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在阅读这件事儿上,教师没给一点儿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可见,阅读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在现实中也是非常需要的。‘指导’要讲究方法,并不是由教师一个人从头讲到尾。‘指导’得在讨论里。”指导要注意方式,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
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原则:1.注重阅读方法的应用和获得。“多读多作固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至多只能增进一些知识和经验,并不能领会写作的技术。”只有整本书阅读这么回事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通过整本书阅读使学生有所收获,要知道怎样读更好。要通过阅读领会表达的妙处。2.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课外阅读是个个性化的过程,对阅读速度,阅读时间等不做硬性规定,应该有较宽松的时间。对于阅读方式方法不进行太多的限制,应该顺应学生的规律,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经验读到自己的收获。3.个别指导。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集中指导的基础上,应该关注到学生之间阅读水平层次的不同。“对于资质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个别指导,必须要有丰富的同情与热诚。”对于个别学生,可以采取个别谈话,看读书笔记等方式给予关注。在讨论交流的时候,多听听能力较低学生的见解,给他们阅读的信心。同时,私下提示注意其他同学是怎样阅读的,帮助他们从别人的经验中感悟读书乐趣,吸取读书经验。以兴趣引领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持续的阅读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内容:“书籍的性质不一,因而略读指导的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而言,应该指导的有以下几项:1.版本指导。能使学生“将来读书不但知道求好书,并且能够抉择好本子,那是受用无穷的。”版本指导,有利于学生选择书籍,对书籍本身具有鉴别能力,能够实现读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终身阅读,终身受益。教师要具备广阔的阅读视野,还要有比较深厚的功底,能够鉴别,并且把自己的經验传递给学生。2.序目指导。“读书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目录表示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所以也须养成学生先看目录的习惯。”利用目录进行检索,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利用目录可以整合自己想看的内容。如重点研究书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可以通过目录跳跃性的看,从而把某些内容整合在一起,能够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理清事件发生的脉络。“教师指导,要教学生先看序文,要审查序文的重要程度,予以相当的提示,使他们知道注意的地方与需要注意力的多少。”序文提示了书的主要内容,有利于了解梗概。如果是自序的话,能够清晰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顺着序文可以探究作者的思维线路;如果是他人作序,对书的内容有一些评价,提示读者注意书的价值,同时也有利于阅读时注意重要部分,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断与序文作者进行比对,得出自己的结论。3.参考书籍指导。“参考书籍,包括关于文字的音义,典故成语的来历等所谓工具书,以及与所读书有关的必须借彼而后明此的那些书籍。”参考书籍的作用一是帮助理解,帮助比对借鉴,帮助阅读向更深更广的程度进行。4.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没有一点含胡。也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至有误失。”
整本书阅读指导的过程:对整本书阅读指导而言,“包括阅读以前对教材阅读方法的提示,阅读以后对阅读结果的报告和讨论。”这是很明晰的指导过程,有读前和读后的指导,其实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有指导。
1.阅读前提示方法。阅读指导一般是从阅读前就已经开始了,“文字浅显明白的,不妨少点工夫,看下去就是。文字深微曲折的,就得精细得解说,周到的剖析,达到透彻了解的地步。”“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得仔细吟味;这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这都是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的。2.阅读中进行指导。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教师可以限定大致的进度,等读到某个阶段的时候进行一次讨论交流,可以看到学生读的进度,可以通过讨论提示一些方法,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有利于下面读得更好更深入。3.阅读后组织讨论。等全体学生都读完以后,再次组织交流讨论,汇报整本书的阅读收获。要重视学生的自读与自悟,讨论是交流收获,交流经验。
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同读,并且要不只一遍的读,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开展阅读以前,教师可以写读书推荐,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写书评、写心得。在交流之前,让学生通过做书签,写读书感受,写书评等形式,把理解的内容条理化,在交流时就不会泛泛而谈。读书交流要从整本书开始,从整本书结束,保证书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开展阅读和交流,始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交流读书感受,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习惯。要尽量避免阅读的功利性,注重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否则,就是加重学生负担,就会破坏学生的阅读胃口。不管阅读什么样的书,教师都应该有能力进行阅读指导,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投入到阅读中来。(单位:河北省承德市教育局教研室)
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原则:1.注重阅读方法的应用和获得。“多读多作固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至多只能增进一些知识和经验,并不能领会写作的技术。”只有整本书阅读这么回事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通过整本书阅读使学生有所收获,要知道怎样读更好。要通过阅读领会表达的妙处。2.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课外阅读是个个性化的过程,对阅读速度,阅读时间等不做硬性规定,应该有较宽松的时间。对于阅读方式方法不进行太多的限制,应该顺应学生的规律,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经验读到自己的收获。3.个别指导。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集中指导的基础上,应该关注到学生之间阅读水平层次的不同。“对于资质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个别指导,必须要有丰富的同情与热诚。”对于个别学生,可以采取个别谈话,看读书笔记等方式给予关注。在讨论交流的时候,多听听能力较低学生的见解,给他们阅读的信心。同时,私下提示注意其他同学是怎样阅读的,帮助他们从别人的经验中感悟读书乐趣,吸取读书经验。以兴趣引领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持续的阅读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内容:“书籍的性质不一,因而略读指导的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而言,应该指导的有以下几项:1.版本指导。能使学生“将来读书不但知道求好书,并且能够抉择好本子,那是受用无穷的。”版本指导,有利于学生选择书籍,对书籍本身具有鉴别能力,能够实现读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终身阅读,终身受益。教师要具备广阔的阅读视野,还要有比较深厚的功底,能够鉴别,并且把自己的經验传递给学生。2.序目指导。“读书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目录表示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所以也须养成学生先看目录的习惯。”利用目录进行检索,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利用目录可以整合自己想看的内容。如重点研究书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可以通过目录跳跃性的看,从而把某些内容整合在一起,能够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理清事件发生的脉络。“教师指导,要教学生先看序文,要审查序文的重要程度,予以相当的提示,使他们知道注意的地方与需要注意力的多少。”序文提示了书的主要内容,有利于了解梗概。如果是自序的话,能够清晰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顺着序文可以探究作者的思维线路;如果是他人作序,对书的内容有一些评价,提示读者注意书的价值,同时也有利于阅读时注意重要部分,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断与序文作者进行比对,得出自己的结论。3.参考书籍指导。“参考书籍,包括关于文字的音义,典故成语的来历等所谓工具书,以及与所读书有关的必须借彼而后明此的那些书籍。”参考书籍的作用一是帮助理解,帮助比对借鉴,帮助阅读向更深更广的程度进行。4.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没有一点含胡。也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至有误失。”
整本书阅读指导的过程:对整本书阅读指导而言,“包括阅读以前对教材阅读方法的提示,阅读以后对阅读结果的报告和讨论。”这是很明晰的指导过程,有读前和读后的指导,其实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有指导。
1.阅读前提示方法。阅读指导一般是从阅读前就已经开始了,“文字浅显明白的,不妨少点工夫,看下去就是。文字深微曲折的,就得精细得解说,周到的剖析,达到透彻了解的地步。”“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得仔细吟味;这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这都是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的。2.阅读中进行指导。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教师可以限定大致的进度,等读到某个阶段的时候进行一次讨论交流,可以看到学生读的进度,可以通过讨论提示一些方法,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有利于下面读得更好更深入。3.阅读后组织讨论。等全体学生都读完以后,再次组织交流讨论,汇报整本书的阅读收获。要重视学生的自读与自悟,讨论是交流收获,交流经验。
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同读,并且要不只一遍的读,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开展阅读以前,教师可以写读书推荐,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写书评、写心得。在交流之前,让学生通过做书签,写读书感受,写书评等形式,把理解的内容条理化,在交流时就不会泛泛而谈。读书交流要从整本书开始,从整本书结束,保证书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开展阅读和交流,始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交流读书感受,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习惯。要尽量避免阅读的功利性,注重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否则,就是加重学生负担,就会破坏学生的阅读胃口。不管阅读什么样的书,教师都应该有能力进行阅读指导,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投入到阅读中来。(单位:河北省承德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