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从心开始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y_redt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尽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纳入中学课程体系,但是在具体的开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心理健康的教材体系、课程设置十分单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远远不能解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个学校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我校从2015年开始构建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通过建立“课堂-讲座-团体辅导-个案咨询”的四维立体教育网络,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紧密结合,有效解决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
  一、更新教育理念,从“心”开始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时代旋律,是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自《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纷纷开始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我校于2015年成立心理健康成长中心,以“全员育心、全程育心、全面育心”为核心理念,改变传统教育思想,用心理学的理论统一教师育人思想,搭建“面对面、网络交流、信箱交流、亲师辅导”四项心理咨询服务平台,构筑“新生心灵成长、校园阳光心态、青春引航和生涯逐梦”四大爱心工程,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开发并实施系列心理健康校本课程,与学生、家长以及心理专业协会联动,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合力陪伴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二、构建系统校本课程体系,打造特色心理健康教育
  (一)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依据现代学生应具备的素养,针对学生的心里现状,我校组织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中学生心理健康读本》《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集》,设定了“七个模块”课程内容,即学会交往,学会自立,学会适应,学会自信,学会自律,学会感恩,学会规划。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主题,各主题均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及活动目标。如“学会交往”模块,通过设计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等主题,让每个学生不仅懂得交往的重要性,而且学会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愿意付出自己的爱和友谊。
  (三)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保障
  学校投入专项资金50万元,成立并完善心理成长中心,目前已建立接待室、个体辅导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治疗室、发泄室、测评室。购置音乐放松系统、测评软件、宣泄柱、标准的沙盘器材和团体心理辅导工具箱等先进的心理健康诊疗和辅导器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团队
  我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设立心理健康成长中心工作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一名、兼职教师4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人,三级心理咨询师1人;中级心理辅导员2人,沙盘治疗师1人,生涯师1名;执业医师1名)。学校专兼职教师全员参加市级培训,多次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培训。2016年杨琴老师撰写的论文《中学生青春期人际交往、抑郁案例》获得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2017年李英老师、崔力丹老师在遂宁市首届心理健康优质课大赛中双双获得二等奖,杨琴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8年在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中杨琴老师的《一例因父母离异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案例》获得一等奖,李英老师的《互帮互助感恩有你》获得二等奖。
  (五)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形式
  建立“课堂-讲座-团体辅导-个案咨询”四维立体教育网络,2015年起,我校将心理辅导课作为正式课程编入课程表。学校初一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心理辅导课,由1位专职心理教师负责授课。其他年级学生,根据不同年龄和心理特征对学生开设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情绪辅导、抗挫力辅导、心理减压、升学与就业等心理讲座。注重团队辅导。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沟通、合作、交流能力,学校每学期均组织开展拓展训练课、户外拉练。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近专家,走近实践,三年来学校聘请心理学专家到校讲学10余人次。2015年遂宁市心理教育协会在我校挂牌成立,2017年我校携手市教科所、市心理教育协会承办了遂宁市首届心理健康优质课大赛。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了自我完善、专家引领的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氛围。
  三、成立学习型心理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本着“发展共同愿景、发挥自主管理、营造合作氛围、开放组织结构、指导自主活动”原则,我校成立了由专业老师带领的社团“空杯子”心理社。以学校心理社团为载体,促进心理健康的目标由引导式发展(心理学课建设)向服务式发展(心理服务质量提升)转变。经过近些年坚持不断地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通过社团的助力,学校主要以“听、说、读、写、演、体验”等形式开展活动。听———讲座,说———心理电影赏析和“心语心愿”广播栏目,读———心理书籍,写———手抄报、黑板报,演———心理剧,体验———素质拓展、户外拉练。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眼见到灵魂都能感触到心理学的力量。
  四、用“心”育人,成果显著
  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个体发展、全局发展的重要课题,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学业水平、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已逐步形成并完善心理健康课程校本化,初步形成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从“心”开始,用“心”育人,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情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受到我校学生的普遍欢迎。学校先后多次在全市相关会议作经验介绍或现场展示,2018年我校心理成长中心被遂宁市政府评为“遂宁市2017年—2018年度“三个十万”职工劳动竞赛创新成果”一等奖。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专业素养,精心组织,强化保障,同时听取专家、同行及学生的意见,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我校办学伊始就以“文化引领,科学发展,规范与个性共存”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重视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收到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现把我校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优化校内人文环境,加强传统文化建设  我校以 “打造一流的硬件,和谐的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初中学校”为目标,注重环境育人和文
《异理同根》之一为兴趣提供平台  五岁就有画家梦,二姐领我到小学报到时说我爱画画,校长当时就给了我几本美术教材让我照着画,喜欢的不得了。四年级时我的班主任黄淑梅老师让我画了一幅画并配了一首儿歌参加中心校一个大型活动演出。正是这个舞台给了我不一样的自豪,正是这个舞台促进了我的绘画爱好,正是这个舞台影响着我现在办学的信念。  舞台(广义),是检验兴趣、知识、技能的最好平台,是能促进和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
山里有一座荒凉的古寺,墙上画着一条龙。每天晚上路过这面墙的时候,小猴子总能听到呜呜的哭声。  “你是谁,你为什么哭呀?”  一个声音说:“呜呜,我是画在墙上的龙。我没有眼睛,所以飞不起来。”  “啊,我帮你找来画你的画家,让他帮你画上眼睛。”  “唉,哪里找得到啊!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大画家,他画的画惟妙惟肖。他在这个寺庙里画了两条龙,他为西面的龙点上眼睛,那条龙马上活了,乘着白云飞走了。可惜,他
一所学校有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引领浸润,才能形成持续发展的灵魂和主线,才能永葆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前身为红军“川陕工农小学”的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长期拥有蓬勃的发展力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与个性品质,一大主因是:“红色文化”课程化的滋养烛照及其内力生长。  一、红色文化课程化的根本前提  校园文化课程化,要求学校必须培育具有特定背景和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  (一)“育根铸魂”,构建“红色文化”的根本动因  
校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管理者,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撑,需要对社会现象、教育环境、自身教育实践的深入思考,在实践中形成思考,在思考中形成积淀,在积淀中形成管理思想和治校风格。  一、创新思维方面的思考——校长有奇思妙想  学校管理也需要靈感,“灵感”本是一个文学创作的用语,但学校管理和文学创作相通相近,管理的灵感不是从天而降,也需要“两句三年得”,需要沉下心去体味教学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比如:校园文化不能拿来
教育关乎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许多和教育相关的新观点和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基础之上创新地提出了立德树人重要理论。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理论科学继承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全面深化教育体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现实道路。  近年来,由于大班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大班教学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不同的个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行为。好的个性比如谦让、团结、爱护公物、讲礼貌能增进孩子的人际交往效果,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反面来说,过分淘气、爱哭闹、不讲礼貌、自私等个性则会阻碍教学的进行,不益于孩子的正常发展。个性就是心理范畴当中的人格,心理作为一种人对外部环境的主观反应,其正常与否决定着人对环境反应之后的行为的正确与否。
6月13日,在这个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季节,兴城市曹庄四城小学迎来了第二次辽宁省乡村导师团队数学学科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导师团队成员有进修学校的数学教研员李巍巍老师、杨帆老师、拣金小学的高源源老师和南一小学的张红秋老师。同时参与活动的还有曹庄小学的校长沈文新、副校长赵艳梅、张权、李朝阳主任及部分教师代表。  本次活动由进修学校教研员李巍巍主持,分为导师团队成员送课展示、交流研讨、专题讲座三个环节。
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小学在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中心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师生互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专项研究,旨在落实先进的师生互评理念,改进师生关系,拓展教育交往的广度和深度,让师生在交往、互动和评价中思考自己和对方的观点、态度、需求和行为,从而改进教与学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研究背景  相关政策文件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指出:“建立促
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生学会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方法,教育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笔者在近 30 年从未离开教育教学一线的教育实践,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双主体教育,办优质学校”的学校管理模式,能使学生学习效果和教育效果最大化。所谓双主体教育就是把校长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和学生双双作为主体,按照一定的模式引领他们学会自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