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走他人忘记闭锁的摩托车的行为如何处理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本案情
  某日凌晨5时许,某县新华信房地产开发公司司机李某驾驶桂A×牌号红色铃木王摩托车返回其住处。因李某醉酒,将车停放距其住宅该县某住宅小区大门100米临江路旁,车大灯未关,车钥匙未拔,就回家睡觉。当日凌晨6时30分许,犯罪嫌疑人江某上早班途经此处时,发现停放一辆桂A×牌号红色铃木王摩托车,车大灯未熄,车旁无人。約1小时后,江某再次途经此路段,发现该车仍然停放原处,即走到该车旁,发现车钥匙也未拔,且无人对其干涉,便将车开走,将车停放于该县某宾馆停车场,将车锁好。此后为了便利其使用,江某将车更换一个外地车牌。直至2008年1月,被害人李某发现了自己丢失的车辆,公安机关才将江某抓获。在公安机关干预下,江某把摩托车还给了李某。
  二、争议问题
  1、本案中江某是否犯罪,如犯罪,则定性盗窃或是侵占?
  2、本案中犯罪对象——桂A×牌号红色铃木王摩托车,是否属于遗忘物?
  三、分岐意见
  本案在处理过程中,有三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犯罪嫌疑人江某的行为更接近民事法律关系上的不当得利,应由民事法律关系调整,而不应按犯罪处理。理由是:
  首先,被告人江某的行为不符合盗窃罪的构成特征。(1)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盗窃罪的行为人在实施盗窃他人财物时,并不具备实际持有或者控制他人财物的前提条件,换言之,在实施盗窃行为前,被盗窃财物处于物主的实际持有或直接控制之下,由于盗窃者的秘密窃取行为才使被盗财物脱离物主的实际持有或控制。本案被害人李某在喝醉酒后将车遗忘在公路旁,车灯未关,车钥匙未拔,在江某开走车之前,失去了对该车的控制,该车属于遗忘物,江某的行为不符合盗窃罪的客观方面特征。(2)江某虽控制了车辆,对车占有和使用,但并没有将车处分。
  其次,被告人江某的行为也不构成侵占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本案中李某发现自己丢失的车辆报案后将江某抓获时,江某即承认并归还车辆,没有经索要拒不交出的情节,不符合侵占罪“拒不交出”的法定构成要件,而且,侵占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非公诉案件,故不构成侵占罪。
  第二种观点认为,江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理由是:(1)江某采取秘密手段占有他人财物,符合盗窃罪的客观行为特征。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主观上自认为采取不会被财物的所有人、保管者或者经手者发觉的方法,将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这种秘密手段是相对于财物的所有人、保管者或者经手者而言,并非旁人不知或者不能发现。本案涉案车辆车灯未关、钥匙未拔的不正常状况,只是为江某实施盗窃行为创造了便利条件,也使得其采取秘密手段的表现形式与一般盗窃犯罪中秘密手段的表现形式(如撬门、砸窗等)有所不同。但并不能据此认为江某的行为不是秘密的,因为对该车的所有人而言,其行为仍然是秘密的。本案中江某就是在离开后又返回犯罪地点发现车辆无人管理,并利用凌晨时分确认不会被人发觉的情形下,将该车开走、藏匿的。(2)本案的犯罪对象摩托车不是遗忘物。遗忘物是侵占罪特有的犯罪对象,是指本应携带因遗忘而没有带走的财物。所有人主观上应认识到自己将财物遗忘,并失去了对该财物的控制。要确定本案车辆是否为遗忘物,首先应从被害人主观认识上分析。经证实,被害人李某酒后驾车回家,并将车辆停在其住处附近的公路上,因其饮酒过量这一特殊原因,车灯未关、钥匙未拔,但其并未失去对车的控制。酒醒后被害人李某就发现车辆被盗,随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这足以证明,被害人李某主观上并没有将该车遗忘。其次,李某的醉酒行为,使其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减弱,但如果没有犯罪嫌疑人盗窃行为介入,其完全能够恢复对车辆的控制。本案中李某酒醒后,自然能够恢复对车辆的控制,但当其酒醒后,却发现车丢失,真正丧失了对车辆的控制,而这一结果的发生,恰恰是因为江某将车开走、藏匿的行为造成。所以,江某的窃取行为是被害人对车辆失控的根本原因。再次,遗忘物是指本应携带因遗忘而没有带走的财物。摩托车作为财物,具有特殊物的物质属性,不可能随身携带,经常要与所有人分离,若不考虑其特殊的物质属性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仅因财物所有人忘记关车灯、没拔钥匙等一些表面现象,推定其是遗忘物,有悖常理,公众难以认同。(3)被告人对该车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江某在窃取车辆后,即发现了车主的身份证和联系电话,江没有归还失主的意图,继续占有、使用该车,且在使用车辆期间,更换车牌,对车进行伪装,占有和使用长达9个月之久,直至被抓获归案。其非法占有的故意明显。综合以上情节,江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第三种观点认为江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理由是:(1)本案车辆应认定为遗忘物。(2)被告人江某对该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其控制车辆长达9个月之久,期间更换车牌的行为,证明其对该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3)江某有拒不交出的行为。车内有车及车主的信息,江某完全可以通知车主而不通知,符合侵占罪关于拒不交出的特征。
  四、法理评析
  笔者同意以盗窃罪对江某予以处罚。对于第一种认为江某不构成犯罪的观点,本案中,江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偷开他人忘记闭锁的摩托车,侵犯他人的合法财产,应当以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不是民法调整的范围。对于第三种观点,笔者认为:
  1、本案涉案车辆不是“遗忘物”。对于涉案物品是否属于“遗忘物”,应当就案件的具体情形,参酌日常社会生活的准则加以判断。
  对于一般的动产而言,成为遗忘物的外部表现形式为物品附近没有人或者无人对该物品声明支配,而他人发现该物品并可实际控制该物品。但是机动车这类价值较大的动产,所有人必须以所有权凭证来主张自己的所有权,相关交易必须经办理过户登记手续,所有权才发生转移。它们的物权变动遵照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规则,具有区别于一般动产的特性。因而对于机动车这类财产的占有支配,不以特别声明为必要,也不以持续不断的实际控制为先决条件,司机离开车辆、钥匙未拔,并不意味着完全失去对机动车的控制。另一方面,从社会日常生活观念来看,所有人对机动车的支配关系也并不因钥匙未被拔而受影响,即使外在表现形式为钥匙未拔,也能从常理推断该车并非被人遗忘。
  2、江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了秘密窃取的盗窃行为。江某在确信不会被人发觉的情形下将该车开走、藏匿。因此,江某在取得财物时,采取的是秘密窃取的非法手段。随后,江某更换摩托车号牌,将该车藏匿。机动车辆物权变动遵守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规则,相关部门对机动车的管理也有别一般动产,机动车牌号登记制度进一步增强了所有人或占有人对车辆的控制力。车辆丢失后,所有权人可以通过相关部门根据摩托车牌号找寻自己的车辆。因此,江某更换车牌的行为,实际是其非法占有的延续,籍此导致机动车所有权人失去通过车牌寻找车辆的可能,从而实现其盗窃犯罪的目的。
  综上,犯罪嫌疑人江某非法占有他人忘记闭锁的摩托车的行为,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作者通讯地址: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检察院,广西 崇左 352200)
其他文献
一、基本案情  2009年1月11日20时许,被告人熊某伙同张某、程某(均已判刑)经预谋,租乘卢某的机动三轮车,携带钢管、扁担、渔网等作案工具窜至喻某的鱼塘偷鱼。当熊某、张某、程某接近喻某的鱼棚时被喻察觉,喻某一手提矿灯、一手持铁锨走出鱼棚护场时,三人持钢管、扁担对其追撵围攻,喻某在用铁锨自卫的过程中,头部被击伤,被告人熊某等人随后逃窜。经法医鉴定,喻某所受损伤程度属轻伤。公诉机关以熊某的行为构
期刊
根据我国当前受贿罪的定罪标准,所谓“一对一”受贿案件,是指行受贿双方一方供述了行贿或受贿的犯罪实施,而另一方予以否认,全案又无其他有理的证据可作证明,使得证明有罪的关键性证据与证明无罪的关键性证据形成“一对一”僵持状态的案件,最后导致案件流产。在侦查实践中,有很多案件出现受贿人供述了受贿事实而行贿人予以否认的情况,如果行贿人不予证实,就算受贿人交代的再清楚,也不能认定受贿犯罪,行贿人的证言对于证实
期刊
当前以人权为法治建设主题、各国法律制度核心的国际形势下,律师侦查阶段的工作作为保护犯罪嫌疑人基本人权的基础,已成为衡量世界各国法治文明进程的标志,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由于立法自身缺陷以及司法实践中的不如人意,致使律师在侦查阶段诉讼地位不明,会见权得不到保障,诉讼职能不完善,从而导致了律师在侦查阶段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得不到律师应有的保护,完善侦查阶段律师的权利乃当务之急。 
期刊
民事抗诉制度是人民检察院行使民事审判监督权的一种法律制度,而对发生法律效力的申诉案件进行审查处理是检察机关办理申诉案件的重要环节,也是检察机关对案件是否决定建抗、提抗、抗诉的关键所在。但由于在现行民诉法中对民事抗诉制度的规定较笼统与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检察机关在民事申诉案件抗诉审查过程中的应该在多长时间内结案,作为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民诉法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检察机关对抗诉案件的
期刊
摘 要:品格证据发源于英美法系国家,它主要包括被告人品格证据,被害人及品格证据。本文从被告人品格证据的角度进行思考,而且是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品格证据相关内容的思索与探讨。介绍了品格证据的内涵以及我国有关未成年被告人品格证据的立法及司法实践的情况,并且分析了未成年被告人良好品格证据的应用所具有的意义,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的刑事立法及司法的完善以及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品格证据;未成年被告人品
期刊
一、逮捕条件问题的出现  1、何谓逮捕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从、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据此,逮捕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第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第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期刊
案情:从事废品收购的犯罪嫌疑人黄某自2008年10月到2010年5月期间,先后多次收购明知是未成年人李某(15周岁)和孙某(15周岁)从各处盗窃所得的汽车电瓶及轮胎、电动车等赃物,后被现场抓获。经鉴定,李某收购物品价值人民币7300元。公安机关以李某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  分歧意见:由于未成年人盗窃物品的行为尚未构成犯罪,故而办案人员对黄某收购该盗窃物品
期刊
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然而检察机关针对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却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上,其监督已明显滞后于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现实需要。  目前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公证活动已经介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目的在于预防
期刊
摘 要:间接正犯与片面共犯的区分是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本文从一刑事判例入手,认为李某的帮助行为和陈某的实行行为是张某死亡的共同原因,应把李某的帮助行为和陈某的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和分则关于杀人罪的条文,才能使李某受到应有的刑事处罚。  关键词:共同犯罪;间接正犯;片面共犯  一、基本案情  赵某教唆陈某去杀李某,并定于A时在B地实施,李某得知此
期刊
摘 要:法律是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立法的共识决定了司法的共识。在司法中,应该做到裁判者作出的裁判并非裁判者单方的意志体现,而是裁判者、控诉者、辩护者三大主体之间的反复对话、反复沟通的产物。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转变执法观念,变刚性司法为柔性司法。在理解法律上,主体平等,互相尊重,充分理解对方对于法律的理解与需要,并校正自己对于法律的理解,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分歧意见,达成共识。  关键词:司法;共识;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