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新课程改革脚步已进入了中学课堂教学,并不断地深入和开展。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动,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重视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而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由“脱离生活”到“回归生活”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就在于与时俱进。倡导回归生活的教育,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也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的纠正。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年轻的一代人,正处在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他们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认识事物比较感性,我們只有将抽象的理论化为朴素的生活常识,才能为他们喜闻乐见。首先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不感兴趣,但他们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重大事件与政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其次也可以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尤其是学生身边的实际来进行教学。例如:讲述“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时,结合我市正在进行的新一届人大代表的选举,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各自所在的居委会、村委会去了解哪些人有选举权,哪些人没有选举权,选举代表的方式,候选人的资格以及选举的程序等,最后根据调查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模拟选举。通过这些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本中的原理与观点离他们并不遥远,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由“单一角色”到“角色互动”
  
  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开发课程资源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重视教材、教师资源的同时,不要忽视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必须改变教师原有的在课堂中是单一主角的角色。教师讲得越少,学生自己的发现就会越多,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利用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学生主体意识。这就决定了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先让学生根据表格有目的地学习,而后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由四个小组派代表上到讲台来进行填写,举例说明这一栏必须用2~3个事例来说明。这就避免了政治教师大道理的简单说教,采取小组竞赛记分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大大增强了课堂的参与效果。使教师的角色由“教”变为“导”,而且学生在课堂的互动参与中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学习性得到了发展,激发了灵感,与教师产生了共鸣,促进了彼此的交流,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由“灌输知识”到“体验学习”
  
  新课程标准还强调体验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消化后,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感受反省,是在教育过程中认知、情感和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涉及对自然事物、社会现象及人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强调身体性参与,重视直接经验。新课标强调学生对教学活动情境的参与和融合,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领悟和反省,这就不是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高高在上地“传道、授业、解惑”硬性灌输的做法。它要求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独特见解。例如:讲述“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时,要求学生搜集家乡及家庭变化的有关材料,可以是图片、文字、采访的记录等形式,让他们根据材料开展活动,写成小议论文。通过搜集材料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获得了大量的、可靠的感性材料,从中认识到书本理论知识的真实性,为学习理论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由“封闭教学”到“开放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开放教学模式,它力求使各种教学环境得到美化,各种教学要素得到优化,各种教学信息得到互动与交流,不再是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时,根据学校现有的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等,广泛搜集,精心挑选,制作成投影、录像、录音、网页等进行教学,以实现教学结构的开放性。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真正走向开放,在教学中设计和引导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解决途径。针对目前中学生迷恋上网聊天,严重影响学习,有的甚至受到不良影响的现象,提前布置辩论题目“上网的利与弊”,并确定正反两方,让学生预习新知识,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通过辩论,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不但要求教师的教学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注重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適应课改要求,语文老师必须重视“情感诱导”。    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增强责任心    课堂是教学的主舞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各方面的素质都是学生模仿的标准。成功的教师,包括在课堂教学中能营造活跃气氛的教师,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精深的专业学问,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必须具有沉着稳健的气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了,其贯彻落实及目标的最终实现,还取决于语文课堂。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如果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对语文课堂有如下几点要求。  1.语文课堂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语文课堂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  4.语文课堂要有开放意识。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灌输上,而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本人认为,作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革旧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教育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的热点问题。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笔者作为一所普通初中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在带领语文教研组积极探索和实施创新教育方面做了多年的实践与研究,现将拙见列举,以便与广大同行共同商榷。    一、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实验,开展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践与研究    1.积极学习课程改革的有关精
对初中生而言,由于课程增多,整个初中阶段有九门功课必学必考,课业繁重,多数学生不再对语文科感兴趣,不乐于学语文科,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明确语文科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今后事业取得成功的本钱。同时,学语文就要写作文,时间长了,很多中学生会因为厌烦作文而对语文科的学习感到厌烦,畏惧,甚至放弃语文学习。那么,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是每个中学语文教
一、轻松的微笑——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张艺谋导演的8分钟申奥专题片,出现频率最多的是笑脸,影片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世界:“北京欢迎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影片对宣传中国政府申办奥运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见,微笑的影响力是十分惊人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微笑是人类交流最有效的语言。当我们对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近距离微笑时,婴儿也能作出微笑的回应;不同国度的人相处时,尽管语言不相通,但微笑能让他们拉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创新,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成败的关键。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門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
在语文互动的课堂模式中,语文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资源)是形成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回路的三个情感源点,这是新课标视野中语文互动模式的情感交流的特质。在新课标的视野中,把握这些特点及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就能深化我们对教学模式的理性认识。    一、教学模式的本质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教师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
笔者认为,身为班主任,最关键的是能够合理、妥善地处理好班级的一切事务,尤其是学生之间的种种纠纷和矛盾,这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的前提和条件。现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略谈浅见。  一、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公平、公开  在一个班级集体里,虽然每个班级成员的性格迥异,家庭不同,贫富有别,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他们的地位和人格在班主任面前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拥有特权。为此,班主任应该明白千万不能让学生平时
新课程下教学的本质在于交往互动。课堂教学就是师生的交往、生生的交往;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就是教与学主体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广大的一线教师满怀激情地积极探索,在课堂上努力以“问题解决、活动参与”等形式实现教学互动。观察思想品德课,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互动方面做出了大量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学互动实践的观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