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是国民经济首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环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乡村农田水利建设要有新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新思路;有效措施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进入新时期后,我国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而且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则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大以乡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1我国农田水利现状
1.1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功能退化
上世纪90年代受欧美农业大国的影响,我国政府对于农田水利技术设施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大量的经济投入,使得农业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来自技术设备的保障。但是这些以灌溉、排涝、储水为主的农田水利设备由于运营时间过于久远,常常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设备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就造成了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基础功能严重退化的特点。
1.2管理薄弱,运行困难
农田水利项目的实施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但是显然,我国对于农田水利项目的管理是非常不到位的,这使得项目在开展的时候面临着许多困难。农田水利项目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地区水电站承担的,但是随着农村体制的发展与改革,农田水利管理部门逐渐被取消,这就使得项目处在无人来管的尴尬境地。
1.3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
在一些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当地政府把地区发展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往往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得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资金方面的保障性投入变得捉襟见肘。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思路与有效措施
当前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要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五项原则,健全五大体系,落实八项措施。
2.1围绕一条主线
以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为主线。现代新型农田水利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要通过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运用综合手段,使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历史性飞跃。
2.2坚持五项原则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与城市、工业互补共进、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内在统一、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五大原则。
3健全五大体系
健全完善真正体现农田水利特色的工程体系:
(1)以大中型河道、水库、调水工程和重要湖泊、湿地为主构成的区域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2)以沿海防潮堤、防潮涵闸为主构成的沿海防风暴潮体系。
(3)以小微型河、沟、库、塘、泉、窖、井、渠为主构成的田间灌排体系。
(4)以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区段计量、农业“三灌”为主构成的节水增效体系。
(5)以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回灌补源工程、湿地、绿地为主构成的水生态与环境保护体系。
4落实八项措施
4.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提高思想认识,全民是基础,领导是关键。要把农田水利放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研究,科学决策,周密部署。要大力宣传、加强舆论监督,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4.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
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应建立各级目标责任制,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将工作任务层层落到实处,将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作为各级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3实行分类指导,推广新典型,探索新路子。
根据地区差异,确定主攻方向。山东省多年来形成的三大区域的治水路子被实践证明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应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并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调整完善。
4.4坚持依法治水,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
在认真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加强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和打击农村水事違法案件,规范水事活动,保障水事秩序。
4.5拓宽投资渠道,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总量。
适应新形势要求,走社会化办水利的路子,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1)按照公益性的事情政府办的原则,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
(2)按照生产性的事情农民办的原则, 由农民根据生产需要自主决定水利设施投入的力度。
(3)按照效益性的事情社会办的原则,积极探索用市场的办法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4.6深化水利改革,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坚持创新,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务一体化建设,强化水利行业管理职能。
4.7依靠科学技术,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继续实施“科教兴水”战略,下大气力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性措施:
(1)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先进的理念指导工作。做到科学规划、科学决策,把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2)加快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步伐。积极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水土保持、节约用水、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利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3)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转化力度。以节水技术、施工技术的开发推广为重点,加大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4.8坚持建、管并重,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管理、良性循环。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明确管理主体。要改变过去想管的管不了、该管的管不好的局面,政府该管的一定要管到管住,不该管的一定要放开放活,划分事权,明确权责。
(2)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管理方式。一家一户的工程,由农户自管;联村联户的工程,建立各类形式的合作组织。
(3)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短线、断层、萎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要继续加强乡镇水利站和农村水利技术服务组织建设,搞好各级农村水利队伍的业务培训,使农村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勇于创新,建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没有行政级别、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新的水利技术服务中心。
5結语
开展乡村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着农作物的生长、收成情况,更影响着整个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发展。不仅要保障农业产粮的安全性,更要提高农作物的成粮率,以此带动整个农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建立以乡村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保障设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冠军,陈献,柳长顺,等.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水利,2010(5):10-14.
[2]李响.农田水利系统的可靠性评估[J].水利系统自动化,2012(3).
关键词:乡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新思路;有效措施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进入新时期后,我国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而且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则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大以乡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1我国农田水利现状
1.1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功能退化
上世纪90年代受欧美农业大国的影响,我国政府对于农田水利技术设施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大量的经济投入,使得农业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来自技术设备的保障。但是这些以灌溉、排涝、储水为主的农田水利设备由于运营时间过于久远,常常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设备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就造成了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基础功能严重退化的特点。
1.2管理薄弱,运行困难
农田水利项目的实施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但是显然,我国对于农田水利项目的管理是非常不到位的,这使得项目在开展的时候面临着许多困难。农田水利项目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地区水电站承担的,但是随着农村体制的发展与改革,农田水利管理部门逐渐被取消,这就使得项目处在无人来管的尴尬境地。
1.3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
在一些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当地政府把地区发展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往往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得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资金方面的保障性投入变得捉襟见肘。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思路与有效措施
当前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要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五项原则,健全五大体系,落实八项措施。
2.1围绕一条主线
以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为主线。现代新型农田水利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要通过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运用综合手段,使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历史性飞跃。
2.2坚持五项原则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与城市、工业互补共进、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内在统一、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五大原则。
3健全五大体系
健全完善真正体现农田水利特色的工程体系:
(1)以大中型河道、水库、调水工程和重要湖泊、湿地为主构成的区域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2)以沿海防潮堤、防潮涵闸为主构成的沿海防风暴潮体系。
(3)以小微型河、沟、库、塘、泉、窖、井、渠为主构成的田间灌排体系。
(4)以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区段计量、农业“三灌”为主构成的节水增效体系。
(5)以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回灌补源工程、湿地、绿地为主构成的水生态与环境保护体系。
4落实八项措施
4.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提高思想认识,全民是基础,领导是关键。要把农田水利放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研究,科学决策,周密部署。要大力宣传、加强舆论监督,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4.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
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应建立各级目标责任制,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将工作任务层层落到实处,将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作为各级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3实行分类指导,推广新典型,探索新路子。
根据地区差异,确定主攻方向。山东省多年来形成的三大区域的治水路子被实践证明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应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并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调整完善。
4.4坚持依法治水,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
在认真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加强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和打击农村水事違法案件,规范水事活动,保障水事秩序。
4.5拓宽投资渠道,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总量。
适应新形势要求,走社会化办水利的路子,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1)按照公益性的事情政府办的原则,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
(2)按照生产性的事情农民办的原则, 由农民根据生产需要自主决定水利设施投入的力度。
(3)按照效益性的事情社会办的原则,积极探索用市场的办法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4.6深化水利改革,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坚持创新,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务一体化建设,强化水利行业管理职能。
4.7依靠科学技术,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继续实施“科教兴水”战略,下大气力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性措施:
(1)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先进的理念指导工作。做到科学规划、科学决策,把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2)加快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步伐。积极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水土保持、节约用水、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利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3)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转化力度。以节水技术、施工技术的开发推广为重点,加大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4.8坚持建、管并重,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管理、良性循环。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明确管理主体。要改变过去想管的管不了、该管的管不好的局面,政府该管的一定要管到管住,不该管的一定要放开放活,划分事权,明确权责。
(2)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管理方式。一家一户的工程,由农户自管;联村联户的工程,建立各类形式的合作组织。
(3)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短线、断层、萎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要继续加强乡镇水利站和农村水利技术服务组织建设,搞好各级农村水利队伍的业务培训,使农村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勇于创新,建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没有行政级别、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新的水利技术服务中心。
5結语
开展乡村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着农作物的生长、收成情况,更影响着整个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发展。不仅要保障农业产粮的安全性,更要提高农作物的成粮率,以此带动整个农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建立以乡村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保障设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冠军,陈献,柳长顺,等.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水利,2010(5):10-14.
[2]李响.农田水利系统的可靠性评估[J].水利系统自动化,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