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生成性教学,就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建构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性教学使过去单调、刻板、枯燥的课堂变得越来越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重心转移。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生成呢?
一、落实生成节点在于精心设问,指点“柳暗花明”
所謂生成节点,就是最有效解决课堂生成问题的时机。它包含解决问题的途径、解决问题的互动双方等多方面因素。它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把握好这个转折点,课堂上会由此闪现出更多亮点,也会因此体现出真正的生成。任何一个新知识点都是和学生原有知识点相关联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学生认知的角度、深度和开放度,找准学生的生成节点,让学生生成新知。如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障碍时,教师必须立即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或者调控生成节点的内容和难度,从而引导知识的生成。同时,教师需要灵活地将激励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效评价,随机应变,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如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在试管1和试管2内放入了等量的淀粉液与蔗糖液后,试管1和试管2的下半部要浸在6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一定时间的目的是什么?”当学生真正认识到热水温度低于50℃或高于75℃,都会降低化学反应的速度时,就不会搞错这一实验步骤了。实验中要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37℃的温水中,有的学生在实验时一看到温度达到37℃就立即将试管取出加入碘液,当看到两个试管都变蓝(没有预期的砖红色)时,教师可问学生:“淀粉酶催化能力与温度有关系吗?”这样不仅提醒学生避免错误的操作,而且对实验步骤一定要按要求的程序进行,不可随意改变有了深刻的印象。
二、挖掘生成资源在于创设情境,打开“源头活水”
心理学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而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无异于打开“源头活水”。由于问题始于学生平时的实际生活,真实而又普遍,这不但使学习兴趣倍增,而且学习效果显著提高,也达到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如教学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时,笔者拿了好几种不同颜色的葡萄酒,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并且让一部分学生品尝其味道,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很想去探索“果酒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与葡萄有关吗”“果酒是怎么做的”等系列问题的欲望,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果酒制作的教学中去。
三、多留生成空间在于适时布白,静待“烟波浩渺”
生成性课堂要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变为知识的生成性教学,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问题不是越细越好,那种丝丝入扣、具体而微甚至步步紧逼的问题,使学生的思考空间变小,压制了主观能动性。失去了思想上自由感和获取知识主动权的学生,何谈做学习的主人呢?因此,教师要多留生成空间,适时布白,在每个问题之间都留有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必要的思考时间。如引导学生分析色盲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途径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男性的色盲基因是怎样传递给子代的呢?男性色盲基因来源于哪一个亲代呢?女性携带者的色盲基因又是怎样传递给子代的呢?女性携带者的色盲基因来源于哪一个亲本呢?女性患者的父母有什么特点……虽然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完整,但在教师所设置的认知节点的基础上,经过学生的讨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在生成中学生完全可以掌握,进而引导学生对伴性遗传得到一个准确的概念。
四、营造生成氛围在于面向全体,乐见“春色满园”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喜欢“顺顺利利”的课,追求课堂教学的环环相扣,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对于学生思维的“出格”往往重视不够,甚至采取压制的做法,总是要把学生拉回到自己预设的教学轨道上来。其实,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随时可能出现不在教师预料中的情况。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生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并挖掘背后的思维过程。虽然有的时候,学生的想法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幼稚,甚至是可笑的,但是我们却要像呵护幼苗一样去保护它,不能让它葬送在我们手里。也许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冷漠的眼神,就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相反,一句激励性的话语,就可能让学生爱上生物学习。民主而心中有学生生成的氛围,定能促进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生成,乐见春色满园。
(责任编辑 杜 华)
一、落实生成节点在于精心设问,指点“柳暗花明”
所謂生成节点,就是最有效解决课堂生成问题的时机。它包含解决问题的途径、解决问题的互动双方等多方面因素。它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把握好这个转折点,课堂上会由此闪现出更多亮点,也会因此体现出真正的生成。任何一个新知识点都是和学生原有知识点相关联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学生认知的角度、深度和开放度,找准学生的生成节点,让学生生成新知。如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障碍时,教师必须立即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或者调控生成节点的内容和难度,从而引导知识的生成。同时,教师需要灵活地将激励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效评价,随机应变,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如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在试管1和试管2内放入了等量的淀粉液与蔗糖液后,试管1和试管2的下半部要浸在6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一定时间的目的是什么?”当学生真正认识到热水温度低于50℃或高于75℃,都会降低化学反应的速度时,就不会搞错这一实验步骤了。实验中要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37℃的温水中,有的学生在实验时一看到温度达到37℃就立即将试管取出加入碘液,当看到两个试管都变蓝(没有预期的砖红色)时,教师可问学生:“淀粉酶催化能力与温度有关系吗?”这样不仅提醒学生避免错误的操作,而且对实验步骤一定要按要求的程序进行,不可随意改变有了深刻的印象。
二、挖掘生成资源在于创设情境,打开“源头活水”
心理学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而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无异于打开“源头活水”。由于问题始于学生平时的实际生活,真实而又普遍,这不但使学习兴趣倍增,而且学习效果显著提高,也达到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如教学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时,笔者拿了好几种不同颜色的葡萄酒,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并且让一部分学生品尝其味道,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很想去探索“果酒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与葡萄有关吗”“果酒是怎么做的”等系列问题的欲望,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果酒制作的教学中去。
三、多留生成空间在于适时布白,静待“烟波浩渺”
生成性课堂要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变为知识的生成性教学,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问题不是越细越好,那种丝丝入扣、具体而微甚至步步紧逼的问题,使学生的思考空间变小,压制了主观能动性。失去了思想上自由感和获取知识主动权的学生,何谈做学习的主人呢?因此,教师要多留生成空间,适时布白,在每个问题之间都留有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必要的思考时间。如引导学生分析色盲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途径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男性的色盲基因是怎样传递给子代的呢?男性色盲基因来源于哪一个亲代呢?女性携带者的色盲基因又是怎样传递给子代的呢?女性携带者的色盲基因来源于哪一个亲本呢?女性患者的父母有什么特点……虽然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完整,但在教师所设置的认知节点的基础上,经过学生的讨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在生成中学生完全可以掌握,进而引导学生对伴性遗传得到一个准确的概念。
四、营造生成氛围在于面向全体,乐见“春色满园”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喜欢“顺顺利利”的课,追求课堂教学的环环相扣,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对于学生思维的“出格”往往重视不够,甚至采取压制的做法,总是要把学生拉回到自己预设的教学轨道上来。其实,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随时可能出现不在教师预料中的情况。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生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并挖掘背后的思维过程。虽然有的时候,学生的想法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幼稚,甚至是可笑的,但是我们却要像呵护幼苗一样去保护它,不能让它葬送在我们手里。也许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冷漠的眼神,就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相反,一句激励性的话语,就可能让学生爱上生物学习。民主而心中有学生生成的氛围,定能促进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生成,乐见春色满园。
(责任编辑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