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公共艺术发展: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策展团队召集人汪大伟访谈

来源 :公共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eng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大伟,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创意设计师协会主席,获上海市领军人物称号。在中国最早提出“公共艺术”学科概念,联合国际力量首创“国际公共艺术奖”,在数码艺术、公共艺术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本期采访了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召集人汪大伟教授,他在采访中就本届展览尤其是公共艺术专题展的主题、定位、策展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周娴:请您从召集人的角度谈谈本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主题与定位。
  汪大伟:本届大展从主题确立到作品的征集以及案例的遴选,我们都在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作为文化部主办的中国设计大展与工信部或其他行业协会所主办的展览的区别是什么}行业展览一般是体现技术引领,主要针对材料、工艺、技术等层面进行展陈,而本届中国设计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中提出了以案例的方式组织作品,以问题为导向来诠释展览主题,这也是该展的最大特色与亮点。实际上,一开始我们在讨论本届大展的主题以及展览定位的时候,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诸迪司长就很明确地指出,文化部主办的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展应区别于其他行业专业协会和专业展,定位应凸显其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
  在定位确立以后,我们对于主题的探讨基于两个大的时代背景:一是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个重要历史时刻;二是“十九大”对于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重新定义,即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通过专家讨论确立了本届大展的主题:“新时代·新生活——走进新时代的中国设计”。
  所以这一次大展区别于行业展的另外一个要点,就是构架了一个全新的展陈体系,即从主题确立、专题设置,到案例的选择以及作品的呈现,实际上确定了目标(主题),进行了分类(专题),展开了描述(案例),通过案例回应主题和它所在专题中的问题。作品是构建整个回应内容的要素,所以形成了以问题牵引、文化引领、价值导向区别于行业展的展陈体系。
  周娴:将公共艺术作为专题展纳入中国设计大展的意义是什么?
  汪大伟:中国设计大展作为国家级的大展,主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将公共艺术展纳入其中,肯定是从国家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上进行了总体考虑的。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阀的矛盾”。本届大展如何回应新时代社会矛盾的转化}本届大展的主题“新时代·新生活——走向新时代的中国设计”,即是希望从设计和公共艺术的角度来面对、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中国设计应该担当的责任与使命。
  实际上,公共艺术和设计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任务、目标、方法、途径也不相同。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更多的是“造物”,以“物”为切入点,探讨设计如何改善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引领新的生活方式。而公共艺术更多的是从空间切入,探讨公共艺术在公共空间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增强人们的公共意识,甚至对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正因为两者的关注点不同,公共艺术更强调以问题导入的方式进行探讨,展出的案例都体现出了以艺术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智慧,希望能够给中国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思考和实践。
  周嫻:请您谈谈本届大展公共艺术部分的策展思路。
  汪大伟:策展思路主要是围绕大展“新时代·新生活”的主题,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展现大展的价值理念,即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与新时代、新生活的关系,展示最近三年来公共艺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发展、改善民众生活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优秀成果,贡献有价值的思考和实践。策划的理念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发现、重塑、引领。发现,有两层含义,一是发现身边老百姓的智慧,二是发现好的案例。重塑,就是针对已有的问题,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引领,就是要通过展览,带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生活品质的新标准。我希望,人们在看完这个展览以后,能够发出这样的感慨:原来可以这样生活!这就是我们策展的初衷和目标。我们期待这个展览能够给观众带来思考、启发、惊奇,带来一种生活的启示,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有了目标,我们就要寻找展现策展理念的路径,案例展示是比较好的方式,可以根据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挖掘优秀案例背后的价值理念,再通过归类、演绎、空间展示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当然,对问题的提炼、展品的展陈方式以及展陈过程中的宣传、导览、研讨会等等,这是一个综合的展览系统,所以我们寄希望于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文化和旅游部领导的直接关心和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以及关山月美术馆的领导协同合作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公共艺术部分主要集中在“城乡营造”品质空间”“友好社区”三个专题板块。其中,“城乡营造”板块聚焦于城市更新发展和乡村振兴,旨在从城乡空间营造、城乡产业转型、地域文化发展、历史记忆保留、旧区改造更新、区域活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如何发挥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帮助地方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审美诉求,增强幸福感与归属感,激发公众与艺术家们一起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意愿,促进当地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公共空间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品质问题,这个品质包含了软硬两个方面,硬品质的提升,指的是设施、功能的提升,软品质的提升指的是审美、公共意识等方面的提升。“品质空间”板块的案例主要探讨的是如何与城市发展需求相结合,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在打造城市艺术景观、塑造城市人文形象、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等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营造美好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改善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为城市文化注入人文关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而社区是城市细胞,“友好社区”板块,则试图探讨了如何在社区营造、环境改善、公共参与中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与精神文化需求,让社区居民在参与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起友好的邻里关系,并通过发展社区艺术教育、增强社区公共意识等诸多手段发挥积极作用。   周娴:请您推荐几个公共艺术的重点案例。
  汪大伟:展览的八个专题板块有明确的针对性的,通过八十二个优秀案例探讨了服务国家战略、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中公共艺术方面的“城乡营造”“品质空间”“友好社区”三个板块的案例基本也是对应了中国的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战略,包括“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城市更新”“特色小镇”“生态修复”“城市家具设计”“社区微更新”“缤纷社区”等等共三十八个案例,约一百四十件作品。
  在“城乡营造”板块里的“精准扶贫”案例,包括西安美院的“希望的田野——西安美术学院精准扶贫,以农业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共同合作的“非遗扶贫与传统工艺工作站。案例,以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上海手造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共同合作的“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案例等等,都是在探讨乡村振兴的策略,即如何更好地将乡村文化资源和文创产业相结合,以设计和公共艺术的方式探索如何有效地、精准地扶贫。2019年是脱贫走向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全党全民都在为脱贫、精准扶贫献计献策,付诸行动。例如,在“非遗扶贫与传统工艺工作站”这个案例中,有一位竹编艺人同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他通过参加文化部的非遗传承人的培训,与设计师共同合作设计了一套跨界合作的创新现代竹编作品,让竹编走入当代生活。他把一系列的设计带回去后,在村子里组织了合作社进行生产,他的订单不仅在国内非常畅销,还能够远销国外。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非常精准的、点对点的方式,能够对当地的产业转型起到积极的作用。本届大展中,类似的精准扶贫的作品还有很多。这些作品在探讨文化传承和传统工艺走进当代生活,以及文化价值的引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但是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将文化资源经过我们的梳理、活化后走向当代,走向人们的生活,由此才能建立文化自信,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品质空间”的案例,主要是围绕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打造。例如中国地铁站设计的案例,地铁空间作为城市中人口密度最大、流动性最强及利用率最高的公共空间之一,是展示城市精神与文化的重要窗口。中国地铁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由“功能”向“人文艺术”转化。该案例围绕地铁车站空间设计、交通组织、公共艺术作品实施、公共信息传达等主题,向公众呈现国内代表性地铁站的创新设计成果,提升公共审美素养及公共空间品质的创新设计成果。还有“水榭”这个案例,公共空间中的水榭反映了中国人固有的环境观念,它的形式演变折射出公共空间的观念变化,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在“相遇”这个案例里,策展人希望通过一系列作品传达一个重要的概念,即陌生人的相遇是构成都市现代性的基础之一,相遇的可能性和机会从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衡量城市空间品质的指标。城市有没有亲和力、能不能使人产生归属感,都与“相遇。有关。
  “友好社区”的案例,关注的是城市发展中如何进行社区自治、社区营造,从而推动社区发展。例如“最后一公里”这个案例,就是在上海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开展的公共艺术活动。“最后一公里”是将福利带到老百姓身边、温暖人心灵的一公里,也是最重要的一公里。这个活动就是在环境改造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软规划”,关注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强调用艺术的方式和语言解决公共的问题。比如《生活博物馆》这件作品,将居民捐出的具有历史记忆的物品封存并陈列在社区公共空间里,唤起了人们共同的回忆和对生活的热爱。还有为响应垃圾分类的号召,进行的垃圾桶设计的作品《大地的眼睛》,通过装置艺术试图唤醒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自发动力,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行为,进而产生认知,萌生守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此外,设计师还意识到居民家里作为垃圾分类的终端没有进行分类,导致了垃圾收集点进行二次分类难度较大。所以设计师从居民的厨房开始做起,为居民设计了分类的垃圾袋以及可旋转式分类装置,让扔垃圾、分拣垃圾成为有趣味、有温度的活动,而不是让人觉得麻烦、厌恶,通过设计让环保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家的生活习惯,让垃圾分类活动成为一种生活新风尚。在这个板块里,还包括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的更新、上海社区微更新计划等多个城市更新的案例,这些案例都反映了设计师们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在如何改善环境、改善社群关系、社区营造、满足人们生活与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汉传佛教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自佛教传入中华以来,佛教慈善便以其无私的济世思想,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法苑珠林》云:“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大乘佛教以慈悲济世,救度一切众生苦难为修行的愿望,海内外佛教团体以此为修行资粮,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活动。汉传佛教正逐渐为西方社会所接受,为西方文化所吸纳。  以非政府组织方式进行佛教文化传播  加拿大的汉传佛教组织是以志愿参加为原则,成立
期刊
摘要:由罗伯特·贝哈尔与罗赛里奥·马奎特合作组成的R&R32作室,是一个将视觉艺术、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交织在一起的跨学科“实验室。。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他们是“充满希望的建筑师”,将故事与空间编排在一起,游走于个人与公共、平凡与卓越、诗意与政治之间。他们的作品消除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边界,为营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提出充满想象的方案。本文通过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反映了R&R工作室的艺术创作特征——即运
期刊
作者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访问学者,不久前她受学院委托采访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本刊总编辑赵启正。经赵启正同意,作者将采访记录整理成本文。  近十年中国公共外交进入快速发展期:政府推动了大量公共外交实践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国内多所高校成立了公共外交研究院或研究中心,地方公共外交协会也相继出现,这些机构已成为推动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刊
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丰富多元的文化形态,为喀麦隆赢得了“小非洲”的美誉。许多来自喀麦隆的艺术家、策展人、学者活跃于国际舞台,为非洲文化发声。扎根于当地的艺术家们则努力将国际艺术潮流与非洲传统文化、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体现了非洲文化、社会的特性。除了个人的艺术创作以外,还创办各种艺术组织和文化活动,使更多人分享艺术创造成果。尤其是在首都雅温得扣经济首都杜阿拉,众多艺术家也积
期刊
作为一部研究中国“丝路战略”软环境的著作,《丝路学研究》(时事出版社,2014年9月)一书重点研究了丝路辐射空间内的中国人文外交。从“新的视角”重审作为“文化线路”之一的丝路后发现,“丝绸之路”已衍化为“丝路辐射空间”,并从历史梳理、主要项目、反思与展望这三个方面论述中国人文外交,整理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外交的项目。  刚刚参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思下中国与阿拉伯世
期刊
天然的材料、五彩缤纷的色彩,在设计师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时尚品,装扮起乐观爱美的非洲人。来自喀麦隆一个小乡镇的艾琳·迪昂·威尔逊(Aileen Dione Wilson),因为喜欢手工劳动,喜欢可以用来手工制作的天然材料,如树叶、动物皮草和树根,常常使用非洲本土的织品和染料制作各种包以及其他实用居家用品。2006年,她在杜阿拉创办名为“明日艺术”的社区团体,聚集起社区内有手工制作技巧的女性们,并提供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探索全球视野下,公共艺术研究创新的可能性,阐述了上海美术学院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的学术价值与前瞻性,并根据“大栅栏更新计划”案例的研究成果,指出以国际研究工作营的研究架构为雏形,意在通过实例研究,推动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研究体系的完善,在合作过程中逐渐构筑一个跨领域、跨文化、多学科融合的研究共同体。从而为思考人类未来城市进程提供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人类社会更符合人类命运发展给出一个理
期刊
摘要:城市化发展面临着不同的时间性问题,这种时间性可以分为生活的与事物的。“大栅栏更新计划”主要关注在当地居民及其文化与需求,因此该项目可以被视为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有机过程,体现了社会节奏及其异质性。此外,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相关方面的新认识,与文物的时间性以及对传统的坚守之间有着紧密的结合。其核心包含不同的历史模式,对文化更新的理解影响重大。本文把不同的时间性问题整合在一起,指出“大栅栏更新计划”在历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近七十年来英国户外雕塑和公共艺术展览和场馆的发展历程。调查了战后英国户外雕塑的发展,以及公园、双年展、三年展和一些另类场馆的兴起,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展示和日益增长的对公共艺术的兴趣。  关键词:雕塑公园;雕塑公园;公共艺术;雕塑;委托;双年展;三年展  “二战”后,一种新型的雕塑开始在英国蓬勃发展。像亨利·摩尔(Henry Moore)和芭芭拉·赫沃斯(Barhara Hepwo
期刊
第二届沙漠艺术双年展  沙漠艺术双年展(Desert x)是在美國加州科切拉山谷举行的一个大型特定场地艺术双年展,2017年首次举办便吸引了超过二十万的参观者到访。第二届沙漠艺术展于2019年2月9日拉开帷幕,展览由一个包括艺术家艾德-拉斯查(Ed Ruscha)在内的非营利组织策划,十八件参展作品不仅反映了沙漠的历史,还提出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本届沙漠艺术双年展进一步拓展了展览场地与范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