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杨作霖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作霖先生是从苍山洱海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绘画艺术家,是不可多得的油画艺术大师,在省内外绘画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初识杨作霖先生,不是认识他本人,是从他的一幅画,一幅题为《点苍山下》的油画作品开始的。那是在下关西洱河畔一个朋友的画廊里,就像开画展一样,痴迷书画的朋友弄来一大批省内外书画名家的作品,挂在四周的墙面上和一排排展架上,把本来不算小的画廊,挤了个满满当当,到处散发着书香气息,洋溢着古色古香。就在这些书画中,我看到了杨作霖先生这幅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的油画作品《点苍山下》。老实说,对于绘画特别是油画,我是地地道道的外行,可是,我还是被这幅充满生活气息、洋溢着乡情、流淌着乡音的油画作品深深的吸引和打动了。一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白族村寨,一汪从苍山顶上流淌而来的欢快的山泉,一群打场归来和临溪浣衣的白家女子,再加上石砌的院墙,墙上的鸟儿,院中的新柳,等等,到处一派生机勃勃、呼之欲出的景象,巧妙的构筑了一幅白族田园风情画卷,定格了那个时代纯朴的幸福和丰收的喜悦。在大理,在苍山洱海之间,村头的大青树下,村口的水井边,村中的青石板路上,总有许多让我们回忆起来就怦然心动的乡音和乡情,总有许多令我们难以忘怀的流连。自幼生活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白族文化十分厚重之白族福地喜洲的杨作霖老师,乡音未改,乡情愈浓,相思越深,凭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倾注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怀,创作了一幅幅以苍山洱海和白族生活为题材的油画作品,或是山水田园,或是自然民俗,或是人物肖像,或是人文景观,都复苏着每一个热爱大理的人们的童真记忆,《点苍山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第一次见到杨作霖先生,是在洱海边西洱河畔的一个会馆里,杨作霖先生带着他家人从保山回昆明,途径大理,朋友约他们吃饭,把我也约上了。那个会馆地点不大,然而环境优美,布置看似漫不经心,却在随意之中透着典雅别致,并且在那里还可以吃到白族家常菜。就在这诗情画意里,真诚的嘘寒问暖过后,傍依着洱海的波光粼粼,眺望着苍山的白雪点点,伴随着良师益友的笑语声声,大家一边吃着地道的生猪皮、酸辣鱼、烧饵块、稀豆粉、炸乳扇、煎乳饼、炝螺蛳、煮海菜,一边喝着陈年的下关沱茶,一边听杨作霖先生聊他的人生经历、艺术之路和创作收获。那天他衣着休闲,戴着太阳帽,随意而得体,略显瘦削的身材,清癯的脸上一双清澈有神的眼睛,深邃而明亮,在宽大的帽沿下,忽闪忽闪的,举止谈吐间透着书卷气息,流露着真诚和童趣,全然看不到六十多岁的模样。我想,人们所赞美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能就是他这个样子了吧。杨作霖先生席间话虽不多,却让人感受到他那种真诚和亲近,感受到他那份浓浓的乡恋和乡情,感受到他那股对艺术的执着和痴情,感受到他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真情。
  和杨作霖先生聊天,听他讲自己的人生,讲自己的艺术生涯,尽管经历了许多人生的坎坷和磨难,并且在文革期间也遭受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可是他没有抱怨、没有责备、没有消沉、没有叹息,有的只是耿直善良的秉性,认真做人做事的态度,对绘画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还有宽容感恩的心,以及对他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彩云南、红土地的深深眷恋。
  杨作霖先生出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的喜洲古镇。喜洲是最具特色的白乡古镇,也是白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那里浓郁的民风民俗、良好的教育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灵性的自然山水熏陶、造就了他少年时代的艺术梦想。可以说,绘画艺术始终是伴随杨作霖先生一生不变的追求,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梦想,他的执着,甚至他的生命,全都和绘画艺术密不可分。绘画艺术是杨作霖先生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始终如一,不离不弃,并且始终贯穿着自己对艺术对人生的信仰和追求,表达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即便是那些创作于艰难时期的绘画作品,既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又显示出他卓尔不俗的艺术风格,无不从另一个侧面诠释着他的艺术人生,无不表达出对新生活的向往。
  杨作霖先生绘画创作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并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不论是他幼小时的艺术熏陶,还是在传奇般的机遇中考入了云南艺术学院首届本科预科班;不论是大学毕业时主动要求到“边疆的边疆”畹町工作,还是参加工作后又带薪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不论是在保山文艺系统做官,还是在昆明师专当大学教授;不论是少年时期的油画作品就参加全国美展,并发表在《儿童时代》封面上,还是从开革开放以后历届都有油画作品参加全国美展;不论是早期的一个务实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还是后来成为中国美术界公认的油画艺术大师;不论是在七彩云南这片多情的热土上潜心创作,还是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采风写生,他的艺术人生总是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推陈出新的创作精神却从未改变。
  从杨作霖先生的绘画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大理玉洱银苍的好山好水,白族村寨,还可以看到祖国西南边陲的傣乡风情,景颇人家,瑞丽江风光,还可以看到保山腾冲等地的人文景观、风土民俗,历史遗迹,神话传说,还可以看到他七彩云南的“云语系列”、欧洲采风创作成果,可以看到他独具匠心的人物肖像画、风格独特的连环画作品,这些作品,全都赋予了时代的特征和艺术的生命。透过那一幅幅绘画作品,我们感受到了鲜活的人物与灵性的自然,神态、性格和特征全都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欣赏杨作霖先生的这些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绘画本身,更重要的是还让我们还看到了画中的思想,画外的故事,时代的符号,情感的寄托。
  走进杨作霖先生和他的油画作品,我无法用语言来评价。透过他的画,我感到了艺术的魅力,乡音的呼唤,人格的力量。同时我还感到他乐观的人生,豁达的处世,不老的心态,永远的追求。杨作霖老师的画是定格的时代,是灵动的风情,是诗话的自然,是活鲜的生命。
  “画我所崇敬和热爱的大自然,画云南的云天、山川、河谷、森林、田野,画世界的美丽。”这是杨作霖先生的心声。从15岁时,他怀着家乡的风花雪月,怀着少年的追求和梦想,走向绘画艺术的殿堂,一直到今年已经68岁还兴致盎然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50多年来,他用多彩的画笔,向世人描述大理和云南的七彩风光、风土人情和自然生态。在他的笔下,世间的万物都拥有了旺盛的生命,多情、多彩而亮丽。50多年不变的追求,耕耘的乐趣似乎超出了收获的快乐,因为,杨作霖先生的每一幅画里,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都有一段美好的记忆,这些故事和记忆堆积起来,人,就成了幸福的人;画,就成了传世的画。这,就是收成;这,就是丰年。50多年了,收获已伴着杨作霖先生的辛勤和汗水,如约而来。
  (附:杨作霖,云南大理喜洲人,白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昆明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油画作品六次入选了中国美协主办的从1964年至2004年的所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61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首届大学美术预科班,1966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美术油画专业,1982年结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
  责任编辑 杨泽文
其他文献
思念渐行渐远最后一缕余辉  你的面庞渐渐模糊  叹息桥沉重的质感  生失去了光彩  你的船漂过我的爱情走远  两岸的烛火   摇曳着未知的悲喜  回忆始终是种奢念  不久一切尽殁  你的身旁你的背影陌生  于我  或许你会偶尔想起  或许你早已忘记    责任编辑 张乃光
期刊
这是一条宁静而无人的道路  两旁高大的树木  遮挡了南风带给我的轻柔  也遮挡了我对月亮诉说的挚爱  破碎的花瓣还在飘浮着  我不敢回头望去  只因道路曲折得可怕  流星在我头上找过一道弧  带不走我的心愿  也带不走我的寂寞    恋在大理    我依旧拉开了白色窗帘  品读阳光下的大理  一盘CD 一串手链  是那古城里静静流淌的河水  青石板上曾有我追寻过的足迹  爱恋的你是我生活的每个思绪
期刊
石榴花    嗤的一声  一根火柴  在绿色遮掩的枝头点燃  嗤的一声 又是嗤的一声  一颗一颗的火苗  不断绽放  等这个顽皮的孩童  点着了五月  它就躲在夏天里  裂着一粒粒的小碎牙  快活地笑    栀子花    从箱底里翻出那条百褶裙  年年那么素洁合身  羞羞怯怯地来到城市  立在熙熙攘攘的路边  站在脚手架上的阿哥认出了你  他说你是他的表妹  名字叫乡情    蔷薇花    旧日的
期刊
老 井    云龙多盐,云龙多井。所以云龙多以“井”为地名。  古代的云龙,八大盐井辐射了周边地区,云龙食盐远销腾越、西藏和印度。因盐运而兴起的驿道四通八达。在那些盐贵如金的岁月里,当打卤熬盐作为一种淘生方式在历史的舞台上为这一方的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希望的时候,在人们心里,用马帮驮回来的,已不仅仅是物质经济的往来、是生活的富庶,更是文明、是交流、是对远方的向往。人们就是这样用盐粒织就了一张张四通八
期刊
在天之水,不仅是云,是雨。还有湖。  这水,或者叫湖,就栖息在云彩的深处。水里有鱼,天上有云,树间有鸟。鱼在云中游,云在树间晃,鸟在水上飞。  这是一片名符其实的在天之水,它还有个实至名归的名字:天池!  崇山峻岭间,奇迹般地闪现出这片丰盈的水。水周围的山,从容而镇静。在我的周围,我看到了大量原生的云南松林,蓊蓊郁郁围住了这片水,使它无路可逃,静静地留守在这天的高处。  这是一片不同凡响的水。它像
期刊
火树银花不夜天,黎民百姓舞翩跹;  新春正月闹灯会,胜景元宵火千年。  这“火树银花”、“开灯会”,正是描述“胜景元宵火千年”的花灯。花灯,作为一种民间风俗活动,有着久远的历史。  花灯,是灯节活动中的展演主体,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的花灯种类繁多,形态千变万化,制作技艺也各具特色。  弥渡花灯,首先是以“会火式花灯”为总体,它包涵了每个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的灯彩展示、观赏活动;也包涵了花灯活动中民众欢
期刊
细数星辰    我和好友成仁端坐在狮子窝的天空下默默地数星星,浩繁深邃的夜空近在头顶。  狮子窝是成仁的老家,也是我倾慕很久,早就想到的地方。星星稠密,清亮得像是我们的童年,伸手仿佛就能摘到,但是伸出手时,突然想到,“伸手摘星辰,恐惊天上人”?那么近的看着似乎触手可及的星辰,还是平生第一次。这样的星空下适合无语静坐,周遭的山野是静默的。小时候我坐在平原上看星星,夜空高而辽远,每一颗星星都是模糊的。
期刊
一个荒诞而又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题记    一、狮子山     早荷从太极山采来一篮带着露珠盛开着的山茶花,沿着谷头村上面的青龙渠走了出来,跨过水渠上的小石桥走进庙场,走到那岩石上开凿出来的三十六级石阶前就站住了,仰望高高在上的神庙溶洞。溶洞不深,只有一般民房进深的一半。谷头村的祖先借助天然造化,将就在洞口立起四根雕龙石柱,撑
期刊
追忆是从我们踏进老普家宅院的大门那刻开始的。更准确地说,或是从我在心里出发,去寻访这位已经足足逝去四年的老支书的那一刻开始的。  今年的3月28日清晨一大早,天蓝得刺眼,像极了四年前的今天。四年前的今天,老普在与可恶病魔搏斗了近半年后,带着无限眷恋,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和乡亲。  今天去看老普,仿佛是早些时候就注定的。这是一次追忆,在万物都在阳光里悄悄勃发的春天,这又仿佛是一次未经准备的祭奠,在
期刊
关于苍山西坡的红杜鹃,想象着在大脑中描绘。有的说西坡红杜鹃的红,是无法模仿和复制的,那样的红有一种质感,是任何染料无法仿制的,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美丽;有的说西坡杜鹃花开的时候,会为大地铺上一块硕大的红色地毯;有的说开放的杜鹃花在夕阳里简直就是一幅油画……这些表述都带着巨大的诱惑力。  早上9点我们从下关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便到了徒步爬苍山的起点——漾濞县西坡镇金盏河村桃树坪社。从桃树坪往上爬到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