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此单元的主题可总结为“阅览杰出人物,感受人格魅力”,即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的优秀特质,体悟并学习其高贵的精神品格。
此单元有真诚朴实、不怕牺牲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民主战士闻一多;有爽朗热情、一丝不苟的平实生活中的大文豪鲁迅先生……这些可敬的人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激发了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孙权劝学》是七年级下册第一篇文言文,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丰。讲述的是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孙权劝手下将领吕蒙学习的故事。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刻画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勉励人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此单元要实现以下素养目标:
1.学习精读方法,注意把握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2.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和人物形象,学习他们的精神,激发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同时,通过文言文《孙权劝学》的学习,进一步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的译读方法,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感受先人非凡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句,掌握文言文译读方法。
2.品味人物对话,揣摩体会人物语言特点,把握人物形象。
3.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终身学习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并积累文中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体会孙权的善劝,并感受其人物形象,学习说话艺术。
2.学习侧面描写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品味点拨法。
3.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孙权手下有一名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学习。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资治通鉴》的简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以警示后人。
(二)听读课文
1.播放《孙权劝学》情境课文,初步感受孙权劝学场景。明确人物关系。
2.文中人物简介
(1)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3)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阜南人,少依孙策部将邓当,后跟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大破曹操赤壁,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州。
三、粗读课文,梳理文言现象,指导文言文译读方法
1.文言译读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2.总结文言现象,指导学生整理笔记
从字音、字义(古今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古汉语句式(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关注文言文语言现象。
建议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将文言现象放在句子中结合内容来理解,培养文言意识,切忌生硬“植入”。
四、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依据故事情节,划分文章层次
明确:三个层次(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见学)。
2.课文在情节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1)详略得当
详写“劝学”和“议论”,一笔带过“就学”和“结友”。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出吕蒙学业的长进。
(3)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對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且推进故事情节发展。
五、课堂小结
明确:通过课堂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挺立时代潮头,让我们用冰心先生的一句话共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启航。 六、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背诵课文。
要求:背诵流畅,且以声传情。
明确:文中有三个人物。
读孙权劝学的话,第一句要用诚恳的语气来读。孙权针对吕蒙推托之辞而说的话,要用坚决、语重心长的语气来读。
读鲁肃的话,要读出赞叹、惊讶的语气。
读吕蒙的话,要读出喜悦、自豪之情。
二、研读课文
1.回忆课文内容
明确:课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思考: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读书的?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明确:
(1)孙权一劝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生1:“卿”字从注解中可知是君对臣的“爱称”,这一称呼拉近了君臣距离,体现了孙权对吕蒙感情深厚、友好。为下文的“劝学”成功,奠定了基础。
生2:“当涂掌事”从吕蒙的角度说出了他的身居要位,职位自身要求吕蒙学习,这是领导力的需要。
生3:“今”说出了形势逼人,当今形势需要与时俱进。
生4:“不可不学”说出了学习的必要性,且双重否定表肯定,语气坚定,不容推辞。
师总结:孙权对吕蒙既要求严格,同时又对他十分关心,寄予厚望,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结果: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劝不成。
(2)孙权二劝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生1:“岂……邪”是古代一种反问句式,句末语气虽用感叹句,但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反问。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生2:“孤”“卿”两个称谓可以看出孙权对吕蒙仍是关爱有加,尽管遭受了拒绝,但孙权仍然“不死心”(笑),仍然关心爱将,仍然在打感情牌(笑)。因为“孤”是王侯的自称,也是一种谦称,而“卿”是一种爱称。
生3:孙权说话很有艺术,他继续让步,“但”“耳”可见,“但”是“只是”的意思,降低学习难度,缩小学习范围,“耳”是委婉语气。
生4:“涉猎”只是粗略地阅读,指出学习方法,“见”“往事”,指出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了解历史”罢了!
生5:“卿言多务,孰若孤”用比较法,且反问对方,让对方的推辞无法立稳脚根,从“孰”“若”这两个字中看得出。
生6:“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以自己读书情况指出了学习的可能性和学习的好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利”。
师总结:孙权二劝,劝得“有理”“有情”“有利”,循之善诱,言辞恳切,充满关心爱护之情。
结果:蒙乃始就学。“就”字文笔简略,体现了“劝学”成功。
3.吕蒙就学后成效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生1:一个“及”字将故事情节由“孫权劝学”过渡到“鲁肃赞学”,省略了学习过程,可见作者选材精妙,布局合理。
生2:“大惊”写出鲁肃再见吕蒙时的神态。从侧面烘托出吕蒙学习变化之大。
生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语言描写中表现出吕蒙的巨大变化,体现出学习的重要作用。
生4:“卿”和“吴下阿蒙”两个称谓词的对比,体现了鲁肃对吕蒙的调侃是又爱又敬。
师总结: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赞叹,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识有了进步,“大惊”及感叹语气的句子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讶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吃惊到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生1:“三日”这一词可见,时间能够改变一个人,当然,在流逝的时间中不只是留下岁月痕迹——容颜的改变,更要为“士”,那就是成为读书人,去学习。
生2:从“更”“刮目相待”这两个词中看出要用新的眼光看人,这句话出自吕蒙之口,可见吕蒙的自信和底气,发自内心的底气。
生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是吕蒙对鲁肃的调侃,“大兄”是一个敬词,对朋友辈的敬称,体现了对鲁肃的尊重,同时“见事之晚乎”,也不乏幽默,可见吕蒙的几分自得之情。
师总结:吕蒙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他“就学”后的巨大进步,从这一语言描写中看出吕蒙的自信、自得和底气。
(3)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生1:“拜蒙母”“结友而别”两个动作描写,直接表现了鲁肃对吕蒙的敬佩,从侧面衬托出吕蒙学识长进惊人,也突出了孙权善劝。
师总结: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表现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从侧面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全文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和侧面烘托,体现了孙权的善劝和吕蒙的学有所成。
4.结合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孙权、鲁肃、吕蒙各自怎样的形象?
(1)生讨论
(2)明确:
孙权:关心部下,好学、善劝。
鲁肃:敬才、爱才。
吕蒙:听劝、好学。
三、合作探究
1.《孙权劝学》带给你哪些启示?可以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的角度考虑。 (1)学必有所得,只要学习,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2)学习与年龄无关,没有适合读书的年龄,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读书、学习渗透日常生活之中。即使到了吕蒙的年纪,事物繁多,只要勤学、善学,也一定能够大有长进。
(3)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坚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人与事物。
(4)劝导他人,应该讲求方式、方法。既能以情动人,还能以理服人。
(5)对于他人好的、有效的建议,应该广泛吸取,并付诸实践。
(6)不能骄傲自满,对于朋友的巨大进步,惊人变化,应该由衷赞叹,保持风度,敬才、爱才。
2.从写作的角度,谈谈此文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记事精炼
此文言简意丰,语言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上文鲜活的人物形象刻画分析就是强有力的证明;
再者,从人物对话描写和叙事交代的简练中也可见一斑,一个“就”字,交代了吕蒙的学习情况。一个“及”字,从吕蒙的学习情况,直接过渡到下一情节,可谓一字值千“金”,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炼之处。
(2)详略得当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劝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写吕蒙的答语和反应;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写二人一唱一和,互相打趣的对话,略写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文章的详略处理是根据文章的主旨表现需要确定的。
四、拓展延伸
(一)请积累与读书学习有关的诗句、格言。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3.书到用时方恨少。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知识就是力量。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1.填空
(1)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这里的“暮”是的意思,他觉得“吾年七十”,怕来不及学,学了也没用了。
(2)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了,因此晋平公才会觉得他在戏弄自己;师旷这样理解是借题发挥,意在引出炳烛之喻。
2.对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学无止境,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B.在人生的任何一阶段,学习都是有益的。
C.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做到从善如流。
D.要让人信服自己,必须要用打比方的方法。
五、课堂总结
此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描写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学有所成的事迹,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进步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课下适量阅读《资治通鉴》其他篇章:感受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的文化魅力,为两周后阅读收获随笔作准备。(可从内容、写作手法、人物形象、启示等方面着手。)
【教学反思】
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中,老师们容易走入文言文教学的误区,更多地停留在“古”“今”语言的“穿越”,容易将文言文教学教成字、词、句的翻译和词法、句法等文言语法的生硬植入式的课堂,让课堂呆板沉闷。教师纤屑不遗地讲解,而学生遇到陌生文章时仍手足无措,不得要领,学生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理解能力和审美体验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
文言文的教学不应该只止于“言”,应该由“言”入“文”,由“言”入“思”,由“言”入“情”。当然,“言”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我们需厚实且巧妙地铺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運用。”积累文言词汇,是文字教学的地基工程。因此,本课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并进行有效“释词”方法指导:组词法,“望字生义”法,“追源循亲”法,为以后的文言阅读夯筑牢固基础。
文言文教学,在弄通“言”的基础上,对“文”进一步挖掘,感受“文”之魅力,由表(言)及里(文)进行探究,既把握“微言大义”,又探究“言外之意”。由整体到部分,由内容到形式到思想感情,再到认识评价。文言文教学既要有深度也要有梯度。
王荣生教授曾将教材选文(课文)的功能鉴别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1]四种。对于《孙权劝学》这样长期被选入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应当归为“定篇”一类,它是“文学素养,文化素养在语文课程中特定的具体的所指”[2]。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把“透过细节描写,感受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和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方式落实于“文学素养”,并且通过理解孙权“劝”学的技巧,感受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
通过“重重”(chong)地读,“深深”地“悟”的方式,将课堂与生活连接,教法与活法打通。通过“反复”地朗读、“体验式”地朗读、“生命式”地体悟,让学生从语言文字里自然而然地感受人物的性格魅力,免去了“碎碎念”式的解读,学生通过对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评析,感受人物性格魅力,并让“劝学”为我所用——让学生认识到“劝学”的现实意义。
这样,教师给予了学生阅读支架:从文字层面进行积累,从文学层面进行鉴赏,从文化层面进行打通。文字层面积累文言知识和文言学习方法,文学层面“推敲写法,进行审美鉴赏”,文化层面“打通经典,古为今用”。阅读支架就像课堂推进的导航系统,学生明白“目的地”,知晓“行车路线”[3],再加上老师的“语音系统导航”,方向自然明晰,吸引了学生的关注与参与。有利于教师从传统权威型“授业者”身份中解放出来,与学生发展成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主体意识与意义感。实现文本知识与个体情感体验、思维能力、价值观的深层联接,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核心素养的构建与提升。
笔者认为:文言文的教学,当以语言文字为桥梁,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平台,唤醒思维能力,让学生体悟到文言经典的魅力所在,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吸取到生命的成长元素。要把书读“厚”,更要把书读“活”,读出现实的意义和价值。余党绪老师说:“阅读经典,就是要通过与先贤的对话,在对话中理解先人们的人生,理解先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反观自身,体味自我的生命状态,反思自我的生命历程。一句话,在经典中重新发现自我。”[4]
这种激活思维、传承文化的文言教学路径,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借鉴尝试。
注释:
[1][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页,第8页。
[3]陆艳:《王君老师的胆儿是谁给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21年第2期,第10页。
[4]孙秋备:《在高峰体验中感悟文化精神》,《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第1期,第10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田家炳中学)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此单元的主题可总结为“阅览杰出人物,感受人格魅力”,即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的优秀特质,体悟并学习其高贵的精神品格。
此单元有真诚朴实、不怕牺牲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民主战士闻一多;有爽朗热情、一丝不苟的平实生活中的大文豪鲁迅先生……这些可敬的人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激发了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孙权劝学》是七年级下册第一篇文言文,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丰。讲述的是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孙权劝手下将领吕蒙学习的故事。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刻画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勉励人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此单元要实现以下素养目标:
1.学习精读方法,注意把握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2.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和人物形象,学习他们的精神,激发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同时,通过文言文《孙权劝学》的学习,进一步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的译读方法,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感受先人非凡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句,掌握文言文译读方法。
2.品味人物对话,揣摩体会人物语言特点,把握人物形象。
3.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终身学习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并积累文中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体会孙权的善劝,并感受其人物形象,学习说话艺术。
2.学习侧面描写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品味点拨法。
3.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孙权手下有一名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学习。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资治通鉴》的简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以警示后人。
(二)听读课文
1.播放《孙权劝学》情境课文,初步感受孙权劝学场景。明确人物关系。
2.文中人物简介
(1)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3)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阜南人,少依孙策部将邓当,后跟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大破曹操赤壁,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州。
三、粗读课文,梳理文言现象,指导文言文译读方法
1.文言译读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2.总结文言现象,指导学生整理笔记
从字音、字义(古今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古汉语句式(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关注文言文语言现象。
建议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将文言现象放在句子中结合内容来理解,培养文言意识,切忌生硬“植入”。
四、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依据故事情节,划分文章层次
明确:三个层次(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见学)。
2.课文在情节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1)详略得当
详写“劝学”和“议论”,一笔带过“就学”和“结友”。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出吕蒙学业的长进。
(3)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對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且推进故事情节发展。
五、课堂小结
明确:通过课堂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挺立时代潮头,让我们用冰心先生的一句话共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启航。 六、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背诵课文。
要求:背诵流畅,且以声传情。
明确:文中有三个人物。
读孙权劝学的话,第一句要用诚恳的语气来读。孙权针对吕蒙推托之辞而说的话,要用坚决、语重心长的语气来读。
读鲁肃的话,要读出赞叹、惊讶的语气。
读吕蒙的话,要读出喜悦、自豪之情。
二、研读课文
1.回忆课文内容
明确:课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思考: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读书的?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明确:
(1)孙权一劝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生1:“卿”字从注解中可知是君对臣的“爱称”,这一称呼拉近了君臣距离,体现了孙权对吕蒙感情深厚、友好。为下文的“劝学”成功,奠定了基础。
生2:“当涂掌事”从吕蒙的角度说出了他的身居要位,职位自身要求吕蒙学习,这是领导力的需要。
生3:“今”说出了形势逼人,当今形势需要与时俱进。
生4:“不可不学”说出了学习的必要性,且双重否定表肯定,语气坚定,不容推辞。
师总结:孙权对吕蒙既要求严格,同时又对他十分关心,寄予厚望,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结果: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劝不成。
(2)孙权二劝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生1:“岂……邪”是古代一种反问句式,句末语气虽用感叹句,但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反问。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生2:“孤”“卿”两个称谓可以看出孙权对吕蒙仍是关爱有加,尽管遭受了拒绝,但孙权仍然“不死心”(笑),仍然关心爱将,仍然在打感情牌(笑)。因为“孤”是王侯的自称,也是一种谦称,而“卿”是一种爱称。
生3:孙权说话很有艺术,他继续让步,“但”“耳”可见,“但”是“只是”的意思,降低学习难度,缩小学习范围,“耳”是委婉语气。
生4:“涉猎”只是粗略地阅读,指出学习方法,“见”“往事”,指出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了解历史”罢了!
生5:“卿言多务,孰若孤”用比较法,且反问对方,让对方的推辞无法立稳脚根,从“孰”“若”这两个字中看得出。
生6:“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以自己读书情况指出了学习的可能性和学习的好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利”。
师总结:孙权二劝,劝得“有理”“有情”“有利”,循之善诱,言辞恳切,充满关心爱护之情。
结果:蒙乃始就学。“就”字文笔简略,体现了“劝学”成功。
3.吕蒙就学后成效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生1:一个“及”字将故事情节由“孫权劝学”过渡到“鲁肃赞学”,省略了学习过程,可见作者选材精妙,布局合理。
生2:“大惊”写出鲁肃再见吕蒙时的神态。从侧面烘托出吕蒙学习变化之大。
生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语言描写中表现出吕蒙的巨大变化,体现出学习的重要作用。
生4:“卿”和“吴下阿蒙”两个称谓词的对比,体现了鲁肃对吕蒙的调侃是又爱又敬。
师总结: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赞叹,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识有了进步,“大惊”及感叹语气的句子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讶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吃惊到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生1:“三日”这一词可见,时间能够改变一个人,当然,在流逝的时间中不只是留下岁月痕迹——容颜的改变,更要为“士”,那就是成为读书人,去学习。
生2:从“更”“刮目相待”这两个词中看出要用新的眼光看人,这句话出自吕蒙之口,可见吕蒙的自信和底气,发自内心的底气。
生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是吕蒙对鲁肃的调侃,“大兄”是一个敬词,对朋友辈的敬称,体现了对鲁肃的尊重,同时“见事之晚乎”,也不乏幽默,可见吕蒙的几分自得之情。
师总结:吕蒙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他“就学”后的巨大进步,从这一语言描写中看出吕蒙的自信、自得和底气。
(3)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生1:“拜蒙母”“结友而别”两个动作描写,直接表现了鲁肃对吕蒙的敬佩,从侧面衬托出吕蒙学识长进惊人,也突出了孙权善劝。
师总结: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表现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从侧面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全文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和侧面烘托,体现了孙权的善劝和吕蒙的学有所成。
4.结合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孙权、鲁肃、吕蒙各自怎样的形象?
(1)生讨论
(2)明确:
孙权:关心部下,好学、善劝。
鲁肃:敬才、爱才。
吕蒙:听劝、好学。
三、合作探究
1.《孙权劝学》带给你哪些启示?可以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的角度考虑。 (1)学必有所得,只要学习,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2)学习与年龄无关,没有适合读书的年龄,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读书、学习渗透日常生活之中。即使到了吕蒙的年纪,事物繁多,只要勤学、善学,也一定能够大有长进。
(3)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坚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人与事物。
(4)劝导他人,应该讲求方式、方法。既能以情动人,还能以理服人。
(5)对于他人好的、有效的建议,应该广泛吸取,并付诸实践。
(6)不能骄傲自满,对于朋友的巨大进步,惊人变化,应该由衷赞叹,保持风度,敬才、爱才。
2.从写作的角度,谈谈此文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记事精炼
此文言简意丰,语言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上文鲜活的人物形象刻画分析就是强有力的证明;
再者,从人物对话描写和叙事交代的简练中也可见一斑,一个“就”字,交代了吕蒙的学习情况。一个“及”字,从吕蒙的学习情况,直接过渡到下一情节,可谓一字值千“金”,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炼之处。
(2)详略得当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劝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写吕蒙的答语和反应;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写二人一唱一和,互相打趣的对话,略写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文章的详略处理是根据文章的主旨表现需要确定的。
四、拓展延伸
(一)请积累与读书学习有关的诗句、格言。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3.书到用时方恨少。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知识就是力量。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1.填空
(1)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这里的“暮”是的意思,他觉得“吾年七十”,怕来不及学,学了也没用了。
(2)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了,因此晋平公才会觉得他在戏弄自己;师旷这样理解是借题发挥,意在引出炳烛之喻。
2.对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学无止境,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B.在人生的任何一阶段,学习都是有益的。
C.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做到从善如流。
D.要让人信服自己,必须要用打比方的方法。
五、课堂总结
此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描写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学有所成的事迹,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进步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课下适量阅读《资治通鉴》其他篇章:感受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的文化魅力,为两周后阅读收获随笔作准备。(可从内容、写作手法、人物形象、启示等方面着手。)
【教学反思】
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中,老师们容易走入文言文教学的误区,更多地停留在“古”“今”语言的“穿越”,容易将文言文教学教成字、词、句的翻译和词法、句法等文言语法的生硬植入式的课堂,让课堂呆板沉闷。教师纤屑不遗地讲解,而学生遇到陌生文章时仍手足无措,不得要领,学生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理解能力和审美体验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
文言文的教学不应该只止于“言”,应该由“言”入“文”,由“言”入“思”,由“言”入“情”。当然,“言”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我们需厚实且巧妙地铺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運用。”积累文言词汇,是文字教学的地基工程。因此,本课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并进行有效“释词”方法指导:组词法,“望字生义”法,“追源循亲”法,为以后的文言阅读夯筑牢固基础。
文言文教学,在弄通“言”的基础上,对“文”进一步挖掘,感受“文”之魅力,由表(言)及里(文)进行探究,既把握“微言大义”,又探究“言外之意”。由整体到部分,由内容到形式到思想感情,再到认识评价。文言文教学既要有深度也要有梯度。
王荣生教授曾将教材选文(课文)的功能鉴别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1]四种。对于《孙权劝学》这样长期被选入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应当归为“定篇”一类,它是“文学素养,文化素养在语文课程中特定的具体的所指”[2]。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把“透过细节描写,感受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和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方式落实于“文学素养”,并且通过理解孙权“劝”学的技巧,感受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
通过“重重”(chong)地读,“深深”地“悟”的方式,将课堂与生活连接,教法与活法打通。通过“反复”地朗读、“体验式”地朗读、“生命式”地体悟,让学生从语言文字里自然而然地感受人物的性格魅力,免去了“碎碎念”式的解读,学生通过对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评析,感受人物性格魅力,并让“劝学”为我所用——让学生认识到“劝学”的现实意义。
这样,教师给予了学生阅读支架:从文字层面进行积累,从文学层面进行鉴赏,从文化层面进行打通。文字层面积累文言知识和文言学习方法,文学层面“推敲写法,进行审美鉴赏”,文化层面“打通经典,古为今用”。阅读支架就像课堂推进的导航系统,学生明白“目的地”,知晓“行车路线”[3],再加上老师的“语音系统导航”,方向自然明晰,吸引了学生的关注与参与。有利于教师从传统权威型“授业者”身份中解放出来,与学生发展成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主体意识与意义感。实现文本知识与个体情感体验、思维能力、价值观的深层联接,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核心素养的构建与提升。
笔者认为:文言文的教学,当以语言文字为桥梁,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平台,唤醒思维能力,让学生体悟到文言经典的魅力所在,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吸取到生命的成长元素。要把书读“厚”,更要把书读“活”,读出现实的意义和价值。余党绪老师说:“阅读经典,就是要通过与先贤的对话,在对话中理解先人们的人生,理解先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反观自身,体味自我的生命状态,反思自我的生命历程。一句话,在经典中重新发现自我。”[4]
这种激活思维、传承文化的文言教学路径,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借鉴尝试。
注释:
[1][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页,第8页。
[3]陆艳:《王君老师的胆儿是谁给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21年第2期,第10页。
[4]孙秋备:《在高峰体验中感悟文化精神》,《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第1期,第10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田家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