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转变观念入手,用爱心构建起新的师生关系,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将探究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与商榷。
关键词:中学语文 人文素养 培养途径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目标重新进行明确,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向往美好、希望、自然与生命,增加交流,拓宽自身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强化教师的人本理念
要使学生形成人文素养,语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受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1.尊重学生。同一篇课文、同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会千奇百怪甚至千差万别。教师应努力建设开放的语文课堂,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教学、展现自我的机会。善待每一位学生,允许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文章,给“问题学生”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关爱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应该是由衷的,发自内心深处,这种爱源于对人的尊重,无私不带功利,不求回报,无比高尚且永恒持久。欣赏每一个学生。哪怕他的学习成绩很差,教师也要用心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对学生要宽容。学生是在变化成长的,不要过早地给他贴标签,更不能对他们的一点小错误或过失大加指责,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改掉那些毛病;要有对弱者的同情心。一个班里有几十名学生,对他们中的后进者,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爱。
二、中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1.感悟体验培养丰富情感。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女子,他们习惯于向他人索取,不懂得给予和奉献,严重缺乏爱心。新编教材中有不少美文可用来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如教学《母亲》一文,我和孩子們探讨了如下话题:你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你知道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还记得母亲所做的那些让你难忘的事情吗?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自己的生日,至于那些难忘的事,在他们看来也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只有些许残存的记忆。针对这种情况,我又设置了如下问题:是谁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是谁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是谁送你们来学校学习风雨无阻?是谁在你生病时为你牵肠挂肚?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深思。几分钟后,有的学生眼泪已经止不住奔流而出。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爱心,是我们忘记了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感恩。我让学生们在课下写一篇作文,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爱。我还要求孩子们回家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感受劳动的快乐和辛苦。
2.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的人文因素。语文课本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阵地与范本。文章是作者灵与肉、气与血同社会生活熔铸的情理形神完美的结合,是作者思想、心灵的袒露。文如其人,选入教材的课文,文质兼美,无不闪耀着古圣先贤和现代智者的思想光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适时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学会灵活运用,巧妙地传递,把中华民族的光荣美德传递下去,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如在讨论《记念刘和珍君》时,可让学生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灭的明证了”一句,从课文中找出与之有关的描述,体会“女性”形象的作用——刘和珍等新女性是觉醒的女性,迸发出被压抑了数千年的中国妇女的优秀品质。在学习《祝福》中,可以让学生比较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刘和珍、祥林嫂、四婶、阿长等,初步探讨鲁迅先生对女性的关照和创作用意。
3.重视熏陶感染。教师做到以情动人,充分发挥情感作用,深刻触及学生的精神与情感需求,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灵魂深处的交流。教学改革加强了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素材无不引人入胜、富有诗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富含人文情怀的素材,引导学生研读回味,体验情境。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想象。想象一般包括再造想象与扩展想象。
在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想象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对象与审美对象之间架起沟通的渠道。例如,《故都的秋》的学习,郁达夫通过描写故都的秋表达对故都之秋的向往与眷恋。写景是为了抒情,景物描写是情与景的统一。以领悟文章的艺术体验,丰富其精神世界,提升人文素养。另外,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如《荷花淀》歌颂人民战争,通过荷叶荷花描写情感,“每天清晨经过荷塘,总是能看到一池荷韵,……稍不留意便无迹可寻,只余下清香袅袅。”在教学时,这些美妙的句子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他们闭上眼睛把文中的描写想象成一幅幅图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结语
语文教学离不开人文素养培养这个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教育的魅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 人文素养 培养途径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目标重新进行明确,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向往美好、希望、自然与生命,增加交流,拓宽自身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强化教师的人本理念
要使学生形成人文素养,语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受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1.尊重学生。同一篇课文、同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会千奇百怪甚至千差万别。教师应努力建设开放的语文课堂,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教学、展现自我的机会。善待每一位学生,允许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文章,给“问题学生”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关爱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应该是由衷的,发自内心深处,这种爱源于对人的尊重,无私不带功利,不求回报,无比高尚且永恒持久。欣赏每一个学生。哪怕他的学习成绩很差,教师也要用心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对学生要宽容。学生是在变化成长的,不要过早地给他贴标签,更不能对他们的一点小错误或过失大加指责,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改掉那些毛病;要有对弱者的同情心。一个班里有几十名学生,对他们中的后进者,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爱。
二、中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1.感悟体验培养丰富情感。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女子,他们习惯于向他人索取,不懂得给予和奉献,严重缺乏爱心。新编教材中有不少美文可用来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如教学《母亲》一文,我和孩子們探讨了如下话题:你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你知道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还记得母亲所做的那些让你难忘的事情吗?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自己的生日,至于那些难忘的事,在他们看来也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只有些许残存的记忆。针对这种情况,我又设置了如下问题:是谁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是谁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是谁送你们来学校学习风雨无阻?是谁在你生病时为你牵肠挂肚?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深思。几分钟后,有的学生眼泪已经止不住奔流而出。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爱心,是我们忘记了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感恩。我让学生们在课下写一篇作文,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爱。我还要求孩子们回家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感受劳动的快乐和辛苦。
2.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的人文因素。语文课本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阵地与范本。文章是作者灵与肉、气与血同社会生活熔铸的情理形神完美的结合,是作者思想、心灵的袒露。文如其人,选入教材的课文,文质兼美,无不闪耀着古圣先贤和现代智者的思想光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适时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学会灵活运用,巧妙地传递,把中华民族的光荣美德传递下去,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如在讨论《记念刘和珍君》时,可让学生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灭的明证了”一句,从课文中找出与之有关的描述,体会“女性”形象的作用——刘和珍等新女性是觉醒的女性,迸发出被压抑了数千年的中国妇女的优秀品质。在学习《祝福》中,可以让学生比较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刘和珍、祥林嫂、四婶、阿长等,初步探讨鲁迅先生对女性的关照和创作用意。
3.重视熏陶感染。教师做到以情动人,充分发挥情感作用,深刻触及学生的精神与情感需求,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灵魂深处的交流。教学改革加强了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素材无不引人入胜、富有诗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富含人文情怀的素材,引导学生研读回味,体验情境。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想象。想象一般包括再造想象与扩展想象。
在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想象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对象与审美对象之间架起沟通的渠道。例如,《故都的秋》的学习,郁达夫通过描写故都的秋表达对故都之秋的向往与眷恋。写景是为了抒情,景物描写是情与景的统一。以领悟文章的艺术体验,丰富其精神世界,提升人文素养。另外,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如《荷花淀》歌颂人民战争,通过荷叶荷花描写情感,“每天清晨经过荷塘,总是能看到一池荷韵,……稍不留意便无迹可寻,只余下清香袅袅。”在教学时,这些美妙的句子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他们闭上眼睛把文中的描写想象成一幅幅图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结语
语文教学离不开人文素养培养这个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教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