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很多教师看来,修辞就是指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修辞所包含的要广泛得多。根据笔者的观察和了解,当前中小学的修辞教学存在一些偏向,这些偏向影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必要加以调整。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法修辞 教学研究
一、对修辞的分析与指导忽略题旨情境的限制
对修辞的分析及对其运用的指导,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可是很多教师在分析与指导时,没有顾及修辞与题旨、情境的联系,只是就修辞分析修辞。实际上,对于修辞来说,适应题旨、情境才是第一位的。陈望道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词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凡是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尽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使人觉得无可移易,至少说写者以为无可移易”。如果抛开题旨情境,修辞的分析和运用往往是不恰当的。
一些教师遇到教材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句子,往往套用一定的模式来进行分析,比如“这个句子运用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而没有将修辞放在文章的整体语境中来理解。分析修辞不能脱离文章题旨和上下文,好的修辞之所以好,不仅仅在于它使用了一些优美词句,而且在于它与题旨、情境相符合,恰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果注意到这个限制,就会看到,一个修辞句用在这里是合适的,用在那里就不一定合适。与之相应,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鼓励学生使用修辞方法,以使文章“鲜明生动”,却没有说明修辞使用的限制条件。如果修辞与题旨、情境不相符合,再美的词句也是不恰当的。在构思写作时,不应将使用修辞格作为最高目标,而应将适合题旨、情境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谓题旨、情境的限制,在语言运用中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语体的限制。语体就是运用民族共同语的变体,是适用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不同的语体运用于不同的情境,表现各自的题旨。有些语体适合用积极修辞,有些语体则主要运用消极修辞。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汉语语体可以分为谈话语体、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新闻语体、文艺语体、融合语体六类,其中融合语体包括演讲语体和广告语体。不同语体对修辞运用的要求不一样。公文语体、科技语体主要运用消极修辞手法而极少运用积极修辞,文艺语体、新闻语体、演讲语体、广告语体则大量运用积极修辞手法,其中文艺语体中修辞手
法的运用最为广泛和普遍,谈话语体则主要运用反复、设问等富有表现力、适合口语表达的修辞方法。联系语文教学来说,说明文、应用文侧重于客观地叙事说理,适合运用消极修辞,较少运用积极修辞,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表现事物形象和人物思想情感,则适合运用积极修辞。运用积极修辞,要考虑所写的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如果是写景抒情的记叙文,那么大量运用修辞方法是可以的,可如果是应用文或科学论文,使用积极修辞就要慎重了。当然语体的限制只是宏观的制约,运用修辞还要考虑具体的交际目的和语境。
二、偏重于修辞形式的学习而忽视对生活的观察体悟
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修辞时,注重学习修辞的形式,却忽视了语言形式与所表现的内容的契合程度。判断一个修辞方法的优劣,不仅要看它是否符合题旨、情境,还要看它是否较好地传达了事物的神与貌,是否细致入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修辞是为了更好地写景状貌、抒发情感,所以分析修辞还要看句子与事物或作者情感的符合程度。修辞不一定完全与事物相符,但要恰当地传达出事物的形与神。如果偏差太大,就不是理想的修辞。修辞要精确妥帖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运用好修辞有两个条件,一是对事物人情的深刻理解,二是对语言文字运用可能性的了解。很多教师注意的往往是第二个条件,却没有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味情感。了解“语言文字的特点及体裁形式的遗产”(陈望道语)很重要,可是仅仅注意这一点也是不够的。修辞句只是表面,其背后是对生活、事物、人情的清楚、透彻的认识。满足第一个条件,需要写作者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了解事物的形貌,体察人的感情。如果对生活观察不细致,对情感体察不细腻,即使了解了几种辞格,也很难运用得当。
恰当地通过修辞来表情达意,要将对语言文字可能性的了解与对生活的观察结合起来。如果只注重其中一个方面,恐怕不能达到目的,而在当前,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观察体悟显得尤为重要。
三、修辞方法教学缺乏层次性
很多重要的修辞方法,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教,由于缺乏对修辞教学的层次性的清楚认识,很多教师的教学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一种修辞方法,小学教了,初中、高中还教,但这些教学没有明显的差别。作为重要的课程要素,反复学习是可以的,但要突出层次性。
在中小学,积极修辞教学一般是随文进行的,这使它具有生动、鲜活的特点,可是也带来了层次性不强的弊端。作为教师,既要发扬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也要克服其不足。初学一种修辞格,需要反复练习,需要在不同的场合反复训练,可是在经过必要的重复训练之后,就不能还在同一水平重复。以后再遇到同样的修辞方法,就需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大训练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材料,了解更多的修辞技巧。一种修辞方法可能在不同的学段反复出现,在教的时候既要顾及它们的联系,又要突出它们的差别。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年级,修辞的学习也应有不同的要求。学习一篇文章中的修辞方法,需要了解学生此前对此种修辞方法的掌握情况,并应考虑到以后学生的学习机会。只有瞻前顾后,统筹规划,修辞方法教学才会更加有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法修辞 教学研究
一、对修辞的分析与指导忽略题旨情境的限制
对修辞的分析及对其运用的指导,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可是很多教师在分析与指导时,没有顾及修辞与题旨、情境的联系,只是就修辞分析修辞。实际上,对于修辞来说,适应题旨、情境才是第一位的。陈望道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词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凡是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尽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使人觉得无可移易,至少说写者以为无可移易”。如果抛开题旨情境,修辞的分析和运用往往是不恰当的。
一些教师遇到教材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句子,往往套用一定的模式来进行分析,比如“这个句子运用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而没有将修辞放在文章的整体语境中来理解。分析修辞不能脱离文章题旨和上下文,好的修辞之所以好,不仅仅在于它使用了一些优美词句,而且在于它与题旨、情境相符合,恰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果注意到这个限制,就会看到,一个修辞句用在这里是合适的,用在那里就不一定合适。与之相应,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鼓励学生使用修辞方法,以使文章“鲜明生动”,却没有说明修辞使用的限制条件。如果修辞与题旨、情境不相符合,再美的词句也是不恰当的。在构思写作时,不应将使用修辞格作为最高目标,而应将适合题旨、情境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谓题旨、情境的限制,在语言运用中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语体的限制。语体就是运用民族共同语的变体,是适用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不同的语体运用于不同的情境,表现各自的题旨。有些语体适合用积极修辞,有些语体则主要运用消极修辞。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汉语语体可以分为谈话语体、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新闻语体、文艺语体、融合语体六类,其中融合语体包括演讲语体和广告语体。不同语体对修辞运用的要求不一样。公文语体、科技语体主要运用消极修辞手法而极少运用积极修辞,文艺语体、新闻语体、演讲语体、广告语体则大量运用积极修辞手法,其中文艺语体中修辞手
法的运用最为广泛和普遍,谈话语体则主要运用反复、设问等富有表现力、适合口语表达的修辞方法。联系语文教学来说,说明文、应用文侧重于客观地叙事说理,适合运用消极修辞,较少运用积极修辞,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表现事物形象和人物思想情感,则适合运用积极修辞。运用积极修辞,要考虑所写的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如果是写景抒情的记叙文,那么大量运用修辞方法是可以的,可如果是应用文或科学论文,使用积极修辞就要慎重了。当然语体的限制只是宏观的制约,运用修辞还要考虑具体的交际目的和语境。
二、偏重于修辞形式的学习而忽视对生活的观察体悟
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修辞时,注重学习修辞的形式,却忽视了语言形式与所表现的内容的契合程度。判断一个修辞方法的优劣,不仅要看它是否符合题旨、情境,还要看它是否较好地传达了事物的神与貌,是否细致入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修辞是为了更好地写景状貌、抒发情感,所以分析修辞还要看句子与事物或作者情感的符合程度。修辞不一定完全与事物相符,但要恰当地传达出事物的形与神。如果偏差太大,就不是理想的修辞。修辞要精确妥帖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运用好修辞有两个条件,一是对事物人情的深刻理解,二是对语言文字运用可能性的了解。很多教师注意的往往是第二个条件,却没有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味情感。了解“语言文字的特点及体裁形式的遗产”(陈望道语)很重要,可是仅仅注意这一点也是不够的。修辞句只是表面,其背后是对生活、事物、人情的清楚、透彻的认识。满足第一个条件,需要写作者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了解事物的形貌,体察人的感情。如果对生活观察不细致,对情感体察不细腻,即使了解了几种辞格,也很难运用得当。
恰当地通过修辞来表情达意,要将对语言文字可能性的了解与对生活的观察结合起来。如果只注重其中一个方面,恐怕不能达到目的,而在当前,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观察体悟显得尤为重要。
三、修辞方法教学缺乏层次性
很多重要的修辞方法,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教,由于缺乏对修辞教学的层次性的清楚认识,很多教师的教学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一种修辞方法,小学教了,初中、高中还教,但这些教学没有明显的差别。作为重要的课程要素,反复学习是可以的,但要突出层次性。
在中小学,积极修辞教学一般是随文进行的,这使它具有生动、鲜活的特点,可是也带来了层次性不强的弊端。作为教师,既要发扬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也要克服其不足。初学一种修辞格,需要反复练习,需要在不同的场合反复训练,可是在经过必要的重复训练之后,就不能还在同一水平重复。以后再遇到同样的修辞方法,就需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大训练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材料,了解更多的修辞技巧。一种修辞方法可能在不同的学段反复出现,在教的时候既要顾及它们的联系,又要突出它们的差别。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年级,修辞的学习也应有不同的要求。学习一篇文章中的修辞方法,需要了解学生此前对此种修辞方法的掌握情况,并应考虑到以后学生的学习机会。只有瞻前顾后,统筹规划,修辞方法教学才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