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如何教会学生预习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on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会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地位的体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布置预习作业:“今晚的作业是预习下第17页至18页。”一句话下去,学生随便地打开书看一看,走马观花,预习完毕。这样的预习对学习新课有作用吗?又有多大的作用呢?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对要学的知识有个大体的了解,找到疑点,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课,通过课堂上的集体学习完全掌握新知。“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使学生能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地预习,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才能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训练,使学生学会预习,并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指导预习要循序渐进
  
  预习和课堂学习一样,有着一般的步骤和方法,教师要向学生介绍预习的操作步骤,以便学生有规律可循。在教学实践中,我把预习数学的方法和步骤编成了一个顺口溜:“先读书,做批注;有缺陷,及时补;多用脑,勤动手;试练习,找疑处。持之以恒先预习,学好数学很容易。”“先读书,划批注”是预习的第一步,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的依据,读课本的过程就是一个感知新知识的过程。读的时候要逐字逐词逐句地认真阅读,可边读边划,边读边写,把重点字词,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疑难处、学会的、不会的等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做上标记;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有缺陷,及时补”是指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知识的“前衍部分”有不明白不清楚之处,就要及时复习,把与新知相关的基础打好,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多用脑,勤动手”则是学习数学的一大法宝,它告诉同学们,预习过程中,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千万不要死记定律、硬背公式。遇到定律、公式时,可以自己先推导一遍,需要实验的就动手做实验,需要实践的就动手去操作,通过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对概念、公式的理解,这样更利于掌握新知。“试练习,找疑处”可以算作预习的最后一步。课本中的“想想做做”、“练一练”安排的都是与例题同步的模仿练习,完成以上的任务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做练习,通过试做,可以检查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内化新知,然后回顾整个预习过程,归纳出新知识的重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难题、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听课时重点解决。
  
  二、指导预习要因人而异
  
  低年级的小朋友识字不多,应尽量少布置预习或不布置预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我们可以把中年级作为学生学会预习数学的起点。开始训练时,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安排适量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步骤,教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方法。例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前,我要求学生这样预习:1.阅读课本第58页至59页,把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划下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2.按课本上的要求,找一找身边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记下来。3.试着回答课本上提出问题,会了就打勾,不会就标上问号。4.第59页的“想想做做”你会吗?请试着做一做。5.再一次看书,说说这节内容重点学习了什么,想想还有什么疑难之处,记下来。课堂上的检查反馈表明:学生预习效果非常好。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到了四年级,就可以把预习活动“置之课外”了,但每课时前要给学生以“预习提示”,指导学生按预习提示,结合已学到的方法去进行预习,这样一路走下去,到了高年级,学生就可以独立进行预习了。
  
  三、针对预习要因材而异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预习的方法也不相同。如:概念型教材重点采用阅读理解法预习,计算型教材重点采用尝试练习法预习,而几何内容则适合采用实验操作法预习……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预习数学,一般以某一种(或几种)学习方法为主,辅以其它。
  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知识的海洋博大无比。我们教师不能也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学会学习,这种学习的技能一旦掌握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有计划、坚持不懈地指导和督促学生预习,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随之提高的还有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
  
  (责编 钟园娴)
其他文献
21世纪最成功的人才将是知识、技能与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新课标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要教给学生终生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技能和生存能力。初中思想品德课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
从多层弯曲磁芯微执行器的模型及原理出发,应用静磁执行器的吸合方程,分别用磁动势控制模型和磁通控制模型对多层弯曲磁芯微执行器的吸合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及仿真结果表明
【摘要】本文在分析行为导向教学法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论述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职业指导课程中的可行性,介绍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的具体做法、成效、经验、问题及对策, 阐明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 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指导 应用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是中职重要的德育课程。德育课如何改变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Pt/Ti/SiO2/Si(100)衬底上制备出多晶La0.67Sr0.33MnO3(LSMO)薄膜,对其电脉冲致非挥发可逆电阻开关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g/LSMO/Pt结构具有明显的室温电脉冲诱
为了掌握新课改后我市中小学校科学课开课情况,2008年底,我站对我市各县、市(区)进行了一次复查,抽查了10所城填中学,10所农村中学,10所城填小学,20所农村小学。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适当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使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及表象得以激活,从而主动地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可见,创设问题情境对促进学生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致关重要。    一、问题情境的含义及创设原则    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所谓问题
铁路的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长期以来铁路的改革都忽略了人才机制.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人才在铁路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简要阐述了铁路改革必须重视人才开发与管理.
【摘 要】本文论述红色基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认为红色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部分内容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延续,弘扬红色基因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容,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思想的建立,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红色基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系 红色文化  【
"问题·探究·反馈"是指以问题为引领、探究为核心、反馈为落脚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题目化、答案标准化、探究主动化、反馈及时化。爱因斯坦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