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差异化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群体差异而开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实施差异化教学,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初中物理差异化教学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实施差异化教学方法,需要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教师则充当引导和辅助学生的角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声现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对本课感兴趣的几位同学,让他们各自带领一个小组,先在课前做好预习和搜集材料的工作,在课堂上大家聚在一起进行学习和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身上的优点,带着自己的优势参与到学习之中.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教师也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2.因材施教性原则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别,初中物理又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学科.因此需要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得.例如,在讲“速度”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同学不同的基础而设计教学内容.由于在之前的数学课堂上学生都已经初步接触了速度的运算公式,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问题的设定:对于兴趣浓厚、接受程度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运算方法对物体速度进行比较;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就可以从基础公式入手,先掌握好基础知识再进行接下来的教学.
  二、初中物理差异化教学的策略
  1.合理制定教学目標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不同的、合理的教学目标,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发挥出来,并不断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例如,在教“密度”这一课时,对于基础薄弱的A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密度基础性的公式练习,做出相应的简单练习题;对于能够跟随教师基础课堂的B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回顾本节课堂知识的同时,做到与之前所学知识的结合;对于成绩优秀能力强的C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思考“同种类物质之间,密度和体积质量之间的关系”或“不同种类物质之间,密度是否相同”等衍生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物理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2.布置有差异化的作业
  教师除了在教学目标上要实行差异化,课外作业也要实行差异化.通过差异性的作业形式,教师也能快速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方便教师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布置差异化的作业时,不能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教师应该仔细考虑每一类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的层次布置作业.例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为基础薄弱的同学只布置基础题,其他题目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完成;对于可以跟上教师教学的学生,在完成基础题的情况下,也要做一些综合类的题目;对于能够轻松跟上老师的教学并且还有学习空间的高层次学生,在完成基础作业的同时,也可以完成一些衍生题目.这样一来,可以为每一位学生都提供进步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力去完成作业,树立自信心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3.差异化的评价方式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都是根据学习成绩来判定的.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是不合理的,因为每一位同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不同,必定导致其成绩的高低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都进行充分的理解,给学生们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要注重鼓励性的评价,要增强学生在物理这门课上的信心和热情,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去参与到日后的学习中.而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只从成绩一方面来评价,可以根据学生近期的课堂互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最近的表现情况,进行多种方式,多元化的鼓励.教师要尽量做到,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在自己的评价中成长.
  创新教育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新课改的提出推进了差异化教学的产生.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启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此来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教师要正确认识差异化教学,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差异,为学生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作业的布置和适当的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
其他文献
化学是初中的重点学科,也是中考的必考学科,初中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实验需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大部分学生写作能力欠佳,存在不知道写什么、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再加上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发生了明显改变,最终目的都是为有效性教学提供服务.在高中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难度相对较大的科目,教师需基于新课改视角出发尝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转变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他们收获更多.本文针对如何提高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作探讨,同时提出部分个人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教学 有效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一些新颖性、个性化的教学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本文从“利用小组合作,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倡导民主平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鼓励
探究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学生能够独立展开对问题或者知识内容的思考探究,是其自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构建课堂和设计教学展开形式时,要给学生的探究留有充分
期刊
生物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推进,生物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围绕“有效课堂”来对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经济知识的快速发展,教育也经历着飞一般的变化,随之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方法.“以学定教”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的核心就是明确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下文就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贯穿“以学定教”的教学思维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以学定教  我国教育已经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新时期背景下,学校新
初中数学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为学而教,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愿意在课后积极地拓展数学知识学习.为学而教,是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
期刊
化学属于自然学科的一种,是一门具有较强研究性的学科,尤其是高中化学的学习,知识点相对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对化学知识进行掌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