0.
  [6]海明威著.海观译.老人与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67.
  [7]海明威著.吴劳译.老人与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36.
  [8]海明威著.黄源深译.老人与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7-57.
  [9]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
  [10]吕俊.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中的盲点与误区[J].外国语,2001,(5):48-54.
  [11]许钧.试论译作与原作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15-21.
  [1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90.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低年级美术教育的方式,让美术课丰富起来。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教学方法 小学低年级    一、恰当使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情境能把学生带入到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之隅反,则不复也。”生动地说明情
在实际历史教学中,“经济原因类公式”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整合学科知识。  什么是“经济原因类公式”?我概括为“三前提四条件”来方便学生记忆。  什么是“三前提四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备因素可以归纳为“三前提四条件”。  (1)三前提:一是社会是否稳定,战乱和政局动荡都会破坏经济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否建立(即资本主义制度是否确立);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否调整。  (2)四条
摘 要: 小学升初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作者对小学生的作文现状和初中生的作文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记叙文写作方面作了探讨,以使学生对写该类文章有所启发。  关键词: 初一新生 作文教学 记叙文    刚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初一学生,他们对中学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困惑,按理说有太多的感受和想法,这个时期的作文,应该是感觉最敏锐、写得最有真情实感的,但是每次的作文都让人大跌眼镜——写得空洞、苍白且虚情假
摘 要: 作为物理学家,罗素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具有独特的视角,其“人本位”为基础的系统的教育目的观引发了无数后人的思考,也成为我国现今教育目的制定和实施的参考依据。本文从罗素教育目的观出发,剖析了我国教育目的实施中亟须纠正的不足点。  关键词: 罗素 教育目的观 我国教育目的    罗素,以物理学家的身份为人们熟知。然而,在教育领域,我们同样看到了罗素的身影,其教育思想系统而完善。在《教育与美好生活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词》中写道:“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英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尽管只有寥寥数语,却极其鲜明地显示出创新的重要,唱歌如此,作文又何尝不是这样?“前朝之曲”往往令人厌倦,匠心独运必然会令人耳目一新,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创意的空间,寻一寻创新作文的小技巧。  一、题记后记,通篇生辉  在文章题目之后,正文之前加上一两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话,这就是文章的“题记”;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必修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这是很多学校一直面临的问题,《基础》课同样面临这一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问题,以使该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效性 有效途径    从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实施思想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本文主要介绍了阅读教学的概念,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以及进行阅读课堂教学的要点。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是心灵的门户,记忆中的一切经由选择性注意之后,由阅读进入我们的心灵。有句话说得好:“读一流书,做一流人。”可见,阅读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在当今信息社会,阅
摘 要: 《手》是舍伍德·安德逊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飞翼彼得尔鲍姆手的活动,着力刻画了他的“古怪”。毫无疑问,飞翼彼得尔鲍姆的这种古怪正是描述了由于现代社会引起的人类生存的孤独境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与被爱的渴望。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本我”、“自我”和 “超我”理论对飞翼彼得尔鲍姆的行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说《手》 自我 本我 超我    舍伍德·安德逊一反传统形式创
语言文字符号的价值在于“义”,即理解“义”,运用“义”。这个“义”也就是语言符号所指代的事物与现象,言语交流实际上是人们借语言来反映事实,沟通思想。从阅读教学来看,理解语言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全部活动范围都离不开理解语言,如教学目标——设定理解语言的要求;教学过程——展现理解语言的活动;教学方法——保证理解语言的有效;教学评价——分析理解语言的得失利弊。阅读教学也有语言运用,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
摘 要: 英语写作能综合考查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语言组织能力及书写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本文通过分析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究如何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通过加强语篇阅读、加大语言输入训练、强化写作技巧指导和加强习作点评和佳作汇编等途径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写作能力 渗透训练  1.在初中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