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精讲的方法,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历史课中的精讲,是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厚积薄发,把最基本的要点,最概括的内容,最有条理的线索,最准确的概念交给学生。
一、讲史实。历史史实都发生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有具体化的特点,因此,在讲课时要十分重视准确性,并尽可能讲得形象具体、适当补充内容、辅之以必要的教具,以加深学生印象。例如: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可利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和“红军过草地”等插图、挂图,还可以听录音,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引用学生学过的《金色的钓鱼钩》等内容,再现红军历尽千辛万苦,克服艰难险阻进行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的场面,这样,不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可使他们受到思想教育。
二、讲方式。精讲通常可采取设问、自问自答(或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根据历史教材的内容,合乎逻辑地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诱发他们进行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活动。例如: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可用以下一些连贯的问题编排精讲的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这次革命有何特点?这次革命导火线是什么?这次革命的起止时间分别是哪年?这次革命的战争是怎样结束的?在这次革命中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如何评价克伦威尔这个人?斯图亚特王朝是怎样复辟的?英国是怎样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的?什么是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它又有何局限性?通过这样一环套一环地不断提问题,层层剥笋,解决矛盾,尽管教师主讲时间不长,学生也有不少收获。
三、讲线索。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防止学生混淆史实,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五四”爱国运动本身就有一条历史发展线索,贯穿全过程。即:历史背景—>“五四”爱国运动—>“六三”运动—>运动的初步胜利—>历史意义。顺其线索把握各个概念,从而得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揭开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的绪论。这一条线体现了相互联系的原则和有序性原则,也体现了前后继承的系统性。
四、讲疑难。指解析教材中的难题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解决学生所提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先不忙作答,注意看其他同学的反映。有些问题,其他学生会举手作答,教师应予鼓励和指点。对于某些难题,教师可以稍加点拨,再看谁能回答。同学回答错误、不全面的,仍由他人补充纠正,教师再作简要归纳。例如:在学习“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中法战争的结局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先鼓励、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再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清楚了解历史,正确评价历史。
五、讲方法。指教给学生学习和记忆方法。在历史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
1.浓缩法。例: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五课,“鸦片的输入和禁烟运动”至第十五课“义和团运动”这十一课的内容较多且复杂。于是,我把这十一课的要点浓缩成顺口溜,“林则徐,虎门销烟,军民勇,条约仍签。洪秀全,金田起义,争权势,失败难免。英法军,火烧夏宫。政局变,洋务运动。边疆危,难言胜败。甲午战,瓜分潮涌。康有为,公车上书。光绪帝,百日维新。义和团,扶清灭洋。辛丑约,主权丧尽。”
2.谐音记忆法。即用谐音记忆年代。例:618年唐朝建立,用“李渊分糖(唐)留一把(618)”。
3.地名人名形象化法。如:说到旧中国商业城邯郸,出谜语:冬天穿背心——打一地名[寒单(邯郸)]。唐代和尚鉴真用“考古工作者”作谜语等等。
六、讲联系。历史是由无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组成,他们之间又彼此关联,相互制约,从而形成历史发展的系统线索,体现着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课的讲授要把握好知识结构,提纲挈领,突出重点。侧重讲授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侧重讲授教材知识内在的紧密联系和线索系统。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但是教材第三单元讲的是秦汉时期的历史,而且只讲到西汉的内容,所以要学生一下子从西汉跳到东汉末年,了解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内容,学生很难接受。此时我补充讲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东汉建立以及东汉外戚宦官专权的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同时还补充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情况,为学生了解后面民族融合的内容做好铺垫。
七、讲课外。课外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开辟了广阔地天地。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的评价,可向学生介绍学术界的几种看法,让学生通过参与研究、讨论、收集资料,并围绕自己的观点找论据,写成小论文,供大家一同评判。如“怎样认识秦始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珍珠港为何遭日军法西斯突然袭击?”“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科技落后的原因?”等等,使学生大胆思考,阐述独立见解。
以上这几种方法的应用,能够达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一、讲史实。历史史实都发生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有具体化的特点,因此,在讲课时要十分重视准确性,并尽可能讲得形象具体、适当补充内容、辅之以必要的教具,以加深学生印象。例如: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可利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和“红军过草地”等插图、挂图,还可以听录音,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引用学生学过的《金色的钓鱼钩》等内容,再现红军历尽千辛万苦,克服艰难险阻进行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的场面,这样,不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可使他们受到思想教育。
二、讲方式。精讲通常可采取设问、自问自答(或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根据历史教材的内容,合乎逻辑地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诱发他们进行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活动。例如: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可用以下一些连贯的问题编排精讲的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这次革命有何特点?这次革命导火线是什么?这次革命的起止时间分别是哪年?这次革命的战争是怎样结束的?在这次革命中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如何评价克伦威尔这个人?斯图亚特王朝是怎样复辟的?英国是怎样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的?什么是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它又有何局限性?通过这样一环套一环地不断提问题,层层剥笋,解决矛盾,尽管教师主讲时间不长,学生也有不少收获。
三、讲线索。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防止学生混淆史实,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五四”爱国运动本身就有一条历史发展线索,贯穿全过程。即:历史背景—>“五四”爱国运动—>“六三”运动—>运动的初步胜利—>历史意义。顺其线索把握各个概念,从而得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揭开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的绪论。这一条线体现了相互联系的原则和有序性原则,也体现了前后继承的系统性。
四、讲疑难。指解析教材中的难题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解决学生所提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先不忙作答,注意看其他同学的反映。有些问题,其他学生会举手作答,教师应予鼓励和指点。对于某些难题,教师可以稍加点拨,再看谁能回答。同学回答错误、不全面的,仍由他人补充纠正,教师再作简要归纳。例如:在学习“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中法战争的结局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先鼓励、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再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清楚了解历史,正确评价历史。
五、讲方法。指教给学生学习和记忆方法。在历史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
1.浓缩法。例: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五课,“鸦片的输入和禁烟运动”至第十五课“义和团运动”这十一课的内容较多且复杂。于是,我把这十一课的要点浓缩成顺口溜,“林则徐,虎门销烟,军民勇,条约仍签。洪秀全,金田起义,争权势,失败难免。英法军,火烧夏宫。政局变,洋务运动。边疆危,难言胜败。甲午战,瓜分潮涌。康有为,公车上书。光绪帝,百日维新。义和团,扶清灭洋。辛丑约,主权丧尽。”
2.谐音记忆法。即用谐音记忆年代。例:618年唐朝建立,用“李渊分糖(唐)留一把(618)”。
3.地名人名形象化法。如:说到旧中国商业城邯郸,出谜语:冬天穿背心——打一地名[寒单(邯郸)]。唐代和尚鉴真用“考古工作者”作谜语等等。
六、讲联系。历史是由无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组成,他们之间又彼此关联,相互制约,从而形成历史发展的系统线索,体现着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课的讲授要把握好知识结构,提纲挈领,突出重点。侧重讲授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侧重讲授教材知识内在的紧密联系和线索系统。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但是教材第三单元讲的是秦汉时期的历史,而且只讲到西汉的内容,所以要学生一下子从西汉跳到东汉末年,了解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内容,学生很难接受。此时我补充讲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东汉建立以及东汉外戚宦官专权的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同时还补充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情况,为学生了解后面民族融合的内容做好铺垫。
七、讲课外。课外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开辟了广阔地天地。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的评价,可向学生介绍学术界的几种看法,让学生通过参与研究、讨论、收集资料,并围绕自己的观点找论据,写成小论文,供大家一同评判。如“怎样认识秦始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珍珠港为何遭日军法西斯突然袭击?”“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科技落后的原因?”等等,使学生大胆思考,阐述独立见解。
以上这几种方法的应用,能够达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