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带回国家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学术著作其实像侦探小说:作者提出一个悬念,然后抛出一个接一个的线索,在每一个线索上诱导你深入,然后又用新出现的论据给它打上问号,直到最后的解释浮出水面。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就是这样一本“侦探小说”。
  今天我们所见的世界,在政治上呈现出如此之丰富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起源何在?就这个引人入胜的问题,福山引领读者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跨越学科的“追踪”:从生物学的成果到各大洲地理风貌的不同,从部落文明的特点到宗教的政治影响,从历史发展的经济基础到各个社会不同群体的博弈纵横,福山试图把近年来生物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进展整合到一个问题框架中来,在一团乱麻中找到政治发展的脉络。
  显然,如福山自己所说,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是如此之多领域的专家,但是对不同领域权威和成果的引用,使得该书从本质上而言不仅仅有一位作者,而是由无数作者共同完成的。更重要的是,也许福山在每一个领域都不能称为专家,但一个学者的敏锐性和洞察力,从来就更多取决于他通过问题意识组织和提炼知识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就串连庞杂的细节组织成一个“侦探故事”的能力而言,福山没有让人失望。
  提起福山,人们最先想到的恐怕是他在1992年出版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书中福山表达了这样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自由民主制代表了人类政治文明最后的形态,而自由民主制下的布尔乔亚则代表了“最后的人”。由于这一观点发表于冷战结束伊始,在很大程度上,它被视为西方取得冷战胜利的宣言。当然,基于同样的原因,它也被视为傲慢的西方中心主义代表,并受到此起彼伏的批判。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过去20年来,福山先生的问题意识一直在慢慢转向。从2004年的《国家建构》,到2007年的《在十字路口的美国》,到2008年的《信任: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再到最近出版的这本重磅著作《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个几乎可以说“面目全非”的福山逐渐浮现。甚至可以说,前面几本书都是为最后这本书所做的准备工作,最后这本书构成了对前面几本书的整合与深化。
  在何种意义上《政治秩序的起源》构成对《历史的终结》的“180度转向”?与其说对同一个问题“新福山”给出了与“旧福山”不同的回答,不如说“新福山”所关注的是全新的问题。如果说触动福山写作《历史的终结》的,根本上而言是“为什么自由民主制最终能够征服世界”,那么触动他写作《政治秩序的起源》的,则是“为什么自由民主制尚未能够征服世界”。
  从关注“同一性”走向关注“多样性”,从关注“终结”走向关注“起源”,从关注“人性”走向关心“历史”,这个问題意识的转向显然不是偶然的心血来潮,而与过去20多年世界各地的政治发展紧密相关。在这20年来,福山和我们一样,共同目睹了自由民主制在世界各国落地生根的艰难:中东欧在转型过程中的阵痛、非洲许多国家在民主化过程中出现的种族和部落动员、美军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后“移植”民主的艰难,乃至最近中东地区民主化过程中的动荡与反复……固然,也有韩国、巴西、波兰这样相对成功的案例,但是这20年的风云变幻,使得“西方的胜利”这样的结论显得过于轻率和乐观。
  那么,“为什么自由民主制尚未能够征服世界”?或者说,为什么今天世界各国的政治发展模式如此多样?对这个问题,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福山的主要切入点是:国家建构。什么叫“国家建构”?沿着马克斯·韦伯对国家的定义,福山将“国家建构”理解为政府的统治能力。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政府国防、征税、官僚机构架构、维持社会秩序、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能力。
  客观地说,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福山对政治发展的认识有3个维度:国家建构、法治和问责。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政治模式是三者之间的平衡,但在整本书中,福山对“国家建构”这个维度的格外强调是清晰可见的。
  这首先体现在书的构架上。在整本书的3个核心内容部分,“国家建构”部分排在最前面,所占篇幅也远大于其他部分。更重要的是,从内容上而言,福山对世界各国政治传统分野的解释,很大程度上就集中于对其政治源头“国家建构”成败与早晚的分析。由于将“国家建构”视为政治发展的核心要素,福山对比较政治史的讲述,刻意摆脱了“欧洲中心主义”的视角。也就是说,他不是把欧洲模式当作政治发展的“常规状态”,把其他国家视为偶然的“变异”。相反,他在书中强调,“我把中国作为国家建构的原型,追问为何其他文明没有复制这一模式”。将中国作为坐标的原点,是因为早在秦朝,“中国就独自创造了韦伯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即,中国成功地发展出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官僚政府,去治理广大的疆域与人口”。如果说“为什么他们没能成为欧洲”是西方学者惯常的思考出发点,现在福山想掉过头来问:“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中国?”
  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是因为它最早开始了“国家建构”进程。查尔斯·蒂利所说的“战争制造国家”,中国是最早最经典的例证: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百年征战给当时的各地君主带去“国家建构”压力——唯有那些能够最大程度组织实施军事动员、控制和管理生产以及汲取社会资源的政权能够“适者生存”。于是,集权最成功的秦国“脱颖而出”,并在征服其他国家后将这一“秦国模式”推广到整个中国。
  相比之下,印度从很早开始就是“弱国家”传统——或许由于地理和人口因素,部落和王国之间的战争从未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那种频度和烈度,而且其国家建设的进程被婆罗门教的兴起所阻截和压制——根据该教的教义,宗教首领的权力高于世俗政治首领的权力。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为今天印度的“强社会弱国家”“强问责弱治理”的政治形态埋下了伏笔。
  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中东的政治传统长期是部落式的,伊斯兰教在7世纪的兴起给中东地区带来“国家建构”的契机,之后埃及和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奴隶制则把这个国家建构过程推向了高峰。但是,国家建构时间上的“迟到”、宗教的“尚方宝剑”地位、最高权力继承体制的缺乏以及军事奴隶制对外来力量的依赖,使中东的这种国家建构从未达到过中国的高度。   欧洲的传统则介于中国和印度之间,一方面,中世纪之后连年不断的王朝征战给欧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国家建构”压力;另一方面,这种压力不得不“嵌入”之前已经形成的法治传统、教会和贵族势力、城市经济等制度环境。于是,集权的压力与分权的传统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欧洲。
  可见,对于“政治为何如此多样”这个问题,除了开篇谈及的地理、人口等因素,福山格外强调的是,各国在摆脱部落制和封建制过程中,政权与社会不同集团的力量对比与博弈,以及“国家建构”与法治、问责制之间的发展顺序。换言之,在历史的源头,“国家建构”的成败与时机是决定一个国家走向的第一推动力。
  “国家建构”越成功越好吗?显然不是。在书中福山一再指出,只有当国家建构与法治、問责构成平衡时,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才构成“现代政治的奇迹”。而“一个没有法治和问责制的强国家相当于专制。它越现代和制度化,其专制就越有效”。秦国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被其称为“极权主义的原型”。
  那么,为什么对政治发展的“国家建构”维度格外强调?与其说这是因为福山过去20年有一个价值转向,不如说他对现实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变化。
  现实形势如何?在书中,福山时不时流露出这样一种看法:就那些转型中的国家而言,是国家能力的薄弱令民主化过程常常成为失序化过程。即使是那些相对成熟的民主国家,国家能力的削弱也使其民主制陷入危机。“现代民主制的失败有各种情况,但21世纪初这一失败的主要原因恐怕是国家能力的薄弱:当代民主制太容易被捆住手脚和陷入僵局,因此无法作出困难的决定以确保其经济与政治的长期生存。”在福山眼中,印度公共设施建设的缓慢、欧洲福利国家的滞涨乃至美国赤字问题的困境,都是民主制里国家能力欠缺的表现。
  也就是说,现实政治形势的演化使他越来越担忧,在国家能力、法治和问责的“三角关系”中,人人过于强调前者对后二者的伤害,却往往忽视国家能力同时往往也是建设法治和民主的前提。福山在此书中的努力,是试图弥补这个认识上的盲点。换言之,根本上而言,他对国家建构的强调,不是为了弘扬专制主义,而是为了挽救西方的法治与民主。
  对“国家建构”如此强调,是否可以说,“新福山”已经否定了“旧福山”?“旧福山”20年前的观点已经“过期作废”?
  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你看,连福山都不谈民主,转而谈论国家能力了”,至少在中国,不少“国家主义者”为福山的问题意识转向感到欢欣鼓舞。但对《起源》一书真正严肃的阅读会使我们认识到,与其说福山试图用《政治秩序的起源》去否定《历史的终结》,不如说他试图用《起源》去完善《终结》。
  (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其他文献
一本漂亮的书,不啻于一件美妙的艺术品。正如《法言·吾子》所言:“女有色,书亦有色。”大藏书家周叔弢说得更加生动形象:书的版刻好如同女子先天身材好,印工好乃后天发育好,装帧好就像好女子又穿上了漂亮衣服。像这样精心制作的书,除了拿来阅读,更可以细细赏玩。日本著名设计家杉浦康平也說:“每每翻阅美的书籍,总会感到无比惬意。这是因为我们会用心去感受它内容的分量,欣赏它设计的美。”的确,一本漂亮的书,总是能通
期刊
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论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是绝对可靠的科学原理。但是,根据“进化论之父”查尔斯·达尔文在大约150年前所作的推测,物竞天择的必然推论是,利他主义者早就该灭绝了。愿意牺牲自己来帮助他人的人当然能够创造奇迹,同时增加他人活下去的机会,但是这样做对他自己的生存发展未必有多少好处。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那些牺牲自己的进化适应能力来帮助他人的“傻瓜”肯定会被那些自私自利的同类打败,人数也会越
期刊
今日,惊蛰。窗外,一点声响都没有,很安静,安静到让人忽略了一个新节气的降临。我真有点儿意外。原本我想着,惊蛰时,天空会有一声雷,噼里啪啦的,把冬眠的生灵唤醒。我这样的想法,应该属于窄长范畴吧?何况天空之下,大地之上,很多有生命的东西睡了长长的一觉,也该睁开眼了。  其实,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即便没有雷声,春天早已在蠢蠢欲动。你看,先听见春天脚步的,应该是校园里的小鸟,它们仰着脖子,抖着翅膀,在树木、
期刊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  在茫茫人海,在鳞次栉比的楼群中,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瞥见没有别人会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在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  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
期刊
在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前,暂时无法回到家乡的武汉人该如何安身?湖南长沙伸出了温暖的手,给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妥善安置方案:对湖北来长沙人员,在排查无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后,各区县市给予适当帮助,统一征用酒店,统一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  随着全国各地都在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来自疫源地的武汉同胞、湖北同胞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歷经漂泊辗转,身心俱疲。他们也是疫情的受害者,对于他们,
期刊
2014年,我决定在广州开一家24小时书店。  在那之前,我在六运小区开了两家咖啡馆,运气不错,很快就过上了伪文青们理想的日子:白天看书写字晒太阳,晚上抽烟喝酒瞎扯淡。偶尔想起之前在建筑设计院里通宵画图的经历,我觉得就像做梦。梦醒,心中竟有一丝窃喜。  狐朋狗友们听说我要开书店,顿时炸了锅:  开书店?!昨晚喝高了吧?你读过几本书啊?  一个长得像混夜店的人,开书店?  总之,2014年7月份,夜
期刊
一次,察微王穿着粗布衣服,从王宫的小门出去,走到一位补鞋的老头儿面前,开玩笑地问他说:“天下的人,谁最快乐?”  老头儿回答道:“只有国王最快乐。”  察微王问:“他怎么快乐呢?”  老头儿回答道:“百官尊奉,万民贡献,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这不是很快乐吗?”  察微王说:“那倒如你讲的。”他便请老头儿喝葡萄酒。老头儿醉得毫无知觉。察微王让人把他扛进宫中,对王后说:“这个补鞋的老头儿说做国王最快
期刊
在中国,不是所有的地方能像成都平原那么富饶,即使种一粒石子都会萌芽,也不是所有的地方能像深圳那么幸运,一夜之间就会冒出森林似的高楼大厦。实际情况是:很多地方仍没有跳出贫困的圈子。这固然是由于自然条件所致,是历史造成的。问题是,贫困地方的孩子出生了,而且要读书。尽管他们挎着破烂的书包,坐在简陋的教室,伏在粗劣的课桌上,他们毕竟从小学升到中学,其中一些孩子将乘着梦进入大学。这些孩子,除了自己的聪明之外
期刊
银川不是一座孤独的城市,它是银川平原的中枢,其内河系统与广袤田野上的农事紧密关联,在自然的季候里潮汐般涨落。从卫星地图看银川地区,仿佛航行于浩瀚黄沙中的一叶绿舟,运载着满满当当的田野、树林和城市。那些纵横交织的河网水系,是人类耗费2000多年光阴设计和维护的灌溉系统,创造了一座花园,然后在花园里安放银川。  我住在银川老城新华西街的一家酒店,紧邻凤凰街和南薰街,也就是银川古城的西南角。饭后散步,西
期刊
2020来了,第一批90后三十了,这一代有多不一样?属于90后的而立之年,工作、结婚、买房、生孩子……那些70后、80后曾经面临的人生难题,也一样如期而至。  人更少,文化程度更高  1990年,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市解放路正式开业;电影《赌神》也才刚刚上映,发哥在电影中的一句“来瓶82年的拉菲”,到现在还在流行。1990年,崔健为亚运会集资义演的首场演出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拉开帷幕;同年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