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并健康成长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871697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家人了解这一点。”
  孙云晓:回首往事,您认为自己成功的起源在哪里?
  约翰·梅迪纳:我从自己的童年中学到的一点就是,“好奇心就是一切,家庭环境是一部分”。我在《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一书中写过这样一个片段,能非常直观地看到我妈妈的教育观点:“我记得我3岁的时候,突然对恐龙产生了兴趣。每天我的房间都会换个风格,侏罗纪、三叠纪、白垩纪这些风格都尝试过。墙上都是恐龙的图片、贴纸和海报。地板和沙发上到处都是关于恐龙的书籍。妈妈还为我贴心准备‘恐龙食品’,并用恐龙的声音对话,彼此都觉得好笑。突然有一天,我的兴趣又变了。受朋友们的影响,我爱上了空间站、火箭和星系。很快,我的房间就换了风格,从大恐龙变成了大爆炸。爬行动物的海报被撤掉,取而代之的是,几乎占领了我家所有墙面的星球们。我甚至在浴室里也能发现一张卫星的小照片。我妈买土豆片帮我收集一种叫作‘空间硬币’的小赠品,为此她还准备了一个收藏册来收集它们。”
  在我的童年中,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那时,我也就八九岁,我自己收拾的房间,从希腊神话风到罗马风。我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家人了解这一点。
  “如果你真的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更感兴趣,你的第一要务就是爱老婆。”
  孙云晓:目前,很多中国家庭有了孩子之后,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往往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亲子关系往往成为家庭最重要的关系,而夫妻关系被忽视。实际上,夫妻关系应该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夫妻关系也是亲子关系的基石。您是否同意夫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这个观点?
  约翰·梅迪纳:它们的优先级是一样的。但这是一个次序问题,从这个衍生出另一个。和你的孩子保持一个完美的关系,并不一定需要保全你的婚姻。但是拥有一段美满的婚姻,常常会为你的孩子带来红利。
  在美国,对学业成就的最佳预测指标,就是家庭情绪的稳定性。家庭情绪稳定性大部分可被父母关系所预测。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说:“回家去爱你老婆!”当然,我真正的意思是夫妻互爱。如果你真的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更感兴趣,你的第一要务就是爱老婆。
  “在孩子的一生发展中,父母的角色是最重要的,其他成年人也可以担任重要角色。”
  孙云晓:您提出儿童生长发育安全感第一的观点。然而,在中国,即使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半数以上的年轻父母往往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看,自己很少陪伴孩子。中国由于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出现6000多万留守儿童,他们只能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等长辈生活。您提出的“共同抚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共同抚养”能否代替父母抚养?
  约翰·梅迪纳:更准确的词应叫作“同分父母”,指那些参与抚养但不是一级亲属的人。我是帮助带小孩的街坊力量的坚信者,也是“同分父母”的深信者。父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是养育子女的最初之源,但是其他成年人也可以在孩子的一生发展中担任重要角色。适当的平衡才最合理。
  依恋就像慢干水泥,这一过程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这是一个孩子和父母彼此连接的过程。毋庸置疑,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经历是相当重要的。
  “对规则的解释能使惩罚变得更为有效。”
  孙云晓:您提出,“教育孩子的关键是在自由发展智力和制定严格规范之间找准平衡点”。在开放的时代,许多中国父母以给孩子自由为追求,但由于溺爱,导致孩子没有规则甚至没有底线。您强调了制定规则及其执行的必要,这样就能做到平衡吗?在不同年龄,例如儿童期与青春期,平衡点是否也有所不同?
  约翰·梅迪纳:实际上,建议非常相似。有些父母认为“归纳式管教”是最棒的教养方式。我摘取《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中的一段话来概括这个概念,这是研究者罗斯·帕克最新的一个研究。
  帕克发现了一个简单的方法,能使所有的惩罚变得更为有效,保持时间更长,而且效果更加内化——这是所有父母希望得到的。这个方法就是一个魔法句子,可以加到任何一个明确的指令中。
  没有理由版:“不要追狗,否则你就要面壁罚过了。”
  有理由版:“不要追狗,否则你就要面壁罚过了。狗脾气不好,我可不想你被它咬。”
  帕克指出,后者包括对规则的解释和对结果的解释——即为什么规则会存在,这对解答孩子心中的疑惑很有效。
  “如果你想养育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首先就要成为富有爱心的父母。”
  孙云晓:您在谈规则教育时,提到了著名行为学家斯金纳的行为塑造理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过10年的儿童少年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研究并发现,根据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一种行为重复21天可能初步成为一种习惯,90天的重复可能形成稳定的习惯。我们认为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可以为健康人格奠基。您是否认同?在您看来,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儿童是否特别重要?父母的习惯会不会遗传给孩子?
  约翰·梅迪纳:我们都是习惯动物,但是习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学习。第一种是通过主动、直接的指导。父母创造规则并强制执行,直到孩子养成习惯。第二种是通过榜样,这是种更被动却更有力量的习惯养成方式。孩子们是可怕的模仿者,如果你想养育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首先就要成为富有爱心的父母。你无法帮助他们形成这样的习惯,但可以言传身教。
其他文献
在我26岁那年,我遇到了杰克。并很快坠入了爱河。那时候,杰克和前妻已离婚四年,有一个8岁的儿子,名叫克瑞斯。一结婚就要成为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这让我多少有点儿畏缩,但因为对杰克的爱,我还是怀着极大的勇气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克瑞斯是一个非常顽皮的小男孩,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在他参加的每一项体育运动中都表现得非常突出,成绩优异。但糟糕的是,他不听爸爸的话,更别说听我的话了。经常是我让他往东,他偏要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活用教材,要把知识紧密联系实际,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使生活问题数学化,并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课堂变成学生熟悉的家园;创设趣味活动的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轻松学习的乐园;创设实践活动的场景,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化的场所;创设生活问题的情境,让课堂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摇篮;创设合作学习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途径。  
和孩子沟通难,已成为今天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块心病。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能与孩子无拘无束默契地交流,这不仅需要父母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还需要运用一定的沟通方法与策略。能通过下面的“五关”无疑是很非常重要的。  亲子沟通危机意识关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存在着问题:58%的孩子认为家长与自己沟通太少,而只有42%的孩子对家长管教态度满意,大多数孩子都认为父
“这一年一年的,过得真快!”我的同事方姐感慨地说。我知道方姐真正想感慨的是明天腊月二十三又到了,这天是小年,每一家的除尘迎新工作就要展开了。唉!一想就累!感同身受的我羡慕方姐有个身高体壮的儿子:“你儿子正好放假在家,能帮你干活儿,多好!”  “唉!”方姐叹口气说:“他在家不但不帮着干活儿,还会嫌我将家里弄得不安静,影响到他上网,还不如他不在家!”  哦,原来孩子不是长大了就会自然懂得体谅父母,帮父
景靠喜全家住在山西省运城市杨家卓村,家庭成员12人。  杨家卓村,一个只有200来户人家的小村子,飞天英雄景海鹏的家就在这里。每当提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今天的成功,景海鹏总会说:“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景海鹏1966年出生,因景家的前两个孩子都先后夭折了,景靠喜、王珍玲夫妇自然是无比疼爱他。为了补贴家用以及三个孩子的学费,景靠喜夫妇把农闲时节都用在了加工扫帚的作业上。一个扫帚的成本一二毛钱,拉
宅童诞生记    “宅童”是沿袭“宅男”、“宅女”的叫法,又一被提出的新兴概念。最近几年在少年儿童部落里,一群群的“宅童”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他们或多或少的具有以下特点:不出门,不爱搭理人,成天窝在家里;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与电视、电脑为伴,在电视机前神情亢奋,在电脑游戏里如鱼得水,网络或是游戏成瘾;懒得走出家门半步,不喜欢运动;社会交往少,不喜欢出去找朋友,而是在网上聊天;很多孩子有近视、驼背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当学生的口算能力强了,他们就可以加快笔算的速度,也能提高计算的效率。文章以《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口算》为例,指出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可通过结合生活热点整合教材、重视算理理解、练习设计多样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口算
摘要:诗歌鉴赏解读的深度和效度与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提高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呈现对学习内容识记和解读阅读文本。文章探究将思维导图融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从诗歌内容解读、诗歌结构解读、诗歌意境解读三个维度考察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思维导图对教师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
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物理学家、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出生在山东省日照县涛雒镇的一个书香之家。当人们问他的父亲丁观海是如何培养儿子时,都只回答一句话:“不管他!”但我们沿着丁肇中成长的足迹,可以知道父亲对儿子的引导、放手、信任和尊重是何等重要。  给儿子宽松的学习环境  丁肇中少儿时代正值战乱动荡,加之体质不好、疾病缠身,因此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1946年,在山东大学任教的父亲丁观海送丁肇中到青岛一
编者:家长朋友们,放寒假了,您为孩子的“假期”投资了吗?您是送孩子去培训班、辅导班、特长班,还是带孩子去旅游,或是让孩子参加冬令营……如今,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愿意为孩子的成长慷慨买单。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投资是缺乏理性的,不是盲目跟风,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最后是花了大钱,却收益很小。到底怎样为孩子投资才算花得合理、见效大呢?家长如何做到“因家制宜”、“因子施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