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9岁开始为小鸟建人工鸟巢,少年的自然之梦,让她着迷。
2007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八达岭林苑,静谧的夜色中,两个女孩在林间悄声前行。当一切沉寂了下来,万物都进入了梦乡。这两个来自城里的初中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五年前的六一儿童节,一群小环保志愿者汇集到中国儿童中心的小树林里,领头的是四年级小学生袁日涉,虽然才9岁,她却被大家称为“将军”,因为袁日涉从小就爱带动周围的孩子一起做节水、节约纸张和回收电池等环保活动(图1)。
(1)袁日涉从小就参与了各种环保活动
为了给小鸟营造一个家,袁日涉发动同龄孩子自己动手制作了几十个人工鸟巢。
袁日涉(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学生):我当时对人工鸟巢不太了解,我觉得可能就是街上看到的那种三菱柱形状横过来,两边开口的那种东西,所以当时就拿稍微硬一点的纸壳照着那样做。
直到要悬挂人工鸟巢的时候,兴奋的孩子们才发现谁都没有准备好悬挂鸟巢的工具。最后,他们干脆选择了枝桠低矮的树,爬树将它们挂在树杈上(图2)。
(2)孩子们将自制的“鸟巢”挂在树上
袁日涉期待着小鸟能够搬进新家,所以隔三岔五她就到中国儿童中心的小树林里去看一看。 然而整整一年过去了,结果让她很失望。林子里虽然有许多鸟雀,却没有一只愿意在同学们安放的“人工鸟巢”里停留。
虽然许多学校都悬挂了人工鸟巢,可很少有人留意小鸟入住的情况。 人工鸟巢没鸟入住的谜团却始终困扰着袁日涉。
转眼间四年过去了。2006年,已经是初一学生的袁日涉依然热心于环保活动。
在一次爱鸟周启动仪式上,袁日涉见到了真正的人工鸟巢。
袁日涉:看到那个新的鸟巢第一反应就是,鸟巢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我一直觉得鸟巢就是外面树上挂着的那种三菱柱形状的。北京爱鸟协会王秘书长说:“哦,那个东西是放药的。”
(3)树上的“小屋”原来是杀虫的药箱!
这树上随处可见的药箱, 猛一看上去还真让人以为是给小鸟憩息的小房子,其实它里面放置了药饵,底部还涂了胶,是用来杀虫的(图3)。当见识了真正的人工鸟巢后,袁日涉才明白了原先所做的人工鸟巢招不来鸟的原因:
人工鸟巢首先应该采用有足够厚度的环保材料,才能够遮风挡雨,给小鸟足够的安全感;在巢箱口处,应该有方便小鸟进出的歇脚台;开口的高度大小还要适合小鸟安全繁殖;开口位置要稍稍偏一些,当阳光照射进去的时候,巢内能够形成一明一暗两个部分,这样小鸟选择在暗处休息时,可以避免让蛇等天敌轻易发现(图4)。
(4)这才是真正的人工鸟巢
人工鸟巢一般都挂在高大的乔木上,距离地面4米~8米,位置都朝阳、背风,这样才够暖和,有利于鸟蛋的孵化和雏鸟的生长。
这种小房子一样的人工鸟巢,是德国动物学家格洛格在150年前依据鸟类趋巢习性而设计的。人们悬挂人工鸟巢,不仅为鸟类提供了栖身之所,还有利用生态方式减灭病虫害的考虑。
对于袁日涉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小鸟在里面怎样生活呢?哪种人工鸟巢,小鸟住起来最舒服呢?
2006年7月初,爱鸟周活动的两个月后,袁日涉邀上同龄的环保志愿者黄灵旃,由家长们陪同,再一次来到北京八达岭林苑。
大家左等右看,始终没发现小鸟飞进鸟巢。于是早有准备的他们便开始测量记录人工鸟巢的位置、高矮、所在树种、树高、朝向、温度和湿度等数据,去寻找鸟类不入住的原因(图5)。
(5)认真地记录各种数据
两天过去了,虽然大家做了许多工作,可还是弄不明白为什么小鸟没有入住。
袁日涉:有一个同学一直拿着录像机走在前面。忽然她给我们招手,我们以为是让我们“别出声”,就没出声地继续往前走,没想到走过去了,那小鸟就“噌”地一下飞出来了。
这是袁日涉四年来第一次看到小鸟从人工鸟巢飞出来,她兴奋极了。看来人工鸟巢是能被野生鸟接受的。袁日涉他们又蹲守了二十多分钟。小鸟又出现了,也许是惦记着鸟巢里的蛋或雏鸟吧,小鸟开始频繁地进出人工鸟巢。
期望能发现更多鸟儿的秘密,袁日涉找到了鸟类学家王增年教授,希望他传授一些观察方法。
虽然袁日涉从王增年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小鸟和人工鸟巢的知识,但要想深入人工鸟巢,观察鸟儿的秘密生活,好像不太现实。
观察野生鸟类,动物学家要连年累月,风餐露宿、运用跟踪器等先进设备来进行。如今,两名初中生赤手空拳,仅以有限的时间来解密人工鸟巢,观察鸟的生活习性,确实有些像是天方夜谭。可袁日涉有股子韧劲,不轻易放弃。于是,她广泛收集资料,希望从书本当中,从身边事物中去找到灵感。
2006年8月,袁日涉注意到一则电视报道,其中提到了地震等灾害救援所用的一种名叫“蛇眼生命探测仪”的仪器。它能够通过人无法通过的狭小空间,将人的视野延伸到数米之外。
袁日涉:我们就想,如果把这个东西垂直竖起来,是不是可以窥看鸟巢啊?
袁日涉马上上网搜索,看是否能买到蛇眼生命探测仪。
袁日涉:上网一查价钱,完了,吓坏了,太贵了!在台湾卖几十万,大陆也要十几万。
对于生活在工薪家庭的袁日涉和她的同学来说,这简直是天价!同学们从最初的兴奋重新跌落到深深的失望中。这个时候,袁日涉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袁日涉:上网查了一下图片,就想能不能自己组装一个啊。
袁放(袁日涉的父亲):我觉得不可能。人家是专业人员搞的东西,你一个孩子怎么能弄出来呀!
虽然家长都不看好孩子们自己制作探测仪,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袁日涉和几位同学却不以为然。他们想,不尝试尝试怎么能知道一定不行呢。
(图6)。
(6)
按照同学们的想法,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摄像头。于是,他们把目标锁定在网上聊天用的小型摄像头上。当时刚上初二的袁日涉学习很紧张,组装任务便主要落在正读初一的黄灵旃的身上。
经过一番寻找,黄灵旃找到一种小型蛇形摄像头。但是当把它放进模拟的鸟巢环境时,却什么也看不清楚。
一天晚上,冥思苦想的黄灵旃,突然冒出一个灵感:能否将摄像头和小台灯绑在一块,由台灯来提供拍摄的光源呢?
黄灵旃找到了一种小型的笔形台灯。她将台灯拆去外壳后与蛇形摄像头绑定在一块,这样就能看见巢里的情形。但是,拍摄效果让黄灵旃感到不满意。
于是,黄灵旃又开始四处寻找能够用微距拍摄的微型摄像头。经过一番曲折,黄灵旃最终幸运地找到了合适的摄像头,它能够清楚地拍摄到10厘米微距的物体,还自带光源,并且能够自动打开。但是,将摄像头送到距离地面6米高的树上,连接的数据线长了,信号常常不稳定。同时探杆配置也要长,还要能够伸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黄灵旃颇费了一番周折。
2006年10月2日,同学们终于将HY—28型蛇眼鸟巢生命探测仪伸进了人工鸟巢,并成功地拍摄到巢内鸟的生活场景。探测仪的型号确定为HY—28, 28是因为同学们为此进行了28次试验(图7)。
(7)同学们终于成功地制作出蛇眼鸟巢生命探测仪
通过探测仪,同学们发现人工鸟巢内有许多树枝、软草和绒毛,属于典型的鸟巢环境(图8)。奇怪的是,在探测了多个鸟巢后,却始终没有发现小鸟。或许机警的小鸟平时很少呆在人工鸟巢里?而且10月份已经不再是鸟类的繁殖季节。因此袁日涉他们见到的都是鸟繁殖过后的遗迹。
(8)图组:(8-1)将探测仪伸进人工鸟巢(圆图);
(8-2)探测仪拍摄下鸟巢内的情景(方图)
尽管如此,观察成果还是让大家很激动。消息一传出,专业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们立刻特意赶过来,想亲眼看一看同学们的探测发明。
2006年11月12日,在现场,专家们为眼前的景象激动了,他们仔细地观看和询问,还掏出相机,频频按下快门。
中午,袁日涉展示了自己赶制的幻灯片, 同学们紧张不安地等待专家的评估。没有想到专家们在讨论过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立意精准,方法科学”(图9)。
(9)通过幻灯片介绍自制的探测仪
王增年(北京市爱鸟协会秘书长):专家就提出来,说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因为能够有实际的影视资料,能够看到,而且能够保存下来了。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动物学家高武教授,建议同学们在鸟类的繁殖期多下功夫观察和拍摄。拍摄鸟家庭的生活场景,那就更加精彩了。这也是袁日涉和同学们梦寐以求的观察效果。
经过专家的指点,同学们在期待中等来了2007年的鸟类繁殖季节。5月的一天,袁日涉和同学带着蛇眼鸟巢生命探测仪又一次来到了八达岭林场。
这是不是蛋啊?
探测仪出现了她们期待的画面。
袁日涉:十来个圆乎乎的,白色的东西,当时确定了这绝对是鸟蛋,百分之百是(图10)!
(10)终于看见鸟蛋了!(上图)
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使用自己组装的探测仪,整整一年的期盼,终于看到了野生鸟蛋,同学们喜出望外。
鸟蛋看上去虽然很大,但是用数学课上学过的比例尺一算,鸟蛋实际上长轴1.75厘米,短轴1.25厘米,和大拇指指甲盖差不多大。接着,大家又去探测其它人工鸟巢,看到了更加精彩的情景:
一只成鸟静静地趴在一窝鸟蛋上。同学们对它很熟悉,它的学名叫“白脸山雀”。一种人们常称为“大山雀”的鸟,因叫声特别,小名叫“孜孜黑”(图11)。
(11)正在孵蛋的白脸山雀(下图)
在A143号巢中,同学们看见了另一只白脸山雀。它连续几天都趴着不动,身边既没有鸟蛋,也没有雏鸟。细心的同学们发现它的一条腿受了伤(图12)。
(12)
袁日涉:我们就从家里面带了一点大米呀,小米呀,用海绵沾一点水,从那个鸟巢孔里面给它放进去,大概过了一两周的时间吧,我们再去考察的时候,发现这只小鸟不见了,估计已经伤愈,飞走了。
同学们还发现有只朝阳悬挂的人工鸟巢,好好的却招不来小鸟入住。原来它的旁边住着一只啄木鸟。鸟儿选择居所,都喜欢和邻居保持至少20米左右的距离。
同学们惊喜地在A119号巢看见了一窝已经孵化出壳的雏鸟,却始终没有看见大鸟来喂食。没过几天,雏鸟都饿死了。同学们很难过,推测可能是成年鸟在外面遭遇了不幸。
而同学们在A132号巢发现的一窝刚出壳的雏鸟,仅仅两三天后,成年鸟和雏鸟便忽然全部失踪。大家推测可能遭到了天敌的攻击。
一天,同学们发现在A129号巢内,鸟蛋都散落在巢箱的边缘。一般情况下,鸟在产蛋前都会在人工鸟巢里铺上树枝和绒毛,如同人类产前准备好保温和固定用的产床和产褥。这只成鸟因为没有铺巢,便匆匆忙忙地下了一窝蛋。从而导致它的蛋将无法被孵化,最后它只能是弃巢而去。
通过在八达岭林场的多次观察,同学们发现白脸山雀、北红尾鸲和白眉姬等五种野生鸟类住进了他们做的新型人工鸟巢(图13)。在北红尾鸲的雏鸟旁,通常能看见雌性成年北红尾鸲鸟,幸运的话,还能看见美丽的雄北红尾鸲鸟。不过,大家从来没有看到过雌鸟、雄鸟和雏鸟一起呆在人工鸟巢里的“全家福”景象。
(13)图组:住进新型人工鸟巢的五种野生鸟
袁日涉:我们觉得这样的“全家福”照片一定很珍贵,就想什么时候能够拍一张。但是一直没有碰到过。后来,王老师告诉我们说,一般晚上雌鸟、雄鸟都会跟小鸟在一起过夜,才会在一起的,只有晚上去,有可能拍到。
一天晚上7点多钟,估计白天在外捕食的小鸟应该回家休息了。袁日涉和黄灵旃带上蛇眼鸟巢生命探测仪,悄悄地靠近白天曾探测过的有雏鸟的人工鸟巢。可探测器屏幕上只有雏鸟,不见有大鸟。
鸟巢里居然没有一只成年鸟,她们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小心把成年鸟给惊跑了。但连续探测了四五个有雏鸟或者有鸟蛋的人工鸟巢后,别说是“全家福”,两人连一只成年鸟的影子也没见到。这是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果。后来,她们在专业书籍中找到了原因:许多成鸟并不和幼雏一起在巢中过夜。
为了全面了解野生鸟类繁殖的过程,袁日涉和她的同学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到八达岭林苑。在A122号人工鸟巢里,他们对10只白脸山雀雏鸟的成长过程做了完整的记录:
5月19日,雏鸟等待喂食(图14)。
5月23日,雏鸟长出黑色羽毛(图15)。
5月25日,雏鸟个头更大(图16)。
5月26日,3只因抢不到食物而饿死的雏鸟(图17)。
5月30日,巢内只剩活着的雏鸟(图18)。
6月3日,雏鸟长出尾羽(图19)。
6月7日,学会翱翔蓝天的雏鸟已经离巢。
7月12日,另一窝白脸山雀又在这里繁殖(图20)。
通过连续观察,同学们终于见到了大自然难得一见的景象,并从中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鸟类习性。时间一长,就连小鸟也放心地停在了探杆上,好像是把探杆当成了来探望它们的朋友。至今,袁日涉、黄灵旃等同学在八达岭林场拍摄的人工鸟巢内部数字图片已达到4000多张,并通过实践,检验出原先书本上的一些关于人工鸟巢制作和安装知识的问题所在。通过对鸟类习性、种群和生态多样性所做的更多观察,他们还纠正了大家过去许多保护鸟类的错误方法。
2007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八达岭林苑,静谧的夜色中,两个女孩在林间悄声前行。当一切沉寂了下来,万物都进入了梦乡。这两个来自城里的初中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五年前的六一儿童节,一群小环保志愿者汇集到中国儿童中心的小树林里,领头的是四年级小学生袁日涉,虽然才9岁,她却被大家称为“将军”,因为袁日涉从小就爱带动周围的孩子一起做节水、节约纸张和回收电池等环保活动(图1)。
(1)袁日涉从小就参与了各种环保活动
为了给小鸟营造一个家,袁日涉发动同龄孩子自己动手制作了几十个人工鸟巢。
袁日涉(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学生):我当时对人工鸟巢不太了解,我觉得可能就是街上看到的那种三菱柱形状横过来,两边开口的那种东西,所以当时就拿稍微硬一点的纸壳照着那样做。
直到要悬挂人工鸟巢的时候,兴奋的孩子们才发现谁都没有准备好悬挂鸟巢的工具。最后,他们干脆选择了枝桠低矮的树,爬树将它们挂在树杈上(图2)。
(2)孩子们将自制的“鸟巢”挂在树上
袁日涉期待着小鸟能够搬进新家,所以隔三岔五她就到中国儿童中心的小树林里去看一看。 然而整整一年过去了,结果让她很失望。林子里虽然有许多鸟雀,却没有一只愿意在同学们安放的“人工鸟巢”里停留。
虽然许多学校都悬挂了人工鸟巢,可很少有人留意小鸟入住的情况。 人工鸟巢没鸟入住的谜团却始终困扰着袁日涉。
转眼间四年过去了。2006年,已经是初一学生的袁日涉依然热心于环保活动。
在一次爱鸟周启动仪式上,袁日涉见到了真正的人工鸟巢。
袁日涉:看到那个新的鸟巢第一反应就是,鸟巢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我一直觉得鸟巢就是外面树上挂着的那种三菱柱形状的。北京爱鸟协会王秘书长说:“哦,那个东西是放药的。”
(3)树上的“小屋”原来是杀虫的药箱!
这树上随处可见的药箱, 猛一看上去还真让人以为是给小鸟憩息的小房子,其实它里面放置了药饵,底部还涂了胶,是用来杀虫的(图3)。当见识了真正的人工鸟巢后,袁日涉才明白了原先所做的人工鸟巢招不来鸟的原因:
人工鸟巢首先应该采用有足够厚度的环保材料,才能够遮风挡雨,给小鸟足够的安全感;在巢箱口处,应该有方便小鸟进出的歇脚台;开口的高度大小还要适合小鸟安全繁殖;开口位置要稍稍偏一些,当阳光照射进去的时候,巢内能够形成一明一暗两个部分,这样小鸟选择在暗处休息时,可以避免让蛇等天敌轻易发现(图4)。
(4)这才是真正的人工鸟巢
人工鸟巢一般都挂在高大的乔木上,距离地面4米~8米,位置都朝阳、背风,这样才够暖和,有利于鸟蛋的孵化和雏鸟的生长。
这种小房子一样的人工鸟巢,是德国动物学家格洛格在150年前依据鸟类趋巢习性而设计的。人们悬挂人工鸟巢,不仅为鸟类提供了栖身之所,还有利用生态方式减灭病虫害的考虑。
对于袁日涉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小鸟在里面怎样生活呢?哪种人工鸟巢,小鸟住起来最舒服呢?
2006年7月初,爱鸟周活动的两个月后,袁日涉邀上同龄的环保志愿者黄灵旃,由家长们陪同,再一次来到北京八达岭林苑。
大家左等右看,始终没发现小鸟飞进鸟巢。于是早有准备的他们便开始测量记录人工鸟巢的位置、高矮、所在树种、树高、朝向、温度和湿度等数据,去寻找鸟类不入住的原因(图5)。
(5)认真地记录各种数据
两天过去了,虽然大家做了许多工作,可还是弄不明白为什么小鸟没有入住。
袁日涉:有一个同学一直拿着录像机走在前面。忽然她给我们招手,我们以为是让我们“别出声”,就没出声地继续往前走,没想到走过去了,那小鸟就“噌”地一下飞出来了。
这是袁日涉四年来第一次看到小鸟从人工鸟巢飞出来,她兴奋极了。看来人工鸟巢是能被野生鸟接受的。袁日涉他们又蹲守了二十多分钟。小鸟又出现了,也许是惦记着鸟巢里的蛋或雏鸟吧,小鸟开始频繁地进出人工鸟巢。
期望能发现更多鸟儿的秘密,袁日涉找到了鸟类学家王增年教授,希望他传授一些观察方法。
虽然袁日涉从王增年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小鸟和人工鸟巢的知识,但要想深入人工鸟巢,观察鸟儿的秘密生活,好像不太现实。
观察野生鸟类,动物学家要连年累月,风餐露宿、运用跟踪器等先进设备来进行。如今,两名初中生赤手空拳,仅以有限的时间来解密人工鸟巢,观察鸟的生活习性,确实有些像是天方夜谭。可袁日涉有股子韧劲,不轻易放弃。于是,她广泛收集资料,希望从书本当中,从身边事物中去找到灵感。
2006年8月,袁日涉注意到一则电视报道,其中提到了地震等灾害救援所用的一种名叫“蛇眼生命探测仪”的仪器。它能够通过人无法通过的狭小空间,将人的视野延伸到数米之外。
袁日涉:我们就想,如果把这个东西垂直竖起来,是不是可以窥看鸟巢啊?
袁日涉马上上网搜索,看是否能买到蛇眼生命探测仪。
袁日涉:上网一查价钱,完了,吓坏了,太贵了!在台湾卖几十万,大陆也要十几万。
对于生活在工薪家庭的袁日涉和她的同学来说,这简直是天价!同学们从最初的兴奋重新跌落到深深的失望中。这个时候,袁日涉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袁日涉:上网查了一下图片,就想能不能自己组装一个啊。
袁放(袁日涉的父亲):我觉得不可能。人家是专业人员搞的东西,你一个孩子怎么能弄出来呀!
虽然家长都不看好孩子们自己制作探测仪,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袁日涉和几位同学却不以为然。他们想,不尝试尝试怎么能知道一定不行呢。
(图6)。
(6)
按照同学们的想法,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摄像头。于是,他们把目标锁定在网上聊天用的小型摄像头上。当时刚上初二的袁日涉学习很紧张,组装任务便主要落在正读初一的黄灵旃的身上。
经过一番寻找,黄灵旃找到一种小型蛇形摄像头。但是当把它放进模拟的鸟巢环境时,却什么也看不清楚。
一天晚上,冥思苦想的黄灵旃,突然冒出一个灵感:能否将摄像头和小台灯绑在一块,由台灯来提供拍摄的光源呢?
黄灵旃找到了一种小型的笔形台灯。她将台灯拆去外壳后与蛇形摄像头绑定在一块,这样就能看见巢里的情形。但是,拍摄效果让黄灵旃感到不满意。
于是,黄灵旃又开始四处寻找能够用微距拍摄的微型摄像头。经过一番曲折,黄灵旃最终幸运地找到了合适的摄像头,它能够清楚地拍摄到10厘米微距的物体,还自带光源,并且能够自动打开。但是,将摄像头送到距离地面6米高的树上,连接的数据线长了,信号常常不稳定。同时探杆配置也要长,还要能够伸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黄灵旃颇费了一番周折。
2006年10月2日,同学们终于将HY—28型蛇眼鸟巢生命探测仪伸进了人工鸟巢,并成功地拍摄到巢内鸟的生活场景。探测仪的型号确定为HY—28, 28是因为同学们为此进行了28次试验(图7)。
(7)同学们终于成功地制作出蛇眼鸟巢生命探测仪
通过探测仪,同学们发现人工鸟巢内有许多树枝、软草和绒毛,属于典型的鸟巢环境(图8)。奇怪的是,在探测了多个鸟巢后,却始终没有发现小鸟。或许机警的小鸟平时很少呆在人工鸟巢里?而且10月份已经不再是鸟类的繁殖季节。因此袁日涉他们见到的都是鸟繁殖过后的遗迹。
(8)图组:(8-1)将探测仪伸进人工鸟巢(圆图);
(8-2)探测仪拍摄下鸟巢内的情景(方图)
尽管如此,观察成果还是让大家很激动。消息一传出,专业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们立刻特意赶过来,想亲眼看一看同学们的探测发明。
2006年11月12日,在现场,专家们为眼前的景象激动了,他们仔细地观看和询问,还掏出相机,频频按下快门。
中午,袁日涉展示了自己赶制的幻灯片, 同学们紧张不安地等待专家的评估。没有想到专家们在讨论过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立意精准,方法科学”(图9)。
(9)通过幻灯片介绍自制的探测仪
王增年(北京市爱鸟协会秘书长):专家就提出来,说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因为能够有实际的影视资料,能够看到,而且能够保存下来了。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动物学家高武教授,建议同学们在鸟类的繁殖期多下功夫观察和拍摄。拍摄鸟家庭的生活场景,那就更加精彩了。这也是袁日涉和同学们梦寐以求的观察效果。
经过专家的指点,同学们在期待中等来了2007年的鸟类繁殖季节。5月的一天,袁日涉和同学带着蛇眼鸟巢生命探测仪又一次来到了八达岭林场。
这是不是蛋啊?
探测仪出现了她们期待的画面。
袁日涉:十来个圆乎乎的,白色的东西,当时确定了这绝对是鸟蛋,百分之百是(图10)!
(10)终于看见鸟蛋了!(上图)
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使用自己组装的探测仪,整整一年的期盼,终于看到了野生鸟蛋,同学们喜出望外。
鸟蛋看上去虽然很大,但是用数学课上学过的比例尺一算,鸟蛋实际上长轴1.75厘米,短轴1.25厘米,和大拇指指甲盖差不多大。接着,大家又去探测其它人工鸟巢,看到了更加精彩的情景:
一只成鸟静静地趴在一窝鸟蛋上。同学们对它很熟悉,它的学名叫“白脸山雀”。一种人们常称为“大山雀”的鸟,因叫声特别,小名叫“孜孜黑”(图11)。
(11)正在孵蛋的白脸山雀(下图)
在A143号巢中,同学们看见了另一只白脸山雀。它连续几天都趴着不动,身边既没有鸟蛋,也没有雏鸟。细心的同学们发现它的一条腿受了伤(图12)。
(12)
袁日涉:我们就从家里面带了一点大米呀,小米呀,用海绵沾一点水,从那个鸟巢孔里面给它放进去,大概过了一两周的时间吧,我们再去考察的时候,发现这只小鸟不见了,估计已经伤愈,飞走了。
同学们还发现有只朝阳悬挂的人工鸟巢,好好的却招不来小鸟入住。原来它的旁边住着一只啄木鸟。鸟儿选择居所,都喜欢和邻居保持至少20米左右的距离。
同学们惊喜地在A119号巢看见了一窝已经孵化出壳的雏鸟,却始终没有看见大鸟来喂食。没过几天,雏鸟都饿死了。同学们很难过,推测可能是成年鸟在外面遭遇了不幸。
而同学们在A132号巢发现的一窝刚出壳的雏鸟,仅仅两三天后,成年鸟和雏鸟便忽然全部失踪。大家推测可能遭到了天敌的攻击。
一天,同学们发现在A129号巢内,鸟蛋都散落在巢箱的边缘。一般情况下,鸟在产蛋前都会在人工鸟巢里铺上树枝和绒毛,如同人类产前准备好保温和固定用的产床和产褥。这只成鸟因为没有铺巢,便匆匆忙忙地下了一窝蛋。从而导致它的蛋将无法被孵化,最后它只能是弃巢而去。
通过在八达岭林场的多次观察,同学们发现白脸山雀、北红尾鸲和白眉姬等五种野生鸟类住进了他们做的新型人工鸟巢(图13)。在北红尾鸲的雏鸟旁,通常能看见雌性成年北红尾鸲鸟,幸运的话,还能看见美丽的雄北红尾鸲鸟。不过,大家从来没有看到过雌鸟、雄鸟和雏鸟一起呆在人工鸟巢里的“全家福”景象。
(13)图组:住进新型人工鸟巢的五种野生鸟
袁日涉:我们觉得这样的“全家福”照片一定很珍贵,就想什么时候能够拍一张。但是一直没有碰到过。后来,王老师告诉我们说,一般晚上雌鸟、雄鸟都会跟小鸟在一起过夜,才会在一起的,只有晚上去,有可能拍到。
一天晚上7点多钟,估计白天在外捕食的小鸟应该回家休息了。袁日涉和黄灵旃带上蛇眼鸟巢生命探测仪,悄悄地靠近白天曾探测过的有雏鸟的人工鸟巢。可探测器屏幕上只有雏鸟,不见有大鸟。
鸟巢里居然没有一只成年鸟,她们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小心把成年鸟给惊跑了。但连续探测了四五个有雏鸟或者有鸟蛋的人工鸟巢后,别说是“全家福”,两人连一只成年鸟的影子也没见到。这是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果。后来,她们在专业书籍中找到了原因:许多成鸟并不和幼雏一起在巢中过夜。
为了全面了解野生鸟类繁殖的过程,袁日涉和她的同学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到八达岭林苑。在A122号人工鸟巢里,他们对10只白脸山雀雏鸟的成长过程做了完整的记录:
5月19日,雏鸟等待喂食(图14)。
5月23日,雏鸟长出黑色羽毛(图15)。
5月25日,雏鸟个头更大(图16)。
5月26日,3只因抢不到食物而饿死的雏鸟(图17)。
5月30日,巢内只剩活着的雏鸟(图18)。
6月3日,雏鸟长出尾羽(图19)。
6月7日,学会翱翔蓝天的雏鸟已经离巢。
7月12日,另一窝白脸山雀又在这里繁殖(图20)。
通过连续观察,同学们终于见到了大自然难得一见的景象,并从中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鸟类习性。时间一长,就连小鸟也放心地停在了探杆上,好像是把探杆当成了来探望它们的朋友。至今,袁日涉、黄灵旃等同学在八达岭林场拍摄的人工鸟巢内部数字图片已达到4000多张,并通过实践,检验出原先书本上的一些关于人工鸟巢制作和安装知识的问题所在。通过对鸟类习性、种群和生态多样性所做的更多观察,他们还纠正了大家过去许多保护鸟类的错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