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北大读技校不仅需要掌声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ng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举行。会场上一个看起来很沉稳的男孩的一举一动时刻吸引着记者。他就是周浩,他的经历足以让人们惊讶。3年前,他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周浩说:“我所学的技术在生活中起着很大作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
  这孩子确实是有勇气的:放弃名牌大学,上了普通技校;放弃了未来的高富帅,选择了可能的矮矬穷。尽管他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
  周浩上技校的过程本身就一波三折。在当年的高考中,周浩以660多的高分,名列青海省理科前5名。本来他想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遭到了家人老师的一致反对,父母觉得这样高的分数不报考清华北大简直就是浪费,高中班主任希望他能报考更好的学校。他选择了顺从。此后因为选择了一个不适合的学校和不来电的专业带来的压力让他倍感迷茫。在北大时,一度连作业也不认真完成,每次都是敷衍了事,大二时休学一年重回校园,仍不适应。最后通过母亲说服父亲,才放弃北大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我们无需急着对周浩的选择做评价,但周浩的经历和他的勇气在“中国制造”大行其道的今天是非常典型也是非常积极的。周浩是一个听话但有坚持的人,而我们的社会也应当有足够的胸怀为这种勇敢的“私人定制”打造一个公平的成长环境。在笔者看来,这样的环境目前还有着很多的尴尬。
  重视智力轻视体力是一道坎。中国从80年代社会出现的“脑体倒挂”,渐渐过渡到了今天的博士、EMBA热,在目前,重视智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的情况已经达到了极点。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关系。这两个群体不该有贵贱之分,而只是职业的不同。尤其是在公职单位,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社会保障差距也是一座山。上了名牌大学找到好工作的机会就更大,且多是智力劳动的岗位;而上了技校就意味着选择的是体力劳动。办公室里的白领各种社会保障都齐全,烈日下的工人却年年面临着讨薪难,这就犹如在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个群体之间安放了一座大山。一般情况下,人们自然喜欢的是无忧的保障,而不是风雨的忧愁。试问,工人的各种保障和干部的各种保障能同日而语吗?社会保障是保障人们未来生活的,实在不该分出行业的不同、身份的不同。这种保障不均的情况需要改变。
  弃北大读技校,很多人在为周浩的选择叫好。但是,能不能实现精彩的人生才是最为重要的。周浩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些,这是因为有众多媒体的关注,而那些因为上了技校,就一辈子要当一个平凡工人的人应该是大多数。而实际上,我们不需要技术工人吗?所有的研究成功都离不开工人用辛勤的汗水来转化为经济价值。周浩的“私人定制”不仅需要掌声,还需要我们缩减身份之间的距离,行业之间的差距。
  责任编辑 骆瀚
其他文献
声音铿锵有力,口音鲁味十足,快人快语的郝元勋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然而,其魁梧的外表下有一颗细腻的心,年少时便对传统文化、雕刻艺术兴趣浓厚。自从成立曲阜新民三宝艺术开发有限公司专注尼山砚的振兴,好友称其与尼山“砚遇”,郝元勋喜欢这个说法,在他看来这场“砚遇”是他的缘分,更是尼山石的机遇。  从收藏到传承  谈及曲阜文化,不能不提尼山。尼山原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正
期刊
农民在今天已经是一个显得陌生的字眼,只有在偏僻的乡村,才会真切地有一点感觉,这是在农民的地盘。新农民、打工者、新市民、漂泊者……这些词汇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在取代农民的称呼。想到“农民”,脑海里浮现的也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我有五个叔叔,现在只有一个还固守农村,过着种地的生活,其他几位叔叔已经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地变成了生活在县镇中的商人、职工、手工艺操作者,他们成了城镇化过程里的
期刊
中国,古朴的村庄可还是当年的模样?近日,广东民间一支13人的队伍,历时7个月,终于完成了对我国91个村庄的考察。他们的考察显示,在如今的城镇化浪潮中,不少村庄或主动或被动地消失了。例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老家——福州市仓门区胪雷村,因为福州火车站的建设,全村几乎被拆完,陈景润的故居也就消失了。(12月25日《广州日报》)  扩张城市是社会的需要,建设道路是民生的需要;保护古迹是文化的需要,留下文化
期刊
魏瀚,这个典型的“85后”大男孩,若从外表联想职业,或许谁也不会把他和厨师联系到一起,但事实确实如此,他毕业于全球最老牌的厨艺学校之一——法国蓝带厨艺学院。  在魏瀚看来厨艺是一门艺术,而事实也证明了他是一名出色的“艺术家”。  2015年,这个拥有18万微博粉丝的“大厨”,最大的愿望就是开一家自己的餐厅,给喜欢的朋友做一份特别的菜肴,就像他2014年出的一本书的名字一样——把爱做到菜里面。  他
期刊
“武士爱剑,文人爱砚”。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中,砚固然排在最末,但其文化含量和收藏价值却居领衔地位。  如今,砚虽然从案头挪移到博古架上,但收藏者依旧不改对它的一片痴情。对面的长者,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淑芬。在永安宾馆的咖啡厅里,记者与这位著名文博专家、杂项鉴定专家边品茶边赏砚。美砚与佳茗的相融,是一种美丽的邂逅。张淑芬娓娓而谈自己独特的文博经历与鉴赏的不解之缘……  自大宅门
期刊
《中华儿女》:采访之前,我看了几集《河西走廊》,以前从那些干枯的历史名词中获取的认知,仿佛一下子成为鲜活的现实,感觉非常震撼,从视觉到心灵。您作为纪录片的总策划、总出品人,如何看待这部片子的创作?  连辑:《河西走廊》是高度可行的一部片子。因为甘肃省是一个文化历史积淀非常深厚的省份,可以挖掘的历史文化资源很多。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需要有许多内容性的表达,在表现形式上将来可能是以各种类型的文学样式
期刊
函谷关上,不知名的野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寂寞而执着地等待东方圣者的到来。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一个要塞雄关,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名。这里群山蜿蜒,树木青葱,云蒸霞蔚,鸟语花香。  公元前5l6年,即周敬王四年,函谷关迎来了一位重要过客:老子。那年,积弱已久的周王室又一次发生内乱,王子朝势孤无奈,与大臣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作为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被迫辞职。
期刊
纪录片《河西走廊》的配乐总时长达1小时30分钟,这大大超出了以往的纪录片不超过40分钟的配乐时长。据《河西走廊》音乐总监徐鲤的不完全统计,为本片创作的配乐不低于40首。  《河西走廊》配乐的一大亮点是“中国纪录片牵手国际知名作曲家”。2013年9月23日,在全世界书写了无数音乐奇迹的殿堂级新世纪音乐大师雅尼宣布,与中国再续前缘,为中国纪录片《河西走廊》创作主题音乐。这是雅尼的纪录片配乐处女作。  
期刊
初冬的北京,尽管“APEC蓝”只是昙花一现,可足以让人们对战胜雾霾燃起无限的希望,对“充满阳光的日子”徒增了坚定的信心。  正是在这样的向往与憧憬中,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500多位青一代的老板们汇聚北京,畅谈创业的艰辛,吐露接班的宏愿,抒发未来的豪情。  新一代青年企业家,与以前的国企少帅、民企枭雄、乡镇企业家相比,无论是“创一代”、还是“富二代”乃至“富三代”,在学历、经历、
期刊
近日,网络作家花千芳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继十月份获邀参加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而暴得大名后,花日前又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消息传出,网络上一时间议论纷纷。在一些人看来,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曾以养鸡、种地为生的农民作家,受邀参加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已经超乎想象,此番再度“加官进爵”,当选为作协的领导,简直是有点不可思议了。  平心而论,在当下这个习惯于以出身、背景论英雄的社会环境中,这些声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