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深入开发蔬菜栽培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教育、大国意识、民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根植于学生心中,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以“润物细无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蔬菜栽培学;思政元素;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4-0169-03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中央进而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三全育人”发展理念的总要求。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改变了原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相对独立的育人方法,整合各类课程的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加强育人效应。
1 蔬菜栽培学课程特点
蔬菜栽培学是传统园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以蔬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蔬菜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产量、品质形成特点,着重介绍蔬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方法和环境调控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蔬菜栽培基本理论知识和栽培措施,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蔬菜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开发与思政相关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三农”情怀和“爱农知农为农”素养,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蔬菜行业人才。
2 蔬菜栽培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蔬菜栽培学课程思政建设,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重要抓手,将课程思政建设立足于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之上,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开发适宜的教学案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爱国主义、大国意识、民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职业素质修养等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保证学生在充分掌握蔬菜栽培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外,也接受了德育的潜在熏陶,形成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3 思政元素融入蔬菜栽培学教学的具体内容
3.1 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在讲授蔬菜栽培方式时,向学生介绍中国的特色蔬菜栽培种类,如黑龙江省的马铃薯、四川涪陵的榨菜、山东胶东白菜、长江流域一带的水生蔬菜、西北白兰瓜等,这些名特产品不仅国内驰名,还远销国外,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和说明,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感。
3.2 确立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模式 辩证唯物主义是学生确立科学思维观念的基础,蔬菜栽培学课程中蕴含大量的科学素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解释蔬菜栽培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模式。在讲解蔬菜栽培生物学基础一章时,涉及到蔬菜生长发育基本理论之一的光周期学说,讲授光周期现象时可通过Garner和A11ard无意当中将烟草转到温室发现其顺利开花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光周期学说可被辩证唯物主义三大规律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所解释:烟草在夏季长日照条件下,即使长到3.5m也不开花;在冬季短日照条件下,长到1m就开花(温室内)。科学的思维模式不仅在专业领域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实用。根据这个案例,跟学生说明一个基本自然规律:做事情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欲速则不达。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融入个人思维模式中,科学解决日常生活及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3 发挥榜样作用,塑造学生科学奉献精神 专业课程学习容易局限于一点一线,学生很难提升专业能力并将其与国计民生联系在一起。在各论番茄栽培技术教学中,跟学生介绍东北农业大学李景富教授带领的番茄育种团队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和丰硕成果,焕发学生追求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为科学奉献的精神;同时,明确说明番茄育种科研不仅可以丰富老百姓菜篮子,还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教育学生在追求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能孤军奋战,团队友好协作将为科研发展奠定基础。
3.4 培养环保意识,增强专业责任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近年来,蔬菜产品中农药、化肥、重金属污染逐年加剧,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从栽培角度着手,加强学生安全生产意识。在讲授施肥技术一节时,详细阐述国家减少化肥、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双减”计划,增强学生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教育学生在以后工作中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应而丧失职业操守,应为保证人民吃上放心菜而不断努力。农产品安全是蔬菜未来产业长期发展的坚强保证,应倾其一生为社会、蔬菜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3.5 增强专业技能,培养大国情怀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新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蔬菜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仍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劣势。因此,在讲授蔬菜栽培技术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国该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来提升蔬菜产品質量,提高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外贸收益,激发学生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发挥专业优势,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4 蔬菜栽培学思政教学的具体措施
4.1 丰富教学内容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优化教学内容,紧抓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提升育人能力。课堂教学主要是对理论性较强的蔬菜植物栽培生理、蔬菜的生育特性和关键栽培技术进行讲授,可通过引入特色鲜明的教学案例,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培养专业能力,达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培养效果。
4.2 完善课程试卷库建设 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根据农业部和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规范教学大纲的同时,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建立和完善蔬菜栽培学试卷库,以最大程度体现出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反馈效果。 4.3 完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 园艺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蔬菜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在过去学科体制下,蔬菜栽培学课程分为总论、各论2部分,理论教学学时多,讲授周期长。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等农业院校逐步实施教学改革,减少理论课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教学实习学时数少而集中,这与蔬菜的周年生产相矛盾,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制约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为适应高校教学改革需要,必须制定新的授课计划,以专业岗位能力培养需求为中心,重新编写《蔬菜栽培学教学大纲》《蔬菜栽培学教案》《蔬菜栽培学实习指导》。在理论学时缩减的情况下,课程中删除了生产中栽培较少、经济效益不高的蔬菜种类和茬口,以经济效益较高的茬口为重点,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引入最新技术成果,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
4.4 开展多元化教学方法
4.4.1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利用精心制备的多媒体课件,将大量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视频导入教学课件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增加教学的实际信息量,改善教学效果。同时,对于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采取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结合,通过板书进行强化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4.4.2 自学式教学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在不断拓展,网络资源共享课、互联网视频资源、图书馆电子书籍等成为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师预先安排具有专业拓展能力的知识点,鼓励学生通过多元化途径去完善相关资料,以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4.4.3 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针对相关教学内容,通过引导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与相关教学章节密切相关的且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
4.4.4 讨论式教学法 教师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定讨论内容。课前,学生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各组学生通过实际演示,展开相关讨论,明确和丰富专业知识点,提高专业技能。
4.4.5 以项目为依托的田间调查和实际操作教学法 蔬菜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培养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可以提高其专业技能。结合学生毕业课题,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田间管理进行实际调查和室内实验,提高专业能力,专业教师则负责田间实际示范和具体指导;同时,结合挑战杯、“互联网+”大赛,鼓励学生以项目方式参与其中,增强学生专业认知感和归属感。
5 结语
蔬菜栽培学课程思政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中,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和谐统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爱农情怀,增强其专业归属感和历史责任感,这才是课程思政教学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姚敏磊,仲开泰,庄宇萌,等.优秀农业文化在农科专业大学生爱农意识培养中的实现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36):217-219.
[2]陈书霞,孟焕文,李玉红,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蔬菜栽培学原理课程的建设与思考[J].高等農业教育,2020(06):69-73.
[3]陈碧华,郭卫丽,孙丽,等.蔬菜栽培学总论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与创新[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02):199-200.
[4]许淑琴,邱晖,孟惊雷.高校本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机制[J].高教学刊,2021(11):193-196.
[5]梁杰华.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向的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100-102.
(责编:徐世红)
关键词:蔬菜栽培学;思政元素;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4-0169-03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中央进而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三全育人”发展理念的总要求。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改变了原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相对独立的育人方法,整合各类课程的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加强育人效应。
1 蔬菜栽培学课程特点
蔬菜栽培学是传统园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以蔬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蔬菜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产量、品质形成特点,着重介绍蔬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方法和环境调控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蔬菜栽培基本理论知识和栽培措施,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蔬菜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开发与思政相关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三农”情怀和“爱农知农为农”素养,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蔬菜行业人才。
2 蔬菜栽培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蔬菜栽培学课程思政建设,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重要抓手,将课程思政建设立足于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之上,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开发适宜的教学案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爱国主义、大国意识、民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职业素质修养等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保证学生在充分掌握蔬菜栽培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外,也接受了德育的潜在熏陶,形成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3 思政元素融入蔬菜栽培学教学的具体内容
3.1 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在讲授蔬菜栽培方式时,向学生介绍中国的特色蔬菜栽培种类,如黑龙江省的马铃薯、四川涪陵的榨菜、山东胶东白菜、长江流域一带的水生蔬菜、西北白兰瓜等,这些名特产品不仅国内驰名,还远销国外,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和说明,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感。
3.2 确立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模式 辩证唯物主义是学生确立科学思维观念的基础,蔬菜栽培学课程中蕴含大量的科学素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解释蔬菜栽培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模式。在讲解蔬菜栽培生物学基础一章时,涉及到蔬菜生长发育基本理论之一的光周期学说,讲授光周期现象时可通过Garner和A11ard无意当中将烟草转到温室发现其顺利开花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光周期学说可被辩证唯物主义三大规律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所解释:烟草在夏季长日照条件下,即使长到3.5m也不开花;在冬季短日照条件下,长到1m就开花(温室内)。科学的思维模式不仅在专业领域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实用。根据这个案例,跟学生说明一个基本自然规律:做事情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欲速则不达。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融入个人思维模式中,科学解决日常生活及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3 发挥榜样作用,塑造学生科学奉献精神 专业课程学习容易局限于一点一线,学生很难提升专业能力并将其与国计民生联系在一起。在各论番茄栽培技术教学中,跟学生介绍东北农业大学李景富教授带领的番茄育种团队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和丰硕成果,焕发学生追求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为科学奉献的精神;同时,明确说明番茄育种科研不仅可以丰富老百姓菜篮子,还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教育学生在追求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能孤军奋战,团队友好协作将为科研发展奠定基础。
3.4 培养环保意识,增强专业责任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近年来,蔬菜产品中农药、化肥、重金属污染逐年加剧,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从栽培角度着手,加强学生安全生产意识。在讲授施肥技术一节时,详细阐述国家减少化肥、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双减”计划,增强学生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教育学生在以后工作中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应而丧失职业操守,应为保证人民吃上放心菜而不断努力。农产品安全是蔬菜未来产业长期发展的坚强保证,应倾其一生为社会、蔬菜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3.5 增强专业技能,培养大国情怀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新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蔬菜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仍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劣势。因此,在讲授蔬菜栽培技术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国该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来提升蔬菜产品質量,提高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外贸收益,激发学生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发挥专业优势,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4 蔬菜栽培学思政教学的具体措施
4.1 丰富教学内容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优化教学内容,紧抓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提升育人能力。课堂教学主要是对理论性较强的蔬菜植物栽培生理、蔬菜的生育特性和关键栽培技术进行讲授,可通过引入特色鲜明的教学案例,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培养专业能力,达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培养效果。
4.2 完善课程试卷库建设 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根据农业部和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规范教学大纲的同时,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建立和完善蔬菜栽培学试卷库,以最大程度体现出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反馈效果。 4.3 完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 园艺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蔬菜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在过去学科体制下,蔬菜栽培学课程分为总论、各论2部分,理论教学学时多,讲授周期长。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等农业院校逐步实施教学改革,减少理论课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教学实习学时数少而集中,这与蔬菜的周年生产相矛盾,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制约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为适应高校教学改革需要,必须制定新的授课计划,以专业岗位能力培养需求为中心,重新编写《蔬菜栽培学教学大纲》《蔬菜栽培学教案》《蔬菜栽培学实习指导》。在理论学时缩减的情况下,课程中删除了生产中栽培较少、经济效益不高的蔬菜种类和茬口,以经济效益较高的茬口为重点,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引入最新技术成果,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
4.4 开展多元化教学方法
4.4.1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利用精心制备的多媒体课件,将大量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视频导入教学课件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增加教学的实际信息量,改善教学效果。同时,对于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采取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结合,通过板书进行强化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4.4.2 自学式教学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在不断拓展,网络资源共享课、互联网视频资源、图书馆电子书籍等成为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师预先安排具有专业拓展能力的知识点,鼓励学生通过多元化途径去完善相关资料,以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4.4.3 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针对相关教学内容,通过引导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与相关教学章节密切相关的且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
4.4.4 讨论式教学法 教师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定讨论内容。课前,学生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各组学生通过实际演示,展开相关讨论,明确和丰富专业知识点,提高专业技能。
4.4.5 以项目为依托的田间调查和实际操作教学法 蔬菜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培养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可以提高其专业技能。结合学生毕业课题,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田间管理进行实际调查和室内实验,提高专业能力,专业教师则负责田间实际示范和具体指导;同时,结合挑战杯、“互联网+”大赛,鼓励学生以项目方式参与其中,增强学生专业认知感和归属感。
5 结语
蔬菜栽培学课程思政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中,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和谐统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爱农情怀,增强其专业归属感和历史责任感,这才是课程思政教学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姚敏磊,仲开泰,庄宇萌,等.优秀农业文化在农科专业大学生爱农意识培养中的实现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36):217-219.
[2]陈书霞,孟焕文,李玉红,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蔬菜栽培学原理课程的建设与思考[J].高等農业教育,2020(06):69-73.
[3]陈碧华,郭卫丽,孙丽,等.蔬菜栽培学总论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与创新[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02):199-200.
[4]许淑琴,邱晖,孟惊雷.高校本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机制[J].高教学刊,2021(11):193-196.
[5]梁杰华.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向的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100-102.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