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岭南画派形成于清未民初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大潮中。19世纪未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从而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政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与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念受到空前的怀疑与否定。中国绘画历经二千多年,承先启后,人才辈出,各家蔚起,法备而艺精。但从宋元以后,画家一味仿古、摹古、复写古画,逐渐失去了生活气息。至晚清,大部分作品陈陈相袭,成为古画的模拟品,了无生气。
  
  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深刻认识到艺术也必须革命。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与民族复兴意识使“二高一陈”非常注重绘画的现实性与社会效益。而传统绘画不仅缺乏应有的思想资源,也缺乏急待引进的技术资源,因此,必须进行变革,吸引国外绘画的先进技法和语言。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的革命精神是岭南画派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现代国画”反映现实生活,描绘当代题材,这是岭南画派区别于旧国画的时代精神;折衷中西、融会古今,汲取西方写实绘画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保留中国画古典画风的兼容精神,是岭南画派所张扬的艺术主张及变革道路;“与时俱进,雅俗共赏”,“兼工带写,彩墨并用”的创新精神,是岭南画派前进的动力和经久不衰的奥秘。以上四种精神是互相联系的,它构成了岭南画派相当完整的体系。
  “二高一陈”在中国革命发生剧烈变动时从国家前途命运出发,倡导绘画艺术应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为大众服务,打破几千年来中国绘画局限于表现山水花鸟、才子佳人以及“藏之名山,传于其人”的超脱世俗的思想牢笼,强调“绘画要代表时代,应随时代而进展,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了。”“绘画不单是为艺术而艺术,还要为国家,为民族而艺术。同时为人类而艺术,是我们最后的目的。”为此,他们引进国外绘画展览制度,提倡艺术为大众服务。举办展览,可以使画家的笔墨、技法展现在大众面前,接受大众的欣赏和评判。同时,他们批评那种以钱为目标的绘画展览,认为展览会应有“一个高度进步的目标”,这样才配做艺术的先驱者。这些精辟的见解和先进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书画工作者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岭南画派所倡导的“新国画”运动对推动中国画的变革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由于“二高一陈”都是岭南人,又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所以被称为岭南画派。在中外绘画史上,像岭南画派创始人那样,以国家命运为己任,英雄侠胆,“上马杀贼,下马作画”,而又师出同门,同居一地的绘画流派,恐怕再难找到第二个了。
  20世纪初期,无疑是中国美术史上最为绚丽璀璨的时代,多元化的画家群体与绘画流派的并兴,成为这一时期美术的主流。本文通过回顾岭南画派百年来的艺术历程,阐述该画派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变,从而解析这一特殊画派所经历的世纪沧桑;分析和鉴赏岭南画派艺术大师的作品及艺术风格、创作技法,并对作品的市场行情及未来走向加以介绍,以便藏家深入了解岭南画派的作品,在适当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进行购藏。
  
  一、折衷中西融会古今
  
  高剑父(1879—1951年),名仑,字爵廷,号剑父、昆仑山农、剑庐等,以号行,岭南画派的创始人物,生于广东番禺大石乡员岗村。从小家境贫寒,以放牛、种田、打小工维持生计,空闲随本族叔父学画,后经人介绍拜居廉为师,临摹了大量历代名画,打下扎实的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基础。“居派”远承恽南田衣钵,擅长“没骨”花卉写生,风格逸秀,善于应用“撞粉、撞水”的技法表现岭南润泽的山水和花草,绘画温婉纤丽,轻描淡写,意境深遽。高剑父早期作品沿袭“居派”的技法,明显带有文人画水墨与写意的概念。
  
  高剑父在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同时,认识到中国的文化艺术也必须革新,提出了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的艺术主张及变革道路。在绘画手法上,他师古而不泥古,“折衷中西,融会古今”;承袭传统的“线”,而辅之以色彩的“面”,线面结合,构图夸张;同时积极吸取西方和日本写实绘画语言丰富的表现手法。
  先进的革命思想造就了高剑父的艺术主张,他认为“绘画是要代表时代,应随时代而进展。”画家要为观众写画,描绘当代题材,为时代服务。创作于1932年的《东战场的烈焰》,采用写实的手法,力求再现被炸毁楼房、道路等城市设施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将西画的空间、结构概念及透视原理与中国传统的笔墨形式融为一体。残垣断壁,硝烟弥漫,整幅画面表现出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高剑父为辛亥革命出生入死,勇于挑战,极富冒险精神,他的画作往往充满了苍茫、霸悍之气。他的书法亦如老藤铁虬,有着坚韧不屈的张力。创作于1919年的《千里江山一击中》,一改“居派”温婉纤丽的传统技法,揉合了“浙派”苍劲大斧式的劈皴与西洋画“表现空气”与空间烘托的画法,描绘了一只迎着狂风、展翅欲飞、搏击长空的雄鹰,寄托了作者在险恶复杂的斗争环境中,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情怀。
  高剑父既擅长写意,也能画工笔。他大胆融合了传统绘画的多种技法,又借鉴了日本画、西洋画表现空间和透视原理的绘画手法,擅长在熟宣上作画面背景的渲染,设色大胆,并注重写生。他的山水画气势磅礴,笔法近似马远、夏圭,横砍竖劈,千笔飞白,于秀逸中见刚劲。创作于1927年的《万壑争流》表现高剑父具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及熟练驾驭笔墨线条的能力。晚年的高剑父在继续“国画革命”的同时,更加注重向传统的回归,创造出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形态的文人写意山水画。由于借鉴了日本和西洋画的技法,作品比那些继承传统的绘画更能抓住观众的视线。
  提倡艺术大众化的高剑父非常重视培养绘画人才,他创办的私立教育机构——春睡画院,不仅是“新国画”的实践基地,也成为培育“新国画”新生力量、推广艺术革新的大本营。关山月、黎雄才、方人定、黄独峰等新一代国画大师都是高剑父的学生。他率先引进西方绘画展览制度,认为展览会可以使画家的笔墨,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大众的评判,并达到为大众服务的目的。
  高剑父的作品很早就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誉,他的《江关萧瑟》和《绝代名姝》在比利时万国博览会上曾获得优等奖。其作品最近几年行隋较高,在港台及东南亚更为当地投资者看好。去年11月一幅《松山飞瀑》镜心以462000元拍出。但涨幅与齐白石、傅抱石相差很大。
  高奇峰(1889-1933年),名(山翁),以字行,堂号天风楼,广东番禺人。其兄高剑 父不仅承担抚养他的义务,更注重培养他对绘画的兴趣,将自己在居廉门下学到的尽数传授给高奇峰,后来又带他一块东渡日本研习美术。
  高奇峰与其兄高剑父一样,积极参与革命党人的反清活动。辛亥革命前夕,他守卧在装满炸弹的秘室中,经常身带手枪出生入死,支持孙中山,反对袁世凯,胆略过人。革命生涯并没有终止他对艺术的追求,他是“新国画”运动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实践者,其所作《白马》、《雄师》、《海鹰》倍受孙中山称赞,认为“足代表革命精神,具新时代之美者。”由于劳累过度,加之身体虚弱,不幸英年早逝,年仅45岁。
  他的画较之高剑父具有更浓郁的日本风格,写实主义色彩非常强烈,擅长在熟宣上渲染画面的背景,从而衬托出主题。作品以翎毛、走兽、花卉、山水最为擅长,写生尤为突出。《松鹰图》中,以极其细腻的手法表现空间氛围和神态逼真的苍鹰,重墨渲染的松树枝干与工笔描绘的松树枝叶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
  高奇峰的创作题材常常以雄鹰、虎、狮等鸷禽猛兽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表达革命者的壮志情怀。作品《双鹰图》以极其细腻的手法表现空间氛围,使静谧的夜晚呼之欲出。朦胧的月光中两只气势雄健、凌厉有神的苍鹰矗立在松树上,正视前方作欲飞状,宁静中似乎孕育着即将爆发的动荡,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随意渲染的背景,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人画水墨写意的功底,而苍松、明月、雄鹰的巧妙布局,表现出日本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
  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以及“为人生的艺术”观构成了高奇峰美术教育的思想基础。他认为绘画一定要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非常重视教育和绘画知识的普及,先后组建“天风楼”、“美学院”,与弟子们共同探讨艺术。门下弟子黄少强、赵少昂、叶少秉、周一峰、何漆园、容漱石、张坤仪被称为“天风六子”,在绘画上都有突出成就。
  高奇峰的作品比高剑父、陈树人的作品更为买家看重,价格也是最高的。1986年上拍的立轴《和鸣》卖到19万港元,大立轴《双鹭》达到29万港元。之后,《鹰击长空图》26万港元,《跃狮图》高达38万港元,跃居现代画家价格最高层次。1988年《秋树苍鹰》以48万港元拍出,1990年一幅《松鹤延年》拍价高达104万港元。近年来,高奇峰作品的市场价一再看好,由于其作品存世量少,今后的升值空间很大。
  陈树人(1883—1948年),原名韶字树人,以字行,广东番禺人。17岁时从居廉学画,是居廉的关门弟子。由于他品学兼优,气质超群,居廉将侄孙女居若文(居巢的孙女)许配他为妻。1905年10月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并长期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先进的政治追求及出生入死的革命生涯自然影响了他的艺术观,他与“二高”一样倡导“艺术革命”,学习借鉴国外的绘画艺术来进行“文艺复兴”,与高剑父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是新国画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淡泊、天真、谦恭、孜孜不倦追求艺术复兴的陈树人与豪情万丈的高剑父虽然同为居廉门下,但由于个人气质及深厚的文字功底,他的画风与高剑父有着明显的不同,往往显现出孤清、高简的文人画韵味,与高剑父“气势磅礴”、“横砍竖劈”的风格形成明显的反差。
  中国画家自古以来都以人格的自我完善作为追求最高艺术境界的阶梯。陈树人身处官场的黑暗,但在政治上“入乎其中,超乎其外”。他秉持“品在艺之上”的人格艺术,经常参加文人墨客们的雅聚,在游历山水中吟诗作画。出污泥而不染的独立人格,深厚的文字功底,淡泊浪漫的个性,超凡脱俗的画风,使他既是一位人品高尚的革命者,又是艺苑中的一株“奇葩”。“金坚玉洁见精神”正是其人、其诗、其画的真实写照。
  陈树人擅长画花鸟和山水,尤其是笔下的红棉、柳条、芦苇、竹竿、小鸟最见精神和风格。创作于1928年的《岭南春色图》是陈树人作品中反复表现的主题,从中不难发现他采用西方写实绘画的表现手法,近乎全景式的构图,依照透视原理来获得空间的立体效果。在枝干的表现上反复应用皴擦的手法以显现体积感。枝干上端站立的两只小鸟,显得怡淡、优雅、别致,仿佛置身于世外。
  《花鸟》作于1935年,简约流畅、清秀挺拔的线条风格,自右上向左下伸展的树枝,一笔到位,不停顿,不重复。数枚小花及花叶点缀在枝干间,相互交搭掩映,摇曳有致。小鸟独立枝头,幽清秀骨,而大面积的留白使画面呈现出超尘脱俗的“纯净”之感。花卉赋色别有技艺,充分展示出花鸟的娇艳柔嫩而又清秀明丽。
  陈树人的山水画注重写生,具有独特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先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将山体、岩石的轮廓划分为各种几何形态,再敷以单纯明丽的色彩。创作于1931年的《叠彩山》是他山水画的代表作。构图别致多奇,笔墨平朴、恬淡、优雅,意境清朗,着色妍而不冶。山水画作棱角分明,“折带皴”最具特色,但很少使用“皴擦”笔法。简约流畅的线条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高剑父称赞这种功力是“斩钉截铁的技法”。
  陈树人的作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拍卖市场亮相,每幅价格在万元左右。作品进入拍卖市场的比“二高”多,但价格没有他们的高。
  (未完待续)(责编:陌楚)
其他文献
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干,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其二哥张正兰,即一代画虎大师张善孖,“大风堂”为其昆仲室名。大干先生自幼酷爱绘画,家贫,从母、姊、兄学画,才艺横溢,根基始定。18岁随兄善孖赴日学染织,20岁归国居上海,投曾熙(农髯)、李瑞清(梅庵)门下,研习诗词书画。因婚姻困扰,削发为僧百日,嗣居松江,演读经史,感悟人生陶铸情操。还俗后以法名“大干”为
期刊
一些收藏网站在行动    如同所有的朝阳产业一样,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网站,正在以小心翼翼的探索,大刀阔斧的尝试,迅速地改变着自己的面目,这种改变的标志是:网站的杂志化。  收藏网站,作为一个传媒载体,它的读者可分为两类,一是学习者,二是实战者。两者之间互相交融,学习者也可能是实战者,实战者也需要不断地学习,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利于实战。所以,一个收藏网站的访问量多少,在收藏界的影响力如何,取决于版面
期刊
[编前语]    自去年国庆节以来,大量张旭光先生的书法赝品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大画廊、艺术网站,并以较低的价格迅速被售出。因为网上购买不易鉴别真伪,致使诸多收藏家和旭光书法喜好者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和心理打击,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截至今年2月底,张旭光先生收到来自北京、山东、河南、江苏、重庆等地牛帅兵、金丰、左金明等朋友多封咨询其书法真伪的信函,且附有购来的赝品原件或图片。张旭光先生一一为
期刊
邢窑白瓷是中国唐代瓷窑产品。窑址位于河北内丘、临城一带,内丘在唐代属于邢州,故史称邢窑。历史文献对唐代邢窑瓷器多有记载和赞誉。邢窑白瓷的生产,开始于隋,入唐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唐中后期已自成体系,并能与越窑青瓷分庭抗礼。邢越两窑所产瓷器,一白一青,在地域上一北一南,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    这里给读者展示的是一件难得一遇的邢窑白瓷香熏,是藏家费尽心思、不远万里,从欧洲一位著名女收
期刊
明中都城遗址,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城西隅。中都城是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初年建造的都城,是其后修建的南京和北京皇都的蓝本。中都城连同先后修建的明皇陵和龙兴寺,形成了庞大的皇家建筑群。然而,随着历史的推移,其地上建筑早已湮没殆尽,只留下残垣断壁、剩砖片瓦供后人凭吊了。笔者幼长于斯,在古陶瓷学者杨士林先生的指导下,留意于凤阳明初陶瓷的收集、研究。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越来越感到,在当前明初洪武陶瓷研究资料极其匮
期刊
我站在一幅国画前,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因为这幅画是我的一位乡贤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创作的。这位乡贤就是誉满中外的傅抱石,一位在中国美术史上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名字!  这幅画,没有题名,画的是一幅山水,莽莽苍苍的山崖,壁立千仞,在夕阳的映照下,笼罩着淡淡的暮霭,山风回荡,林木摇曳,数道悬泉迤逦而下,汇聚成一条湍流在布满山石的沟壑里激越奔突,发出阵阵轰鸣。与这自然气氛相应的是山路上一群步履匆匆的行人,这
期刊
河南人唐艺术品拍卖公司在各大主流收藏媒体亮相后,得到厂全国藏友的大力支持,又经过一个门的努力,佛像的征集已渐成规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二)故宫藏赵之谦《楷书五言联》    对故宫藏赵之谦《楷书五言联》(图1),我同意石谷风先生的看法:“赵之谦于同治九年(1870年)42岁为益斋书《猛志逸四海,奇龄迈五龙》楷书魏体五言联,真迹为故宫博物院藏品。另一副对联(图2)书体、联文与故宫博物院藏品相似,此联删去‘益斋尊兄书’五字和赵之谦名款两方朱文印及红栏格,毫无挥洒自如、雄强浑厚的特点,是一副伪品。”(《赵之谦书画集》附文《赵之谦作品辨
期刊
陕甘宁边区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对各革命根据地金融工作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经济支柱,它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战争,支持了根据地的建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发行纸币的基本情况    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37年9月成立,同年10月1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首任行长曹菊如。1941年3月18日边币正式投放市场,194
期刊
这是我所集异材币中的一枚(如图),该币径22.7毫米,厚1.55毫米,币色之白超过常见镍币及银币,磁铁对其吸引力特强。有人说是赝品,本人则爱不释手,收入囊中。经检测,其含镍高达80%,含铁20%,令人惊奇。币材特硬,对设备及钢模要求很高,边花细密,制模难度大,事实表明该币非一般小厂所能铸。面、背的黑斑系铁元素氧化所致,也更可证明其存世90年的事实。这是一枚可遇而不可求的罕见币,整币手感光洁圆润,光
期刊