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像奖是怎么评选出来的?
金像奖本是前香港《电影双周刊》编辑部一句“可不可以把十大(华语片与外语片)搞大”的无心之举。由第二届开始,评选由影评人第一轮投票,选出提名名单后再由评选团作第二轮评选。评选团由电影从业员及影评人组成,第七届起加入一个台湾来的评审。金像奖协会成立后,倾向于奥斯卡的全民投票模式,但又担心电影从业员投票不踊跃,便设立了选民與100人组成第一轮评审团,金像奖13个属会会员和50人组成的第二轮评审团作两轮评选(如今两轮投票者已过千人)。随着奖项的增加,取消了两个“十大”的评选,第21届起增加了新晋导演奖与最佳亚洲电影奖。
两轮投票均各自独立,其间没有讨论过程,也不接受E-mail投票。在一些专业奖项上,相关专业的评审可多投一票,以保证奖项的专业性。
“金像奖曾经颁过一个音效奖。我们说‘糟糕’,5个提名,拿奖的那个反而是惟一一个没有杜比的。专业人就出来说,这不行啊,要改革。”陈嘉上答,金像奖董事会惟一可做的就是调节专业评审和民主制评分的比例,但专业评审的占分比重不能过高,否则民主选票就会没有意义。
金像奖的钱从哪里来?
金像奖协会一直拒绝接受商业赞助典礼,收入来源主要为电视直播的版权收入。陈嘉上介绍,每年港府有500万港元的资金补助,用于金像奖颁奖典礼的支出。而每年的运作、人工费用,则都来自赞助。这部分大约要花去200万。为此像陈嘉上这样不善交际者也要学着应酬,直呼“性格不合,早点退去也罢”。
典礼上的明星表演都不付费,会场的一两百名服务人员也都是志愿者。由于资金有限,和内地豪气冲天的电影节仪式不同,金像奖没有那么多海外嘉宾,连舞台也主要是通过LED放大效果。
“有一年,发展局的某些委员问,你用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听话?不能说一些意见?后来我们就‘警惕’了。把它变得多么风光亮丽,这不是我的目标。我们只想利用这一天,让香港电影和观众好好沟通一次。”陈嘉上如是说。

首届寒酸却足够大胆,影后颁给豪放打女
已故著名武指刘家良自编自导自演的功夫喜剧电影《长辈》,让时年22岁的惠英红成为金像奖历史上第一个影后。
第29届金像奖颁奖礼的红地毯上,当刘家良夫妇被记者问到是否看好惠英红封后,他识时务地退后一步,由夫人翁静晶回答:“看她运气啦,你还是问问他(刘家良)能不能得影帝吧。”
惠英红拿到首个影后之后,去找邵氏老板谈判涨薪。主事的方逸华以“双方劳工合同摆在那里”拒绝,可是方没料到,惠英红签合同时还没有成年,签字的是她姐姐。最终,惠如愿以偿,月薪从500元一下子涨到了1万。
“他妈的!连美国人的奖也拿了!”
金像奖上的家族档数不胜数。比如“文武英杰”的许氏四兄弟,比如姜大卫、尔冬升和秦沛三兄弟。姜大卫是艺名,原名是姜伟年。秦沛也是艺名,原名姜昌年。看起来最像艺名的尔冬升其实是真名,跟两个哥哥同母异父。
再比如“中国电影百周年百位优秀演员”之一的鲍方老爷子,他有个得金像影后的女儿鲍起静,年轻时拍过一部《白发魔女传》,她当然是女主角练霓裳,男主角卓一航的扮演者叫方平,后来成了她老公,如今是尔冬升的御用监制。鲍方还有个做摄影师的儿子鲍德熹。鲍德熹也凭《白发魔女传》得了一尊金像奖小金人,只不过这回的练霓裳是林青霞、卓一航是张国荣。8年后,鲍德熹凭《卧虎藏龙》拿下奥斯卡小金人,那时鲍方已经中风入院,得到儿子的好消息后,老爷子一兴奋,精神顿时好了不少,甚至连粗口也爆了出来:“他妈的!连美国人的奖也拿了!”
金像奖更看好“窝囊废”
上世纪90年代初,电影《跛豪》获得巨大成功,直接引发了永盛向氏兄弟的跟风热情,他们很快拍出了上下两部《五亿探长雷洛传》,讲述跛豪年代为黑社会充当保护伞的黑暗警界的故事。
为了让跛豪能够大腹便便地在游艇上晒太阳,主演吕良伟不惜增肥40磅,一度被拿来和为了《愤怒的公牛》增肥的罗伯特·德尼罗相提并论。只是德尼罗的牺牲为他赢来了奥斯卡小金人,吕良伟却惜败给了《双城故事》中暗恋张曼玉却不幸得了绝症的曾志伟。比起身材的“杯具”,金像奖更青睐命运的“餐具”,比起嚣张跋扈,金像奖更看好窝囊隐忍。
十多年后,第29届金像奖影帝任达华用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个金科玉律。以好身材著称的他在《跟踪》中增肥20磅扮演警队精英,金像奖却吝于肯定。最后,任达华幡然醒悟,将笔直的腰背佝偻起来,在《岁月神偷》中做被生活压弯脊梁的小鞋匠,终于在被金像奖忽视了二十多年后拿到了小金人。

无人鼓掌:两个经典时刻
2003年,张国荣离世几天后的金像奖,在此噩耗和非典的双重“袭击”下肃穆开场。四大天王同台演唱哥哥昔日金曲《当年情》,整场晚会,众人强掩悲伤。第二年,金像奖颁给他“演艺光辉永恒大奖”,请上台来为他颁奖的,是他电影里的同性恋人梁朝伟,代他领奖的,是他生活中的同性恋人唐鹤德,似乎是要以这种姿态表明金像奖过往对他吝于赞扬并非源于这方面的偏见。
“在我心中,她是奇女子,可以绚烂,可以平淡,幅度之广,友人之中,以她最重。”这是黄霑心目中的萧芳芳。2009年,金像奖将终身成就奖颁发给这位香港人看着长大、爱戴了半个世纪的女演员。王家卫为其颁奖,周星驰旁白。因她当时经近乎完全失聪,鼓掌声若分贝太大,会令戴助听器的她感到难受,所以现场观众没有鼓掌,而是一致默契地挥舞起荧光棒,无声喝彩。梁朝伟、鲍起静一时情至落泪,被萧芳芳开涮:“多谢大家不鼓掌。一个演员如果不可以再听到观众的掌声,一听到就会病,这个演员也就玩完了。伟仔、鲍女,不要羡慕。除非去到我这么残,不然你们也是拿不到这个奖的。”
新导演群起,新演员乏人,无计可施?
今年,黄修平导演的《狂舞派》拿到了新晋导演奖。陈嘉上评论“导演界有新人出现,全是老板的勇气。因为他们的出现,让老板觉得他们可以投给新人,不会赔死。”但说到演员就无奈了。“很多时候是老板不让我们去选择新人,不愿承担风险。要说服老板,太难。”尽管金像奖的新人奖颁了好多年,但这个却不是奖项能解决的问题。陈嘉上对年轻演员乏力的现状也没有良策。
金像奖越来越缺乏公信力吗?
从奖项的增减、评审制度的改良,到颁奖礼的规模,香港电影金像奖多年来逐渐发展为一个被大多数电影从业员与广大市民认同的奖项。2003年星光大道建成,女神像屹立在尖沙咀海旁,成为香港地标及旅游景点。金像奖是惟一能够在大中华地区收看电视直播的华语电影奖项,也一度被认为是华人地区最公开公正的电影评选。
不过近些年,她的公信力却受到了圈内人士的质疑。
质疑一:人情票?
由于是业内人士的投票,提名人也都是混在圈子里外,所以一个人的人脉与口碑、业内关系,都会左右选票。当年吴镇宇一语道破天机,遭到业界上下一致抨击,逼得他低头告饶,甚至连声明都要选择内地的媒介刊发。
导演杜琪峰近十年都没在金像奖颁奖礼现身。坊间传言,杜琪峰第一次缺席时,时任主席文隽撰文表示不满,是彼此关系破裂的导火线。2006年,第25届金像奖将最佳影片颁给《黑社会》,大会特意安排了黄建新、成龙、侯孝贤加持,以示隆重,杜琪峰依然不给面子。2008年,《神探》8奖领跑第27届金像奖提名。颁奖前曾传出双方和好的消息,新一任金像奖主席陈嘉上在接受采访时证实杜琪峰答应参加,但事实再一次打了香港小金人的脸。
杜琪峰近年言辞更加毫无顾忌,“我不希望他们分猪肉,但他们整天分猪肉。”“有些演员拿了影帝,还是演得一塌糊涂。”“(去颁奖礼)对于我来说没有东西要学,你说我要学什么。”去年在戛纳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他被问及如果《毒战》 《盲探》入围是否改变心意?老杜毫不犹豫地说:“永远不去!除了他们改变,不然死也不去!”老搭档韦家辉解释,金像奖最大的弊端就是人情票,“只要人缘好,片子分数就高。”
“公信力都是人家看的,我说不准。他信不信,我说不了。《画皮2》那么多奖项都提名了,就我个人没有。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说明问题了吧。金像奖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不管多不愿意,我都会接受这个结果。”
对于杜琪峰的态度,陈嘉上如此回应:“他已经很多年都没有来,我当然会觉得可惜,我一定會叫他来,但若他不肯来就是不肯来。阿杜以前曾提议把金像奖改为评审制,但我认为不可能,因为是两种不同的方法,杜琪峰不同意我也没有办法,他认为这方法不行,但我们是按照奥斯卡的设计来做,走了这条路就不可能走回头。”

获奖词是演员们自己写的吗?
是。金像奖有制作会、专业监制、编剧。若演员说,我不知道现场说什么,他们会给出意见。但金像奖还是会注重发言的个人性和真实性。“这不是一个表演。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东西来。”
新导演群起,新演员乏人,无计可施?
今年,黄修平导演的《狂舞派》拿到了新晋导演奖。陈嘉上评论“导演界有新人出现,全是老板的勇气。因为他们的出现,让老板觉得他们可以投给新人,不会赔死。”但说到演员就无奈了。“很多时候是老板不让我们去选择新人,不愿承担风险。要说服老板,太难。”尽管金像奖的新人奖颁了好多年,但这个却不是奖项能解决的问题。陈嘉上对年轻演员乏力的现状也没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