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S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写结合”是我国写作教学中的一条规律,长期以来,受到学界的一致认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大家遵从的如何呢?目前的现状是,我们强调“读写结合”,其实,并未在强调两者的“结合”,而仅仅是强调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乃至于唯一意义,而且往往是不至前提地加以强调,也就是说,“读写结合”在很多情况下只停留于观念,而在写作过程的实际指导中,未真正地找准两者的结合点,结果导致读写分离。
  我们通过梳理发现,找不准结合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未能找到“空间的结合点”,主要在于不能做到“面”与“点”的结合。所谓“面”就是指只泛泛地要求学生“读”,并要求学生做词语卡片、读书摘录、名言警句荟萃、火花集等,作所谓的材料上的、思想上的和语言技巧上的“积蓄”;所谓“点”是指每次作文训练的要求,每次训练的重点。这些“泛读”,这些“积蓄”,这些“面”上的阅读无疑会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但对具体的某一次写作活动的“点”究竟有何现实的帮助,我们往往缺少思考,导致日常的积累与具体的写作活动相脱节,长此以往,学生也失去了“读”的兴趣。二是找不到“时间的结合点”。我们要求的“读”常常是历时的,即注重平时的积累,但一到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写”时,“读”的大多派不上用场。三是没有找到“学与教的结合点”。这里的“学”指的是学生自己的“读”,学生“读”来的材料如何使用,“读”来的写作技巧如何运用,如何为“写”服务,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具体的指导,或者说指导的操作性不强。因此我们认为,真正的读写结合要加强读写的针对性、共时性和指导性。
  一、加强读写的针对性
  我们不仅要学生做些“积蓄”“涵养”式的阅读积累,还要“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也就是说,写作需要训练什么,作文需要写什么,就要求学生读什么,读要围绕写来展开,写又紧扣读来进行。如果是进行某一话题或主题式的作文训练,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这一话题或主题来开展阅读阅读,以获取素材,提高认识,丰富思想情感,为写作活动提供思想内容方面的准备;如果是进行某一文体或某些写作技法的训练,就要求学生选取某类文体或运用某些技法的文章进行阅读,以获取这类文体的规则、写作技法方面的知识,为写作技能的形成创造迁移的条件;如果是进行社科类小论文的写作,我们可以组织专题阅读,让学生占有材料,形成观点等。一般来说,我们的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至两项目标,就新人教版的必修课程教材编排来看,它的“表达交流”部分大多是按照“话题”加“写作技巧”式来编排的,而且和前面的“阅读鉴赏”没有根本性的联系,那么我们怎么来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呢?我们可以围绕“话题”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例如,指导学生完成《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写作任务,课前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阅读一些感人至深的文章,然后选一篇能打动自己的文章,并自选角度加评析指出打动自己的原因。这样让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生活图式,加深情感体验,激起情感的共鸣,为写作活动做好内容和情感方面的准备,真正做到“为情造文”。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做写作技巧方面的阅读,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的写作任务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荔枝蜜》《警察与赞美诗》《驿路梨花》《麦琪的礼物》等经典文章,让学生明白悬念、抑扬、意外和巧合等写作技巧。正如元代程端礼所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扇韛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通过阅读来达到“识模”,从现代的心理学来说,也就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文体规则的图式,为写作活动做好准备。通过这样的活动,阅读的目的性强,“功利性”强,能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又紧扣阅读写自己对阅读结果的评价、感受和推荐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又促进写作活动的进行,把读与写真正地结合起来。
  二、强化读写的共时性
  所谓“共时性”就是指要求学生边读边写,读了就用,读了就写,读写的过程应是“短平快”。以往我们强调学生的日常积累,我们也要求学生通过“大脑记忆储存法,书面文字记载法,资料分类积累法”等方法来积累材料,无论哪种方法,如果对这些材料长时间不用,学生会遗忘,写作时真正用得上的材料可能很少,因为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新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学生开展一段时间的针对性阅读后,就组织指导写作,将阅读的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具体说来,在明确阅读任务后,学生展开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展写,这时的“写”是可以是欣赏式的、评论式的,也可以是感悟式的或者是自己向同学们做的推荐语;做好了个人的阅读活动后,可进行小组或班级的交流活动,以扩大阅读面,深化感悟点;以小组推荐优秀的文章,以便作文指导课上集体交流展示和老师的评点指导,以达到服务于本次写作的目的。这样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活动始终处在动态的交替中,写深化了读的成果,读又推动了写的进程。我们也倡导和阅读课程紧密相连的读写结合,这样读写理应具有一定的共时性,但在此种情况下大家往往还是偏重于读,写仅是读的点缀与附庸,写的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展开,读和写也未能产生和谐共振。因此,如果利用阅读教材的文章来指导写作教学,那么在学习完了课文也应及时利用习得的写作技巧来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在学完了人教版必修二的第一单元后,可立即进行《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的写作训练。或者在进行写作训练前根据写作的需要再读教材中的文章,这样及时地进行知识技能的迁移,深化读的成果,训练写的能力。
  三、加强读写的指导性
  就是指学生的阅读要得到老师的有效指导,将读的成果有效地和写作活动联系起来,运用写作中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我们通常强调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而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过程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学生实际的阅读活动大多是自发式的,这样读的效果很差,更难以起到对写的帮助作用。因此,只有把读写的过程都置于教师的指导之下,读写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任务,给学生提示一定的阅读范围或直接推荐作品,指导其开展阅读的具体途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为学生的阅读交流搭建平台(如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充分交流),可以确定其交流的中心、主题,我们还要利用学生的阅读成果来指导写作。举例来说,指导学生进行《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通过学生的阅读推荐,教师结合训练目标精心挑选两、三篇优秀的选文,在写作指导课上结合学生的例文,共同探讨本次作文的写作技巧。课前印发学生推荐的优秀例文和学生的推荐语,以便课堂交流。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写好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应如何发掘感动点?学生结合例文发表意见,以获得清晰的认识。然后再探讨“如何具体再现感动点”“如何巧妙构思,扩展感动点”,学生就例文继续展开讨论。最后布置本次作文题目,学生动手写作。对于搜集素材类的阅读,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探讨其立意取向,材料使用的范围、角度等。这样紧扣学生提供的例文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感悟写作的技巧,学生熟悉材料,容易明白其中的知识,易于形成写作技能,同时用学生自己发现的材料来探讨写作规律,更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他同学在阅读过程中也增强了体验,在分享别人成果的同时增加了阅读的动力。
  读写结合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大家关注的研究热点,以上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最后还需强调的是,要落实以上几方面的做法,我们还需转变观念,注意拓展写作指导的时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中学)
其他文献
一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有的电影一开头就牢牢地吸引了人,让人迫不及待地往下看,而有的电影刚开头就乏味之极,让人看了昏昏欲睡。自然,看完前者后人们会再三再四地赞叹并悠然神往,看完后者后人们会再三再四地摇头并大呼上当。  这可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因开头不同,结果也就会大不相同。这足以说明,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创作,重视开头并确保开头出彩乃是一种大聪明、大智慧。  写作文也是如此。我们的教学实
安徽省2012年高考作文又回到了材料作文上来。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最好的老师,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是人生成败的关键一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巴甫洛夫把兴趣视为增强紧张度,引起大脑皮层活动的因素。对于感兴趣的活动,人们容易产生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考,牢固的记忆,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从而容易完成任务。  1.今年兴平市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出
【关键词】建构主义 信息技术 创设情境 展示意境 提供资源 人机交互 意义建构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微课”、翻转课堂已经走进我们的视野,它意味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日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被更科学、更实效、更合理的应用于教学。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
【内容摘要】初中学校体育教学,要以完成国家课程标准为目的,达到完成“健康第一”的目标。所以,选择体育教学项目是要特别谨慎,尤其是选择女生体育教学项目更要慎之又慎。  【关键词】体育兴趣组织教法积极性  进入了初中阶段,女生的身体形态呈现出青春期的明显特点: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皮下脂肪增厚。由于大脑的发育,两个信号系统的活动联系不断完善。此阶段大脑里细胞物质代谢旺盛,神经传递过程灵活,虽导致分析、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如何实现与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的实质性接轨,已成为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而语文作为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如何在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实现减负增效,本文试在“网络导师制”背景下进行一些探究。  【关键词】“网络导师制” 语文教学 以人为本 减负增效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基础教育已经基本实现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基础教育如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鉴赏有如下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而且,根据新课标对中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所提的具体要求,散文教学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因此,散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使学生的散文解读能力有所提高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值得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空;选择自主探索学习的形式;加强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数学 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合作 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
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当前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篇目编排来看,文言文篇目(包括古诗词)所占比重普遍都在百分之四十以上。从中考题型设计来看,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文言文相关试题分值均在三十分以上,由此可见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对此,我们一定要注重初中文言教学的实效性。那么,该如何做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着手去尝试。  一、要注重文言基础知识学习的实效性  初中阶段,课程标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作文教学的好素材,都能及时引导学生丰富写作题材,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抓住契机,巧妙引导。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