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堂的教学艺术多姿多彩,不胜枚举。为使学生体会到历史课“言虽尽而意无穷”,这些年,我对历史课堂的收尾做了多方面的尝试,现归纳如下:
师生对话收尾法
它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问答对话,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新知识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问答对话,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活跃起来,能有效地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当然,要成功地运用好对话收尾法,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第一是紧扣教材,针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拟出提纲,做到难易适度,有启有发,以激发学生思维。第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对新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第三是对话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提问应要求全部学生思考,学生回答问题可采用举手回答和点名回答相结合的方式。第四是时间要适当。因为收尾工作是点睛之笔,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喧宾夺主。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因人施教,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
学生概括收尾法
新课内容讲述完以后,留下几分钟,让学生自主讨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印象。然后,找一位学生向全班总结所学内容,不当之处由其他同学补充。此种方法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过,使用这种方法应避免教师先概括,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心理。
即席演讲收尾法
这种方法要求学生运用史学知识,借助即席演讲的形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自己。比如,我在小结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时,安排了一场即席演讲比赛。让学生结合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联系实际说说学习历史的必要性。通过演讲,不仅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而且也确确实实使学生认识到了作为高中生学习历史不只是为了升学,更是为了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设置悬念收尾法
教育学告诉我们: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生在学完新知识后,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设置悬念,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设置悬念要恰到好处,要体现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讲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这一节后,我不失时机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你们根据战争的一般规律,设想一下,下一阶段的发展会如何呢?”面对新问题,学生们苦思冥想,以“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而然也就调动了他们的自学热情。
竞争答题收尾法
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例如在讲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让学生抢答: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是( )。A自封的,B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C党章规定的,D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我指定四个学生代表本组发言,并对他们的答案作简要的评价。此方法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总之,课堂教学要善始善终。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好的结尾不仅为一堂课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完成了正常的授课工作,还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真正达到了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枣园中学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白泉小学)
师生对话收尾法
它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问答对话,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新知识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问答对话,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活跃起来,能有效地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当然,要成功地运用好对话收尾法,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第一是紧扣教材,针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拟出提纲,做到难易适度,有启有发,以激发学生思维。第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对新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第三是对话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提问应要求全部学生思考,学生回答问题可采用举手回答和点名回答相结合的方式。第四是时间要适当。因为收尾工作是点睛之笔,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喧宾夺主。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因人施教,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
学生概括收尾法
新课内容讲述完以后,留下几分钟,让学生自主讨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加深印象。然后,找一位学生向全班总结所学内容,不当之处由其他同学补充。此种方法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过,使用这种方法应避免教师先概括,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心理。
即席演讲收尾法
这种方法要求学生运用史学知识,借助即席演讲的形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自己。比如,我在小结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时,安排了一场即席演讲比赛。让学生结合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联系实际说说学习历史的必要性。通过演讲,不仅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而且也确确实实使学生认识到了作为高中生学习历史不只是为了升学,更是为了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设置悬念收尾法
教育学告诉我们: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生在学完新知识后,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设置悬念,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设置悬念要恰到好处,要体现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讲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这一节后,我不失时机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你们根据战争的一般规律,设想一下,下一阶段的发展会如何呢?”面对新问题,学生们苦思冥想,以“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而然也就调动了他们的自学热情。
竞争答题收尾法
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例如在讲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让学生抢答: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是( )。A自封的,B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C党章规定的,D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我指定四个学生代表本组发言,并对他们的答案作简要的评价。此方法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总之,课堂教学要善始善终。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好的结尾不仅为一堂课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完成了正常的授课工作,还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真正达到了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枣园中学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白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