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年前,读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书中主人公鲁滨逊的原型沦落在孤岛上4年,而笛福偏偏让他在小说中的孤岛上熬过了28个寒暑,享尽了孤独的日夜。无独有偶,《基督山伯爵》里的邓蒂斯的原型在监狱里关了7年,大仲马却让他在孤岛上的伊夫堡监狱蹲了14年。可见,作家信马由缰、予夺生杀之权的厉害。
但我关注的不是这个,而是主人公鲁滨逊或邓蒂斯与自然相守、彰显的隐修环境,影影绰绰的有着宗教的氤氲。
这个环境被海明威写进了《老人与海》。主人公桑迪亚哥孤身一人连续出海捕鱼84天,未有收获。第85天的时候,终有回报,捕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约一千五百磅的马林鱼。后来的三天里,老人在茫茫大海上与群鲨搏杀,在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水,无人相伴的绝境里,隐忍着孤独,直到将挂在船侧的战利品——那副庞大的鱼骨架带回岸边。海明威似乎在传递着这样的一个信息,老人就是大海,而大海是老人和孩童生生不息的家园。
类似于这样的环境,哈代写过,狄更斯写过,莫言也写过。
当有人问及海明威作品中环境意象的时候,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孩子就是孩子,鱼是鱼”。但读者分明感知到了海明威作品中内在的格调:“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但不能被打败”。老人与马林鱼的角逐,与鲨鱼的搏杀,似乎已经不是建立在仅仅为了有所得的基础上,而是超越了任何物质上的含义,幻化成了兄弟关系。海明威通过桑迪亚哥肉体的受苦,以求证他精神的伟大,从而完成人类心灵上的宗教开示。
故事的启迪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行动本身!
好一个行动本身!于是,海明威从懵懂之时起,便把自己狂放不羁的个性张扬在生命始终。他开始了冒险,闯荡非洲的原始森林,吃蚯蚓、蜥蜴,斗公牛,大凡他人不敢为的事情,他都要去亲历亲闻,一如两次世界大战。
18岁上,海明威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服务队赴意大利战场,但不久之后就被炸成重伤。他的左膝盖被打碎,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取出了227块碎弹片,但还有少数弹片至死都留在了他的身上。
当海明威回到国内的时候,《纽约太阳报》说他是从意大利前线归来的第一个受伤的美国人,“他的伤疤比任何一个穿军装或不穿军装的人都多”。
后来的日子里,海明威恋爱、结婚、离婚、结婚、生子、创作,一如常人。
33岁时,去非洲狩猎,呆了72天,一共打死了3只狮子,1头野牛,27只其它动物。他说:“我爱这个地方,我觉得很自在”,《非洲的青山》是他狩猎的纪实。五年后,海明威发现了西班牙,又在那儿逗留了8个月。他把《丧钟为谁而鸣》赠送给了菲茨杰拉德——同时代的正处在低谷中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企图激励他的斗志。
40岁时,海明威迁居古巴,在哈瓦那郊外的维希亚小庄园里一住便是20余年。《老人与海》中的原型就来源于古巴的渔夫富恩特斯——后颐养天年,活了100多岁。古巴革命后,海明威回到了美国的爱达荷州,终日与酒为伴。
1941年4月,海明威夫妇到了中国。他们从广东搭乘一架运钞机来到国民党政府的临时首都重庆,目的是想看看这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是怎样打的,但他没有看到战争,却在重庆秘密会见了周恩来。周恩来的谈话征服了这位相当自负的美国作家,海明威预言,中国的未来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
海明威喜欢打仗,以杀戮为快,认为战争是最好的户外运动,他竭力想在二次大战拼杀的欲望中解脱出来,完成自己对生命意义的诠释。而对于自己受到伤害的身体,他全然不顾。脑袋破了,椎间骨断裂,右臂脱臼,肝肾脾破裂,头和双臂被火灼伤,乘坐的飞机两次失事,都无所畏惧,他要的就是坚不可摧的高大形象,像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
于是,《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有的和没有的》、《印第安营地》、《午后之死》、《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一部部作品叠出,但作品中有了太多的死亡指向。
在海明威一生的最后10年里,他心理开始崩溃了,2.5万美金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没能减轻他的痛苦。他不得不住进医生诊所,每天去面对接踵而至的病情和电振治疗:糖尿病、皮肤病、酒精中毒、视力衰退、肝炎、肾炎、高血压、精神疾病等等,他的整个身体无疑变成了藏污纳垢的容器。
1961年7月2日早晨,海明威把双膛散弹枪放进了自己的嘴里,扣下了扳机。当闻讯赶来的人们见到海明威的时候,他只剩嘴巴和下巴了。这位20世纪的最后一位文化硬汉,在征服了一个个的人生高度之后,像一头疲倦的狮子訇然倒地,谁都不会想到,海明威最后的一个猎物竟会是他自己。这一年,他62岁。
海明威用他独特的触摸世界的方式走向死亡,用极其惨烈的方式践行自己诺言:“生活中无论何事都是无可救药的,死亡是所有不幸的至高无上的解救办法”。“死在适时!……”,他赞赏尼采的这句话。
看看作家最后的一幕喜剧。牧师被要求在海明威的葬礼上朗读《传道书》中的一长段话,但牧师只读了几行:“空虚的空虚,传道人说……一切都是空虚。”便戛然而止,一切都应验了海明威的谶言。
全世界的人都被他自杀的枪声震惊了。仿佛魔咒般的,在海明威自杀后不久,陆陆续续的一些友人,包括亲戚朋友也都相继离奇的自杀身亡,模式的潜移默化亘古未有,海明威家族的成员几乎无一善终。
马尔克斯说,海明威的最大错误在于试图超越自己的极大限度。“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这是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对海明威性格的评价。
在《乞力马扎罗的雪》里,海明威写过一只豹子,出现在小说的题记里,莫名的死于“上帝之巅”,以后就消失的干干净净。豹子到五千多米的高寒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任何人作过解释。那么,豹子会不会就是海明威自己的意象呢?在孤独的攀援、寻觅,骄傲的栖居,直到把自己冻死。海明威是不是在为自己建造无人企及的精神圣殿呢?恐怕没几个人知道的了。
(作者单位: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但我关注的不是这个,而是主人公鲁滨逊或邓蒂斯与自然相守、彰显的隐修环境,影影绰绰的有着宗教的氤氲。
这个环境被海明威写进了《老人与海》。主人公桑迪亚哥孤身一人连续出海捕鱼84天,未有收获。第85天的时候,终有回报,捕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约一千五百磅的马林鱼。后来的三天里,老人在茫茫大海上与群鲨搏杀,在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水,无人相伴的绝境里,隐忍着孤独,直到将挂在船侧的战利品——那副庞大的鱼骨架带回岸边。海明威似乎在传递着这样的一个信息,老人就是大海,而大海是老人和孩童生生不息的家园。
类似于这样的环境,哈代写过,狄更斯写过,莫言也写过。
当有人问及海明威作品中环境意象的时候,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孩子就是孩子,鱼是鱼”。但读者分明感知到了海明威作品中内在的格调:“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但不能被打败”。老人与马林鱼的角逐,与鲨鱼的搏杀,似乎已经不是建立在仅仅为了有所得的基础上,而是超越了任何物质上的含义,幻化成了兄弟关系。海明威通过桑迪亚哥肉体的受苦,以求证他精神的伟大,从而完成人类心灵上的宗教开示。
故事的启迪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行动本身!
好一个行动本身!于是,海明威从懵懂之时起,便把自己狂放不羁的个性张扬在生命始终。他开始了冒险,闯荡非洲的原始森林,吃蚯蚓、蜥蜴,斗公牛,大凡他人不敢为的事情,他都要去亲历亲闻,一如两次世界大战。
18岁上,海明威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服务队赴意大利战场,但不久之后就被炸成重伤。他的左膝盖被打碎,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取出了227块碎弹片,但还有少数弹片至死都留在了他的身上。
当海明威回到国内的时候,《纽约太阳报》说他是从意大利前线归来的第一个受伤的美国人,“他的伤疤比任何一个穿军装或不穿军装的人都多”。
后来的日子里,海明威恋爱、结婚、离婚、结婚、生子、创作,一如常人。
33岁时,去非洲狩猎,呆了72天,一共打死了3只狮子,1头野牛,27只其它动物。他说:“我爱这个地方,我觉得很自在”,《非洲的青山》是他狩猎的纪实。五年后,海明威发现了西班牙,又在那儿逗留了8个月。他把《丧钟为谁而鸣》赠送给了菲茨杰拉德——同时代的正处在低谷中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企图激励他的斗志。
40岁时,海明威迁居古巴,在哈瓦那郊外的维希亚小庄园里一住便是20余年。《老人与海》中的原型就来源于古巴的渔夫富恩特斯——后颐养天年,活了100多岁。古巴革命后,海明威回到了美国的爱达荷州,终日与酒为伴。
1941年4月,海明威夫妇到了中国。他们从广东搭乘一架运钞机来到国民党政府的临时首都重庆,目的是想看看这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是怎样打的,但他没有看到战争,却在重庆秘密会见了周恩来。周恩来的谈话征服了这位相当自负的美国作家,海明威预言,中国的未来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
海明威喜欢打仗,以杀戮为快,认为战争是最好的户外运动,他竭力想在二次大战拼杀的欲望中解脱出来,完成自己对生命意义的诠释。而对于自己受到伤害的身体,他全然不顾。脑袋破了,椎间骨断裂,右臂脱臼,肝肾脾破裂,头和双臂被火灼伤,乘坐的飞机两次失事,都无所畏惧,他要的就是坚不可摧的高大形象,像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
于是,《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有的和没有的》、《印第安营地》、《午后之死》、《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一部部作品叠出,但作品中有了太多的死亡指向。
在海明威一生的最后10年里,他心理开始崩溃了,2.5万美金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没能减轻他的痛苦。他不得不住进医生诊所,每天去面对接踵而至的病情和电振治疗:糖尿病、皮肤病、酒精中毒、视力衰退、肝炎、肾炎、高血压、精神疾病等等,他的整个身体无疑变成了藏污纳垢的容器。
1961年7月2日早晨,海明威把双膛散弹枪放进了自己的嘴里,扣下了扳机。当闻讯赶来的人们见到海明威的时候,他只剩嘴巴和下巴了。这位20世纪的最后一位文化硬汉,在征服了一个个的人生高度之后,像一头疲倦的狮子訇然倒地,谁都不会想到,海明威最后的一个猎物竟会是他自己。这一年,他62岁。
海明威用他独特的触摸世界的方式走向死亡,用极其惨烈的方式践行自己诺言:“生活中无论何事都是无可救药的,死亡是所有不幸的至高无上的解救办法”。“死在适时!……”,他赞赏尼采的这句话。
看看作家最后的一幕喜剧。牧师被要求在海明威的葬礼上朗读《传道书》中的一长段话,但牧师只读了几行:“空虚的空虚,传道人说……一切都是空虚。”便戛然而止,一切都应验了海明威的谶言。
全世界的人都被他自杀的枪声震惊了。仿佛魔咒般的,在海明威自杀后不久,陆陆续续的一些友人,包括亲戚朋友也都相继离奇的自杀身亡,模式的潜移默化亘古未有,海明威家族的成员几乎无一善终。
马尔克斯说,海明威的最大错误在于试图超越自己的极大限度。“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这是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对海明威性格的评价。
在《乞力马扎罗的雪》里,海明威写过一只豹子,出现在小说的题记里,莫名的死于“上帝之巅”,以后就消失的干干净净。豹子到五千多米的高寒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任何人作过解释。那么,豹子会不会就是海明威自己的意象呢?在孤独的攀援、寻觅,骄傲的栖居,直到把自己冻死。海明威是不是在为自己建造无人企及的精神圣殿呢?恐怕没几个人知道的了。
(作者单位:冈山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