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儿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一生,像走一条弯弯曲曲的路,隔不多远,便会有十字路口供你选择。方向选对了,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选错了,也未必就走不出去,迂回绕行,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菊儿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
  1
  菊儿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小生活在冀南平原上一个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小村子里,村子里的地倒是不少,可大多是盐堿地,除了堿蓬,连草都长得稀稀拉拉的。村子里没有机井,靠天吃饭,也不知道是因为日子过得穷,导致了人们的见识短,还是由于人们见识短,才把日子越过越穷的。反正,大街上,常常看到十来岁的孩子,还光着脚丫、拖着鼻涕在胡同里疯跑。
  菊儿是幸运的。菊儿娘原是邻村大户人家的女子,娘家姐妹多,嫁给了独子出身的菊儿爹。据说,菊儿爹早年上过高小,菊儿娘也识字,他们两个在村里算是文化人儿了。
  既然是文化人,就有文化人儿与众不同的作派。虽然家里一天到晚饥一顿饱一顿的打饥荒,菊儿娘愣是让菊儿读到了高中。村里的男孩子,能念完初中的都不多,一个女娃子能高中毕业,当时在村里是史无前例的。
  菊儿注定应该有个好前程的。菊儿五岁的时候,娘就领她算过卦,算卦的先生说了,菊儿是个举子命,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碗底还藏着一块肉,是个福相呢。
  福相的菊儿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只好卷起铺盖灰头土脸地回到村里。面对村里人的指指点点,菊儿哭了个一塌糊涂。然后把门一插,谁喊也不出门了。
  父亲找班主任问过,班主任说菊儿学习挺用功的,就是动作慢,说话有点结巴,听课做作业总要比别人慢半拍——慢半拍的菊儿没考上大学很正常。在那个考上大学就等于跳出农门,抱定铁饭碗的年代,在那个大学升学率还不到百分之十的年代,升学竞争那么激烈,思维慢半拍的菊儿不可能考上大学。
  上过高中的菊儿怎么能一直闲着呢,菊儿娘不甘心,就去找村支书,央他在村里给菊儿找个事儿干,菊儿就被派到村里的小学校代课去了。
  “我——爱——爱——北京。我爱——爱中——中——中华人民共——共和国!”菊儿结结巴巴地教,学生结结巴巴地学。
  不到一个月,家长们不干了,家长代表找到村支书家里:“菊儿是有文化,可她把俺家娃娃教成结巴了!”
  教语文不成,换教数学吧。菊儿一急就结巴,一结巴调皮的孩子就学她说话。孩子们越学她说话,菊儿越急,越急,越是说不上来,越是讲不清楚。慢慢地。她连上面规定的教学进度都跟不上了。孩子们的算数能力总不见长进,乡里组织的统一考试,菊儿教的数学在全乡十一所小学考了个倒数第一。
  支书也没办法,东家解释东家不听,西家解释西家不理,村支书磨破了嘴皮,乡亲们就是不买帐。有几个家长甚至堵在学校门口。把菊儿拦在校门外。菊儿哭肿了眼,又羞又愧回家了。娘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气又没底气,劝又没的劝,只好陪着菊儿一起抹眼泪。正好邻村一家服装厂来村里招工,菊儿便到服装厂干活去了。
  2
  服装厂位于两个村子的中间,离菊儿家不远。
  菊儿每天步行上下班。途中要经过一大片洼地,大片大片的湿地里,结着白白的一层盐堿,常常有人拉着排子车,用半拉破碗在上面刮盐堿面,刮下来薄薄的一层,连土一起装到一个编织袋里。爹说,这些盐堿面经过熬制,做成硝盐,能换钱哩。
  菊儿不关心这个。菊儿关心的,是服装厂里的事儿,什么时候自己才能练得跟其他人一样,轻轻松松就能把自个儿的活干完。跟前没有成堆的衣片。
  服装厂是流水作业,菊儿动作慢,常常造成积压。在她前面干活的工人,做完自己的工序就把衣片扔给她,等她车缝,她后面的工人就眼巴巴地等她干完一件扔过来一件。菊儿常常忙得满头大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舍不得,可跟前总是堆着一大堆没干完的活。工资是按件给的,急得她前面后面的工友都朝她翻白眼,没人愿意挨着她干活。
  “菊儿你能不能动作快点啊?老牛拉破车。急死个人!”
  “快了,快了,”菊儿脸上陪着笑,眼里噙着泪。
  一次给衣服车缝的时候。工友又催她。她一急,忙中生乱,把手伸进了缝纫机的针头下,把手指头戳了个洞,血立刻就涌了出来。菊儿娘噙着泪,急急忙忙跑到厂子里,没听工友们解释,拉起菊儿回了家。
  再次失业的菊儿,也只好拉起排子车。拿个破碗,跟在爹的后面刮硝面。白天刮,晚上熬。累是累了点,但可以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不用听别人的挖苦,菊儿心里倒敞亮了不少。菊儿娘常常看着菊儿发呆,满是皱折的脸上,坑坑道道写满了疼爱。
  3
  就在这一年,秋玲姨来了。
  秋玲姨比菊儿娘小十几岁,比菊儿大不了多少,是菊儿娘最小的胞妹,打小就送给城里一户好人家了。
  秋玲姨被保送上了大学。顺理成章地有了一份令人眼热的工作,和一个令人艳羡的家庭。没上几年班,秋玲姨就从单位辞职自己办起了养老院。
  养老院半公半私。既收一些无依无靠的复员军人,享受政府补贴,也收一些无社会能力的普通孤老市民,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最初的几年里,养老院办得倒也小有盈利,后来,养老院的境况日渐萧条:有钱的,把老人放到养老院不放心,宁可花钱雇保姆。没钱的,又住不起养老院。再加上养老院的活又脏又累,年轻人不愿干,上点岁数的子女不让干。几种因素一叠加,养老院便只有在市场经济的夹缝中,惨淡生存了。
  姐妹见面,秋玲姨看到如花似玉的菊儿干着这粗活,拉着菊儿的手直叹气,那双娇嫩的手,已经被风雨打磨得粗糙无比,像秋后失去水份的堿蓬。在征得菊儿娘的同意之后,她把菊儿带到了市里。养老院正缺人手,菊儿干活踏实,又有耐心,正是一块泛着亮光的等待雕琢的璞玉呢。
  菊儿来到养老院,做起了护工。老人们不嫌菊儿说话慢,老人们也不嫌菊儿动作慢。慢吞吞的菊儿,正符合了老人们的生活节奏。加上菊儿的细心和耐心,很快成了院里院外最忙的人,在这里,菊儿如鱼得水,工作起来顺风顺水。   “菊儿,推我出去晒晒太阳。”李奶奶喊。
  “菊儿,我那件灰色薄毛衣给我找出来没?”赵伯伯叫。
  “菊儿,暖壶里没热水了。”
  “菊儿……”“菊儿……”
  菊儿很忙,菊儿很累,菊儿很开心。
  秋玲姨也很开心,菊儿的笑容,像暖阳下迎风盛开的菊花,平凡而艳丽。在菊儿的带动下,养老院也渐渐恢复了生机。秋玲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养老院似乎提前进入了春天,接着,他们又陆陆续续从老家招了好几个像菊儿那样一脸阳光的女孩。
  时间,是把无形的剑,把菊儿历练得温婉、清爽,除了不善言辞,菊儿越来越像城里人。
  4
  菊儿结婚了,有孩子了,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城里人了。
  白天在养老院忙,晚上回到家,菊儿仍旧会哭。女儿小曼三岁了,明显的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不哭,不闹,也不说话,对菊儿的搂抱亲吻表现得很淡漠,只喜欢一个人默默地不厌其烦地玩那个脏兮兮的灰熊布偶。
  ——医生说,小曼有可能患有自闭症。
  5
  正当养老院风生水起的时候。秋玲姨走了,随儿子移居国外了。
  养老院的经营便全部落到菊儿肩上。菊儿更忙了,只好把娘接到城里帮忙照看小曼。
  娘看到表情索然的小曼,抱起来就亲,小曼大声哭着挣扎着,菊儿看着娘俩儿,把脸别到一边,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菊儿更忙了。菊儿依旧不善于与外人打交道。自从秋玲姨走了以后。养老院也就不再享受政府按人头发放的补贴款,菊儿也没去争取。养老院的一切开支,一切活动,全部由菊儿一个人去筹办了。捉襟见肘的尴尬,也是常有的。按照惯例,好象只有在重阳节的时候,老人们才会被记起,也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会有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组织敬老活动,而平时的日常打理,忙乱而琐碎,就全靠菊儿们了。
  忙完一天的菊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陪着小曼说话。虽然孩子有一搭没一搭自顾自玩着,但对于菊儿而言。小曼的每一秒钟。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牵着菊儿的心。她在时刻观察着小曼,并根据医生的提示,慢慢改变着小曼。
  小曼也慢慢适应着跟姥姥在一起的时光。菊儿娘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钟点工,菊儿在,家里什么活都不用她插手,菊儿去上班了,菊儿娘就在家上岗。渐渐地,小曼接受了她。没事的时候,菊儿娘就吃力地看书,查资料一早年认识的那几个字,几十年不用,早忘得差不多了一仿佛小曼是一只价值不菲的瓷娃娃,须用柔软细腻的丝绵依偎,外加十二分小心地轻拿轻放,才不至于受伤。
  6
  菊儿娘病了,病得还不轻。
  当菊儿找到医院的时候,爹正领着娘楼上楼下地跑着。抽血,化验,拍片,等结果。爹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医生说,从症状上看,菊儿娘的病不容乐观,具体发展到什么程度。要等病理检验结果出来才能最终确定。
  结果出来了,肺癌。以老人的年龄,不建议手术,保守治疗也许是更好的选择。接下来的日子,菊儿更是医院单位家三处跑,恨不得一天生出二十五个小时来。
  病床上的菊儿娘反倒淡定了,她把菊儿叫到床前。
  “菊儿啊,娘的病娘知道,咱别花那冤枉钱了,给小曼留着吧!”
  说到小曼,菊儿眼一热。想要把话题岔开,又一时找不到新的话题。
  “娘。有一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当年我换了好几个工作,都被人家辞退了,你当时有没有觉着我笨?有没有担心我将来没有饭吃啊?”
  菊儿娘笑了:“娘始终相信。老天爷让你托生在世上,是提前想好了退路的。他肯定给你安排了一个适合你做的工作,只是没有明确告诉你,要你自己边走边去寻找。你看,咱村的地,过去只长堿蓬,现在呢,建起了好几家服装厂,种地不行,换个方式,总有适合的。”
  菊儿鼻子一酸。没有再说话,眼里分明有东西闪了一下。
  7
  菊儿娘走了。菊儿像被抽了筋一样,一下子瘫了。
  小曼在菊儿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老天爷把一个人托生到人间,是提前想好退路了的,肯定有一个适合他生存的方式。只是要他自己去寻找罢了。这句话像一方石雕,刻在菊儿的心里。
  日子仍旧波澜不惊地继续着。
  养老院的经营越来越红火。为此,电视台专门给菊儿做了个专访,菊儿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几个大字,找人刻在门口的大石头上,让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感受到它的神圣。
  菊儿成了小城里的名人。老人们排队报名等床位。
  菊儿回了趟老家。跪在娘的坟前,许久不愿离开。
  昨天,小曼从大学寄回照片。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站在亭亭玉立的荷叶旁,水灵灵的露珠,衬着水灵灵的笑脸。
  菊儿想着想着笑了,想着想着又哭了。
  编辑手记:
  《墙洞》中一段逝去时光里被墙洞掩埋的真实,使郭斌因此憎恨和厌恶陈文夫二十多年,小说选取了一个小开口,通过倒叙的手法,将一个尘封的故事娓娓道来。在小说中,展现了人性的多面,特别是主人公的心口不一,但这些描写却真实地符合当时当景。且该小说还展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文学青年的生活状态,在这群热衷文学的青年的中年生活中,回忆着曾经的青春岁月。《花香雨季》里小小的秀,身子单薄,命运凄凉,却阳光得使人动容。失去母亲,在贫病交加中生活的秀是一个满身充满阳光的孩子,她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继续读书,渴望改变家庭的苦难。她积极、自立,为了学费,她不等不靠,努力想以自己的方式解决困难。洁白鲜艳的栀子花映衬出小小的秀的纯洁、美丽与向上。《菊儿》里的菊儿一生跌宕起伏,悲喜交加,只是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菊儿的娘和菊儿都没有在人生的坎坷之前低下头,面对结巴和不灵活的菊儿,菊儿娘说出了:“换个方式,总有适合的”,她就这样支持着菊儿一路走来。而历经艰辛的菊儿在面对工作的艰难和自闭的女儿面前,她也坚强努力,对养老院的老人们不离不弃,对女儿关爱备至。
其他文献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不是李清照笔下的江南,是高原江南,大理西湖湿地。  梦一样的水乡,高原上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清波荡漾里放歌。  秋风起,秋水盈、秋草黄,越冬的水鸟在大理诗意栖居。  白鹭是不必说的,它们早已将洱海流域视为自己的家园,在洱海的滩涂地,在大青树的枝桠间,在苍山与洱海间的平畴沃野中,在洱海畔的稻田埂上,在弥苴河堤的合欢树尖,在西湖的水柳里,在村庄上空,白鹭优雅的
期刊
郁东把新出版的又一本诗集《追赶春天的花朵》送给我,一看,一百多首诗近三百个页码,算是泱泱诗文了。这是近年来,他在云南这片隐密的土地上生活的诗的又一次喜人收获,也是祥云诗群的又一次证明。而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一生写了二百来首诗。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一比较。是赞扬郁东在诗歌创作上的勤奋,以及祥云诗群在大理的活跃。  《追赶春天的花朵》里的作品,涉及了各种生活画面,生活的、乡土的、山水的,可以说是一
期刊
我在这里  子在这里,在草坪一隅  混凝土浇铸。砖块搭成  楼梯在这里。回旋。回旋  花朵般的裙子,钢铁的心  我在这里,向下,从五楼到一楼  向上。从一楼到五楼  对面那幢楼是同时修建的  房子是房子的亲兄弟  相同的血肉迂回的楼梯穿插其中  楼梯是一个厂生产的  楼梯是楼梯的亲兄弟  侧面是移动公司大楼  那是它们离得最近的表哥  它们是它的表弟  我在这里。在这幢楼里  不在另一幢楼里  也
期刊
儿时的菊园  我打算在菊花园安家  让晨之菊香暮之紫云  阻止我流浪的脚步  我记得小时候清源山后面  有一大片菊园  仲夏的黄昏是一片虫唱鸟鸣  菊花瓣上的露珠儿晶莹剔透  我们含一叶在嘴里就有甜甜的味道  记得我们用一朵一朵的菊  搭成一个小花轿  里面坐着我的新娘  她穿着翠绿的印着小菊花的短袖衫  一脸的百依百顺一脸的幸福模样  多少年以后当她得知我已娶妻  她就一直躲在菊的后面  泪眼汪
期刊
分界  一朵玫瑰是分界线  左边是爱人右边是亲人  把差异分开  弯弯的月亮把差异固定下来  短信把孤独分成雨水  悲伤的记忆渐渐低下来  时间缝在石卡山顶  天空阴暗着  天上的桃花朵朵争先绽放  仰望天空柔软的桃花纷纷落下  每一片都带着污垢  让我看清天上的白桃花  地上的红桃花  高山杜鹃  局山杜鹃  鸟一鸣  神话中的杜鹃开成一片  松软的音乐缓缓飘逸  光脚的驿站诗一般的干净  瘦瘦
期刊
面对滔滔的大江和曾经的功果桥,我曾在今年又一次造访功果桥的时候赋《重过功果桥》二首,以志感怀:  (一)  高炮曾此遏倭寇,战壕依稀布高丘。  当年英雄今何在,满眼草木信难书。  江流浩浩达天外,青瓦鳞鳞入夏初。  偶听老翁夸先父,守桥军里一马夫!  (二)  深谷木棉花万朵,雄雄犹自护山河。  危峰稳托碉堡旧,雄鹰高飞战壕闲。  昔日战场成电站,今临江水忆当年。  硝烟散后多遗爱,依旧江流绕故园
期刊
我们这些四五十岁年纪的人。几乎都是读着小人书长大的。  在家乡永平,小人书,是人们通俗的叫法,规范地说,应该叫“连环画”。  我喜欢上小人书是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在乡下没有电视,更没有游戏机,生活的环境单调乏味,只有靠读小人书打发寂寞的时光。我读过的小人书有早期版本、初版初印、系列版本、“文革”版本和名人名作版本。如《三国志》、《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桃花扇》、《金瓶梅》、《西厢
期刊
“大理有名三塔寺”(民谣)。  呈等腰三角形鼎立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是唐王朝派工匠帮助设计修造的。造型酷肖西安小雁塔,而高43米的两座小塔建于宋徽宗时期,典雅隽秀。  它是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松阴塔影。隐现于雪痕月色之中,令人神思悄然。”谁能说徐霞客的吟叹,不是古今共有的感受?  但是,很少有人在大理的三座古碑之下沉思。其实,它是耸立于历史中的有着另一种意义的三座巨塔
期刊
1  老家如一幅随意涂抹在  故乡脸上的水墨画  看似淡淡的稍一回味  却是浓得化不开的情  忍不住想和老家交谈  打开老家的方言  准备好故乡的嗓门  在失控的情绪中呼喊着爹和妈  老家只是淡淡的一笑  没有回答  没有什么能代替老家  因为老家住着我的欢乐  住着我的灵魂  住着我的爹和妈  2  想念老家你会不经意  便推开了美的大门  和过家家时的新娘  在一段温柔中相遇  和青春在一首诗
期刊
你用一根针,刺进我的诗中  你用一根针。刺进我的诗中  疼痛,从陈年的痼疾中  跃起。反击  愤懑,迷茫,败下阵来的文字  独自在山巅奔跑。撕扯  白云,大地和小草  是谁的呼唤穿过了如蛇的野径  若断若续。我必须,俯下身来  五体投地,疼痛的耳朵  才能听见,风中那一声声的叮咛  一朵花不知道她的寂寞  阳光叫她开。她就开了  弓起的花瓣,一使劲  便弹破了山谷,厚厚的  尘埃  她奔跑,跳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