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以粗浅的比喻来说,礼乐文明中的“礼乐”部分,便是意图在充分尊重個人权利前提的情况下(谦让之礼),激发出人与人作为同类的同理心(雅正之乐),产生理解谅解的和谐氛围,进而使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能够以“中正平和”的状态互利共存。就像自然界在孕育万事万物的时候,恰到好处的天气变化才能被称作“风调雨顺”,没有灾害的自然界才能被称作“天清地泰”,这些体现无一不以“恰恰好”为发端与终结。这被“雅乐派”者称为“中和”。
处于中和状态的自然才能让万物舒适孕育;处于中和状态的人也才能更健康有为;处于中和状态的社会与国家才能强盛而不至被凌辱或崩溃。
但因外界的复杂变化和人类内心兽性欲望的驱使,内外两方面的制约都体现出了做到“中和”这种状态的殊为不易。甚至这种道理能够被人理解接受与实践体悟也是非常需要时间与精力才能做到的事情,那么该以何种形式才能让大家了解到并开始实践呢?“礼乐教化”便开始了。
“教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是简单的用语言说教,而是身体力行的去实践。所以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对内对己,要体察天地而看到自然的规律不去忤逆它;推己及人,更要通过各种方式将这种智慧以自己的切身实践去教化他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这个核心而言的。
当我们客观的以人本主义为核心时,我们才能真正的尊重与发现他人。就像太古的那些猴群,总有一只或是那么几只猴子不甘于现状。他们或是站起来,或是仰望星空,希望以当时的眼之所见来解释万物。在试图解释这些时,如何能让所有其他的“猴子”也能心平气和的暂时放下手中的食物和争斗,一同望向天空呢?于是他们便开始交流,开始互相捶打着身体或是一段空心木头,口腔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声音不足以表达后又拿着一些东西手舞足蹈。慢慢有了能吹的乐器和能弹的乐器,还能在歌舞的时候佐以让人觉得天旋地转的美酒——人类开始以这种自身的欢乐来试图与自己所不能理解的彼岸世界沟通,这带来了信仰,有一些则演变成了宗教。
然而礼乐文明的选择,某一方面可以被称作明智的——它将彼岸世界的以宗教为面目的追求与能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而有秩序的道德剥离。单纯的告诉传习这种文明的人们:“我们来一起唱某些特定的歌,跳某些特定的舞,用来实践中正平和的成人之道吧!”
礼乐文明视角下的人性与人本主义,是充分尊重人类本身发展轨迹的文化体系。它尊重生命(仁者爱人),倡导自由(和而不同),爱好和平(治国平天下)。将人类之所以为人以理性的态度进行理解。可以说,中国人是很早就“站”起来的人,
——而“礼乐教化”的力量,便是让这脱兽为人的发展路径中,站起来的“人”能更多一些。
编辑/徐展
处于中和状态的自然才能让万物舒适孕育;处于中和状态的人也才能更健康有为;处于中和状态的社会与国家才能强盛而不至被凌辱或崩溃。
但因外界的复杂变化和人类内心兽性欲望的驱使,内外两方面的制约都体现出了做到“中和”这种状态的殊为不易。甚至这种道理能够被人理解接受与实践体悟也是非常需要时间与精力才能做到的事情,那么该以何种形式才能让大家了解到并开始实践呢?“礼乐教化”便开始了。
“教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是简单的用语言说教,而是身体力行的去实践。所以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对内对己,要体察天地而看到自然的规律不去忤逆它;推己及人,更要通过各种方式将这种智慧以自己的切身实践去教化他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这个核心而言的。
当我们客观的以人本主义为核心时,我们才能真正的尊重与发现他人。就像太古的那些猴群,总有一只或是那么几只猴子不甘于现状。他们或是站起来,或是仰望星空,希望以当时的眼之所见来解释万物。在试图解释这些时,如何能让所有其他的“猴子”也能心平气和的暂时放下手中的食物和争斗,一同望向天空呢?于是他们便开始交流,开始互相捶打着身体或是一段空心木头,口腔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声音不足以表达后又拿着一些东西手舞足蹈。慢慢有了能吹的乐器和能弹的乐器,还能在歌舞的时候佐以让人觉得天旋地转的美酒——人类开始以这种自身的欢乐来试图与自己所不能理解的彼岸世界沟通,这带来了信仰,有一些则演变成了宗教。
然而礼乐文明的选择,某一方面可以被称作明智的——它将彼岸世界的以宗教为面目的追求与能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而有秩序的道德剥离。单纯的告诉传习这种文明的人们:“我们来一起唱某些特定的歌,跳某些特定的舞,用来实践中正平和的成人之道吧!”
礼乐文明视角下的人性与人本主义,是充分尊重人类本身发展轨迹的文化体系。它尊重生命(仁者爱人),倡导自由(和而不同),爱好和平(治国平天下)。将人类之所以为人以理性的态度进行理解。可以说,中国人是很早就“站”起来的人,
——而“礼乐教化”的力量,便是让这脱兽为人的发展路径中,站起来的“人”能更多一些。
编辑/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