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数学教学面临困境,学生普遍听不懂、及格率低。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总体较差。走出困境的良方是通过分班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原则:一是效益原则,二是激励原则。分层的具体措施包括:按学生基础编班,为每个班级制订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实施动态分层,学生可以在各个层次间有序流动;在不同层次学习,合格后的结果有显著区别,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其向高层次流动;分层教学可以灵活掌握教学时间等,有助于满足中职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中职数学 分层教学 原则 措施
一、分层的原则
第一是效益原则。分层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变低效教学为高效教学。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先按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分班,再根据各班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而不能千篇一律。教师教学时必须以班级学生总体情况为出发点,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进度、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出合适的教学要求。教师教学时不能贪多求全,而要讲细讲透,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注重反馈环节,确保绝大多数同学掌握。教师教学时既要着眼于学生双基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渗透思想方法的教学,授人以渔,使学生受益终身。
第二是激励原则。中职学生大多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有许多消极的情感体验,经历了不少挫折,中职传统数学教学更加深了他们的挫败感。现在,通过分层教学让学生稍加努力就能品尝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加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潜能,让学生从苦学、惧学、厌学逐步变为能学、乐学、会学。
二、分层的具体措施
开学后的第一学期,应按学生的基础将学生编入不同的班。可以中考成绩作为依据,也可在开学后进行摸底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依据。编班只能以总成绩作为依据,任课教师还要摸清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和总体情况,以学生总体数学基础为依据,制订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计划应明确是否对初中内容进行复习、进行多长时间的复习;应明确授课时数和进度安排;应明确难度要求和教学目标。计划还应具有弹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进行一定的调整。计划还要有高度的可完成性,通过计划的实施,使学生的数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分层应该是动态的,各层之间可以双向流动。如果一位同学感觉学习太吃力,或者成绩下降厉害,明显不适应本层次的教学,可以转到学习难度较小的层次;相反,如果一位同学感觉学习太轻松,成绩特别优秀,在本层次学习的挑战性不足,可以转到学习难度较大的层次。
分层教学应有助于强化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奖勤罚懒,而不能倒过来。要鼓励学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向较高的层次流动,在不同层次学习最终结果就要有明显差别,换句话说,同样是得80分,在层次高学习的和在层次低学习的两者含金量不一样,否则有些同学就会故意选择在低层次学习,既轻松又能拿高分。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院校来说比较简单,经过同样的学时学习合格后,层次较高的同学拿到较高的学分。没有实行学分制的院校就要做出其他制度性的安排,以笔者所在的技师学院为例,可以让层次较高的同学拿到较高的技术等级,也可以较早安排层次较高的同学实习。
分层教学除本文所讨论的通过分班分层这一形式以外,主要还有班内分层的形式,两者在原则和具体方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相互结合、互为补充,能使分层教学效果更佳。
班内分层,一位教师可以立刻着手尝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许就是目前同仁讨论分层教学主要讨论班内分层的原因。而通过分班分层,需要等待体制的安排,非凭教师一己之力就可以将其付诸实施。但笔者认为,在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下,分班分层的作用和效益都远大于班内分层,制度的安排需要理念的推动。
关键词:中职数学 分层教学 原则 措施
一、分层的原则
第一是效益原则。分层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变低效教学为高效教学。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先按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分班,再根据各班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而不能千篇一律。教师教学时必须以班级学生总体情况为出发点,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进度、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出合适的教学要求。教师教学时不能贪多求全,而要讲细讲透,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注重反馈环节,确保绝大多数同学掌握。教师教学时既要着眼于学生双基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渗透思想方法的教学,授人以渔,使学生受益终身。
第二是激励原则。中职学生大多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有许多消极的情感体验,经历了不少挫折,中职传统数学教学更加深了他们的挫败感。现在,通过分层教学让学生稍加努力就能品尝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加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潜能,让学生从苦学、惧学、厌学逐步变为能学、乐学、会学。
二、分层的具体措施
开学后的第一学期,应按学生的基础将学生编入不同的班。可以中考成绩作为依据,也可在开学后进行摸底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依据。编班只能以总成绩作为依据,任课教师还要摸清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和总体情况,以学生总体数学基础为依据,制订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计划应明确是否对初中内容进行复习、进行多长时间的复习;应明确授课时数和进度安排;应明确难度要求和教学目标。计划还应具有弹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进行一定的调整。计划还要有高度的可完成性,通过计划的实施,使学生的数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分层应该是动态的,各层之间可以双向流动。如果一位同学感觉学习太吃力,或者成绩下降厉害,明显不适应本层次的教学,可以转到学习难度较小的层次;相反,如果一位同学感觉学习太轻松,成绩特别优秀,在本层次学习的挑战性不足,可以转到学习难度较大的层次。
分层教学应有助于强化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奖勤罚懒,而不能倒过来。要鼓励学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向较高的层次流动,在不同层次学习最终结果就要有明显差别,换句话说,同样是得80分,在层次高学习的和在层次低学习的两者含金量不一样,否则有些同学就会故意选择在低层次学习,既轻松又能拿高分。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院校来说比较简单,经过同样的学时学习合格后,层次较高的同学拿到较高的学分。没有实行学分制的院校就要做出其他制度性的安排,以笔者所在的技师学院为例,可以让层次较高的同学拿到较高的技术等级,也可以较早安排层次较高的同学实习。
分层教学除本文所讨论的通过分班分层这一形式以外,主要还有班内分层的形式,两者在原则和具体方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相互结合、互为补充,能使分层教学效果更佳。
班内分层,一位教师可以立刻着手尝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许就是目前同仁讨论分层教学主要讨论班内分层的原因。而通过分班分层,需要等待体制的安排,非凭教师一己之力就可以将其付诸实施。但笔者认为,在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下,分班分层的作用和效益都远大于班内分层,制度的安排需要理念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