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应该懂得,“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只是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收获的一粒“芝麻”。而这个“大西瓜”则是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的点滴积累、心理的渐次成熟、心灵的逐日感悟、人格的不断提升、对话的广泛开展、品性的潜移默化,并使之能明一点是非、辩一点善恶、懂一点真假、认一点优劣、识一点利弊、了解一点哪些事该做或不该做、学会一点怎样同别人交往与共处、习惯一点用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同一件事物以及用不同的的方式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并且能够意识到做哪些事情对社区、对国家和民族乃至对全人类有利,做哪些事情对我们居住的生态环境有利,对我们的地球有利,反之,做哪些事情对这些是有害而无利的;不仅如此,还能初步发现、了解数学在人们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科学文化及人类文明中的作用与价值,并且利用数学在这些方面做一点小小的创造性尝试……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叶障目”,只叫学生去盯住那一粒“芝麻”,就不仅使学生抱不到这个“大西瓜”,甚至连那一粒“芝麻”也难以获取,学生本该正常走向成熟的心智与形成的能力也会被压抑和扭曲——这当然是数学教育的失败和悲哀。
毋须讳言,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机会抱到这个“大西瓜”,那么就可以顺手获取那一粒“芝麻”。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在既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学过程中,尽力减少老师的主讲时间,从而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和对话交流,老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共同研讨、融为一体。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老师才给学生进行提示、点拔、答疑、解惑、引领、诱导,并伴之以不同的激励方式,但仍是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克服“探讨、交流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困窘,而不是老师抱着学生腾空越过之。于是,我们就把这样一个独具教学风格体系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称之为“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给学生以‘提携’”。
这里的“适时”,就是我们常说的“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时。我们中华民族的先贤早有了这样的思想。例如:《论语集注》中记载有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的一段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即当学生不到“非常想弄明白一个道理,而又硬是弄来弄去很难弄明白或弄不明白,犹如‘久旱盼天下雨’的时候”,就不要忙着去开导他;学生不到“非常想用话语表达一个意思,而又硬是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犹如‘幼鸟在巢中嗷嗷待哺’的时候”,就不要忙着去指点他。否则,他即使懂得了也不会有深刻的理解,因而所获是不牢固的。“待其愤悱”之后再去开导他、引导他或指点他,他就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教育家墨翟还提出教学应该选择适当的时候进行,否则,就难以为人所接受。他说:“虾蟆蛙蝇,日夜而鸣,舌干檗然而不听。今鹤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他认为在教学上也应该是该讲的时候才讲,不该讲的时候就不讲,体现出了一种“因时施教”的思想。
这里的“提携”,相当于幼童初学行走,遇到很难逾越之障碍物且左顾右盼的时候,其护卫者顺手牵拉并鼓励幼童,促使其双脚从障碍物上走过去,而非护卫者抱起幼童,使其双脚离开地面腾空越过障碍物。“携”者,手拉手之意也。当然,并不是随时随地都紧紧地拉着那一双充满活力的小手不放,而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才及时地伸出一双友好、有力之手去助拉一把;否则,就会将“那一双充满活力的小手”拉得僵硬无力而逐渐萎缩。
我们可以这样说,实施“适时‘提携’”的过程,就相当于教师将适合学生的营养需要且能够咀嚼、消化、吸收的食物拿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吃,使之觉得越嚼越有味,而不是教师将食物嚼烂之后才拿去灌喂学生。教师在学生咀嚼的时候就提示学生咀嚼时应注意的事项,以防不测,并倡导学生之间多相互交流咀嚼的经验与感受。这样,就不仅吸收了营养、锻炼并增强了咀嚼、消化功能,而且还能品尝咀嚼时食物散发出的各种味道和体验到咀嚼时的那种惬意。
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教师相当于一位“牧羊人”,负责护卫“羊群”并将其引领到水草丰盛的地方去,尤其要护理好那些幼小、体弱、生病和容易掉队的“羊”;而每一只“羊”要在一定的条件与时间范围内吃饱肚子,还得依靠自己辛勤地去动嘴吃草,从未见牧羊人将草硬塞进羊肚子里去。
“适时‘提携’”不仅是一种教学风格体系,事实说明,还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途径:它既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可以单独实施,又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将之渗透进任何一种情形的课堂教学过程之内、能够迁移入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過程之中。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适时‘提携’”,根据我们的实践体验,教师应该做到下述六点:
1、教师品性,积极影响教学。
2、师生平等,更要相互尊重。
3、师生关系,犹如特殊伙伴。
4、学习权利,必须还給学生。
5、生生关系,教师时时协调。
6、练习作业,应该各得其所。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数学老师处理好了以上六点,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了“适时‘提携’”,也就可望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
毋须讳言,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机会抱到这个“大西瓜”,那么就可以顺手获取那一粒“芝麻”。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在既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学过程中,尽力减少老师的主讲时间,从而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和对话交流,老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共同研讨、融为一体。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老师才给学生进行提示、点拔、答疑、解惑、引领、诱导,并伴之以不同的激励方式,但仍是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克服“探讨、交流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困窘,而不是老师抱着学生腾空越过之。于是,我们就把这样一个独具教学风格体系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称之为“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给学生以‘提携’”。
这里的“适时”,就是我们常说的“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时。我们中华民族的先贤早有了这样的思想。例如:《论语集注》中记载有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的一段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即当学生不到“非常想弄明白一个道理,而又硬是弄来弄去很难弄明白或弄不明白,犹如‘久旱盼天下雨’的时候”,就不要忙着去开导他;学生不到“非常想用话语表达一个意思,而又硬是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犹如‘幼鸟在巢中嗷嗷待哺’的时候”,就不要忙着去指点他。否则,他即使懂得了也不会有深刻的理解,因而所获是不牢固的。“待其愤悱”之后再去开导他、引导他或指点他,他就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教育家墨翟还提出教学应该选择适当的时候进行,否则,就难以为人所接受。他说:“虾蟆蛙蝇,日夜而鸣,舌干檗然而不听。今鹤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他认为在教学上也应该是该讲的时候才讲,不该讲的时候就不讲,体现出了一种“因时施教”的思想。
这里的“提携”,相当于幼童初学行走,遇到很难逾越之障碍物且左顾右盼的时候,其护卫者顺手牵拉并鼓励幼童,促使其双脚从障碍物上走过去,而非护卫者抱起幼童,使其双脚离开地面腾空越过障碍物。“携”者,手拉手之意也。当然,并不是随时随地都紧紧地拉着那一双充满活力的小手不放,而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才及时地伸出一双友好、有力之手去助拉一把;否则,就会将“那一双充满活力的小手”拉得僵硬无力而逐渐萎缩。
我们可以这样说,实施“适时‘提携’”的过程,就相当于教师将适合学生的营养需要且能够咀嚼、消化、吸收的食物拿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吃,使之觉得越嚼越有味,而不是教师将食物嚼烂之后才拿去灌喂学生。教师在学生咀嚼的时候就提示学生咀嚼时应注意的事项,以防不测,并倡导学生之间多相互交流咀嚼的经验与感受。这样,就不仅吸收了营养、锻炼并增强了咀嚼、消化功能,而且还能品尝咀嚼时食物散发出的各种味道和体验到咀嚼时的那种惬意。
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教师相当于一位“牧羊人”,负责护卫“羊群”并将其引领到水草丰盛的地方去,尤其要护理好那些幼小、体弱、生病和容易掉队的“羊”;而每一只“羊”要在一定的条件与时间范围内吃饱肚子,还得依靠自己辛勤地去动嘴吃草,从未见牧羊人将草硬塞进羊肚子里去。
“适时‘提携’”不仅是一种教学风格体系,事实说明,还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途径:它既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可以单独实施,又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将之渗透进任何一种情形的课堂教学过程之内、能够迁移入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過程之中。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适时‘提携’”,根据我们的实践体验,教师应该做到下述六点:
1、教师品性,积极影响教学。
2、师生平等,更要相互尊重。
3、师生关系,犹如特殊伙伴。
4、学习权利,必须还給学生。
5、生生关系,教师时时协调。
6、练习作业,应该各得其所。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数学老师处理好了以上六点,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了“适时‘提携’”,也就可望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