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缘起:以区域文化与特色课程的建设促进学校文化形成
(一)溧阳的蚕桑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中国人养蚕种桑距今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蚕桑文化足以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溧阳素有“江南丝府”美誉,蚕桑文化源远流长。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年吃粮靠稻场,四季用钱靠蚕场”的说法。溧阳的养蚕人为当时的溧阳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蚕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
溧阳市文化小学与蚕桑有着不解之缘。据资料记载,1950~2000年间,溧阳共建过四个蚕种催青室,其中在南门外建的平陵催青室就在我校附近。2000年学校创建时,原地是一片农田,其中大部分为桑园。目前校园内两株相依而生的具有50年树龄的“人”字形古桑见证着师生与“蚕精灵”之缘。
(二)蚕桑文化与现代小学教育融合的呼唤
“蚕精灵”原为溧阳市文化小学的一门生命教育特色课程。自2007年起,每年为期两个月的“文小的蚕精灵”养蚕活动备受瞩目。学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养,部分幼儿园的孩子养,甚至外校的学生也通过各种途径来我们文化小学寻找蚕宝宝饲养,有不少家长也加入了养蚕的行列……《关心下一代周报》《溧阳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过“蚕精灵”实践活动,该课程也在常州市生命教育课程展评中获一等奖。
蚕桑文化与现代小学教育融合深受师生喜爱。在此基础上,我校通过顶层设计,构建蚕桑文化的课程体系,带动了学校课程改革、学术研究等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并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
2018年5月,“蚕精灵”课程基地建设成为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项目,2019年10月,通过了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的中期评估,获得“优秀”等次。
二、举措:以资源建设与课程实施构建课程体系
(一)创设主题鲜明的学习空间
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让环境来改变师生学习方式。我们尝试变物理空间为教育空间、学习空间,让“蚕桑文化”元素在学校扩散。廊道分篇章“一线串珠”,形成整体,分历史篇、风物篇、特性篇、习俗篇、文学篇、工艺篇、传播篇、活动篇等篇章,五个厅的布置分板块、内容成系列,设计求个性。集中呈现蚕桑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突出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让文化可亲可近、入目入心。
同时,我们还改建桑园。古桑周围,新种植了十几个品种、100多棵形态各异的桑树。学生们在园中小道穿行,可以一边欣赏一边学习,数十个品种的桑树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地分布于桑园中。读一读介绍、辨一辨特征,学生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桑园中的桑树由班级挂牌领养,学期末由少先队进行评比表彰。
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了吉祥物、大楼命名的征集,收到1000多件作品,学校采取初步海选加专业精选的方式评选出特等奖作品,然后向全校师生公示,由全校师生再投票选出最佳作品,定型设计。我们的吉祥物是一条可爱的已经幻化成“人形”的蚕宝宝,头戴桑叶,脚未脱蚕型,宛如刚入学的儿童。
(二)开发有趣的课程资源
1.“蚕精灵”养蚕实践持续开展
“蚕精灵”养蚕实践活动作为传统的实践性项目,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学校每年持续开展养蚕活动,并联系养蚕大户,为部分学生提供入户养殖的机会,让学生观察蚕宝宝的生长情况,亲历生命交替的轮回。
2.从单一学科覆盖全学科,实现全科育人
“蚕精灵”特色课程是以溧阳地方文化遗产为主要资源的综合性课程,它既扎根本土,又展望未来。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模块的内容之一,它是实现学校“全面发展人”这一核心思想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我们精选“蚕精灵”特色课程内容,努力与既有课程有效融合,形成丰富的课程体系。
与基础型课程融合,旨在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与拓展型课程融合,旨在满足需求,培育特长;与探究型课程融合,旨在实践创新,涵养品质。
“蚕精灵”特色课程也有自己丰富的发展空间,随着其内涵日益丰富,实施稳步推进,也不断丰富着学校的课程体系。例如,美术教研组合理利用和开发本土的文化资源,辅助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的维度对十二册美术教材进行梳理,选取相关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如一年级下册第13课“叶子片片”,学生们可以收集桑叶,仔细观察叶子形状、表面肌理,用叶子做拼贴画,并尝试在叶子上涂上水粉去拓印、作装饰等。
各年级、各学科的既有课程与“蚕精灵”特色课程有效融合,横向上表现为推进集群式课程走向丰富;纵向上表现为推动课程体系的螺旋上升。
3.依托社区资源,拓展学习实践的新时空
社区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基地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学校依托溧阳市蚕桑指导站、溧阳苏南蚕桑研究所、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当地养蚕大户等资源,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开阔眼界、提高认识、积累经验。
其中,溧阳苏南蚕桑研究所、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学校的实践基地。这些基地也有丰富的物化资源:其中的桑博园面积500多亩。学生们在基地能全面了解桑树生长和种植条件、环境,认识桑树品种;了解蚕桑农耕文化,生態循环农作方式和生态保护……从蚕桑的发展起源到兴盛时期,从古代蚕桑丝绸到现代的丝绸工业,从蚕桑故事到著名蚕桑科技名人介绍,蚕桑文化展览馆详细地介绍了各类蚕桑丝绸文化,并结合多媒体、实物教学,生动有趣。基地还建有养蚕温室,四季可养蚕,为学生提供养蚕实践。
4.“含英咀华”式的“有机教学”
学校从“蚕桑文化”中感悟教学的本真追求,以“服务于儿童的自然发展”为导向,以启迪儿童的自由之心和培养儿童的自由品质为思路,开展“有机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目前,“服务于儿童自然发展的有机教学”已经成为常州市前瞻性项目。 (三)搭建互动的学习平台
1.线下学习平台更丰富
学校的馆、廊、厅、园、梯等建设都围绕主题化、系列化进行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豐富的面对面学习的资源与学习氛围。每个年级围绕学生的热点问题定期开展“蚕精灵”研讨会、“蚕精灵”剧场等学习生活交流会、演出活动。
2.线上交流平台更快捷
课程基地将教育技术的先进成果带进了学校和课堂,使学生在理解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有效的技术性支持。学校在相关的馆、廊、厅、园、梯建设过程中融入先进的元素,通过建立专题课程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视听结合的点播式平台等形式,开拓环境育人的新领域,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形象观察、体验感悟。
(四)建设丰富的学生社团
秉承儿童自由发展的导向,发掘中华蚕桑文化之根,增设、改进相关课程并创编校本教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凸显全面育人的核心内涵。开学第一周,学校给学生提供“蚕精灵”选修课程菜单,如“蚕精灵”快乐的小作家、“蚕精灵”手工创意坊、“蚕精灵”创客工作室、“蚕精灵”机器人工作室,等等。每周五下午,学生走班参加社团活动,全情投入自己喜欢的科目中,全校学生参与率达到100%,让每一个核心素养都能在个性课程中落地生根。
学校还定期举办个性化的节日。“蚕精灵”读书节、“蚕精灵”科技节、“蚕精灵”艺术节、“蚕精灵”体育节等,多方位、立体化展现蚕桑文化魅力。
三、成效:有效促进了学校、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蚕精灵”课程基地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健康成长需要为宗旨,以润泽学生的个体生命素养为核心,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探究、实践和基地建设的真正主体;以环境熏陶、课堂教学与实践研学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立体化的课程系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文化、发现文化、享受文化、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逐步提高探索能力,厚积文化底蕴,增长实践智慧,养成高雅气质。研究性学习成果、社团活动成果,如蚕精灵美食、刺绣、自编的故事等,呈现于校园的多个场所,这些都能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学生们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蚕农为什么不养蚕了?”获常州市一等奖,并被常州电视台公开报道。《江苏教育新闻》以“这所学校人人都是养蚕小能手”为题对学校的区域“蚕桑文化”特色课程进行专题报道,学生们还在期刊、网络平台上发表相关习作多篇。
(二)助推了教师的自觉、持续发展
学校建立了广泛参与的教师建设团队,教师们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自由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活动等,一批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践者。学校项目组成员撰写的《蕴育锦绣:学校的情怀与追求》《特色课程建设:让学校核心文化落地生根》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以儿童自由发展为导向的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发表于《教书育人》。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溧阳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的比例已提升至30%。
(三)实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发展
学校课程实施环境日趋完善:学校桑园建设已经完成,正在发挥“以物化人”的作用;廊厅建设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全面展示建设过程和成效;品牌项目成为学生盼望的节日,“蚕精灵”读书节、“蚕精灵”科技节、“蚕精灵”体育节等,多方位、立体化展现了蚕桑文化的魅力。
(一)溧阳的蚕桑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中国人养蚕种桑距今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蚕桑文化足以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溧阳素有“江南丝府”美誉,蚕桑文化源远流长。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年吃粮靠稻场,四季用钱靠蚕场”的说法。溧阳的养蚕人为当时的溧阳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蚕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
溧阳市文化小学与蚕桑有着不解之缘。据资料记载,1950~2000年间,溧阳共建过四个蚕种催青室,其中在南门外建的平陵催青室就在我校附近。2000年学校创建时,原地是一片农田,其中大部分为桑园。目前校园内两株相依而生的具有50年树龄的“人”字形古桑见证着师生与“蚕精灵”之缘。
(二)蚕桑文化与现代小学教育融合的呼唤
“蚕精灵”原为溧阳市文化小学的一门生命教育特色课程。自2007年起,每年为期两个月的“文小的蚕精灵”养蚕活动备受瞩目。学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养,部分幼儿园的孩子养,甚至外校的学生也通过各种途径来我们文化小学寻找蚕宝宝饲养,有不少家长也加入了养蚕的行列……《关心下一代周报》《溧阳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过“蚕精灵”实践活动,该课程也在常州市生命教育课程展评中获一等奖。
蚕桑文化与现代小学教育融合深受师生喜爱。在此基础上,我校通过顶层设计,构建蚕桑文化的课程体系,带动了学校课程改革、学术研究等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并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
2018年5月,“蚕精灵”课程基地建设成为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项目,2019年10月,通过了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的中期评估,获得“优秀”等次。
二、举措:以资源建设与课程实施构建课程体系
(一)创设主题鲜明的学习空间
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让环境来改变师生学习方式。我们尝试变物理空间为教育空间、学习空间,让“蚕桑文化”元素在学校扩散。廊道分篇章“一线串珠”,形成整体,分历史篇、风物篇、特性篇、习俗篇、文学篇、工艺篇、传播篇、活动篇等篇章,五个厅的布置分板块、内容成系列,设计求个性。集中呈现蚕桑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突出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让文化可亲可近、入目入心。
同时,我们还改建桑园。古桑周围,新种植了十几个品种、100多棵形态各异的桑树。学生们在园中小道穿行,可以一边欣赏一边学习,数十个品种的桑树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地分布于桑园中。读一读介绍、辨一辨特征,学生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桑园中的桑树由班级挂牌领养,学期末由少先队进行评比表彰。
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了吉祥物、大楼命名的征集,收到1000多件作品,学校采取初步海选加专业精选的方式评选出特等奖作品,然后向全校师生公示,由全校师生再投票选出最佳作品,定型设计。我们的吉祥物是一条可爱的已经幻化成“人形”的蚕宝宝,头戴桑叶,脚未脱蚕型,宛如刚入学的儿童。
(二)开发有趣的课程资源
1.“蚕精灵”养蚕实践持续开展
“蚕精灵”养蚕实践活动作为传统的实践性项目,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学校每年持续开展养蚕活动,并联系养蚕大户,为部分学生提供入户养殖的机会,让学生观察蚕宝宝的生长情况,亲历生命交替的轮回。
2.从单一学科覆盖全学科,实现全科育人
“蚕精灵”特色课程是以溧阳地方文化遗产为主要资源的综合性课程,它既扎根本土,又展望未来。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模块的内容之一,它是实现学校“全面发展人”这一核心思想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我们精选“蚕精灵”特色课程内容,努力与既有课程有效融合,形成丰富的课程体系。
与基础型课程融合,旨在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与拓展型课程融合,旨在满足需求,培育特长;与探究型课程融合,旨在实践创新,涵养品质。
“蚕精灵”特色课程也有自己丰富的发展空间,随着其内涵日益丰富,实施稳步推进,也不断丰富着学校的课程体系。例如,美术教研组合理利用和开发本土的文化资源,辅助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的维度对十二册美术教材进行梳理,选取相关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如一年级下册第13课“叶子片片”,学生们可以收集桑叶,仔细观察叶子形状、表面肌理,用叶子做拼贴画,并尝试在叶子上涂上水粉去拓印、作装饰等。
各年级、各学科的既有课程与“蚕精灵”特色课程有效融合,横向上表现为推进集群式课程走向丰富;纵向上表现为推动课程体系的螺旋上升。
3.依托社区资源,拓展学习实践的新时空
社区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基地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学校依托溧阳市蚕桑指导站、溧阳苏南蚕桑研究所、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当地养蚕大户等资源,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开阔眼界、提高认识、积累经验。
其中,溧阳苏南蚕桑研究所、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学校的实践基地。这些基地也有丰富的物化资源:其中的桑博园面积500多亩。学生们在基地能全面了解桑树生长和种植条件、环境,认识桑树品种;了解蚕桑农耕文化,生態循环农作方式和生态保护……从蚕桑的发展起源到兴盛时期,从古代蚕桑丝绸到现代的丝绸工业,从蚕桑故事到著名蚕桑科技名人介绍,蚕桑文化展览馆详细地介绍了各类蚕桑丝绸文化,并结合多媒体、实物教学,生动有趣。基地还建有养蚕温室,四季可养蚕,为学生提供养蚕实践。
4.“含英咀华”式的“有机教学”
学校从“蚕桑文化”中感悟教学的本真追求,以“服务于儿童的自然发展”为导向,以启迪儿童的自由之心和培养儿童的自由品质为思路,开展“有机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目前,“服务于儿童自然发展的有机教学”已经成为常州市前瞻性项目。 (三)搭建互动的学习平台
1.线下学习平台更丰富
学校的馆、廊、厅、园、梯等建设都围绕主题化、系列化进行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豐富的面对面学习的资源与学习氛围。每个年级围绕学生的热点问题定期开展“蚕精灵”研讨会、“蚕精灵”剧场等学习生活交流会、演出活动。
2.线上交流平台更快捷
课程基地将教育技术的先进成果带进了学校和课堂,使学生在理解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有效的技术性支持。学校在相关的馆、廊、厅、园、梯建设过程中融入先进的元素,通过建立专题课程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视听结合的点播式平台等形式,开拓环境育人的新领域,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形象观察、体验感悟。
(四)建设丰富的学生社团
秉承儿童自由发展的导向,发掘中华蚕桑文化之根,增设、改进相关课程并创编校本教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凸显全面育人的核心内涵。开学第一周,学校给学生提供“蚕精灵”选修课程菜单,如“蚕精灵”快乐的小作家、“蚕精灵”手工创意坊、“蚕精灵”创客工作室、“蚕精灵”机器人工作室,等等。每周五下午,学生走班参加社团活动,全情投入自己喜欢的科目中,全校学生参与率达到100%,让每一个核心素养都能在个性课程中落地生根。
学校还定期举办个性化的节日。“蚕精灵”读书节、“蚕精灵”科技节、“蚕精灵”艺术节、“蚕精灵”体育节等,多方位、立体化展现蚕桑文化魅力。
三、成效:有效促进了学校、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蚕精灵”课程基地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健康成长需要为宗旨,以润泽学生的个体生命素养为核心,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探究、实践和基地建设的真正主体;以环境熏陶、课堂教学与实践研学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立体化的课程系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文化、发现文化、享受文化、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逐步提高探索能力,厚积文化底蕴,增长实践智慧,养成高雅气质。研究性学习成果、社团活动成果,如蚕精灵美食、刺绣、自编的故事等,呈现于校园的多个场所,这些都能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学生们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蚕农为什么不养蚕了?”获常州市一等奖,并被常州电视台公开报道。《江苏教育新闻》以“这所学校人人都是养蚕小能手”为题对学校的区域“蚕桑文化”特色课程进行专题报道,学生们还在期刊、网络平台上发表相关习作多篇。
(二)助推了教师的自觉、持续发展
学校建立了广泛参与的教师建设团队,教师们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自由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活动等,一批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践者。学校项目组成员撰写的《蕴育锦绣:学校的情怀与追求》《特色课程建设:让学校核心文化落地生根》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以儿童自由发展为导向的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发表于《教书育人》。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溧阳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的比例已提升至30%。
(三)实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发展
学校课程实施环境日趋完善:学校桑园建设已经完成,正在发挥“以物化人”的作用;廊厅建设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全面展示建设过程和成效;品牌项目成为学生盼望的节日,“蚕精灵”读书节、“蚕精灵”科技节、“蚕精灵”体育节等,多方位、立体化展现了蚕桑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