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提倡多元识字,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构字规律明显,汉字教学首要的就是字理识字;教师在引领学生们字理识字的时候,须遵从汉字的构字规律特点,遵从儿童的心理认知接受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的识字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字理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89-01
统编语文教材在识字编排上有了很大创新,鼓励学生们多元识字就是它最为显著的特点。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有着独特的构字规律。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并不意味着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汉字构字规律知识的理论讲解,而是要求教师能够从汉字字理的规律出发,引领学生们科学地多元地识字,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漢字字理的渗透。这样教学,追根溯源,可以有效降低学生们的识字难度,提升识字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以下方面识字。
一、从汉字构字特点规律出发,引领学生识字
汉字造字大都采用象形,指事,会意等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生字主要以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居多,在识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鼓励学生们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可以促进学生们对汉字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提升识字教学质量。
以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中的“木”与“禾”两个生字为例,由于这两个生字的字形相近,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教师就可以从汉字的构字规律出发,让学生明白“木”指的事物主要与树有关,“禾”指的事物主要与秧苗、禾苗有关,有了这样的识字作为基础,学生们今后在认识“森、林,杨”以及“秧、种、秀”等许多诸如此类的生字时也就会轻松容易许多。这样教学,尊重了汉字的构字规律,有助于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
由此可见,尊重汉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可以帮助学生们从源头上认识汉字,有助于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识字。这样教学,触类旁通,在习得汉字构字规律特点的基础上,学生们的识字过程也会显得更加轻松。
二、从儿童认知特点规律出发,引领学生识字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尤其是六七岁的儿童,他们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占主导。在字理识字的教学视域下,教师可以从儿童认知规律出发,以图像化的文字符号作为识字教学的支架,使学生们在直观的,游戏化的情境rrI快乐识字,这也是符合学生识字特点规律的。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这个环节的时候,教材中呈现了三组小动物,在这些小动物的旁边有汉字说明,分别是“猫,猴,狮”“鸡,鸭,鸦”“蝴蝶,蜻蜓,蚂蚁”,这些生字基本上都没有注音,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生字的共性特点。教学这些生字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们借助教材中的插图自主识字,然后让学生们读一读,说一说这些生字是什么字?它们有哪些共同的地方?最后,再让学生们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跟“ ,虫,鸟”这些偏旁有关的生字,说一说。这样教学,符合学生们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规律,趣味性强,深受学生们喜爱。
由此可见,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字理识字,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字理识字策略,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字理识字的乐趣,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们识字质量的目的。
三、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引领学生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汉字中隐含的文化密码的挖掘,并借助汉字教学这一载体,在儿童心中播下文化文学的种子,以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如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口耳目》一课中的“口耳目手足”直接指向了人们身体的一部分;《日月水火》中的“日月”指向天象,“山石田土”指向了自然界中的事物;“木,禾”指向植物,“马牛羊”指向动物。如此种种,包括万象,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教材中的生字进行字理深究的话,就会发现,“天地人”中的“人”字就像一个人侧身而站,脊背挺拔,手臂前伸,给人一种谦恭之感;“人”字加一横为“大”,体现出了先民担当之精神;比“大”字多一横为“天”,这充分体现出了古代人民对上苍的敬畏。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字理人手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识字教学中,每个汉字的由来都是有着一定的典故以及源头,这些汉字大都与中华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时,引领学生从汉字教学人手,分析字理,感知文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中华文化传承在一代义一代的学习教育中不断发扬光大。
总之,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汉字构字的字理,发现汉字构字的规律,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对学生进行识字传统文化的渗透,以丰富学生的汉字知识储备,使学生的识字学习过程更具深度与厚度。
(责编 韦淑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字理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89-01
统编语文教材在识字编排上有了很大创新,鼓励学生们多元识字就是它最为显著的特点。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有着独特的构字规律。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并不意味着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汉字构字规律知识的理论讲解,而是要求教师能够从汉字字理的规律出发,引领学生们科学地多元地识字,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漢字字理的渗透。这样教学,追根溯源,可以有效降低学生们的识字难度,提升识字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以下方面识字。
一、从汉字构字特点规律出发,引领学生识字
汉字造字大都采用象形,指事,会意等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生字主要以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居多,在识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鼓励学生们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可以促进学生们对汉字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提升识字教学质量。
以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中的“木”与“禾”两个生字为例,由于这两个生字的字形相近,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教师就可以从汉字的构字规律出发,让学生明白“木”指的事物主要与树有关,“禾”指的事物主要与秧苗、禾苗有关,有了这样的识字作为基础,学生们今后在认识“森、林,杨”以及“秧、种、秀”等许多诸如此类的生字时也就会轻松容易许多。这样教学,尊重了汉字的构字规律,有助于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
由此可见,尊重汉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可以帮助学生们从源头上认识汉字,有助于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识字。这样教学,触类旁通,在习得汉字构字规律特点的基础上,学生们的识字过程也会显得更加轻松。
二、从儿童认知特点规律出发,引领学生识字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尤其是六七岁的儿童,他们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占主导。在字理识字的教学视域下,教师可以从儿童认知规律出发,以图像化的文字符号作为识字教学的支架,使学生们在直观的,游戏化的情境rrI快乐识字,这也是符合学生识字特点规律的。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这个环节的时候,教材中呈现了三组小动物,在这些小动物的旁边有汉字说明,分别是“猫,猴,狮”“鸡,鸭,鸦”“蝴蝶,蜻蜓,蚂蚁”,这些生字基本上都没有注音,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生字的共性特点。教学这些生字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们借助教材中的插图自主识字,然后让学生们读一读,说一说这些生字是什么字?它们有哪些共同的地方?最后,再让学生们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跟“ ,虫,鸟”这些偏旁有关的生字,说一说。这样教学,符合学生们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规律,趣味性强,深受学生们喜爱。
由此可见,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字理识字,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字理识字策略,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字理识字的乐趣,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们识字质量的目的。
三、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引领学生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汉字中隐含的文化密码的挖掘,并借助汉字教学这一载体,在儿童心中播下文化文学的种子,以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如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口耳目》一课中的“口耳目手足”直接指向了人们身体的一部分;《日月水火》中的“日月”指向天象,“山石田土”指向了自然界中的事物;“木,禾”指向植物,“马牛羊”指向动物。如此种种,包括万象,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教材中的生字进行字理深究的话,就会发现,“天地人”中的“人”字就像一个人侧身而站,脊背挺拔,手臂前伸,给人一种谦恭之感;“人”字加一横为“大”,体现出了先民担当之精神;比“大”字多一横为“天”,这充分体现出了古代人民对上苍的敬畏。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字理人手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识字教学中,每个汉字的由来都是有着一定的典故以及源头,这些汉字大都与中华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时,引领学生从汉字教学人手,分析字理,感知文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中华文化传承在一代义一代的学习教育中不断发扬光大。
总之,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汉字构字的字理,发现汉字构字的规律,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对学生进行识字传统文化的渗透,以丰富学生的汉字知识储备,使学生的识字学习过程更具深度与厚度。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