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作霖先生是从苍山洱海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绘画艺术家,是不可多得的油画艺术大师,在省内外绘画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初识杨作霖先生,不是认识他本人,是从他的一幅画,一幅题为《点苍山下》的油画作品开始的。那是在下关西洱河畔一个朋友的画廊里,就像开画展一样,痴迷书画的朋友弄来一大批省内外书画名家的作品,挂在四周的墙面上和一排排展架上,把本来不算小的画廊,挤了个满满当当,到处散发着书香气息,洋溢着古色古香。就在这些书画中,我看到了杨作霖先生这幅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的油画作品《点苍山下》。老实说,对于绘画特别是油画,我是地地道道的外行,可是,我还是被这幅充满生活气息、洋溢着乡情、流淌着乡音的油画作品深深的吸引和打动了。一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白族村寨,一汪从苍山顶上流淌而来的欢快的山泉,一群打场归来和临溪浣衣的白家女子,再加上石砌的院墙,墙上的鸟儿,院中的新柳,等等,到处一派生机勃勃、呼之欲出的景象,巧妙的构筑了一幅白族田园风情画卷,定格了那个时代纯朴的幸福和丰收的喜悦。在大理,在苍山洱海之间,村头的大青树下,村口的水井边,村中的青石板路上,总有许多让我们回忆起来就怦然心动的乡音和乡情,总有许多令我们难以忘怀的流连。自幼生活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白族文化十分厚重之白族福地喜洲的杨作霖老师,乡音未改,乡情愈浓,相思越深,凭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倾注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怀,创作了一幅幅以苍山洱海和白族生活为题材的油画作品,或是山水田园,或是自然民俗,或是人物肖像,或是人文景观,都复苏着每一个热爱大理的人们的童真记忆,《点苍山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第一次见到杨作霖先生,是在洱海边西洱河畔的一个会馆里,杨作霖先生带着他家人从保山回昆明,途径大理,朋友约他们吃饭,把我也约上了。那个会馆地点不大,然而环境优美,布置看似漫不经心,却在随意之中透着典雅别致,并且在那里还可以吃到白族家常菜。就在这诗情画意里,真诚的嘘寒问暖过后,傍依着洱海的波光粼粼,眺望着苍山的白雪点点,伴随着良师益友的笑语声声,大家一边吃着地道的生猪皮、酸辣鱼、烧饵块、稀豆粉、炸乳扇、煎乳饼、炝螺蛳、煮海菜,一边喝着陈年的下关沱茶,一边听杨作霖先生聊他的人生经历、艺术之路和创作收获。那天他衣着休闲,戴着太阳帽,随意而得体,略显瘦削的身材,清癯的脸上一双清澈有神的眼睛,深邃而明亮,在宽大的帽沿下,忽闪忽闪的,举止谈吐间透着书卷气息,流露着真诚和童趣,全然看不到六十多岁的模样。我想,人们所赞美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能就是他这个样子了吧。杨作霖先生席间话虽不多,却让人感受到他那种真诚和亲近,感受到他那份浓浓的乡恋和乡情,感受到他那股对艺术的执着和痴情,感受到他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真情。
和杨作霖先生聊天,听他讲自己的人生,讲自己的艺术生涯,尽管经历了许多人生的坎坷和磨难,并且在文革期间也遭受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可是他没有抱怨、没有责备、没有消沉、没有叹息,有的只是耿直善良的秉性,认真做人做事的态度,对绘画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还有宽容感恩的心,以及对他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彩云南、红土地的深深眷恋。
杨作霖先生出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的喜洲古镇。喜洲是最具特色的白乡古镇,也是白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那里浓郁的民风民俗、良好的教育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灵性的自然山水熏陶、造就了他少年时代的艺术梦想。可以说,绘画艺术始终是伴随杨作霖先生一生不变的追求,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梦想,他的执着,甚至他的生命,全都和绘画艺术密不可分。绘画艺术是杨作霖先生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始终如一,不离不弃,并且始终贯穿着自己对艺术对人生的信仰和追求,表达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即便是那些创作于艰难时期的绘画作品,既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又显示出他卓尔不俗的艺术风格,无不从另一个侧面诠释着他的艺术人生,无不表达出对新生活的向往。
杨作霖先生绘画创作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并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不论是他幼小时的艺术熏陶,还是在传奇般的机遇中考入了云南艺术学院首届本科预科班;不论是大学毕业时主动要求到“边疆的边疆”畹町工作,还是参加工作后又带薪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不论是在保山文艺系统做官,还是在昆明师专当大学教授;不论是少年时期的油画作品就参加全国美展,并发表在《儿童时代》封面上,还是从开革开放以后历届都有油画作品参加全国美展;不论是早期的一个务实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还是后来成为中国美术界公认的油画艺术大师;不论是在七彩云南这片多情的热土上潜心创作,还是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采风写生,他的艺术人生总是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推陈出新的创作精神却从未改变。
从杨作霖先生的绘画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大理玉洱银苍的好山好水,白族村寨,还可以看到祖国西南边陲的傣乡风情,景颇人家,瑞丽江风光,还可以看到保山腾冲等地的人文景观、风土民俗,历史遗迹,神话传说,还可以看到他七彩云南的“云语系列”、欧洲采风创作成果,可以看到他独具匠心的人物肖像画、风格独特的连环画作品,这些作品,全都赋予了时代的特征和艺术的生命。透过那一幅幅绘画作品,我们感受到了鲜活的人物与灵性的自然,神态、性格和特征全都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欣赏杨作霖先生的这些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绘画本身,更重要的是还让我们还看到了画中的思想,画外的故事,时代的符号,情感的寄托。
走进杨作霖先生和他的油画作品,我无法用语言来评价。透过他的画,我感到了艺术的魅力,乡音的呼唤,人格的力量。同时我还感到他乐观的人生,豁达的处世,不老的心态,永远的追求。杨作霖老师的画是定格的时代,是灵动的风情,是诗话的自然,是活鲜的生命。
“画我所崇敬和热爱的大自然,画云南的云天、山川、河谷、森林、田野,画世界的美丽。”这是杨作霖先生的心声。从15岁时,他怀着家乡的风花雪月,怀着少年的追求和梦想,走向绘画艺术的殿堂,一直到今年已经68岁还兴致盎然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50多年来,他用多彩的画笔,向世人描述大理和云南的七彩风光、风土人情和自然生态。在他的笔下,世间的万物都拥有了旺盛的生命,多情、多彩而亮丽。50多年不变的追求,耕耘的乐趣似乎超出了收获的快乐,因为,杨作霖先生的每一幅画里,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都有一段美好的记忆,这些故事和记忆堆积起来,人,就成了幸福的人;画,就成了传世的画。这,就是收成;这,就是丰年。50多年了,收获已伴着杨作霖先生的辛勤和汗水,如约而来。
(附:杨作霖,云南大理喜洲人,白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昆明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油画作品六次入选了中国美协主办的从1964年至2004年的所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61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首届大学美术预科班,1966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美术油画专业,1982年结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
责任编辑 杨泽文
初识杨作霖先生,不是认识他本人,是从他的一幅画,一幅题为《点苍山下》的油画作品开始的。那是在下关西洱河畔一个朋友的画廊里,就像开画展一样,痴迷书画的朋友弄来一大批省内外书画名家的作品,挂在四周的墙面上和一排排展架上,把本来不算小的画廊,挤了个满满当当,到处散发着书香气息,洋溢着古色古香。就在这些书画中,我看到了杨作霖先生这幅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的油画作品《点苍山下》。老实说,对于绘画特别是油画,我是地地道道的外行,可是,我还是被这幅充满生活气息、洋溢着乡情、流淌着乡音的油画作品深深的吸引和打动了。一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白族村寨,一汪从苍山顶上流淌而来的欢快的山泉,一群打场归来和临溪浣衣的白家女子,再加上石砌的院墙,墙上的鸟儿,院中的新柳,等等,到处一派生机勃勃、呼之欲出的景象,巧妙的构筑了一幅白族田园风情画卷,定格了那个时代纯朴的幸福和丰收的喜悦。在大理,在苍山洱海之间,村头的大青树下,村口的水井边,村中的青石板路上,总有许多让我们回忆起来就怦然心动的乡音和乡情,总有许多令我们难以忘怀的流连。自幼生活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白族文化十分厚重之白族福地喜洲的杨作霖老师,乡音未改,乡情愈浓,相思越深,凭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倾注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怀,创作了一幅幅以苍山洱海和白族生活为题材的油画作品,或是山水田园,或是自然民俗,或是人物肖像,或是人文景观,都复苏着每一个热爱大理的人们的童真记忆,《点苍山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第一次见到杨作霖先生,是在洱海边西洱河畔的一个会馆里,杨作霖先生带着他家人从保山回昆明,途径大理,朋友约他们吃饭,把我也约上了。那个会馆地点不大,然而环境优美,布置看似漫不经心,却在随意之中透着典雅别致,并且在那里还可以吃到白族家常菜。就在这诗情画意里,真诚的嘘寒问暖过后,傍依着洱海的波光粼粼,眺望着苍山的白雪点点,伴随着良师益友的笑语声声,大家一边吃着地道的生猪皮、酸辣鱼、烧饵块、稀豆粉、炸乳扇、煎乳饼、炝螺蛳、煮海菜,一边喝着陈年的下关沱茶,一边听杨作霖先生聊他的人生经历、艺术之路和创作收获。那天他衣着休闲,戴着太阳帽,随意而得体,略显瘦削的身材,清癯的脸上一双清澈有神的眼睛,深邃而明亮,在宽大的帽沿下,忽闪忽闪的,举止谈吐间透着书卷气息,流露着真诚和童趣,全然看不到六十多岁的模样。我想,人们所赞美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能就是他这个样子了吧。杨作霖先生席间话虽不多,却让人感受到他那种真诚和亲近,感受到他那份浓浓的乡恋和乡情,感受到他那股对艺术的执着和痴情,感受到他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真情。
和杨作霖先生聊天,听他讲自己的人生,讲自己的艺术生涯,尽管经历了许多人生的坎坷和磨难,并且在文革期间也遭受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可是他没有抱怨、没有责备、没有消沉、没有叹息,有的只是耿直善良的秉性,认真做人做事的态度,对绘画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还有宽容感恩的心,以及对他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彩云南、红土地的深深眷恋。
杨作霖先生出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的喜洲古镇。喜洲是最具特色的白乡古镇,也是白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那里浓郁的民风民俗、良好的教育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灵性的自然山水熏陶、造就了他少年时代的艺术梦想。可以说,绘画艺术始终是伴随杨作霖先生一生不变的追求,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梦想,他的执着,甚至他的生命,全都和绘画艺术密不可分。绘画艺术是杨作霖先生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始终如一,不离不弃,并且始终贯穿着自己对艺术对人生的信仰和追求,表达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即便是那些创作于艰难时期的绘画作品,既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又显示出他卓尔不俗的艺术风格,无不从另一个侧面诠释着他的艺术人生,无不表达出对新生活的向往。
杨作霖先生绘画创作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并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不论是他幼小时的艺术熏陶,还是在传奇般的机遇中考入了云南艺术学院首届本科预科班;不论是大学毕业时主动要求到“边疆的边疆”畹町工作,还是参加工作后又带薪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不论是在保山文艺系统做官,还是在昆明师专当大学教授;不论是少年时期的油画作品就参加全国美展,并发表在《儿童时代》封面上,还是从开革开放以后历届都有油画作品参加全国美展;不论是早期的一个务实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还是后来成为中国美术界公认的油画艺术大师;不论是在七彩云南这片多情的热土上潜心创作,还是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采风写生,他的艺术人生总是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推陈出新的创作精神却从未改变。
从杨作霖先生的绘画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大理玉洱银苍的好山好水,白族村寨,还可以看到祖国西南边陲的傣乡风情,景颇人家,瑞丽江风光,还可以看到保山腾冲等地的人文景观、风土民俗,历史遗迹,神话传说,还可以看到他七彩云南的“云语系列”、欧洲采风创作成果,可以看到他独具匠心的人物肖像画、风格独特的连环画作品,这些作品,全都赋予了时代的特征和艺术的生命。透过那一幅幅绘画作品,我们感受到了鲜活的人物与灵性的自然,神态、性格和特征全都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欣赏杨作霖先生的这些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绘画本身,更重要的是还让我们还看到了画中的思想,画外的故事,时代的符号,情感的寄托。
走进杨作霖先生和他的油画作品,我无法用语言来评价。透过他的画,我感到了艺术的魅力,乡音的呼唤,人格的力量。同时我还感到他乐观的人生,豁达的处世,不老的心态,永远的追求。杨作霖老师的画是定格的时代,是灵动的风情,是诗话的自然,是活鲜的生命。
“画我所崇敬和热爱的大自然,画云南的云天、山川、河谷、森林、田野,画世界的美丽。”这是杨作霖先生的心声。从15岁时,他怀着家乡的风花雪月,怀着少年的追求和梦想,走向绘画艺术的殿堂,一直到今年已经68岁还兴致盎然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50多年来,他用多彩的画笔,向世人描述大理和云南的七彩风光、风土人情和自然生态。在他的笔下,世间的万物都拥有了旺盛的生命,多情、多彩而亮丽。50多年不变的追求,耕耘的乐趣似乎超出了收获的快乐,因为,杨作霖先生的每一幅画里,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都有一段美好的记忆,这些故事和记忆堆积起来,人,就成了幸福的人;画,就成了传世的画。这,就是收成;这,就是丰年。50多年了,收获已伴着杨作霖先生的辛勤和汗水,如约而来。
(附:杨作霖,云南大理喜洲人,白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昆明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油画作品六次入选了中国美协主办的从1964年至2004年的所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61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首届大学美术预科班,1966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美术油画专业,1982年结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
责任编辑 杨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