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亦爱吾庐,芸香几卷书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o61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萧乾在73岁时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间书房。他不无感慨地说:“假如把10亿人搭成一个金字塔,像我这样享有一间书斋的人肯定是在塔尖上。”(《我总算有了书斋》)如果萧乾看到了这本刚刚面市的《我的书斋》(曹正文主编,文汇出版社2000年12月初版)的话,一定会喜笑颜开地感叹:真是时过境迁矣!
  萧乾的那篇《我总算有了书斋》,收录在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的《我的书斋》一书中。两种《我的书斋》堪称珠联璧合,大抵反映了两个不同时代的读书人与书香人家的书斋生活。
  《光明日报》原《周末生活》专刊在1985年3月23日至1988年4月23日期间开办“我的书斋”专栏,共发文68篇,后由科学普及出版社结集为《我的书斋》出版,由赵朴初题签。作者多为文坛耆宿、学者名流,大多是抗战前后即有爱书、买书、藏书癖好的一代知识分子。比如萧乾、季羡林、姜德明、刘绍棠、任继愈、冰心、蒋子龙、周而复、周振甫、金开诚、舒芜、钟敬文等等,都是熟悉的大家、名家。编者说,书斋“并非完全属于个人,知识分子历来与国同运。从书斋这个窗口,看国运民运、变迁兴衰、人世沧桑,不啻一面历史之镜。”是的,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这一代知识分子大多没有书斋,或者是卧室、书斋、会客三位一体,或者经历过“初极狭,才通人”的“桃花源”的境况。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年代,却又因“书斋”而带来“书灾”。其遭遇的书厄在闻山的《安得书斋千万间》、甘惜分的《书斋和书灾》、顾执中的《书何罪兮亦飘泊》等篇什的篇名中即可窥见一斑。对这一代人来说,让人能躲开一些分心的杂音而专心思考的书斋,犹如琅嬛福地一般,只是一个美好的梦幻仙境。难怪季羡林也忧心忡忡:“搞我们这一行,要想有一个满意的图书室简直比搞四化还难,全国国民收入翻两番的时候,我们也未必真能翻身。”(《坐拥书城意未足》)
   “文汇版”的《我的书斋》,收录的120篇作品则以中青年读书人为主,他们大多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相比之下,书在这一代人手中要幸运得多,他们一般在八九十年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或大或小的书斋,其中还收有一篇12岁的小朋友曹骏写的《乐在小书屋》。徐中玉在《愿天下读书人都有个书斋》的“序”中总结道:“书斋已成为他们家庭文化生活甚至家庭生活的精神中枢,因为不但可以让乐于读书的不受干扰在此静静读书,便于取书、检书、写书、储些阅读的资料,可以在这里接待朋友亲切谈天,还成了家里看报、看电视、说说笑笑的好地方。几乎一切有关文化的家庭活动都可以在书斋里进行,有个非常惬意的场地了。”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南京、苏州等地都举办过规模不等的藏书比赛,涌现出一批现代意义上的藏书家和藏书家庭,他们多有作品收入其中。该书装帧精致,每篇前有作者小传和书房剪影。
  季羡林说过:“中国是世界上最喜欢读书和藏书的民族。”诚然,两种《我的书斋》折射出中国文化绵延千年而不衰的精神血脉,这就是“吾亦爱吾庐,芸香几卷书”的书香精神和爱书情结。
其他文献
为了让法律真正为社会上的弱者伸张正义,保护弱势群体,尤其是女性的合法权益,1996年,北京大学法律系的一些女律师们组建了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专门研究妇女在婚姻家庭、劳动权益和人身权利方面的法律问题,并重点开展了妇女法律援助工作,四年来,她们接手了几上百件妇女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案件,为数百名无权也无钱的弱女打赢了官司,为她们赢得了财产权、子女抚养权、劳动权、家庭财产继承权和人身侵害的赔偿、名誉损
期刊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主任王德威教授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经年,在海外学界有一定影响,三联书店出版有他的论文集《想象中国的方法》,这是他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所论及的小说从晚清迄于当代。在这部书中,他延续了他的一个重要论点,即讨论晚清小说所谓“被压抑的现代性”,认为“在世纪末重审现代中国文学的来龙去脉,我们应重识晚清时期的重要,及其先于甚或超过五四的开创性。”  按王德威的解释,“被压抑的现代性
期刊
[编者的话] 此文选自《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一书,标题是本刊编者所加。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一些自认为对于我们,甚至更多的人需要确认的东西,并想以此与诸位读者有所交流。  我们还愿意将载于此书封面勒口上的两段话介绍给读者,一段是:“《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将美国历史活现于书中。它贯穿了致使这个国家变成一个政治大国,变成世界不可缺少之民族的所有关键问题。这些重要文献包括了许多有争议却富于原创性的思想,正是
期刊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灿烂、博大、深邃的文明,且绵延五千年而永葆青春。这种强大生命力,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所不可比拟的。这既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依据,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形象地对广大读者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教育,用中华民族创造和涵养的民族精神及优秀文化为中华的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云南教育
期刊
当两本关于丝路古道大海道考古探险作品问世以后,作为两本书的责编,我总在思索着一个问题,探险的终极意义何在?诚如两本书的介绍文字所云:本次探险考察“揭开了大海道神秘的面纱,引领向往大西北的人们去探寻最后的丝绸之路……”为关注西部大开发的人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不过,我觉得,这次探险成功的背后,还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之处。  其一是,在今年春节期间的午间新闻30分里,电视观众都直观地领略到大海道作为
期刊
《流血吴淞口》是上海宝山区史志编辑室出版的一套书,上下两册,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宝山在上海北面,北枕长江,南临黄浦,原属江苏,现隶上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一二八”战争和“八一三”战争,主要战场都在宝山境内,因而宝山在两次战争中受害之烈,损失之大,也是为历史所少见的。  “一二八”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在宝山大量残杀平民,据1932年上海社会调查统计,死于日军暴行的763人
期刊
说起通俗文学,人们必然会想到金庸、梁羽生、古龙等,殊不知这些港台新武侠小说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还珠楼主的影响,还珠楼主对通俗文学发展的贡献,远在他们之上。  还珠楼主是三十年代初崛起于文坛的通俗文学大家,是现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之一,位北派四大家之首。他一生创作小说40部,剧本数十个,总字数达两千多万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似乎无人可比。他的作品构思奇特、充满奇思妙想,牵动了那个时代读者的心,出现了
期刊
多少年来,我们能见到的美学词典都是按照西方美学词典的模式编写的,内容虽也中外并收,但中国美学所占比重与中国美学的实际分量并不相称,更谈不上有什么中国特色。  终于牞一部完全以中华美学为内容的、173万字的《中华美学大词典》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1932年,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的概念,1962年,宗白华招收了林同华为唯一的中国美学史研究生。1979年,宗白华六十年代的讲稿《中国美学史重要问题
期刊
由于要论证“商赋人权论”,我不得不去读经济学。结果,我惊奇地发现,在当代,真正沿着马克思的思路,从各个不同角度科学论证人权源自市场经济的论者,都出自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其中包括,科斯牗1991年诺奖得主牘和斯蒂格勒牗1982年诺奖得主牘以新颖的思路,论证了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了产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布坎南牗1986年诺奖得主牘和阿罗牗1972年诺奖得主牘把市场经济分析引入政治权利研究之中,不仅揭示了
期刊
近两天整理书籍,偶尔翻开《瓜蒂庵文集》,衬页上潦草地记着一行字,“久觅不获之书,今日得之,庶几无憾矣。”从容思索,依稀记得是去年从辽宁邮购到这批书时的信手涂鸦,当日的心情演变为今朝的追忆,一切都由时光说了算。  六七年前第一次知道瓜蒂庵主谢国桢,好像是在黄裳或余秋雨的什么集子里,当时我正情绪高涨着自学版本学,因此一下就记牢了这个名字。以后每次逛书店都分外留意与瓜蒂庵有关的东西,然而很可惜,似乎瓜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