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思考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好课”,不仅仅是教师“教得好”,而且要让学生“学得好”。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下面,笔者就目前的“课堂生成性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生成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1.目标无影,过程无序
  学生的发展要落实在每一课的具体目标。在生成性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过多地注重学生的表现,创设各种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而忽视了教学的目标的落实。
  思想品德生成性教学是“活”的教育,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灵活运用教科书、利用身边的环境、事物来达到学习目的,增长知识的过程。联系实际、活动教学是生成性教学的具体载体,但不少教师误认为课堂活跃就是好课,“小品”、“讨论”等形式不顾目标、不讲实效地一味搬进课堂,结果课堂教学成了各种形式活动的展示,但各种活动内在联系却没有建立起来,课堂成为无序的过程演绎。
  2.问题无度,结果无效
  一些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随意设计问题,造成问题过大,过难,让学生难以回答,以致影响生成性教学的顺利进行。上八年级《思想品德》的《放眼世界》这一内容时,由于课本知识点较少,留白处较多,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生成相关的教学问题,认识“为什么世界上会有千姿百态的文化形态?”这一问题。但一位教师提出了“从韩国跆拳道中,你感受到韩国文化的哪些特点?”“法国香水为什么能飘香世界?”“从芭蕾舞俄罗斯化,你能悟出什么道理?”……许多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在一节课上,问题一提出来,学生鄂然,没人能答,老师指名学生回答也不能奏效,最终只好自己把答案告诉学生。
  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是生成性教学中比较普遍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认真思考、认真解决。
  二、生成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生成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新境界。它要求教师有动态生成的观念,强烈的课程意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需要,开发捕捉生成资源,不断调整预设的教学流程,在师生生动的互动合作对话中,使“动态生成”成为一种可以预约的精彩,在生成性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化为自己的东西;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找准学生对教材文本信息的不同理解,抓住矛盾的冲突点,进行预设,促进课堂资源预设生成。
  生成教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无限发散的生成过程,也不是教师随意发挥,无的放失的过程,而是预设与生成矛盾统一的过程。教学设计它不仅要预设教师的“教”,更突出学生的“学”,促使课堂教学资源在预设中生成。
  2.正确处理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但它也离不开教师科学地引导,而不是放任自流。
  笔者在某校听课,有一位老师在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猜一下“习惯”的谜语导入新课。之后他精心设计了一张学案,一节课就问题让学生各持见解,赞同别人或自己的观点,然后引导到班级的同学中的学习习惯,哪些是值得学习的。
  这堂课围绕着学习习惯展开讨论,使学生感悟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达到教学目的,一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多,但有一个中心——“良好习惯养成”在始终引导学生去挖掘,形成正确的观点。
  3.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应该将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有效利用,而不是只局限于教科书,要把学生的认知差异、情感差异作为有效的课程资源。
  生成的课堂要把课内延伸到课外,才能够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因此要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在课内外的结合中,通过查阅资料、归纳整理、综合交流等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正确处理思维与活动的关系
  生成性教学往往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表露思想,让学生主体建构。教师需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教学过程和教学设问,让学生入境、多思,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生成性的课堂中,要围绕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知识在学生的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中内化、活化为个体良好的德行。它是根据学生的“学”的需要而变化的,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获得精神的培育和生命的成长。
其他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精讲的方法,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历史课中的精讲,是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厚积薄发,把最基本的要点,最概括的内容,最有条理的线索,最准确的概念交给学生。  一、讲史实。历史史实都发生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有具体化的特点,因此,在讲课时要十分重视准确性,并尽可能讲得形象具体、适当补充内容、辅之以必要的教具,以加深学生印象。例
期刊
3至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幼儿在这段时期,求知欲特别强,学习能力也特别好,而且印象特别深。在这段时期里,品德、性格、习惯、爱好在逐渐形成,是最容易接受各种思想观念的时候,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对幼儿实施全面科学的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下面我就浅谈一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排
期刊
摘 要:实验设计在中学生物课程改革和考试内容改革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重要性。实验设计能力是指运用已学过的测量仪器和实验方法以及有关的知识,按题目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或测定物理量的能力。本文从教和学的几点策略上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 实验设计 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初中生物对于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什么是实验设计呢?实验设计是
期刊
摘 要:《坭兴陶手工装饰》品牌课程建设运用广西特有的陶土为载体,提取广西本土壮族元素并将其结合运用到《坭兴陶手工装饰》课程的创作中,对空间进行装饰与美化建设与探索的特色课程。  关键词:课程 装饰 坭兴陶 手工  手工装饰课程一直以来重视高等教育,忽视中职教育。国内以江、浙地区的大学为首,对手工装饰崇尚“哲匠”精神将目前国内学校办学的手工装饰课程推到了极致。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及北部湾开发新格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有效教学的呼声愈加突出。在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随着我国技工慌的出现也得到社会的重视。专业课教学作为普及专业知识和科学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我们对于专业课程要高度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了一些优化专业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对此学科的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
期刊
“数学导学案”是数学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导学案”为载体, 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编写的, 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将学生的数学能力过程化,将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教改后,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精了,学生学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两年多的探索,让我切实体会:
期刊
一、新课改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把教研教改作为办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坚持立足创新,因地制宜,注重实践,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使办学更有新特色,下文浅谈高中数学导学案设计与使用  1.教师理念整体转变  本次课程改革转变了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由权威意识转变为服务意识观;由注重教材设计转变为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设计观;由课程封闭转变为课程开放的课程整合观;由片面评价转变为促进全面发展
期刊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设计“学生分小组表演”的教学活动。高尔基说过“按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经过教学实践不难看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活动,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们学习、交往、交流,有着频率快、效率高的特点,更可以让学生表现自我,充分表达出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和做法。在表演中有所思,有所悟,实现自我教育。  经过对学生调查了解,查找资料,深层思考,调整了教学策略之后发现,实施以下五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它对于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对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基础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尤为重要。许多小学生都怕写作文,感到作文难,无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兴趣入手,使之达到作文乐的境界。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作文举兴趣的基
期刊
摘 要:近几年高考评卷反馈时都指出化学用语成了主要失分点,原因是书写出错丢分现象非常普遍。化学用语是中学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对高三年化学总复习,笔者从研读考试说明,明确复习目标等六个方面阐述其复习策略。  关键词:化学用语 归类复习 书写规范  化学用语是描述物质的结构、性质或变化等的专用术语,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色,贯穿于中学化学学习过程。化学用语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独立命题,也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