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小学语文教坛,课改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指出了方向,同时使语文课改更具可操作性。我们在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如此“课改”要不得。
现象一:无限度地收集资料。
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元宵节》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她请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发现学生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却说不出几句话来,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来几张资料开始讲解,效果可想而知。
反思:“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许多教师拿到《语文课程标准》看到这段话时,只注意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忽视了“公民”这个极为重要的词语。“公民”并不是“儿童”的同义语!要一个六七岁的学生就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确有些为难。可想而知,学生手中大段陌生的文字资料并非他们亲自动手所得,经历学习过程的并不是学生,而是他们的家长,难道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家长?收集检索大量的信息固然重要,但能否以批判性思维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不容忽视。当然,这些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是逐步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就写道:(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是第三学段(5—6年级)才要求具备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低年级的学生以具备形象思维为主,图片资料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也更具吸引力。我们不如明确要求:去搜集相关图片,再请教—下家人,听他们讲一讲相关的信息,这样会更具实效性。谨记:搜集资料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成为“资料展示厅”。
现象二:无节制地合作学习。
一位教师在教学《珍贵的纪念》一課时,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合作学习。
第一次:请小明友们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亭子是谁建的?小动物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小刺猬为什么站着不动?
第二次:请同学们齐读课文3—4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亭子周围的景色怎样?花是谁种的?为什么“这才是珍贵的纪念”?
课堂上学生四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合作学习的场面可谓“热闹”,可之后的交流却颇令人失望,学生照本宣科,答案千篇一律,缺乏自己酌独特见解,他们怎么了,难道不愿意展示自己?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还需要合作探究吗?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如果过多,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引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笔者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急吟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笔者还看到有些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拆开来让两个学生合作读,如:读《看花灯》一文时,“(一生)元宵节,(一生)看花灯,(一生)大街小巷(一生)人欢腾。(一生)纸糊的金鱼(一生)吐泡泡,(一生)纱做的猴子(一生)眨眼睛。(一生)……”这是何等地残忍,优美的诗句被拦腰截断,语感怎么培养?
现象三:无目的地整合学科。
一位教师在教学《老树的故事》时是这样进行学科整合的:
“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当一次音乐家,用你喜欢的曲子唱一唱《老树的故事》。”
可以想像,《老树的故事》这么抒情的诗歌配上学生所熟悉的欢快的乐曲会何等滑稽!诗人柯岩如果能够听到,不知会做何感想?还不如配上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的《天鹅》,让学生多读一读,背一背,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
反思: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表演、绘画、歌唱“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使语文学习更快乐、高效。我们提倡语文与艺术“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服务,切不可为了追求时髦,追求气氛而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
要使语文课改一路走好,并取得实效,就让我们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谨记语文学科特点,不忘学生年龄特征,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信在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改一定会取得成功!
现象一:无限度地收集资料。
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元宵节》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她请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发现学生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却说不出几句话来,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来几张资料开始讲解,效果可想而知。
反思:“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许多教师拿到《语文课程标准》看到这段话时,只注意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忽视了“公民”这个极为重要的词语。“公民”并不是“儿童”的同义语!要一个六七岁的学生就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确有些为难。可想而知,学生手中大段陌生的文字资料并非他们亲自动手所得,经历学习过程的并不是学生,而是他们的家长,难道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家长?收集检索大量的信息固然重要,但能否以批判性思维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不容忽视。当然,这些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是逐步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就写道:(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是第三学段(5—6年级)才要求具备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低年级的学生以具备形象思维为主,图片资料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也更具吸引力。我们不如明确要求:去搜集相关图片,再请教—下家人,听他们讲一讲相关的信息,这样会更具实效性。谨记:搜集资料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成为“资料展示厅”。
现象二:无节制地合作学习。
一位教师在教学《珍贵的纪念》一課时,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合作学习。
第一次:请小明友们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亭子是谁建的?小动物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小刺猬为什么站着不动?
第二次:请同学们齐读课文3—4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亭子周围的景色怎样?花是谁种的?为什么“这才是珍贵的纪念”?
课堂上学生四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合作学习的场面可谓“热闹”,可之后的交流却颇令人失望,学生照本宣科,答案千篇一律,缺乏自己酌独特见解,他们怎么了,难道不愿意展示自己?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还需要合作探究吗?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如果过多,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引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笔者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急吟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笔者还看到有些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拆开来让两个学生合作读,如:读《看花灯》一文时,“(一生)元宵节,(一生)看花灯,(一生)大街小巷(一生)人欢腾。(一生)纸糊的金鱼(一生)吐泡泡,(一生)纱做的猴子(一生)眨眼睛。(一生)……”这是何等地残忍,优美的诗句被拦腰截断,语感怎么培养?
现象三:无目的地整合学科。
一位教师在教学《老树的故事》时是这样进行学科整合的:
“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当一次音乐家,用你喜欢的曲子唱一唱《老树的故事》。”
可以想像,《老树的故事》这么抒情的诗歌配上学生所熟悉的欢快的乐曲会何等滑稽!诗人柯岩如果能够听到,不知会做何感想?还不如配上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的《天鹅》,让学生多读一读,背一背,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
反思: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表演、绘画、歌唱“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使语文学习更快乐、高效。我们提倡语文与艺术“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服务,切不可为了追求时髦,追求气氛而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
要使语文课改一路走好,并取得实效,就让我们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谨记语文学科特点,不忘学生年龄特征,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信在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改一定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